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秀才”相当于如今的什么学历

“秀才”相当于如今的什么学历

古书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我国古代,统治者实行中央集权的封建大一统制度,而如果你不是出生在自带爵位的世家大族,“读书科举”基本上就成为了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至于科举,就像是今天的高考一样,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只不过高考是为了考上一所心仪的学校,继续学习深造,而科举则是一关接着一关、一场考试接着一场考试,甚至潜心苦读了几十年,却连第一关都没有考过的也大有人在。

而这科举考试的第一关,如果考中了,就会被人称作“秀才”。

那么,考中“秀才”到底要经过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个过程又有多么艰辛?最后“秀才”又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不妨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01考秀才的前期准备“科举制”最初起源于隋朝。

在隋朝以前,除非你家底够厚能够结交重臣,又或是祖上有荫庇袭爵,否则一生都可谓是与仕途无缘。

而到了隋朝,科举制的产生使得广大百姓才真的有入朝为官、改变命运的机会。

而想要走这条路的人,遇到的第一关就是要参加一轮名为“童试”的筛选,合格了就会成为“生员”,即是我们寻常所说的“秀才”。

但既然想要参加这种筛选,首先就要搞清筛选到底是怎么个筛法。

原来,参加“童试”的人不限制年龄,统一被叫做“童生”。

不过那些真的有志向于读书的家庭,往往都会让孩子在10岁左右就参加这场考试。

那么,你读书起码还得读个五六年吧,所以孩子们基本在5岁上下便要开始接受启蒙了。

因此,孩子们在童年时期就会早早进入私塾接受教育。

有少部分自家就有长辈可以教导的会选择在家读书,其余人家境普通些的往往会选择乡里或者当地人共同出资兴建的村塾,而一些富户则会拜到更有名望的教书先生门下学习。

更有权有势些的,譬如《知否》剧中的盛家和一些王侯公府,则会自行聘请声名在外的老师在家教导。

02考秀才的学习情况那么,既然进了学校,又要学什么呢?当然不是现在我们的数学、语文、英语课程,而是晦涩难懂的四书五经。

由于大家都年龄较小,所以往往都从有些基础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开始,一方面是了解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是用这些课本教导学生们修身养性、重视德行。

之后,就到了古代这些“文科生”的重头戏——背诵。

根据史书记载,很多私塾先生在学生们早期学习四书五经时,其实是并不讲解的,而只会让他们一字不差地原文背诵,如果背不下去就要挨板子打手心。

在疼痛与碎碎念的双重刺激下,想要参加第一轮“童试”的学生们起码是能将大约有五六万字的四书倒背如流了。

但仅仅是背诵原文还不够格,甚至就连书籍中旁人的批注也不能放过。

而这些要求,都还仅仅是最基础的。

同样,在这一时期,学生们还必须写得一手楷书。

对自己要求严格的,还会练习“馆阁体”,只为了在评分时给阅卷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如此说来,古代的那些名人大家们个个一手赏心悦目的好字就也不足为奇了。

所以,当时学生的一天就可以安排为这样的几个板块:背书——读书——听课——练字——复习,几乎没有什么玩耍和休息时间。

甚至一年之中也只有临近除夕的那几天可以稍微放松一下。

直到书已经背得差不多,字也已经写得足够漂亮了,老师便会从对对子开始教导写八股文。

这种文章对格律对仗、破题承题等要求得极为严格,规矩森严,丝毫不能差。

但也正是因为限制过多,才被后人评价为思维僵化古板的象征。

不过虽然,八股文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模板化,但实际上想要考中秀才,乃至后来过五关斩六将,那么这文章自然不能只有“套路”,而要追求逻辑清晰,语言优美,做到“养吾气,达吾才”的程度。

这就好像现在写作文一样,同样都是800字的要求,但有的人就能拿满分,有的人就会跑题。

03考秀才的相应学历说到这里,总算是可以开始参加考试,准备成为秀才了。

那么经过了前期这么长时间的辛苦,秀才换到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学历层次呢?假如我们把科举的终极目标——做官,和现在的考公务员上岸画上等号,那么考公务员的步骤就是“考上大学——大学毕业——考公笔试成功——考公面试成功”,科举的流程则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所以一一对应起来,科考的最后一个步骤“殿试”大约就是考公面试,皇帝亲自担任主考官,把这些参加考试的“天子门生”分为三甲,也就是三个等级。

而科举的倒数第二次考试——礼部统一举办的“会试”就对应公务员的笔试,科举的正数第二次考试——在省城举办的“乡试”也就是大学顺利毕业。

那么,成为秀才的“童试”也就对应着参加高考,被大学录取。

换言之,如此煞费苦心才上岸的“秀才”最多也就是个本科学历。

只有再考上了下一步的举人,哪怕没有再通过第三轮的会试,在人手短缺的时候说不定也能当上学官、知县等职务,实现从平民到官员这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且,当上举人还可以不用继续缴纳税赋,这就大大减轻了平民百姓的生活压力,也是在《儒林外史》中,我们看到范进五十多岁中举之后,一度欢喜得疯了的原因。

而与之相比,秀才就没有这么多的好处了。

不过话虽如此,说秀才只是个本科生也是放在今天本科生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