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元朝刘秉忠:多次被追封,唯一殊荣加身的汉儒

元朝刘秉忠:多次被追封,唯一殊荣加身的汉儒

刘秉忠是元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建筑设计师。刘秉忠生前高官厚禄,死后备极哀荣,屡次受到元朝皇帝的追封。在元朝时期作为汉儒得到如此恩宠和荣誉者仅为刘秉忠一人。

这对于严格实行民族等级制度的元朝时期非常罕见。

他究竟做了什么呢?刘秉忠生平刘秉忠(公元1216—1274),原名侃,字仲晦,邢州(今河北邢台)人。

刘秉忠出生在辽金官宦家族,祖先是瑞州(今辽宁绥中西南)人,世代在辽国做官。

曾祖于金朝时在邢州任职,因此移居邢州。

公元1220年邢州归蒙古政权统治,木华黎在此地设立都元帅府,任命秉忠父润为都统。

因此缘故,刘秉忠自小住在官府,有机会接触文书,受到良好的教育。

刘秉忠天生“风骨秀异,志气英爽”,8岁入学,13岁作为质子入居帅府。

17岁就任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父母。

因胸怀大志,不满足做刀笔小吏,公元1238年辞去吏职,归隐武安山。

不久入全真道,后出家为僧,取法名“子聪”,自号藏春散人,四处云游,博览全书。

之后刘秉忠受到北方禅宗领袖海云的赏识,被推荐入忽必烈幕府。

刘秉忠“应对称旨,屡承顾问”,“论天下事如指诸掌”,深受忽必烈的重视。

海云南归,忽必烈便把刘秉忠留于身边当做幕僚,器重有佳。

此后,除1247年回邢州奔父丧外,一直居于忽必烈鞍前马后,寸步不离,为忽必烈出谋划策,商讨军国大事,“凡征伐谋议皆与焉”,成为忽必烈言听计从的重要幕僚。

公元1251年蒙哥汗即位,忽必烈被命为“总领以漠南汉地军国庶事。

”刘秉忠呈上《万言书》,建议忽必烈采用汉法,重用汉儒。

公元1253年,跟随忽必烈出征大理。

在远征的路上,刘秉忠劝诫忽必烈,不要滥杀无辜。

公元1259年,刘秉忠随军南征,为忽必烈出谋献策。

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刘秉忠按照中原王朝的模式,为忽必烈制定了一套制度典章,成为“元朝典章制度之父”,深受忽必烈器重。

公元1264年,忽必烈命子聪还俗,复刘氏姓,赐名秉忠,授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知枢密院事。

公元1269年,订立朝仪。

刘秉忠还俗为官后,官职虽高,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但依然同往常一样廉洁奉公,据记载:

“斋居蔬食,终日淡然。

”有一次元世祖赐给刘秉忠白金千两,刘秉忠奏称自己“山野鄙人,侥幸遭际,服器悉出尚方,金无所用”。

元世祖听后非常惊讶,反问他:“你难道没有亲朋好友啊?不会给他们吗?”没有同意他的推辞。

刘秉忠只好收下,随后将白银全部送给了亲朋和故乡的父老乡亲。

刘秉忠淡泊名利,为官从不谋私利。

在休闲的时候忽必烈向刘秉忠询问治国经邦道理,刘秉忠建议忽必烈任用那些有才有德之人。

他常常说:“若邢之张耕,怀之谭澄,何忧不治哉”,并趁机向皇帝推荐“可备器使者”,凡是他所赏识并提拔的人,后来都成为元朝著名的大臣。

公元1274年,刘秉忠在上都无病而卒,享年59岁。

忽必烈听到刘秉忠去世消息后十分震惊和悲痛,对使臣们说:

“秉忠事朕三十余年,小心慎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

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闻也。

并下令内府出钱办理丧葬事宜,派礼部侍郎赵秉温护送他的灵柩到大都安葬。

公元1275年,追赠为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成宗时追赠为太师,谥号文正,仁宗时又进封为常山王。

治国理念刘秉忠进入忽必烈潜邸后,不断地向忽必烈讲述历代王朝的兴衰缘由及儒家治国安邦平天下之道。

公元1250年左右,刘秉忠向忽必烈呈上一份千字的策略,史称《万言书》。

《万言书》是刘秉忠结合中国古代政治逻辑和蒙古制度而提出的具有实用主义的治国方略,充分体现刘秉忠治国理念。

其主要内容概括为:采汉法,以儒治国;设学校,选人才;禁屠城,安定民;轻徭役,减赋税;兴水利,劝农桑等众多内容,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

蒙古建国初期,诸事草创,设官甚简,既没有俸禄制度,也没有官制。

在忽必烈藩王时刘秉忠就提建议“定百官爵禄仪仗”。

公元1260年元世祖即位后首次命令给官员俸禄,“内而朝臣百司,外而路府州县,微而府史胥徒,莫不有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