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道教文化中的养生法门

文章目录:

A、道家养生:道教养生养性十大注意要点!

↑↑

南北朝道教先贤陶弘景整理的《养性延命录》中,收录了东晋玄学家张湛的《养生集》序。

张湛提出了“养性十要”,即养生中需注意的十个要点。

他说,养生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基本要领一定要把握。

这十要分别是:“一日啬神,二日爱气,三日养形,四日导引,五日言语,六日饮食,七日房室,八日反俗,九日医药,十日禁忌。过此以往,义可略焉。”

1、啬(音色)神,即爱惜精神,《道德经》中说:“夫为啬,是以早服”。

2、爱气,是指要爱惜身体的元气,调养精神,保养真气。

3、养形、导引,是指适当的肢体运动和呼吸吐纳,提醒我们要有适当的运动。

4、言语,是指要少说话,避免口舌之争。

5、饮食,是要我们注意控制饮食,不过饱、不酗酒,申时(17点至19点)之后不进食。

6、房事,是指生活要节制。

7、反俗,即不要过分追求潮流,以免沾染社会上不好的风气。

8、医药,提醒我们虽然日常要注意保养身体,但当生病后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地看病吃药,既不能把养生方法当作是万能钥匙,也不能轻视长期养生所能带给的身体健康。

9、禁忌,提醒我们无论是工作生活或与人交往,都有一套对应的方法规则,养生也是一样,需要将这些规律深谙于心,然后再去实践。

B、道教文化中的养生法门

↑↑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就是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达到《内经》所说的“治未病”的境界。

道教文化中的养生法门

庄子三法得长寿

庄子享年83岁,而当时的人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这实在是高寿的奇迹。细究其故,其中长寿之道,如下三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曰寡欲。庄子认为,欲不可绝,亦不可纵。只有知其荣,守其辱,安其分,图其志的人,才会身心健康,安然处世。

二曰静心。庄子认为,一个人如果终日思想不得止息,定会百病丛生。只有心平气和,心静身稳,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方能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平静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

三曰超然。庄子看待人生的态度十分超然,一切顺应自然。他的妻子亡故,惠子前去吊唁,见庄子非但不哭,反而在妻子遗体旁敲着瓦盆唱歌。面对惠子的指责,庄子坦然地认为,人来自于自然,气聚成形,气散则死,现在人的形体已死,又将重归自然,无疑不是乐事。虽然这个理论并非人人都可接受,但庄子豁达的人生态度却是值得提倡的。

从庄子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要想长寿,就要情绪安定,无忧无虑,安逸自得,遵循自然的法则。正所谓:“人之养生亦当如是,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

彭祖长生六法

彭祖,先秦道家先驱之一,相传他活了八百多岁,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是当时世上最长寿、最懂养生之道的人。后人将其养生理论整理并加以阐述,编成《彭祖经》,彭祖的养生长寿方法值得每个人借鉴。

淡世俗。据《彭祖经》记载,彭祖少年时就喜欢清静,对世上的事物没有兴趣,也不在意外人对自己的评价。君王听说他品德高洁,请他做大夫,但彭祖常常以有病为借口,不参与公务。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许多人为了爬上名利的巅峰,不断挥霍着身体“本钱”,等到功成名就却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等,只得去医院拿辛苦挣来的钱换回健康。要想长寿,就应淡泊名利,通过自身修为而不是外在名利来加持自己。

不贪求。彭祖不喜爱华服酒肉,虽然有车有马,但很少乘用。与之相比,现代人贪图享受,追求吃喝玩乐,出门必开车,每天运动量少得可怜。真正的养生之道在于吃饭七分饱,穿戴适当少,耐点饥和寒,益寿又延年。大众应尽量少开车、多走路,平时多吃蔬菜瓜果,适当减少酒肉摄入,穿着要尽量简洁大方,天然的棉麻材质最健康。

无喜悲。彭祖认为,忧虑悲哀、极度高兴、愤怒郁结都会伤人,因此常常心平气和,悠然处之。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过度紧张愤怒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或使血压升高,诱发冠心病、猝死等;过度喜悦会令心跳加快,头目眩晕而不能自控,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大众要学习彭祖遇事不慌不怒的处事原则,心胸开阔,对生活琐事要淡漠,始终保持怡然自得。

