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一起来聊聊道家医学(上) | 太极当道

文章目录:

A、道医如何治病,道医和中医究竟有什么区别?

↑↑

道医和普通中医究竟有何不同?

普通中医治病,立足于经脉、血气、脏腑、神气等,是可以看得见,摸的着的物质存在。而道医治病,则会综合考量,在疾病的诊断上,普通医生一般考虑是否存在外感内伤、情志不畅、饮食起居等,而道医还需要多考虑三个因素,其一是命运;其二是鬼神;其三、风水

就是说看病人所以得病的原因,是否存在流年不利,注定有此一劫难?是否是冤家债主来讨债?或者是邪妖克害所致?抑或是家宅、阴宅风水不吉导致的?这些在具体判断过程中都是需要考虑。比如从风水角度来说,如卧床在横梁之下,造成横梁压顶的煞局,就会多梦、惊悸、精神压力大等。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道医除了中医的针灸、汤药、金石、推拿、按摩之外,还要考虑禳星延寿,驱邪治病、风水调理、符镇等。

B、一起来聊聊道家医学(上) | 太极当道

↑↑

文/王彦彬道长 微信公众号/太极当道

一起来聊聊道家医学(上) | 太极当道

▲ 本期主讲嘉宾|武当山道医传承基地负责人王彦彬道长(道号宇鹤)

道医学:玄门道教道人必修五术之一,即山、医、命、相、卜中的医,为道教内外丹养生之基础,亦为上古医学之继承,在道教内部由众多祖师,道人将之传承,发扬,创新。

为天地立命

为生民立心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现在作为道医、乃至中医习医,行医,承医之标准。那么作为道医学及道医者,其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一起来聊聊道家医学(上) | 太极当道

静乐宫(丹江口市)

1、道医者,谓道人行医,庙观常住道人,尊道行医,济世渡人,行道立德,普渡有缘之未事。亦有十道九医说。

定义实践道医学的人是否为道医,应着手于两个方面。即从狭义上的道教宫观庙庵常住道人、居家修行的火居道者、承太上之教法的信者;广义上为尊道行医,持法修行者。不论是狭义与广义的去理解道医者,其共同点就是作为道医学践行者必须要有严肃而坚定的信仰,而这个信仰乃是指道教信仰,无此信仰者不足以称呼道医之谓。

上尊天——贵生之道,下秉地——厚生之德,中行人——五常之伦。作为道医者,普渡有缘人未了之难事与病灾,以济世渡人为要,并以此传扬教法,行道立德,积累三千功德以成就修行之圆满。而通过积德行善来修行悟道得道者,最直接易行的修持方法莫过于广度有缘人,使之受福、寿、康、宁人伦之乐,免受疾苦。而关于这个十道九医说,一为信众及受众对于道人以医术行道的印象的一种表达与寄托,一为道人日常修行所需。

当人们因健康、人生、思虑等诸多生活因素与自身身体因素困扰时,其所生 存的环境就会产生连锁的乱象,而这些问题多数是身不由己而又无能为力的且又待需解决。替人消灾解厄,去病驱邪实为修道、行善、积德之常事。因此,道人皆有异于常人难施之医术、医德及不贪图权财名利的无私之品行,而这些体现是离不开道人的苦修的。

那么,之所以异于常人,是作为道人的多重责任与自身修为,而道人住庙持戒修行或隐于山林静修,或云游市野山川,皆为自身作为道教徒对道教的崇高信仰与对道门五术的终身追求。

一起来聊聊道家医学(上) | 太极当道

图中间人物为王彦彬道长

2、道医,大医也,能治未病及已病

道医,古称大医。孙真人指出:凡欲为大医者,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等医学经典及对脉的三部九侯,五脏六腑辨证,表里孔穴的认知,本草药方的熟记。并能妙解阴阳禄命,周易六壬,诸家相法等。然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作为道医,亦无须完全遵照古人对道医评判标准去理解作为道医的责任。但是作为一名现代符合道医的实践者来说,依然要熟读古人医术经典,罗列各家各派学说,天文地理,周易八卦,社会人文等亦有所宗略参合。

在过去未有西医时,一个好的有德行的医生被称之为大医,而大医实为道医之前称谓,孙真人《大医精诚》中把作为大医标准讲的很清楚。其中“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chi),冤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生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chuang)勿避险巇(xi)、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这一段更是突出了大医的责任与担当,其无私奉献而又严于律己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医者去学习。

