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外国人眼中的《道德经》

量子力学:中国老子的思想竟然如此超前!

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形成以来,对于量子纠缠的研究就一直是量子理论基本问题研究的重要课题。量子纠缠态已成为当代量子理论的一个关键性概念,在量子信息技术中有重要的应用,其研究是当前量子理论的一个前沿热点方向。量子纠缠理论的发展将为量子信息技术的打开广阔的应用前景。

“量子纠缠”这一现象的发现与应用,它打破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模式,是一些不可思议的超自然现象,得到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所谓量子纠缠,它是指不论两个粒子间距离多远,一个粒子的变化都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现象,即两个粒子之间不论相距多远,不受空间的影响,也不需要任何的连接,它们都能“心心相印”,置于千万里之外的另一个粒子总是与它同步运动。

在量子世界里,两个粒子在经过短暂时间彼此耦合之后,他们之间会产生极强的关联性,这一现象就叫“量子纠缠”,当单独搅扰其中任意一个粒子,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的性状,尽管两个粒子之间可能相隔很远的距离,哪怕远到宇宙的两极,也就如同他们在一起一样。

因为它超越了时空,时间和空间在这里消失了。当物质小到不能再小时,即为“无”,无具备有某种玄妙的功能,因为无是“道”的一种存在形式。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人都知道,道是最大的一种存在,所以才无法描述它“似不肖”。你向着事物的由来推究下去,就会找到我的行迹,“若肖,久矣!”,我就是那微小而最基本的存在------无,“其细也夫”。

这个无就是基本粒子,粒子之所以有如此奇妙的功能,因为它最接近于道,小到无限也就能大到无限,这就是道的特性,它将最大与最小统一,将极端对立的两个方面完美的融合为一个整体。

外国人眼中的《道德经

作者:葛荣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教授,中国哲学和中国管理哲学博士生导师)

发表时间:2012年《光明日报》

外国人眼中的《道德经》

20世纪,人类在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上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也造成了环境破坏、价值迷惘和心灵污染三大危机。面对这些社会危机,西方人开始从东方道学中寻求哲学智慧,以解决现实问题。

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在评述老子《道德经》时指出:“这本书虽然不到六千字,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荷兰莱顿大学教授施舟人肯定道学“对西方文化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使西方文化得以更新的动力和活力的源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认为《道德经》“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德国人尤利斯噶尔指出:“老子,他是推动未来的能动力量,他比任何现代的都更加具有现代意义,他比任何生命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认为《道德经》“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老子的《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美国学者蒲克明预言未来“《道德经》将是一本家传户诵的书。”它之所以受到世人如此重视、如此高的评价,因为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最系统的第一部“大成智慧学”。

在政治上,不少国家的领导人都指出,要想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必须善于从老子《道德经》中去寻找政治智慧。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大声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美国前总统里根援引《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名言,以寻求其治国理念和方略。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建议全世界“遵循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的教诲,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极力推崇老子的《道德经》,援引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名言,努力将这种不朽的哲学智慧应用到联合国工作中。

在经济上,要解决现代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从《道德经》中寻找发展经济的哲学智慧。英国哲学家克拉克认为“现代经济自由市场的原理就是源自《老子》的无为而治。”在世界范围内,已悄然地出现了一个经济文化群体“道商”。所谓“道商”,就是以道学的辩证思维和哲学智慧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商人。法国阿尔斯通总裁安南·博格先生声称:“在中国做生意,要懂《老子》。”曾担任财富五百强公司高级执行官的詹姆斯把《道德经》尊为新世纪的商业理论。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道家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的观点,就是他的自发秩序理论的经典表述。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根据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的思想,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美国GE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依据老子的“为道日损”的思想,提倡“无为式”的“简单的管理”。

在科技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以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汲取灵感。英国科学家霍金在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启示下,提出了“宇宙创生于无”的理论。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提出的“质朴性原理”,与老子所谓“道”的质朴性是不谋而合的。美籍华人李政道发现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与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也有吻合之处。日本农学家福冈正信提出“自然农法”,并称自己“就是在老子‘道法自然’这一伟大命题的启发下提出来的。”

在人生哲学上,很多学者认为,要想把现代“疲惫的人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就必须善于从中国道学中寻求快乐哲学。德国诗人柯拉邦德号召德国人应当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生活,争做“欧洲的中国人”。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认为西方人应按照老子的“上善若水”理念塑造现代人的理想人格,并学会以“方圆之道”处世待人。不管是《道德经》中的“为道日损”、“身重于物”、“少私寡欲”、“上德若谷”和“知足常乐”理念,还是《庄子》中的“以死为乐”、“坐忘”之道和“逍遥游”的理想境界,都是构建潇洒人生的精神资源。

延伸阅读:

中国管理哲学第一人葛荣晋

来源:道教之音整理 时间:2012-09-27

外国人眼中的《道德经》

葛荣晋,1935年8月生,河南省济源市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即留校从事中国哲学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讲授过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哲学通史、中国古典哲学名著、中国哲学范畴史、中国实学思想史……课程。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兼学术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开封大学宋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香港道教学院客座教授,韩国栗谷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葛荣晋教授就在全国企业界和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高等院校讲授中国管理哲学。近年,葛荣晋教授不仅 多次主持与召开“儒商与企业管理学术研讨会”,而且多次与企业家对话,为高层管理者作中国管理哲学报告,深受欢迎,被学术界和企业界誉为“中国管理哲学第 一人”。在海内外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著有:《王廷相生平学术编年》《王廷相和明代气学》《中国哲学范畴导论》《儒道智慧与当代社会》《陆世仪评传》《一代儒宗顾亭林》(合著)……

主编:《明清实学思想史》《中日实学史研究》《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实学思想史》……

主要作品:《儒商--孔子的德性管理》《第一孝道 》《道商--老子的水性管理 》《法商--韩非的刚性管理 》《兵商--孙子的智性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