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百妖谱》:寓言动画中的精品佳作

文章目录:

A、人类历史上拍到首张黑洞照片!道教几千年前就

↑↑

4月10日21时,全球六地(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和美国华盛顿)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首次利用一个口径如地球大小的虚拟射电望远镜,在近邻超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成功捕获世界上首张黑洞图像。

这张图像的意义非同一般,它提供了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使得在强引力场下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细致研究黑洞附近的物质吸积与相对论性喷流成为可能。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黑洞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87中心的黑洞,其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

该图像的许多特征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完全一致,在强引力极端环境下进一步验证了广义相对论。通过研究这个图像,人类将揭示出黑洞这类天体更多本质。

虽然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所拍得的第一张黑洞照片,但是道教早就有了描述“黑洞”理论的“混沌”论。

约出於南北朝时期,讲述宇宙生成论的道教经典《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中曰:“夫三始之相包也,气包神,神包精,故曰白包黄,黄包赤,赤包三,三包一,三一混合,名曰混沌。故老君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曰:混沌若鸡子。此之谓也。”

一、认识黑洞

理论上,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的一种天体。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势力范围,该势力范围称作黑洞的半径或称作事件视界。

那么,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像宇宙万物一样,恒星也会衰老死亡。一些大质量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燃料耗尽时,内核会急剧塌缩,所有物质快速的向着一个点坍缩,最终坍缩成一颗黄豆大小的奇点,并形成一个强大的力场漩涡,扭曲周围时空,成为黑洞。

宇宙中,根据质量天文学家们将宇宙中的黑洞分成三类:恒星级质量黑洞(几十倍—上百倍太阳质量)、超大质量黑洞(几百万倍太阳质量以上)和中等质量黑洞(介于两者之间)。

根据理论推算,银河系中应该存在着上千万个恒星量级的黑洞。然而,因为黑洞自身不发射和反射电磁波,仪器和肉眼都无法直接观测到它。

既然无法“看见”,那怎么就知道它存在呢?天文学家们主要是通过各种间接的证据。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沈志强:“主要有三类代表性证据。一是恒星、气体的运动透漏了黑洞的踪迹。黑洞有强引力,对周围的恒星、气体会产生影响,于是我们可以通过观测这种影响来确认黑洞的存在。二是根据黑洞吸积物质,也就是吃东西时发出的光来判断黑洞的存在。第三则是通过看到黑洞成长的过程‘看’见黑洞。”

到目前为止,通过间接的观测,科学家们在银河系发现和确认了20多个恒星级质量黑洞,但可能有上千万个恒星级黑洞候选体。

沈志强说:“宇宙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我们居住的银河系中心就有一颗,它的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400多万倍。除此之外,银河系还有很多恒星级黑洞。”

这些神秘的黑洞和宇宙的诞生和演化有何关系?它和所在的星系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它又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会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道教的宇宙观,可以更准确清晰地解答这些问题。

二、道教的宇宙观

千百年来,关于宇宙的诞生,科学家们一直在苦苦思索和探寻答案。但是直到上世纪初,科学家们才认为:宇宙是由大约137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当时,宇宙内的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起: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很高,密度很大,瞬间产生巨大压力,之后发生了大爆炸。大爆炸产生的气体和灰尘四散纷布,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凝聚和形成了宇宙中所有的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现在,这次大爆炸的反应原理被物理学家们称为“量子物理”。

现代天文学于20世纪60年代确立星球诞生于宇宙大爆炸

以上人类对宇宙诞生的认识,直到上世纪20年代初的时候才有了初浅的理解,到60年代才得到推论证实。

20世纪初期,世界科学界针对宇宙的诞生问题,出现了两种比较有影响的“宇宙模型”。一是“稳态理论”,一是“大爆炸理论”。

20年代后期,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发现“红移现象”,证明宇宙正在膨胀。60年代中期,又有天文学家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发现了能够证明大爆炸产生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两个发现的发表,有力地支持了“大爆炸理论”的确立。

道家学说在2700年前记录了宇宙的形态和特征。

不过,由“道家”学说来看,早在2700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以“混天说”的方式记录了宇宙的形态和特征……

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以上翻译为白话文的意思是: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它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它,勉强将它命名为“道”。

如果说《道德经》对宇宙形态的记载比较隐晦,那么我们还可以看看《黄帝内经》在《五运行大论篇》记载:

黄帝问:“地是在最下面的吗?”

