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儒道释三家思想内在之间的联系

文章目录:

A、道家和道教的区别是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

一提到道教历史,学界和宗教界对起源问题的判断会有很大不同。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形式,是立足于教主、经典和宗教组织三个基础上而产生的。在此理论下,道教的正式形成被推于东汉末期祖天师立二十四治这一事件上。但在道教内部认为,从道祖留下五千文并第一次提出“道”的理念开始,道之教化就一直传承下来。若再向前追溯,道虽无名却生化不息,所以道教的源头可溯于黄老。在这两种不同观点的影响下,自然也就产生了人们对哲学化思想流派的“道家”和对推崇济世利人的宗教化组织“道教”的区别对待。

道家同其他百家一样,强调对天地人宇宙关系的思考;道教其同其他宗教一样,侧重于教徒个人修炼和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但在汉语体系中,“宗教”本不是一个联缀词。《说文解字》中提到:“宗者,尊祖庙也…示者,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教,则指教育、育化,带有上施下效的意味。

因此,中国的宗教强调的是观天之道、学圣人先祖之行,而非只是单纯地立足于教主、经典和组织这三个基点才形成的宗教流派。这也决定了教化的作用是超越具体宗教组织范畴的,任何一种思想学说都与宗教有莫大关系。

道家和道教的根本目的

从宗先人之教化的角度看,道家和道教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且二者之间还存有不可分割的文化传承。这种传承,可以简单概述为三个方面:

1、以天师道为典型代表的道教对老庄道家学说做了直接的、系统性的继承,并且还进行了宗教化发展。

天师道在初创时,尊老子为教主,尊《道德经》为无上经典。这表明,道家哲学是道教宗教思想和修炼理论的根本源头。

老子所言之道,首次为“道”这个概念赋予了超越的哲学属性,其是宇宙(时间与空间)的本源,是不可被认知却又无所不在的,是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最终依据和普遍法则,是一种先天的存在。庄子把老子哲学化表达的“道”做了进一步提升,提出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体悟到道的妙用,在心斋、坐忘等实修之后进而可以达到长生久视的得道境界,并上升成为神人、至人、圣人。从南华真人开始,“道”在哲学性上便附加上了神秘主义的意味,这成为道教神仙信仰原初。

道教所吸纳的道家思想,是以“我需”为前提进行宗教化改造的。道教为“道”赋予了“神秘之物,灵而有信”的属性,再结合元气说,提出了“元气行道,以生万物”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道教对道的理论的提出者和《道德经》的写作者老子倍加推崇,把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如东汉明帝、章帝之际所出《老子圣母碑》中写道:“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这是把老子与道合二为一了。

此种思想再经过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沉淀,逐渐又产生《太平经》中言“老子者,得道之大圣,幽显所共师者也”和《老子想尔注》中“一者道也…一散形为炁,聚形为太上老君”两种更切合宗教实际的说法。把老子看作是道炁的一种显化,这是奉道者逐步认清信仰本真的过程。

道教的神学基础是“一炁化三清”,这一道化天地万物的理论源于《道德经》中“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解读。道教直接秉承了道家对世界、人生和宇宙本质的解读,只不过道教对道家思想进行了宗教化、神学化和世俗化的发展,从而才产生了独具中国化哲学思辨特征的宗教。

2、道教还承继了道家哲学中的养生思想,并将宗教神秘主义和超越性的哲学表达相关联,产生了独特的修仙理论。

道教修行的终极目标是得道成仙,这一理想直接来源于老庄思想中的养生观。老子在五千文中曾提到过“长生久视”“谷神不死”“死而不亡者寿”等言论,尽管其并没有明确指出这是一套养生、修仙的理论,但并不妨碍道教从中吸收并转化出为己所用的内容。老子为了证明这些目标具有可实现性,又提出了清静无为、抱朴守雌、专气致柔、静观玄览等等实践性的方法,强调按此去做是可以臻达道的境界的。道教则以此方法为教徒修持的纲领,发展出了非常具体多样的修行法则和成仙途径,为老子和《道德经》的理论赋予了更新的高度。