其中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这段来自大医精诚的话同样诠释了大医乃为道医之据,老君为老子的化身,而老子乃玄门祖师。而如今默守大医精神的除了道医也就寥寥无几了。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曰:“道者,圣人从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阁。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古语有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疾病。对于现在各门各类的医学,未病先防为最上,此为养生之道。

已病乃至疾病也就是西医说的癌症,那是作为普遍医学技术层次去做的,在医学中,防患于未然才是最高境界。因此,近代最能突出这一点的,是出现了以预防科,但就目前在社会的发展情况来说,仍然因为其预防手法与技术的问题,处于冷门。所以,作为道教的预防学,即养生学在现今社会各个方面广受欢迎,而其原因则在于人们自身对预防医学的了解与重视。

一起来聊聊道家医学(上) | 太极当道

3、道医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以阴阳为纲,五行为用,进行调和阴阳平衡,五脏功能正常化,为治疗目的进行内外调治,使之无病。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阴阳之道,无所偏重的平衡之道,亦是天地相融合以成就人道。万事万物无不以此道为本而生成,以此道为根去发展。所以治病养生者,当阴阳生杀变化的规律为基准再以万般法门辅助之。

因此,作为一个道教医学的践行者,效法于阴阳五行,综合玄门各类养生、治病、调理的方术。仍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核心思想理论与实践方法,对应人体各部位的生理心理功能进行治疗调理,以达到人体脏腑等各机能的阴阳平衡,进而使之去病康键。

而阴阳五行所涵盖的内容颇多,包含实际物质属性以及事物凸显与潜藏,主观与客观的相应关系与规律,其治疗方法种类因此繁多,涵盖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思虑情志等。在草药丹方,针灸拔罐,推拿按摩,导引吐纳,气功武术等皆可对症施疗,辨证施治仍是道医治病疗养的基本方法与主要手段。而关于各类养生治病的详细内容在往后有如若机会给大家一一解析。

一起来聊聊道家医学(上) | 太极当道

4、道医者,养生之道,丹功之基。

不论是谈及中医,道家,道教,使人第一印象便是养生,而道教与道家更是让人联想到玄妙莫测的内丹学,而道医学实为内丹之基础与入门。

养生又称摄生,卫生,调养生命,摄取生机,营卫形体之术,其内容庞杂,体系相当完整。因为养生术涉及到了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一切人类人文百科学术。那么,在道教认为,不论是主观使人认可的之治疗医学,还是客观认可的丹道仙学,以及诸多旁门方术,利于生命健康者,皆为摄生养生延生之术,然推行的皆为人们切实可行持的养生方法。

在道教认为,正邪之别在于利己害人者,蔑视伦理道德者,妄想不实者乃邪魔,大公无私,积德行善,淡泊名利者为正道。术无正邪,在为者何为。一切将利于生命健康长寿之术用于邪途的,皆害生而非养生。

因此,养生先正身正心方为正道,反之,被视之为邪道。当然,养生学是道医学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的发展与积累,其内容较多。道教在道藏以及历代养生经典生中归纳为起居、服食、行气、导引、调摄、房中、存思、内丹、外丹、符咒、祝由、房中等。在此,就不做一一详述了。

丹功,即内外丹学,皆是以人体自身为实践操作与体验的完整功法,而内丹主要是以性命双修的修持方法,通过炼养精气神,提炼人身成为纯阳之体,其过程为存精-化气-炼神-修真合道。外丹则是根据人体需要的能量及能量激发,通过对药物的精致提炼而提取出的具有相应能量的丹药,而后内服以激发人体潜在的功能。

而这种功能对于现代的科学、医学等邻域是不能够全面剖析解释的,因此对于未涉及此修习的人们来说,玄之又玄。然外丹的炼制本身就是一道步骤极其复杂的工序,究天时,地利,人和以成其功效与灵性。

对于道门修行者来说,内丹与外丹主要是结合一起修持的,也可以分而炼食,然主要还是看修持者持修的法门需要与否。同时,炼内外丹者亦需要良好的环境与特殊的地理,这也是给修行人增加了难度。

- THE END -

欢迎志同道合的道友们

您闻讯而来...我大喜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