岐伯答:“地只是在人的下面,在太虚的中间。”

黄帝又问:“太虚是空的,地是怎么安稳在中间的呢?”

岐伯说:“是大气将它托举了起来。”

以上意思是:太虚充满大气,大地浮在其中。可想而知,日月星辰当然也就只能飘浮在其中了。其中的“太虚”就是“太空”,“大地”就是“地球”!这里已经将地球和宇宙空间的关系说的很清楚了!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想:以上“道家”理论虽然介绍了科学的宇宙形态,但并没有直接点名是宇宙大爆炸诞生了星球啊?别着急!接着往下说!

据道教《开天经》记载:太初之时,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一部,四十八万卷。一卷有四十八万字,一字辟方一百里,以教太初。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溟涬鸿蒙,置立形象,安竖南北,制正东西,开暗显明,光格四维上下,内外表里,长短粗细,雌雄白黑,大小尊卑,常如夜行。太初得此老君开天之经,清浊已分,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三纲即分,从此始有天地,犹未有日月。天欲化物,无方可变,便乃置生日月在其中,下照闇(闇,读音an,晦暗的意思)冥。

以上翻译为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太初时代,太上老君从虚空中降世,成为太初的老师,从他的嘴中吐出一部《开天经》,篇幅长达四十八万卷,每卷四十八万字,一个字就有一百里方圆,用来教化太初。于是,太初分开天地,将清气与浊气分离,混沌初辟,天地自生,万物才产生了形体,方位也开始形成。光与暗,内与外,长短粗细,雌雄黑白,大小尊卑这些才开始产生,但是这时候还没有日月。天道本来可以化生万物的,但需要光来作伴。于是生出日月挂在中间,照亮了黑暗,迎来了光明和万物。

由神学上来说,太初是具有明显人性的,这可以以中国天人合一的观点来解释:日月星辰诞生之前,原始宇宙是一个单独的生命体,而太上老君就像一位程序员,在电脑中设定了各种程序。而《开天经》,就是他创造和改造世界的的密码和法符。

想象一下,当一个个密码键入电脑,一个个法符融入广漠的宇宙空间:于是原始的宇宙被启动了,大爆炸产生了,由此催生了宇宙空间的渐次变化,诞生了日月星辰……这也就是道教神学上所说的“教化”。

当然,有人认为在此过程中的“太初”就是“盘古”,这样理解也是对的。因为盘古是太上老君的众多个化身之一。

“道”来源于先天无极之气,萌发于天人合一的人生态度!

以上,关于宇宙的形态和诞生:

1、道家哲学的观点:与现代天文学所解释的宇宙形态完全是一致的。但比现代天文学观测到的形态要早2600年;

2、道教神学的观点:与现代天文学宇宙大爆炸理论也有惊人的一致性。

不过,道教神学对宇宙诞生方式的记载远远比现代天文学更早。

据推测,《开天经》大约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代(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其中记载的宇宙诞生观点比大爆炸理论要早1400~1800年!

因此,道教认为:“道”来源于先天无极之气;道家认为:“道”来源于哲学思想;科学事实证明:“道”来源于原始科学对宇宙诞生的认知;

三、道教解答宇宙是怎么生成的

很多人都认为,宇宙世界来源于一次宇宙大爆炸。不过人们也疑惑,因为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宇宙如果从来没有过大爆炸,那么在大爆炸以前这个世界又是怎样的?这个世界又怎样会产生大爆炸。大爆炸以后宇宙又怎么会变成今天的模样?对于这些问题,也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

那么,在道教看来,我们的宇宙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道教认为,宇宙是由“道”演化而形成的。道教《常清静经》中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道生万物,这是道教最基本的宇宙生成观。由此可以推论出,天地万物都是含有道性的。而道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所以在任何宇宙生成说都被现代科学所颠破时,唯有道教的宇宙生成观越来越得到现代人的认可。

