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音频道德经传家版第69章:以退为进识道妙

文章目录:

A、老子的道德经告诉你 如何修道弘道

↑↑

道德经》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凡欲于道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修真体道,践行天道法则,并以此影响到天下,如此才是大道之士。

自古以来,能做到真正像道一样善德的圣人有很多,老君以天地的智慧糅集于《道德经》一书,成为我国传承千年的道德典范。这样的德是“浩德”。因为老君的思想已经不仅仅流淌在我们华夏国人身上,更流淌在全人类精神大洋之上。

作为老君思想的传承人,道人们本应该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完善到更高的境界,进而去弘扬大道,让更多的人了解道教是什么,道是什么。“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作为道教的虔诚信徒,就更应该做好尊道贵德的模范和先锋。从思想上的信仰,到日常的待人接物等生活起居细节,都应该以尊道贵德为宗旨。

尊道就是学道,就是承道,就是传道,就是弘道。修道之人,追求性果圆明,功行圆满。这个功就是要弘扬道法,兴旺教门,延续薪火,服务社会。所以,功在弘道是道人的天职。但道应该如何去弘扬呢?一切答案都写在无上经典之中。

老祖宗有一句话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一部经典,无论你讲得再好,只要你不去做,就永远也体验不到、也验证不了这个好。

因此,无论是社会信众,还是修道人,都应该做一名勤行大道的“上士”,努力去践行所学到的至善知识与经验。丘祖曾提出“真知、真行”的道理,只要我们发心愿去做一名上士,勤行笃行,学道便会乐在其中。若是只满足于理想中的完美,逻辑上的严谨,口头上的理论,就会闹出“纸上谈兵”的笑话。

如何去践行大道?一句话总结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中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既然是在修道,就要无分别心,以利济天下众生为最大的功行。

修行人要时常怀有一颗“悲悯之心”,从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尽心尽力去做,这才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上善大道。丘祖说:“人情反覆皆仙道,日用操持尽力行。”要“广行方便,普济群生”,由此可见丘祖之心念念在民。这都是我们道教徒学习的榜样。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是有道的。自古以来,善于行道的人,他的行为往往是最善于契合自然,融大道于最平常之处。老君《道德经》第十五章讲到,“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学道的人,善于体悟自然,就是要将道的美好的品质代代相传。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道看不清又摸不着,它究竟在哪里呢?庄子说:“道无所不在,其在下也,道在瓦甓。”由此看来,道具有谦下、包容、像水一样美好的品德。谈及修道,就是要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谦善、包容的道心,用这颗道心来指引着人生的方向。由此,道就在我们心中。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是有道的。老君《道德经》第十五章讲到,“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学道的人,善于体悟自然,就是要将道的美好的品质代代相传

能将最细微的爱心传递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这便是那颗友爱、慈悯之道心、道行的体现。道在心中,道更在行动上。用真功实行去体现道心,这正是老君爷告诉给我们的修道之理。

B、音频道德经传家版第69章:以退为进识道妙

↑↑

何艳红 诵读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音频道德经传家版第69章:以退为进识道妙

音频道德经传家版第69章:以退为进识道妙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矣。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心解]

用兵有道的人这样说:“我不会主动挑起战争而实行自卫还击战略,我不会主动攻占敌方的土地而实行一定程度的后撤。”

当敌方进犯时把军队隐蔽起来,使敌人看不到我方的战阵;看不到我方的兵器;看不到我方的对抗;看不到我方的士兵。

祸患莫大于自以为天下无敌而恃强妄杀,一旦无故杀戮就丧失了战胜敌人的法宝。

所以,当兵力相当的两军对垒时,一定是慈爱士卒、充满悲情的一方取得最后胜利。

[会意]

这一章,老子从反侵略战争的立场,再论他的战争观。老子反对主动挑起战争,主张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实行自卫还击战略。他提出对垒双方都不先打第一枪的原则,如果都能遵行这一兵道原理,战争就不会发生。

老子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兵道观,是他以弱胜强、不争善胜思想在军事领域的运用。老子的军事战略思想与他所处时代的一些用兵技巧完全不同。老子首先引用了两句古代格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来说明他的兵道观,以趾高气扬的嚣张气焰显示其强势者称为主,以谦下软弱的小心逢迎显示其弱势者称为客,这里的主即主动出兵,客即不得已而应战。接着老子把一种理性的心理学原理变成诱敌深入的战略谋划,他说:“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老子一连用了四个“无”,与“为无为”、“事无事”中的“无”意思相同,是老子“无为” 思想在兵道中的应用。让敌方看不到我方阵势;看不到我方的兵器;看不到我方的对抗;看不到我方的士兵。如此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守为攻的战略战术,一定会打败那些不可一世的对手,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千万不敢小瞧了这样的对手:“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矣。”祸患莫大于自以为天下无敌,一旦低估了对手,就往往丧失了慈爱的法宝。老子早已预言到了结局:“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当作战双方实力相当的时候,一定是慈爱众生、充满悲情的一方取得最后胜利。