顺时节。包括彭祖在内的很多古人都认为,人体的变化与四季轮回是一致的,因此饮食起居、衣食住行必须与季节相适宜。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要晚睡早起,少发怒,该出汗就得出汗;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安宁;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时下正值初冬,大家一定要穿得暖,少洗澡,每周洗1~2次即可,还应多吃一些厚重的东西进补,比如羊肉汤、牛肉汤等。

常吐纳。彭祖常常静坐屏气,用手轻轻揉按身体各部位,用舌头舐嘴唇,吞咽唾液,运上几十次气,让气散布到身体各处。吐纳养生已经得到现代医学的认可。成人肺泡总数有7.5亿之多,上面布满了毛细血管网,吐纳可使氧气充分地输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最简单的吐纳方法是:保持精神集中,先把气呼净,腹部自然放松,然后吸气使肺部充分扩张,再慢慢把气呼出去,以此来加强吐纳的过程,对解除疲劳、清醒头脑有较明显的作用。中老年朋友不妨早晚两次,每次吐纳15~20分钟。

做善事。君王给彭祖的赏赐前后有几万金,彭祖收下后立刻用它们救济穷苦百姓,自己一点儿也不留。人在做善事时,大脑会产生天然的兴奋剂——内源性阿片肽,使行善者感觉良好;多巴胺的分泌也会增多,促进积极思维;当面帮助别人还会产生垂体后叶催产素,有助扩张动脉血管、降血压、保护心脏。现代人往往终日忙碌,忽略了对其他人的关注,不妨加入一些志愿者组织,定期探望孤儿、照顾空巢老人,对需要帮助的人及时伸出援手,在做慈善中提升修为,达到健康养生的最高境界。

丘处机论四时养生之道

《摄生消息论》的要旨从书名中便不难推测。所谓“摄生”便是养生之意,而“消息”一词,则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长。该书分为春季摄生消息、夏季摄生消息、秋季摄生消息、冬季摄生消息四部分,意在强调养生要随着外界春、夏、秋、冬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节。

春季的特性是“生发”,邱处机认为此时“春阳初生,万物发萌”,在饮食上应该注意“饭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尤其是老年人年高体弱,“切不可以饥腹多食,以快一时之口,致生不测”,起居方面由于早春时节,天气寒热不定,邱处机主张“不可顿去绵衣”,尤其是老年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所以衣物“不可暴去”。情志上,也应以“生发”为主,邱处机特别建议在春日融和之时,不妨前往园林亭阁等高敞之处,“用掳滞怀,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抑郁”。

夏季以“蕃秀”为特点,阳气趋盛,万物繁茂,主于长养。邱处机建议饮食上“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密冰、凉粉、冷粥”,否则“饱腹受寒,必起霍乱”,也要“少食瓜茄生菜”,因为这些均为凝滞之物。起居上以防受凉为要,“平居檐下、过廊、街堂、破窗,皆不可纳凉”,也不要在“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这些地方虽然凉快,但是“贼风中人最暴”,如果只贪一时之快,“风入腠里,其患最深”。至于情志调养,则应该“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

秋三月以“容平”为特征,因此立秋之后的养生也宜以“和平将摄”为原则。邱处机告诫秋气干燥,“宜食麻以润其燥”,不宜食“干饭炙煿并自死牛肉、生鲙、鸡、猪、浊酒、陈臭咸醋、粘滑难消之物及生菜、瓜果、鲊酱之类”。秋季阴气渐盛,人应注意适度保暖,“禁寒饮并穿寒湿内衣”。起居上宜早卧早起,在情志调节上,也要与秋季“肃杀”的基调相合,以收敛为主,收敛神形,无外其志。

冬三月,天地闭藏,顺应这种情况,人应以“藏”为主,尽量少扰动阳气。饮食上不可多食炙煿、肉面、馄饨之类,但可以适当进补,如酒浸补药,或者饮山药酒一二杯,“以迎阳气”。起居上“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去寒就温,毋泄皮肤”,日常要注意防寒,应该“居处密室,温暖衣衾,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不可冒触寒风”。尤其是高年之人,由于骨肉疏薄等生理特性,更须预防感冒“为嗽逆、麻痹、昏眩等疾”。但在取暖之时,也要注意不要“频用大火烘炙,尤其损人”,也不可“以火炙手”,以防止“引火入心,使人烦躁”。

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