道书曾描述说:宇宙最初是处于混混沌沌、无始无终的状态。万物混为一体,生命归于一炁,一切万有在幽邃弥漫中没有显著的个体区别。无边无际,无内无外,无矛盾,无混杂,无生灭,无是非,无清浊高低,无四维上下。鸿蒙自转,万类沉寂,韬光涵悔,智慧不发。唯存一点灵光慧照本体,托依玄黄炁机隐显渺溟。神凝炁聚,虚静自然。

“道”起源论和“元气”起源论是道家宇宙生成论的核心思想。道家认为“道”不仅是宇宙的起源也是宇宙万物必须遵循的法则。老子率先提出“道”生宇宙万物的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论及“道”起源论的代表性论断。宇宙起源于“气”的思想经由战国时期的稷下道家的《管子》而表现出来,到汉代用元气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已经成为当时宇宙生成论的主流。

被誉为“小道藏”的《云芨七签》一书中,还把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阶段分为三个时期,即混元时期、混洞时期和混沌时期。

混元时期:一切存在由原始本炁所主宰。万有沉寂,着根于未始之渊,无形无象,运转于玄珠之秘。原始祖炁畅行于大道之本源,至真至纯,含朴不化。这个时期对应于有形的思维中,即是十二个时辰中的子时,潜隐着生化宇宙星辰的先机。

混洞时期:依灵宝真炁为源泉。万有沉寂,着根于胎养之际,无形无象,运转于灵寂之显。灵宝祖炁畅行于大道之沉潜,至真至纯,含朴不化。这个时期对应于有形的思维中,即是十二个时辰中的丑时,伏藏着生化大地山河的端倪。

混沌时期:为太上元炁做执行。万有沉寂,着根于生发之际,无形无象,运转于未显之表。太上祖炁畅行于大道之待形,至真至纯,含朴未化。这个时期对应有形的思维中,即是十二个时辰中的寅时,氤氲着生化灵体生命的消息。

南北朝道经《太上妙始经》对宇宙演化的周期性说的更为具体。该书认为,"天地三千六百亿万岁一合会",即宇宙的演化以三千六百亿万年为周期。经过一个周期,"天地寿尽"宇宙毁灭之时,"阳精化为火,阴精化为水",先以火烧,后以水浸,使宇宙万物"混而归一"。再经过三千六百亿万岁,宇宙重新开辟,"复分别元气,清者为天,浊者为地;"天地之气交合,万物化生。

混元、混洞、混沌历经的时间非常漫长,不可以数计。它们之间的间隔距离也异常遥远。据《云笈七签》上记载说,混元到混洞、混洞到混沌之间的间隔,如果以地球时间计算的话,是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亿亿年。之后便开始出现极化现象,即道教中认为的“无中生有”,是从一片空虚之中生出了一个极点,谓之“太极”。然后这一极点又逐渐分化出阴阳二炁,随着一阴一阳的逐层分化,才慢慢形成了宇宙万物。

而从混元、混洞、混沌三个时期到太极分化,再到阴阳运化而成为我们如今这一纷繁复杂的宇宙,整个过程都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天道运行的必然结果,没有谁在故意掌控它或者主宰它,也没有外力作用于它。它的生化发展是自然运转的必然结果。混沌到极化虽然无限漫长,但再漫长也只是过程而不是永恒。按它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知道,极化后的宇宙再经历一个时期,不管这个时期有多长,都必然又会回到混沌的状态,此曰“物极必反”。之后,又会从混沌再逐渐分化,诞生出一个全新的宇宙。

宇宙就这样不停运转在混沌——极化、再混沌——再极化的流程中,无休无止,永不停歇。这又十分符合道教之阴阳理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极阳生、阳极阴生,阴阳相互间是不断转化的,由此才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生生不息。

《淮南子》则于卷三《天文训》阐述了其宇宙生成思想,《淮南子·天文训》:“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zhú),故曰太昭。道始于虚霩(kuò),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认为在天地未形成之前,是一个无形无象,迷茫混沌的世界,这种状态叫“太昭”,道便存在于空虚辽阔的“虚霩”之中。由于道的运动,虚霩发展为宇宙万物。

