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如何破除别人的诅咒 还在做职场“滥好人”

一、职场小白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你是中了“可爱的诅咒”
朋友莉莉刚上班就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莉莉,帮我倒杯咖啡!”
“莉莉,帮我复印一下文件!”
“莉莉,帮我拿一下快递!”
莉莉说:“每天帮别人干这

如何破除别人的诅咒 还在做职场“滥好人”

一、职场小白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你是中了“可爱的诅咒”

朋友莉莉刚上班就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莉莉,帮我倒杯咖啡!”

“莉莉,帮我复印一下文件!”

“莉莉,帮我拿一下快递!”

莉莉说:“每天帮别人干这些琐事,导致我自己根本就没法好好工作,每天都要加班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我跟莉莉说:“工作范畴以外的要求,你可以拒绝啊!”

莉莉说:“我刚上班,还指望和大家搞好关系,以后能够多多指点我呢!都是同事,我也不好意思拒绝,万一哪天我也要求人家帮忙呢。”

职场中,很多人,尤其是像莉莉这一的职场小白,很容易遇到这样的情况:

别人让你帮忙,为了不破坏同事情谊,或者为了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纵使自己内心不愿意,我们也总是答应别人的请求。

这就是中了“可爱的诅咒”的典型表现。

如何破除别人的诅咒 还在做职场“滥好人”

可爱的诅咒

什么是可爱的诅咒呢?

可爱的诅咒就是把友善待人当做自己唯一的行为准则,处处为他人着想,不懂拒绝,无视自己的工作和需求,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

这一观点来源于英国心理治疗师雅基·马森编写的《可爱的诅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

简单来说,中了可爱的诅咒的人,就是职场中的滥好人、具有讨好型人格,不敢表达自己想法的人。

著名作家蒋方舟就是一位中咒的人,她曾在《奇葩大会》上公开承认,自己就是讨好型人格,活得小心翼翼,总是为别人着想,而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如何破除别人的诅咒 还在做职场“滥好人”

二、被诅咒可能是因为这3个原因

如何破除别人的诅咒 还在做职场“滥好人”

中咒的原因

思维上:赏罚教育、附加条件的爱,容易形成讨好型思维

  • 赏罚教育是家庭、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即做正确的事情就受到表扬,反之,则受到批评。

正确的事情是指父母、老师认可的事情。为了避免挨罚,得到表扬,我们就会竭尽全力去做大家认可的、正确的事情,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 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面临父母附加条件的爱。

淘气的时候,父母会说:“你再闹,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孩子的内心就会认为,我不闹,爸爸妈妈就会爱我。

时间久了,我们就会进入一个误区:只要按照别人的要求,按别人的想法,我们就能得到别人的喜欢、表扬、赞赏,从而形成讨好型思维。

以至于进入职场后,我们会认为只要有求必应,不表达自己内心的意愿,我们就能得到同事的喜欢。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人公松子因为童年时一次看演出,自己扮鬼脸让父亲笑了。从这以后,她认为,只要自己扮鬼脸,就能得到父亲的关注。

长大之后,松子不惜付出自己的金钱、肉体,只为了得到男友的爱,这就是典型的早年经历影响形成的讨好型思维。

如何破除别人的诅咒 还在做职场“滥好人”

心理上:得寸进尺效应使我们陷入可爱的诅咒

得寸进尺效应,又称登门槛效应。意思是,我们一旦接受一个小请求,就容易接受接下来的其他请求。

这一效应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所做的一个试验:

一开始,他请求一些美国家庭主妇在院子里挂一个小招牌,很多人答应了。后来,他又请求她们挂一个又大又丑的大招牌,那些曾经答应挂小招牌的人有55%同意,而原先没有答应的只有17%同意。

职场中也是如此,一旦你答应别人一个小请求,就有可能答应他接下来的一系列请求。

办公室小刘下楼买咖啡,小张说:“帮我买一杯!”小刘答应了。

后来,办公室的同事一个接一个都找小刘代买咖啡,十几杯不同口味的咖啡,小刘要等半个小时才能拿回来。

尽管有时候自己不喝,也不想去买,面对同事的请求,他不得不去。

小刘就是受到了得寸进尺效应的影响,答应了别人一个请求,从而答应了别人一系列的请求,中了可爱的诅咒。

如何破除别人的诅咒 还在做职场“滥好人”

生理上:大脑结构影响情感同理心

同理心,又称共情能力,指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岛叶是位于脑组织深部的皮质结构,参与处理情绪表达。这个区域灰质密度较高的人,表现出的情感同理心较多。

合理范围的同理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换位思考。而过于丰富的同理心,导致我们容易中咒。

邻居老林就是同理心丰富的一类人。

很多时候,因为给别人帮忙耽搁了自己的事情,他特别想克制自己这个“滥好人”的“优点”,可是,当别人请求他帮忙时,他却克制不住自己去答应。

事后,他说:“我一看到别人求助的样子,仿佛那个人就是自己,不忍心去拒绝。”

老林有可能就是大脑岛叶区域灰质密度高,同理心即共情能力丰富,从而陷入可爱的诅咒无法自拔。

如何破除别人的诅咒 还在做职场“滥好人”

