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唐朝公主为何热衷于做道士?至少有十九位公主选择入道

文章目录:

A、道教婚姻观:“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

在民间,无论有没有宗教信仰,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拆庙”是大不敬的事情。从古至今,即使是在十年动荡中,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敢冒这样的“大不韪”、做出“拆庙”这种忤逆事情的,也正因此,很多名山大川里的古庙都尽可能地保存下来。

不过,在民风民俗中,有件事比“拆庙”还严重,那就是破坏别人的婚姻,也因此有着“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说法。

在以儒道文化为主干的中华文明里,世俗伦理的基石便是婚姻家庭,进而扩散到一乡一城、一邦一国。

可以说,婚姻的稳定对咱们中国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在儒家典籍《礼记》中,这样描述婚姻:“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也就是说,婚姻不仅仅是夫妻两个人的事,它承上启下,上要奉祀宗庙、祭祀祖先,对下要承担传宗接代的责任。

而秉承道家思想的道教也同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道教与儒家思想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二者都肯定人生的美好,只是儒家比较侧重于人生的社会性一面,强调处理好与自己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

而道教则更侧重于祈求自然生命的改良和永久,在面对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如爱情婚姻等,也希望能够在另一个世界即仙境中得到延续,对待世间的婚姻,道教的绝大多数派别都持肯定的态度。

如同道教早期典籍《太平经》中的观点:如果没有婚姻关系,必然导致“阴阳不交,乃(出)绝灭无世类也”。

在道教的神仙体系里,同样尊奉很多位“婚姻的保护神”,有护佑夫妻感情和谐美满的和合二仙;有“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月下老人;还有太阴星君、天喜星等等。

回到现实中,道教历代祖师里也不乏夫妻共同修行的典范,如鲍姑是晋代著名高道葛洪的结发妻子,他们二人共同研究医学和炼丹之法,成为志同道合的道侣,乃是道教修行的典范。

全真派北七真中孙不二与马钰夫妻二人,也在王重阳祖师“分梨点化”之下,双双证道,并留下了一首诗对于共同修行的表达:“蓬岛还须结伴游,一身难上碧岩头,若将枯寂为修炼,弱水盈盈少便舟”。

可见,道教对待世间的婚姻是持一种肯定和支持的态度,除极端情况外,不主张随意的抛弃或背叛,也更不能去破坏别人的婚姻,甚至在道教著名劝善经典《太上感应篇》中,更直接将“破人婚姻”列为恶行之一,并要求道教徒“不可为之”。

B、唐朝公主为何热衷于做道士?至少有十九位公主选择入道

↑↑

《新唐书·诸帝公主》记载了二百一十一位公主,其中包括高祖李渊的妹妹同安公主。严格意义上讲,唐朝名副其实的公主总计二百一十位。

二百一十位公主中,有十九人选择做道士,或曾为道士。

太平公主(高宗女)“荣国府人死,后丐主为道士,以幸冥福”。

金仙公主(睿宗女)、玉真公主(睿宗女)“太极元年,……皆为道士,筑观京师”。

万安公主(玄宗女)“天宝时为道士”;楚国公主(玄宗女)“下嫁吴澄江。……兴元元年,请为道士,诏可,赐名上善”。

寿安公主(玄宗女),“帝恶之,诏衣羽人服”。

华阳公主(代宗女)“大历七年,以病丐为道士,号琼华真人”。

文安公主(德宗女)“丐为道士”。

浔阳公主(顺宗女)“太和三年,与平恩(顺宗女)、邵阳(顺宗女)二公主并为道士”。

永嘉公主(宪宗女)“为道士”;永安公主(宪宗女)“长庆初,许下嫁回鹘保义可汗,会可汗死,止不行。太和中,丐为道士”。

义昌公主(穆宗女)“为道士”;安康公主(穆宗女)“为道士。乾符四年,以主在外颇扰人,诏与永兴(敬宗女)、天长(敬宗女)、宁国(敬宗女)、兴唐(文宗女)四主还南内”。

李唐固然信奉道教,但公主超过百分之九入道的比例,着实不低。唐朝公主入道,不是个例,而是一种现象。

那么,这些公主为何入道呢?从《新唐书·诸帝公主》记载看,祈福(太平公主)、崇道(金仙公主、玉真公主)、因病(华阳公主)、守贞(楚国公主)、望门寡(永安公主)固然是某些因素,但婚姻问题才是关键。

从唐朝公主入道时间看,主要集中在中晚唐时期,有十三人之多,占了接近百分之七十。这不能不让人与当时的政局联系起来。

安史之乱后,李唐政局混乱,公主出嫁成了难题。唐德宗即位后,发现“公、郡、县主不时降嫁,殆三十年,至有华发而犹丱者”,于是下令“以时婚嫁”(《旧唐书·卷一百》)。有些公主早就过了嫁龄,索性入道不嫁。年近三十而未嫁人的文安公主(德宗女)“丐为道士”,就是一例。

中晚唐时期,皇权衰弱,与高门望族联姻已经不再可能。再者,皇帝要求公主太过严苛,如宣宗经常教育女儿“贵贱共之……奉舅姑,宜从士人法”,甚至下诏“夫妇,教化之端。其公主、县主有子而寡,不得复嫁”(《新唐书·诸帝公主》),成为皇家规矩。不少公主觉得委屈,索性以入道来逃避婚姻。

与高门望族联姻不成,李唐皇帝不得已而求其次,即与节度使、士人联姻。但是,有些士人并不买皇帝的账,“会有诏于士族中选人才尚公主,衣冠多避之”(《旧唐书·列传九十九》)。有的公主嫁不出去,入道成为一种归宿。

中唐以后,皇帝在位时间普遍较短,有些公主还没长大,父皇便驾崩。父皇在,公主是掌上明珠,受重视程度高,有条件找一个好的归宿;父皇一死,公主地位直下,既不肯俯就,又不愿遭人口舌,也只好入道避世了。

有些公主崇尚自由,特立独行,不愿为婚姻羁绊,一旦入道,离开皇宫,避开众人视野,受关注程度降低,便可以肆意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胡作非为,安康公主(穆宗女)、永兴公主(敬宗女)、天长公主(敬宗女)、宁国公主(敬宗女)、兴唐公主(文宗女)“为道士,……在外颇扰人”就是例子。

十九位公主入道,这只是经过唐末、五代战火后残余史料记载的数量,实际数字可能更大。唐朝,特别是中晚唐,公主入道成风,既反映了唐朝政治、皇权的变化,也反映了唐朝公主人生观、婚姻观的变化。存在即合理。(刘秉光)

唐朝公主为何热衷于做道士?至少有十九位公主选择入道

唐朝公主为何热衷于做道士?至少有十九位公主选择入道

唐朝公主为何热衷于做道士?至少有十九位公主选择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