河上公将《淮南子》的宇宙生成论思想“道→虚霩→宇宙→气→天地”简化为了“道→气→天地→万物”。

不过,在这一简化中又将“道”和“气”互释互训,从而极大地凸现了其以“气”为本体的宇宙生成论思想。实际上,有名而无形的“气”是不能和无名也无形的“道”等同看待的,“气”是“道”的显化,是“近道之物”。

四、老子宇宙观的科学价值

老子宇宙观,是指老子在其《道德经》里所阐述的宇宙论思想。《老子道德经》是一部涉及宇宙生成过程和状态、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及哲学文化和科学的传世之作。

老子的宇宙观不仅仅是哲学思想,所揭示的宇宙规律,具有很强的科学价值。老子宇宙观的科学原理,即“道”的运行规律和平衡定律,符合现代时空理论。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关于哲学和文化内容,自先秦至今的两千余年间,《老子》的注释阐发绵绵不绝,蔚为大观,据统计有千家之多。其道学思想作为哲学理论为道教所继承。一种思想能够不断地为人关注和传承,本身就表明这思想的持久生命力和深远影响力。但是,老子宇宙观中的自然科学成份却被历史所忽略,其科学价值至今未得到探索和研究。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探索,抛砖引玉,求教大家。

五、老子宇宙观与现代时空理论

《老子道德经》最完整的遗传版本,是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易州龙兴观建立的《道德经碑》。最早的是1972年—197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东郊发掘的“马王堆汉墓”三号墓穴中出土的《道德经帛书》,距今已有2100余年。

老子关于宇宙论思想的综述出现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上的意思为: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只能把它叫做“道”,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要效法于地,地要效法于天,天要效法于道,道则效法于自然。

老子在这里把宇宙空间分为多层,第一层是“人”的空间,第二层是“地”的空间,第三层是“天”的空间,最高层是“道”的空间。人要依从地,地要依从天,天要依从道,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天地之母,即为宇宙,为最高层,而“道”按宇宙自身之自然规律运行。

老子提出的宇宙论,与现代时空理论不谋而合。老子的宇宙多层说,也就是现代时空理论的多维空间。

现代时空论的观点,宇宙是由各种不同维度的时空结构组成。认识到空间的实质是能量流。如超弦理论认为:真实的时空是高维的。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WilliamHawking)提出的M理论(超弦理论之一),指出宇宙是十一维的,但这些维是看不见的,它们自身卷在了一起,被称为压缩的维。

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宇宙的生长和膨胀都按“宇宙程序”运行。这种“宇宙程序”是一种宇宙动量流,是控制和规范宇宙有序生长的无形力量,我们称之为宇宙流。所有的多维空间,都稳定运行在宇宙流中,并受到宇宙流的调节,这就是宇宙流定律。宇宙流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创立,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提出了“四维时空”和“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认为空间不是平直的欧几里得空间,而是在引力场中弯曲的黎曼空间;时间也不是独立于空间的单独一维,它无时无刻不在空间之中,与空间构成一个统一的四维时空整体。狭义相对论导出E=mcc以后,质量与能量就成了同一种东西的两个名称。质量是内敛的能量,能量是外显的质量。狭义相对论揭示了宇宙所具有的超乎寻常的秘密;同时性的相对性;运动中的钟慢、尺缩效应;水星的近日点异动;光谱红移;引力场中时钟变慢等。为航天科学、天文学等高新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地球生活在四维空间,只是人类的理解只能理解到三维。然而,人类必须遵从四维空间的运行。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举一个三维空间和二维空间的例子。首先假设有一些生活在二维平面世界的生命,比如蚂蚁是一种典型的二维空间生物,它们生活在平面世界,对它们来说,只有前后左右之别,没有上下之分。当它们爬在墙壁上时,也许有人认为它们在往上爬,但对它们来说只是往前爬。因为它们不能理解三维空间的立体概念。因此,它们对三维世界的感知只限于三维物体在平面世界的投影,或者三维物体与平面世界的接触面。但是行动受三维空间制约,莫名其妙的事件,如,水、雨的侵袭,实际上是来自三维空间。

人生活在三维空间,无法理解四维空间的世界,比如,地球为什么会自转,它的能量从哪里来?如果生活在四维空间,就很好理解了,因为,地球转动是第四维坐标空间。所以,人的三维空间必须受到四维空间制约。