三、职场中掌握3个方法,助你摆脱可爱的诅咒

如何破除别人的诅咒 还在做职场“滥好人”

3种方法帮你破解可爱的诅咒

BEAR四步法,表达自己真实想法

《可爱的诅咒》一书中提到,中咒的人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和想法,担心自己表达出想法后影响双方关系。

据此,作者提出了BEAR四步法,指的是呼吸、赞扬、接受(Accept)、尊重(Respect)。

举个例子:

林月正在讲解自己的策划案,这时候,一位同事站起来说:“我觉得你说得不合适。”

面对这种措手不及的情况,林月不知道此刻要怎么回答,如果不说话,气氛一度尴尬;如果据理力争,气氛就会剑拔弩张,甚至会影响双方私下的交流。

我们可以使用BEAR四步法,来帮助林月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呼吸

深呼吸放松自己,调整呼吸,放松紧张的表情,避免一时冲动。

赞扬

真诚的赞扬对方,描述对方的优点。

林月可以说:“很感谢你听我讲述,并对我提出指导意见。“

接受(Accept)

表示认知倾听并接收到了对方的意见。

林月接着说:“你说的意见1、2、3,我都明白了,感谢你提出来。“

尊重(Respect)

以尊重对方,而不是责备或者把对方驳斥到底的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

林月说:“ 我将根据你说的这3点,来讲一下我的看法,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还请你指出来。“

放松的表情、真诚的赞扬、认真的倾听以及对对方的尊重,往往比据理力争更让人容易接受。

破解可爱的诅咒,并不是要我们据理力争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而是把握一个度,做到考虑别人的也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何破除别人的诅咒 还在做职场“滥好人”

三明治沟通法则,换种方式拒绝

三明治沟通法则源于批评心理学,是指把批评内容夹到两个表扬之间,就像肉和生菜夹到面包中间,从而使受批评的人愉快的接受批评。简单来说,就是表扬-批评-表扬。

职场中,生硬的直接拒绝往往会使双方都陷入尴尬的境地,我们可以使用三明治沟通法则,换种方式拒绝别人。

举个例子:

菲菲和琳琳在同一所公司上班,琳琳总是找菲菲帮忙。

“菲菲,你帮我看一下这个PPT怎么做?咱们俩时最好的朋友,你一定会帮我的吧!”琳琳说。

菲菲正在忙,她抬起头,心里想拒绝还是答应,要是拒绝,就会破坏自己和琳琳的友谊;要是答应,自己的一堆活肯定完不成了。

菲菲该怎么办呢?

给予肯定

菲菲应该对琳琳这样说:“琳琳,你遇到困难来找我,我真的很高兴,说明你把我当真朋友!你不会做这个PPT,我肯定要帮你的!”

委婉拒绝

接着,菲菲说:“但是我这会特别忙,我正在弄的这份文案下班前要交给经理。不然,我真的愿意手把手的教你。”

再次给予肯定,并提供一个方案

菲菲可以看一下琳琳的PPT,继续说:“你现在的思路就很棒,我这有一个模板,我发给你参考一下!”

如何破除别人的诅咒 还在做职场“滥好人”

通过肯定别人-委婉拒绝-肯定并提供另外一个方案,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做到拒绝别人和保护同事情谊,达到两全其美的状态。

为社交减负,避开可爱的诅咒

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指出:每个人的社交人数上限是150,精确交往、深入跟踪的人数为20左右。

职场中,我们总是会认识不同的人,出于各种心理,我们与他们有了更深的接触,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维护这段关系,反而忽视了社交的真正价值所在。

为社交减负,也就是识别、清理无效社交,停止过度社交,提升社交质量,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高效能的人际关系中。这一观点来源于资深公共关系培训专家李维文所著的《社交减负》。

小海是一名部门主管,认识并结交了同行业的很多人,有的人他甚至都忘记了什么时候认识的,每天来自不同人的诉求让小海身心疲惫。

面对请求,小海心里很纠结:

帮吧,双方也不是很熟,占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关键帮了忙别人不一定记住这个情分;

不帮吧,万一我哪天需要别人呢?

那么此时,小海就需要遵循以下5个原则为自己的社交减负。

按照自己地社交需求,有策略地清理朋友圈

可以根据3个维度评估自己的朋友类型,清理无效社交。

以利益和价值为导向:如同事、客户、领导;

以亲情为导向:如亲戚、兄弟姐妹;

以兴趣和交情为导向:好朋友,一起健身的朋友;

从现在开始

不要考虑以前、未来会怎样,抛弃小海万一哪天需要别人的想法,保留现在符合要求的人。

最少,但最好

即留下的虽然少,却是最符合自己社交需求的人。

有加法、也有减法

为社交减负并不是只做减法,删掉无效的那部分社交,必然也会找到新的有效社交。

聚焦和“深耕”原则

为社交减负就是减少社交广度、增加社交深度的过程。做到领域垂直,找到最适合的那个人。

最终,小海通过社交“断、舍、离”,删掉了一半多无效社交。

如何破除别人的诅咒 还在做职场“滥好人”

职场中,我们因为各种原因,容易成为一个“滥好人”,陷入可爱的诅咒,不懂拒绝,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可能与讨好型思维、得寸进尺效应、大脑结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