相比起老子,庄子言辞中展现出来的养生思想更加明确,在其《养生主》《大宗师》等篇章中有非常直接的体现。在庄子的理想中,以踵呼吸的真人和姑射之山的神人都是得道的典型代表,为了达到神仙境界,他还提出了“导引”和“坐忘”的修道方法,分别从形体的锻炼、内心的纯合两个方面对修道进行指导。这些思想被道教吸收后,再加以宗教角度的解读,于是就演化成为具体可行的修仙理论。

3、老庄之后的黄老道首次把道家思想理论同具体的社会政治生活结合起来,是以圣人心来推行身国同治的目标,这对道教教团组织的出现起到了最为直接的影响。

黄老道家又被称为新道家,即是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提到的“使人精神专一…事少而功多”的道家。其“事少”,在于保持无为之心;其“功多”,在于把炼神养形和治国安天下结合了起来,成为“无为无不为”的典型代表。

不符科学认知,武断结论

西汉初,在黄老道思想的影响下,国家经济实力快速恢复,并且实现了政治清明的图景。到了东汉时期,社会上更注重黄老之道中的养生修仙理念,期望能够从中“求长生福”。《后汉书》记载,“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以追求长生为目的、以崇奉老子为标志的黄老之学受到了自统治者至下层百姓的普遍认同,原本以治国治身为核心的思想学说逐渐被赋予上浓厚的宗教修持意味。可以说,黄老道的信奉团体便是道教组织的前身和基础。

道教尊奉老子为教主、以“道”来名教,并不是偶然的、随机的选择。只有把先秦道家哲学和黄老道的太平政治思想,与祖天师所建立的具有宗教神学信仰的天师道相结合,再辅以具体的、具备实修意义的修行方术,三者结合之后才正式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宗教。历史上人们惯于把道教直接称为道家,二者不但不可分,其间更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性。把道家和道教区分来对待,这看似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认知历史的方式,却也人为地割裂了道教对道家思想的直接继承关系,这样的历史态度才是最不符合科学认知且武断结论。

B、儒道释三家思想内在之间的联系

↑↑

儒道释三家思想即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又有所区别、各有侧重,三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相对比较完备的整体,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

中国文化就是以儒道释为主,以诸子百家为补充的综合文化。儒道释是主流思想,而儒家则是老大,是正统,是主体,起主导作用。

儒家自孔子创立儒学到汉武帝罢黜百家,成为一尊,直到现在共经历了2500余年。无论是从子学到经学,从经学到理学、心学、实学,还是到近代的新儒学,每一次的变革和进步无一不是在汲取了百家之长的基础上融合发展而来的。儒家表面上是儒学,而实际上是一门综合的、无所不包的学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才是中国文化之所以强大的根本原因。所以说,道家和释家的思想已经融入到了儒家思想。

儒,人之所需,只要是对人有用的学问都拿过来,就是儒家最大的特点,也是中华民族道统文化的体现。

儒道释三家思想都是生存哲学,都是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问,都是回答了人类最终极的问题---对生命的关怀。他们的思想是相通的,导出的结果也基本一致,只是站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

道家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儒家主要是研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释家主要研究的是人与自己的关系。这三种关系是人类生存中需要面对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解决好这三种关系,人类就会永续存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是从小到大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无论他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到最后归根结底还得到人,人是万物之灵,是主体,是执行者,只要人做好了,任何问题都解决了。人类想要生活的更加美好,三家给出了共同的答案,就是人要为己,说白了就是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就不能自私,就必须利他、无我,通俗的话讲就是为人民服务。

而且,三家思想的论证过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利他就是利己,为别人而活就是为自己而活,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到最后往往成就的反而是自己,当然这种成就不一定是当世,也可能是子孙后代,信不信由你,反正我觉得有道理。这就是整体观,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是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

什么是整体?什么是合一?整体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体,一体的就不能分开,一分开问题就会出现,就像人如果少了胳膊腿,就不能正常活动一样。

人活着就必须得为。儒家的为己之道是有为之为,无所为而为;道家的为己之道是无为之为,无为而无不为;释家的为己之道是本心之为,无心而为。

儒家是入世哲学,求生之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具有阳刚之气。人生在天地之间,必须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地做好事,融入社会,为人类的明天创造更好的条件。无可无不可,只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益的,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哪怕是生命,也会毫不犹豫的一以贯之,不抱有任何为了自己的目的去见义勇为,即无所为而为。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是儒生们的价值追求。