老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血气之勇,不是精良武器,不是严整的队列,而是一种大慈大爱之德。从古至今,真正的军事统帅对此无不心领神会。在交战双方没有正式对决之前,总是以一种柔弱的姿态来麻痹对方,让对方产生出虚妄强大、天下无敌的感觉,然后再用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击对方,置对手于死地。

中国有个成语叫“退避三舍”,说的是春秋时候,晋国公子重耳因避国内之乱而流亡列国十九年,当他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楚国时,楚成王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重耳向楚成王许诺:“如果日后果真能回国为王,愿与楚国世代友好。并承诺如果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四年后重耳果真回到晋国当了国君,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发生战争,晋文公为兑现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三舍之地),而后对侵入国土的对手以迎头痛击,结果大败楚军。晋文公既没食言,又没使本国利益受到伤害。“退避三舍”的成语,从此成为退让和不争的代名词,同时也被兵家当作诱敌深入之谋略。老子以退为进、以守为攻、轻敌必败、哀兵必胜的名言,是大道不争、大道慈爱之德在军事领域的具体体现。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大破吴国,项羽八千江东子弟亡秦,抗日战争中29军大刀队奇袭日军的喜峰口大捷等都是哀兵必胜的经典战例。

老子这种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用兵之道,被毛泽东运用得出神入化。毛泽东说,《道德经》是一部兵法。毛泽东在井冈山开辟根据地时提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游击战法与此章第二段所说的“隐蔽”战法何其相似。1930年12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江西宁都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为大会亲笔书写“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的对联,并以这副对联为题目作了动员报告,解释了他的反“围剿”游击战术思想。毛泽东的这副对联形象生动地反映出老子的“无为兵法”在游击战中的灵活运用,正是靠着这个法宝,中国工农红军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老子以退为进的大道原理不仅通天道,通兵道,同样也通人道。当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发生纠纷、发生摩擦的时候,如果一方能够主动后退,或许就可以化解纠纷,甚至化干戈为玉帛。有道友讲过一个“退三步”的故事,非常耐人寻味。说是某服务单位一个优秀员工,每当遇到一些特别难缠的用户,当对方盛气凌人、指指点点、步步紧逼的时候,她总是微笑着边聆听边后退,每当她后退到第三步的时候,事情往往发生重大转机。这个“退三步”与“退避三舍”有异曲同工之妙。退的过程是聆听的过程,让对方消气的过程,也是一种得道多助的过程。当年晋文公用“退避三舍”,赢了道义、赢了舆论,也赢了战争。后退九十里使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两军对垒变成了对方的侵略战争,先赢了道义,赢了人心。而后又实行充满悲情的自卫还击,赢得最后胜利,可谓有理有利有节。某单位优秀员工“退三步”方略,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家庭内部矛盾、处理夫妻兄弟内部矛盾的最佳方法。“退三步”是一让再让三让,是化解怨气的好方法,让一步怨气减轻,让两步海阔天空,让三步祸乱不生。当双方发生争执,情绪激动,互不相让时,总是边吵边往前走,已经走到对方的跟前,这时候就像老子说的“不敢进寸而退尺”,再进一寸就是肢体接触,非打起来不可,如果退上一尺,退上三尺,既减轻了对方的压力,也减轻了自己的压力。夫妻争吵,如果双方都依道而行,退上三步,离婚率应该就不会那么高了。

[道歌]

对垒不打第一枪,

哀兵必胜有力量。

以退为进识道妙,

自是无敌必灭亡。

音频道德经传家版第69章:以退为进识道妙

诵读者简介:何艳红, 周口广播电视台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编导; 河南省国学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传统文化公益论坛优秀主持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形象礼仪协会注册礼仪讲师;周口义工协会名誉会长。近年来,她积极参与、组织社会公益事业,主持省内外千人以上大型传统文化公益论坛近百场,多次受邀主持祭祖大典、中原论道等大型活动。她的“经典诵读”,用声音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音频道德经传家版第69章:以退为进识道妙

《〈道德经〉传家版》简介:这是一部《道德经》的现代版、大众版、普及版;是一部用今天话语解答人们当下困惑的最接地气的《道德经》解读新作;是一部家道、家风、家教的最好教材。被誉为“网络弘道第一人”的董延喜先生集三十年悟道、行道、修道、传道之体验,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表述,让玄达两千多年的《道德经》从难读、难懂、难入门中超越出来,走出象牙之塔,走进千家万户。钱财传家祸子孙,道德传家福寿长。读一部经典,胜万卷杂书;传一部经典,胜万贯家财;诵一部经典,登万丈高台!

音频道德经传家版第69章:以退为进识道妙

原创作者:董延喜,号延熹道人,外号老道。《中国道学论坛》《中国道教论坛》总编。他创办的道网传媒成为全球最大的大道文化传播交流平台和学术资源库,拥有会员粉丝超百万,被誉为“网络弘道第一人”。他先后为国内外作了大量道文化产业策划创意,使得一大批道学景观和道教宫观得以恢复重建,是业界享有盛誉的高级策划师。所创作的《〈道德经〉传家版》,被称为最接地气的《道德经》大众读本,他所研发的“道化人生”系列讲座被誉为最接地气的老子文化讲座。因在老子文化的传播、普及、践行和应用方面有卓越建树而被推举为世界老子学会执行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