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莫言的作品和鲁迅的作品有哪些异同点

莫言与鲁迅乡土小说的同构性 (一)浓厚朴实的乡土情结 人从来都有归属感和回归感的。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对自己的乡土人物有绵绵无尽的眷恋之情。而同样这种乡土情结也深深地灌注到中国文化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莫言,当代颇具

莫言与鲁迅乡土小说的同构性 (一)浓厚朴实的乡土情结

人从来都有归属感和回归感的。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对自己的乡土人物有绵绵无尽的眷恋之情。而同样这种乡土情结也深深地灌注到中国文化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莫言,当代颇具创作个性的乡土作家,其乡土小说在表现乡村精神和借鉴乡村文学形式方面,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努力,他所奉献的带有强烈自在色彩的“高密东北乡”世界,是一个真正本土化的乡村世界,他所表现的是真正的中国乡土文化和灵魂。莫言的作品大多是以故乡

为背景来描写乡村生活的,乡土小说应该是莫言小说新时期的主要阵地。他把自己的各种感情潜移默化的在这片土地上尽情渲染。

莫言的乡土小说最为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作者以一种平民姿态表达着对于乡土中国苦难的体验乃至认同。在这个世界里,虽然他是一个弥漫乡土气息的导演,但他饰演着各种角色,他品尽各种滋味。他总是用一种浅近的语气去探究这片土地,去亲身体验着乡村的苦难和故土的悲壮,直接抒发身临其境者的情感。他在笔下不对落后加以诟病,也不会把乡村故土当作梦想天堂一般欣赏向往。 读过莫言小说,能够深深体味到其中的浓郁乡土气息,尤其是对故土的多彩描述,更是深深吸引着人,而这种氛围则来源于莫言对故乡的复杂情感。或者更确切地来说,你可以在字里行间清晰地闻到东北高密县那股涩涩的土地气味,以及空气里混杂的那种原始的激昂。故乡在他的身上和作品中都深深地烙上了印记,对于这片他付出了辛劳、汗水,却如此贫瘠、干涸的土地,莫言曾经试图摆脱它的烙印。莫言的文字脱不开浓烈的民间色彩,虽然莫言一再强调“高密县”早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而存在的理由,恐怕便是其背后色彩恣肆的“乡土”。莫言把它归于一种宿命。

有作家说:“莫言的小说都是从高密东北乡这条破麻袋里摸出来的”,这一讥讽被莫言视为最高嘉奖。“回到了故乡我如鱼得水,离开了故乡我举步艰难”。在他看来,写作是寻找失去的故乡,而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童年乃至青年时代生活过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因此它是你的血地。莫言认为,故乡情结、故乡记忆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的宝库,原因在于:第一,故乡与母亲紧密相连;第二,故乡与童年紧密相连;第三,故乡与大自然紧密相连。这时的故土,在真正意义上已成为莫言创作上心灵的 “根据地”,也标志着在乡土情感上,作家已找到精神的家园,在关于乡土的记忆 中,作家不再流浪。这时的莫言,对乡土的认识已不再是初登文坛时单纯的咏唱 与后来的一味的感伤,而是带着一种理性的成熟的眼光,闪现着坚定、自信和豁达, 这标志着作家乡土情感的成熟。然而,当现代文明的浪潮汹涌而来,乡村是应该顺应潮流而变革还是继续墨守传统,对作家来说却成了一个两难的问题。而在莫言看来,民间是一个巨大的话题,可以把它简化为作家的创作心态问题,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为什么写作。针对功利化的庙堂写作(文学为政治、为人民服务)和准

庙堂写作(为老百姓的写) ,莫言打出的旗号是作为老百姓写作,这是一种低调写作,淡薄功利,不把作家自己抬举到一个不合适的位置上,不去担当道德的评判者、教化者,放弃居高临下、高调批判的知识分子立场,保持民间心态,保持老百姓的立场、思维和方法。因此,真正的民间写作,作为老百姓的写作,也就是写自我的自我写作。民间写作,我认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强调个性化的写作,什么人的写作特别张扬自己个人鲜明的个性,就是真正的民间写作。

