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为啥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

封建王权对于绝大多数人有着非凡的诱惑力,自君主专制政权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之日起,围绕权力的争夺就成了贯穿几千年的话题。农民起义、内戚干政、藩王举兵,这些都是权力更迭的代表途径。而最令人唏嘘不已的,就是父子相残了。

历史上儿子造反自己父亲的皇家故事不在少数,隋炀帝等不到老子死,就勒死父亲迫不及待地上位了;秦王李世民因为父亲不兑现承诺,加之哥哥残害,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逼父亲李渊退位。

这都是儿子造父亲的反的典型例子,大明王朝也有类似的情况,但却没有发生。

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作为燕王的他兵强马壮,早就不满朱元璋偏心孙子了。

可是为何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朱棣却不敢造朱元璋的反?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先从李世民造反说起。

01不同于朱棣的李世民封建王权的独裁、独享和高于一切的特征,注定这一位置必定要被所有人觊觎。

围绕在皇帝身边的太监、宠臣、甚至是皇亲国戚,有哪一个没动过坐上那把龙椅的念头?中国历史上近千位有名号的王、皇帝,这些人的祖先在开创新时期时,又有几个人不是靠造反、起兵打来的天下?拿李渊李世民父子来说,前朝的隋炀帝确实暴虐无道,但是李渊等人只不过是为了“合理造反”才征讨朝廷的,有史以来均是如此。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朱棣和李世民坐上皇位的过程有些相似,但又有不同。

朱棣也是造反,发动了“靖难之役”;李世民表面上是请求自己的父亲让出皇位,但本质上还是造反。

然而李世民造的是自己父亲的反,朱棣造的却是他侄子的反。

两个实力相当并且都是治世能才的人,在这方面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其实和他们的成长经历关系很大。

李世民在李家唐朝建立之前,就是战场上的主角了。

李渊还不是皇帝时,需要时时刻刻亲自征战,虽然他还有两个大儿子,但是这几个孩子中谁最能打李渊还是清楚的。

每次出去打仗,不管是跟随李渊,还是独自执行任务,李世民永远当仁不让。

李世民在战场上功勋卓著,朝廷中的文臣武将都看在眼里。

李建成那个时候在干嘛呢?——韬光养晦。

但是一代君主的成长是需要磨练的,战场就是李世民的修炼场。

知道了自己的弟弟声望一天天盖过自己,李建成有些坐不住了,但是他并没有选择发展自己的能力,而是去发展自己的圈子。

李建成作为一个小人,算得上是成功的典型了。

正当李世民在外面建功立业时,李建成就跑到后宫娘娘们那里,去“吹嘘”自己弟弟的伟业。

李建成明白,这些话迟早会进入李渊的耳朵里,他要借助自己的父亲除掉亲弟弟。

果然,李建成的计策奏效了,李渊慢慢地开始对李世民有所防备,只不过身边没有像小儿子这么能打的人了,李渊还得依靠李世民攻城拔寨。

到最后李世民每每回家,京城百姓无不夹道欢迎,此时正是家族内矛盾激化的时候。

李建成和李元吉无所不用其极,想尽办法控告李世民,李渊又优柔寡断、听信谗言,李世民被逼无奈只能提前造反了。

并且李世民不想对自己的兄弟动手,奈何人家要他死,李世民只能手刃两位哥哥了。

就这样,玄武门事变加上逼宫,李世民成功坐上了皇位,而且对外宣传做的也不多,算是众望所归。

朱棣面临的境况就更复杂了。

02朱棣的上位史朱元璋殡天后,朱允炆上位了。

这个皇帝和明朝其他皇帝相比,脑子有些一根筋。

因为他首先不自信,因为朱元璋的偏爱,朱允炆对于其他皇亲国戚非常忌惮,因此上位后第一个举动就是削藩。

其他人没办法和朝廷抗衡,自然乖乖被收拾了。

但是到他叔叔朱棣这里就不一样了,朱棣兵强马壮,在外面声望也很高。

而且作为燕王的朱棣对于朱允炆的上位非常不满意,更不要说还要面对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了。

时机成熟后,朱棣向外界宣告:皇帝身边有小人进谗言,作为燕王的他有责任清君侧,本着这样的原则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

以当时朱棣的实力,朱允炆怎么可能抗衡,很快朱棣就成了大明新一任皇帝。

看朱棣和朱允炆的抗衡,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朱棣非常强,强到后期的朱元璋可能也拿他没办法。

但是朱棣为什么要等那么久,不直接造反自己的父亲呢?首先,不符合礼法。

古代君王虽然权力很大,但是他们非常看重名正言顺。

朱元璋只是老糊涂了,可是也没做什么过分的事情。

那种情况下朱棣如果起兵造反,就算坐上皇位也不可能安稳,民心、军心向背非常重要。

其次,知子莫若父,况且还是朱元璋。

要是真打起来,朱棣胜算很大,但是朱棣是了解自己的父亲的,早在朝纲稳定时,朱元璋就处理了一大批出生入死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