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

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

在古代社会,一般的女子都很想飞入帝王家。这是因为古代是一个皇权至尊的社会,嫁入帝王家,即便只是个妃嫔,但跟一般的家庭中侍妾不一样,妃嫔是拥有一定地位的,而且可以吃好穿好。当然,这不包括一些原本就出身好的女子。

但是出身好的,也很想进入帝王家,而这个时候,他们可以为家族带来利益。

但俗话说的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那些女子一旦成为帝王家的人,虽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他们也必须要面对一定的命运,那就是生死由不得自己。

好的时候,能宫斗过其他的人熬到最后。

但是皇帝一死,若是自己没有依靠,就得面临殉葬的命运,最可怕的还是活人殉葬。

那么,你知道古代的活人在墓穴中能活多久吗?答案其实很令人意外。

01殉葬制度的发展古代的帝王之所以称自己为“天子”,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天的儿子,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

所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一般都讲究君权神授。

这种神授思想确实让很多愚昧的百姓忠于他们,而他们也实现了君主专制的目的。

这种专制使得他们成为这个天下唯一的王,生前可以享受一切好的东西,比如吃山珍海味,穿丝绸锦帛,出门在外总是浩浩荡荡,哪里都是人前人后的服侍。

但他们并不满足与自己只能生前这样,更希望自己死后也有这样的规格,于是就有了殉葬制度。

最早的殉葬制度在殷商奴隶社会时期。

因为商人君主相信自己死后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里,而墓穴就是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那些君王们的墓穴都十分豪华、宽大,很多都是按照宫殿的规格来建造的。

除了这些,他们还希望自己“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所以那些商人君王或者奴隶主贵族死后,都会采用活人殉葬的制度,以便自己死后在另一个世界进行奴役驱使。

但他们的殉葬也不是简单的送人头即可,而是有分类的。

比如在河南安阳出土的奴隶主墓葬中,有的骨架旁边放着刀剑,表示这是武士奴隶,在阴间保护自己;有的骨架旁边放着车马座驾,表示这是驾车的奴隶。

除此之外,还有养狗奴隶,以及明显是被绑着之后还挣扎过的活人奴隶,总是花样百出,残酷非常。

周朝至秦朝时期,都有殉葬的人,这个时候,群体一般变成了宫女或者宫妃,而且人数众多。

据《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始皇死后,秦二世让很多人为其殉葬,同时为了不让那些工匠将秘密泄露出去,将修筑工事的人全部杀了,据一些专家估计,里面可能有数以万计的人殉葬。

汉唐时期,很少用活人殉葬了,更多的是讲究陪葬,即帝王死后,那些贵族和有功之臣死后会被埋在帝王之墓的旁边,或者就是用陶俑一类的物品进行代替,也就是我们现在在一些墓中出土的陶制品。

宋代的赵氏汉族朝廷是不讲究人殉的,但是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比如契丹,以及后来的元朝都讲究殉葬。

尤其是元朝的殉葬制度可谓是惨无人道,在《马可波罗记》中就记载了成吉思汗死的时候,灵柩经过的地方,所遇到的人全部都要杀掉。

蒙兀没时,前前后后杀的殉葬的人有两万多之众。

明朝朱元璋开始时,是有殉葬传统的,并且由此诞生了“朝天女户”这种世袭罔替的官职。

明英宗认为活人殉葬这件事情十分残酷,所以废除了殉葬制度。

但是到了满清的时候,努尔哈赤又将这种非人道的制度带到了中原。

不过,到了康熙皇帝时期,他又废除了殉葬制度。

但这种制度只是在宫廷中废除,他却倡导民间男子的妻妾“自愿”殉葬,所以一直到清朝结束,殉葬制度都未结束。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这种非人道的封建陋习被彻底废除。

02活人殉的残酷无论是宫女还是妃嫔,殉葬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残忍的存在,尤其是有些人在还没有死的时候,就被送进了墓穴之中。

当然,有些或许会说,既然不是提前被逼死的,完全可以逃掉。

这种想法可以有,但是要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古代虽然没有现代这么发达的天眼监控科技,但是在偌大的皇宫中,想要逃跑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毕竟到处都是眼睛。

而很多人一旦被确定为殉葬人员,他们就会被严格的看管起来。

待到要出灵的那一天,这些活人殉葬者可能会被注射一些昏迷的药物,当他们醒过来的时候,可能已经身处墓穴之中了。

而且为了防止他们逃跑或者损坏墓穴,会用绳子将其绑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墓穴被打开后,里面有的骨架蜷缩在一起,明显有挣扎过的痕迹。

而他们在墓中能活多久取决于这个墓穴的大小和殉葬人数的多寡。

要是墓穴很大,里面的活人殉葬者不超过18个,那么他们能活5天左右。

要是数字在18到50人之间,他们只能活3天,而超过了50人,甚至达到上百人的话,最多活一天就会窒息而死。

所以他们总体的存活时间非常短暂,并不像一些盗墓剧中那样,他们在里面各种穿梭,可以活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