而绍兴纯美情韵的鲁迅青少年时期的浙东乡土生活在心灵中的碰撞与融汇,产生了强烈的“乡土情结”。 绍兴是有着浓郁文化氛围的江南水乡,“绍兴师爷”名扬天下,是个“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名胜之地。鲁迅乡土小说的环境都以海边水乡为背景,在《社戏》里描绘了飞一般的白篷航船,月色朦胧下起伏的连山,两岸碧绿的豆麦夹杂着河底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社戏》中还描写了农村农民和小朋友的好客,双喜、阿发等小朋友的热情、天真;六一公公憨厚、纯朴,揭示了他们心灵之美,农村的古朴之风,农民的憨厚之气,镶在鲁迅幼小的心灵上,留在鲁迅美好的记忆里。总之,乡野的田园风光、民间社戏,那种近乎“仙境”般的表现真是令人陶醉,引人遐想,把读者领到江南水乡月夜的境地。在《故乡》里把少年闰土融进浙东海滨绚丽的画面里,神奇美妙、传神、动人、可爱,也只有诗那般的环境才能映衬出童心的那份绝假存真,稚气的温暖与慰籍。这对其后来的乡土文学创作有特殊的意义,在作品中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深情。于是我们在鲁迅的回忆性文字中看到,乡野的田园风光、民间社戏,得到近乎“仙境”一般地表现。但这似乎又作为一种陪衬,力透纸背的凸现的是那些“目不识丁”的农家伙伴淳厚、诚挚、善良的品德。鲁迅缘此而感受到未失童心、稚气的温暖与慰籍,在他的心灵中竟一直保持着诗的魅力。鲁迅对故乡的爱、对农民的爱全都倾吐在字里行间,饱含在对浙东故乡的风土、人情、农民生活的描绘和刻画上,这在他的作品中都有直接的展现。

风土人情是鲁迅乡土文学的常见主题。鲁迅的《孔乙己》、《阿Q正传》、《药》、《风波》、《故乡》、《离婚》、《社戏》、《祝福》、《在酒楼上》等作品的取材都是绍兴一带农村和小集镇的生活;所选择的地点——鲁镇、未庄、庞庄、S城、咸亨酒店也是绍兴一带农村和小集镇的化名。[3]

作者依据故乡生活的经历“复制”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风俗画和灰色的世态画。“按照绍兴习俗,凡是出嫁

的女儿。如果还未当家,夏季大抵可以回家去消夏。”这一习俗在《社戏》中作者有具体的交代。浙东农民习惯认为拆掉灶台是对人的一种最大的侵犯与侮辱,因为民以食为天,把人家吃饭的家伙都给毁了,那便是天大的冒犯。描绘的风俗画,不仅成为人物的典型环境,而且成为一个社会的缩影。《孔乙己》中曲尺形柜台的不同格局和长衣衫、短衣帮不同的喝酒方式,不仅反映了浙东小镇酒店的乡土风韵,而且充分地显示了农村穷、富两个阶级的对立。鲁迅往往把绍兴一带的小酒店和茶馆作为小说人物活动的场所。若非少年时代耳濡目染,很难凭空构造出这样的生活环境,同样也是鲁迅少年时期乡土生活的写照,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的“刻”在鲁迅的记忆中。总之,小说中的景色描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再现,更是鲁迅的“乡土情结”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人的文学:关于人的批判小说

鲁迅出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内忧外患, 民族贫弱,。从小弃医从文,怀着爱国之心和拯救民族的愿望, 将自己的全副心灵投向了广袤的土地。鲁迅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有大量的文章关于这些感情的表露。作为五四新文学主将的鲁迅, 从一开始就高扬“人的文学”大旗,寻求着健康人的生存形式。他经常考虑的“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 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它的病根何在? ” 等问题,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问题, 即中国人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在鲁迅看来, 人生问题最重要的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人的精神、价值的理解等问题。因此, 鲁迅认为对于下层受压迫民众来说, 首要的问题是去改变他们被封建传统观念所禁锢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进而使他们得到正常、健全的发展。我们同样发现, 这两位乡土作家, 呈现于我们面前的乡土图景虽然完全不同,但是关注那些与自己血肉相连的同胞,却是相同的。鲁迅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以深切关注人生、启蒙主义和疗救病苦为目的, 孜孜不倦地批判和拆解着破旧的历史。

而当代作家莫言表示,文学发端于事件但要超越事件的关键在于,“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我在写作《天堂蒜薹之歌》这类逼近社会现实的小说时,面对着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我敢不敢对社会上的黑暗现象进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