地球的四维空间,在人看来,是三维空间和时间构成。然而,高等智慧认识到的时间,却是实实在在的空间。四维时空是构成地球世界的最低维度,我们的地球世界恰好是四维,四维时空的意义就是时间是第四维坐标,它与空间坐标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时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也就是说,时间和空间是可以转换的。但是,人却无法理解作为“时间”的第四维坐标,就像蚂蚁无法理解第三维坐标一样。

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时空,在四维时空里,能量是四维动量的第四维分量,动量是描述物质运动的量,动量和能量实现了统一,称为能量动量四矢。能量与动量也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动量。这说明自然界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量之间可能存在深刻的联系。时空与能量动量四矢之间也存在着深刻的联系,第四维坐标(时间维)始终控制着三维坐标,构成四维时空稳定的架构。始终保持着平衡。这就是四维时空平衡定律。

四维时空平衡定律的内容是:时间动态坐标控制空间静态坐标,始终保持相对平衡,当空间弯曲时,时间坐标会拉动空间坐标反弹,最后回到原位。反弹的频率、幅度和节点,呈现规律性。反弹频率取决于能量架构的稳定性,能量架构越不稳定,反弹频率越高。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解释四维时空平衡定律。大家都知道的著名的数学概率实验:为了确定抛掷一枚硬币发生正面朝上这个事件的概率,历史上有人作过成千上万次抛掷硬币的试验。投掷硬币100次,正面朝上是53次,概率是0.53;投掷硬币4040次,正面朝上是2048次,概率是0.5069;投掷硬币24000次,正面朝上是12012次,概率是0.5005。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正面朝上这个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稳定地接近0.5,这就是概率。概率在实验次数少的时候,有偶然性,但是达到一定次数,就存在必然性。这个必然性的原因就是受到第四维坐标所控制,达到总体平衡。

六、道教宇宙观是超前、未被证实的


道教的宇宙观里没有简单的唯物堆砌,而是以宇宙能量和基本原则为中心。这一体系不仅没有被推翻,显得不寻常而抽象。甚至我们有理由认为,道教的宇宙观是超前、未被证实的。

在那宇宙之前没有空间和时间处,我们可以谈论的是什么呢?《道德经》一开始就说,是“道”。可以用语言来解说的就不是恒常的“道”,可以用语言来命名的就不是恒常的“名”。

道家并不和我们谈论上帝,而是强调道是“无”,是凌越于时空之上的存在,道给物质世界带来了统一性。道可以理解为一种宇宙能量,万物都来自于道。盘古开天辟地后,混沌的宇宙开始分为阴阳。这个巨大的宇宙,从道中慢慢出现。

老子用“道”“有”和“无”概念描述宇宙的演化,《庄子》继承了这种思想,以有趣的数学说描述宇宙的产生,称它“浑然一体”。《淮南子》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力图把宇宙的演化过程描述得更加具体和完备。

阴阳是道在这个世界上有着次级表现,在不断地“舞蹈”和转变着,在道家中称为“炁”的流动。炁在凝聚物质状态和稀释能量状态之间不断变化。“道”作为宇宙演化的起点,相对于其后的万物而言是“无”;但包含万物的根源,正像大爆炸宇宙论所说的“宇宙奇点”。

宇宙起源和宇宙结尾是首尾相连、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从不止歇的。因此,宇宙也就不存在起源和结束的问题。就譬如一个转动着的车轮,你能说出它的起点和终点在哪吗?

而宇宙周而复始的循环机制是由一个宇宙机构所支撑的,黑洞、白洞各为宇宙的一面,它们靠虫洞相连;黑洞吸入能量和物质,并通过虫洞进入白洞,白洞巨大的力场使一切物质都化作能量,能量达到极点,一切规律都不复存在,意识、时间、空间、物质和信息都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就是一个大得无法形容的虚无状态——能量状态。

而随着黑洞将物质和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白洞中的能量态,就会逐渐到达它的临界值,于是爆炸发生了,能量再次释放,物质、空间、时间、信息和意识再次形成,万物再次被创造,并且一个新的迅速膨胀的过程再次产生,而有膨胀就会有坍缩,到一定的时候,逆向过程再一次被开启,从而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没有终了。