儒家教会我们的是如何拿得起,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解决的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积极向上的做事就是有为。知其不可而为之。

儒家的利他思想体现在“仁”字上,二人为仁,自己和他人,就是告诉我们人不能只想到自己,还应当想到其他人,做到了就是仁。从克己复礼为仁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说明了仁就是自己心灵最高的主动性的实现,心灵的最高处就是人返璞归真的那颗心。到这里基本上就有了道家和释家的味道了,所以说他们的思想归根结底都是相通的、一致的。儒家经典《大学》的八条目中的末端就是正心,心正后则意诚。

儒家求的是诚,道家求的是真。道家讲的是究竟真实,儒家讲的是至诚求实。

儒家是靠什么来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呢?靠伦理纲常,核心内容就是三纲五常和四维八德,所以说儒家也是伦理的教科书。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说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意思是说:孔子讲的诗书礼乐等知识,可以听闻学到,但是关于人性和天道的理论,我是没有资格来学的。性与天道是神秘的,不可得,思不出其位,就连眼前的生活难题都无法解决,何必去谈生活的意义呢。

孔子关于性和天道的论述非常少,只有两句:“性相近,习相远”和“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关于性与天道的经典感悟大部分都在他写的《易传》里,只有达到一定水平的人才能悟透,不学而上达。后来只有亚圣孟子真正领悟了孔子的性与天道,孟子之后,大道失传。总的来说,儒家又是性理之学。

道家是出世哲学,保生之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具有阴柔之美。它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界,讲的是道法自然,主张的是清静无为,它既研究了向上的终极问题,又研究了向下的终极问题。它研究的范围比儒家要广,更深,它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到人。道家认为人要入世,首先要站在出世的角度去入世,站在无为的角度去作为。要归于原始自得的那种状态,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让万物自然而然的生长,人不能参与。只能辅万物之自然,赞天地之化育。

自然之生长就是无欲,参与改变生长的过程就是有欲。欲就是自我保存的冲动,为了保护好自己而产生的欲望即是有欲,而老子的《道德经》谈的就是有欲,告诉我们的是不要做什么。不能做坏事,不能人为的改变自然,它不是不让我们去做事,而是不让我们去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去乱作为。它没告诉我们具体怎么做,只告诉你不能做什么。该怎么做?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老子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回到无欲的状态。复归于其根、复归于婴儿、如婴儿之未孩、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返璞归真等等,都是这个意思。这一点与儒家的最高心灵和释家的本心都是一样的,复归于一。

道家教会我们的是放得下,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它解决的问题是终极问题,不是现实问题。它是追本溯源,讲的是过去。道家的思想从表面来看,是有些保守的,也有些消极避世,而实际上不是这样。它所倡导的无为、不争的思想,不是不去为、不去争,而是站在无为的角度去为,用不争的态度去争,这样才能达到无不为、无不争,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手段。如果儒家的思想是方略,那么道家的思想就是战略。所以说,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统治者的,统治者必须无为,而下边的人必须有为。

儒道互为补充,孔老同根同源。儒家是明体达用,道家是以用证体。

道家体现的是“用”的思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解释:反者说的终点,道之动说的是过程;弱者说的是末期,即将终结,也是最弱的时候,也是道之用的开始,正因为弱,才可能有用(上升)的空间。有,就是有形体的存在物,它是有限定的,有属性的,名可名,非常名,语言的表达是有局限性的,最科学的就是用负的方法,就是用无限个否定得出一个肯定,这个统一的否定的过程就是无,经历过无的道就成为了有。所以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无之相成”。这里的意思是说有和无是相对的,有是靠无来成就的。无而不无即有,有而不有即无。也就是说有和无不是绝对的,不管是有形的物,还是无形的无,只要是有相对的对象,就会出现有和无。有有时候就是无,无有时候就是有。有无之间的相互变化就是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说道家又是玄理之学。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两种情况:1.有指的是物,物用而成器,器用是为成。这里的无指的是有无的空间。比如水杯中间是空的,没用它的时候只能称之为器皿,倒上水后,用它来喝水,它就叫水杯。这里的用是有目的的,目的达到后就是成。假如还是一个水杯,我和别人打架,把水杯冲着敌人的头仍过去,这时候水杯就成了打人的武器。这次用的是水杯外部的空间。无论是水杯还是打人的武器,这个器皿只是一个载体,而真正起作用的是无。2.有指的是无。为了便于理解,直接进行举例:比如国家制定了制度,制度不是有形的物,它是无的存在,制度如果想要发挥作用,必须靠人去执行,就是靠人的意识或者说意志,人的意志就是无。制度对于人的意识来说是有,人的意识对于制度来说是无。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即是无,无也是形而上,形而上就是人的意识,器只是一个载体,这个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真正起作用的是那个无。有了有才有用,用的话就得靠无。无包括空间和人的意识。空间与上边提到的无限个否定意思差不多,有唯一的存在物,除它之外的那个统一的无就是空间,空间也是道,相对于有而存在。

道家的利他思想体现在“徳”字上。泰(同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徳不失徳,是以无德。解释:宇宙源起于无,什么都没有也就不存在名称。混一的状态就是宇宙的开始,此时万物还没有形体。万物从混一的状态中产生,就叫做自得。自得谓之徳。此时的德就是上徳。上徳是自然而生,无所谓得,即不徳。下徳是人有欲以后之徳,不失徳是人为了徳而有意表现出来的德,这样的德是有为的德,是无德。所以上徳无为,而无以为。“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上徳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同健)徳如偷,质真如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等等都是利他思想。

至于释家,没有看过这方面的书,只是学习当中偶尔会涉及一些,了解不多。简单说点儿。

释家是人生哲学。王阳明的心学就是在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佛家的思想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研究因果轮回的,此岸彼岸说,说的是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六道不知是啥道。别管那么多了,我们就管好现在世就行了,过好当下。

释家是讲解脱的学说,是乐生之学。它的主题思想就四个字,众缘和合。缘会则生,缘离则灭。它也是讲内心的哲学,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六祖惠能感悟道: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释家教会我们的是想得开。明心见性,复性则成。

释家的利他体现在一个“度”字上。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告诉我们的是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度一切苦厄来的。如何度?就是要求我们破小我,破小我就是破五蕴,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色就是一切万法,就是万事万物,就是环境。色是怎么来的?境由心生。境物使心有了情绪感受,苦乐就是受,有了感受的心就会产生欲念,欲念就是想,有了想法就会想着实现它,实现就产生了意志,意志就是行,行之前为了达到目标,就得选条道路吧,这样你就得有所分辨,分辨就是识。

释家是如何处理好人与自己的关系的呢?歇假心。歇假心也就是破小我、破五蕴的方法。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泡影,无非是人的颠倒妄想,贪嗔痴都是心的产物。万事万物本无高低贵贱,是自己的心住了相,有了分别之心后所产生的,而且人还不自知,我执的厉害。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心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万法皆空,全部都是心的产物,你想那么多干嘛,还是哪儿凉快你就去哪儿歇会去吧,这样你就解脱了。

儒家求诚,道家求真,释家去妄。无须求真,但须去妄,一旦去妄,真在行中。

释家总的概括就是空理之学。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说万事万物与空没有什么不同,空与万事万物也没啥区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空的,空的也是万事万物。

释家的色和空与道家的有和无有相通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大不同。

释家个空不是绝对的的无。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比如金砖、金条、金项链都是属于金子,都是色,色即是空,那么它们都应该是空。把金砖融化做成10根金条,金砖没了,即空。把10根金条融化做成100条金项链,金条也没了,即空。把100条金项链融化成金水,金项链也没了,即空。这就是色即是空。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它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你能说金砖、金条、金项链是金子,那么你能说金子就是金砖、金条、金项链吗?不可以,至少不等同,所以佛家就称之为空。空即是色。这些金子(包括金子本身)系列的东西都是空,那么它们怎么又是色了呢?色是怎么来的?从空里来的。再比如金砖融化制成了金条,金砖就成了空,金条就成了色,也就是说金条是从金砖融化成空后而制成的。空变成了金条,也就是空变成了色。这就是空即是色。空总是以色的方式来呈现。

儒家是执中贯一,道家是抱元守一,释家是万法归一;儒家是考试前,道家是考试中,释家是考试后;儒家是(粮食)必需品,道家是艺术品,释家是药品;儒家是年轻人,道家是中年人,释家是老年人;儒家为表,道家为骨,释家为心。不管怎么论,三家思想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须臾不可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