所以,宇宙就是一个太极图,阴阳在奇点处相连互换。在整个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中,宇宙就像人类的心脏,应该是规律性地收缩和膨胀的。当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受到引力的影响而慢慢收缩,当所有宇宙物质都浓缩起来就会是奇点,而当奇点承受不了巨大的压迫性后就会再次向外喷吐物质。因此宇宙是一个循环的太极图。

从这一观点出发,那么,宇宙大爆炸学说解释的仅仅是宇宙周期运行的一个片段而已,因此,它是不完整。我们只有从太极图所揭示的宇宙运动模式来理解宇宙才是完整的、完美的。读者朋友,您怎么看呢?

从阴阳的流转中,还生出了五行,木(少阳)、火(太阳)、金(少阴)、水(太阴)和土(中相)。同时还衍生了由八卦构成六十四卦。这一阶段代表了从最初的阴阳二元性中形成的现象世界的基本成分。可以解释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阶段。

人类不应被视为与自然世界分离的事物,而只是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教里的修持,根本目的是为了感悟宇宙之道在万物中的存在和运作,并且按照道德规律来平衡我们的生活,让生活更加和谐。

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现在的世界,上有三十六天,下有三十六地。这个虽然我们还难以理解,但是西学的唯物主义堆砌十分简单也十分初步,宇宙之外是什么?科学尚不能解释之。

我们有理由相信,万物通元,殊途同归,也许在科学发展到一定境界后,就会发现道教先祖描绘的那多重天,多重地。

科学的尽头是宗教、宗教的尽头是哲学,祖先在用无与伦比的智慧指引我们寻找宇宙的真相。不忘经典,方能致敬未来!

B、《百妖谱》:寓言动画中的精品佳作

↑↑

作者:宋磊

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是人类文学中很重要的一种体裁。它们往往短小精悍,但是能引发读者对现实和人性的思考。在动画中,也有这样一类具有寓言性质的作品,虽然其中的人物、场景、世界可能无一为真,但它却鞭辟入里地指向现实、透视人性。这类作品并不多见,却往往是精品佳作,遇到了就要倍加珍惜。

这类作品中的一部分以构建世界观见长。它们往往构造出一些现实中难以出现的离奇世界,在极端的情况下体现人性。比如日本动画《奇诺之旅》中就有一集,说一个国家的人每天都在建一座高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建,最终塔塌了,人们自由了,却也失去了生活的目标。这样的世界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每天从事无意义的工作,不知道如何生活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这类作品中的另一部分以刻画人物见长。它们往往发挥动画极具假定性和想象性的艺术特点,借助神、鬼、妖、魔这些超现实角色的故事来隐喻现实社会。《百妖谱》就是这类作品中的代表。它通过一个专门给妖看病的“妖医”桃夭的经历,串联起一个个在人类世界中染病的妖,进而折射出人心之善变、社会之残酷。

《百妖谱》:寓言动画中的精品佳作

凝聚传统文化之意蕴 浪漫主义之期许

我们先来谈谈《百妖谱》中的妖。迄今为止,《百妖谱》中所有妖的名字都是“双字”,念起来很有中国古文的意蕴。究其来源,虽然出处多样,但总归和传统文化相关。

名字有源于古代经典名著的。比如“化蛇”就出自《山海经》。《山海经·中山经卷》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帛翠币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邑大水。”“庆忌”则来自《管子·水地》篇:“水之不绝者生庆忌。庆忌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疾驰。”“蜉蝣”在《诗经》中专门有一首名叫《曹风·蜉蝣》的诗来描写,借这种朝生暮死的小虫比喻生命短暂、光阴易逝。

也有一些妖名是作者借用其他现成词汇转义而成的。比如“照海”,它是人体的一个穴位名。“拈花”,是一个佛学中的用词。而“应声”则是一个从古沿用至今的汉语词汇,意思是随着声音。当然,还有一些作者自造的妖名。比如“媪姬”,媪就是老妇人的意思,一般作媪妇等词汇使用,但是媪姬一词却是几乎看不到的,是作者把“媪”字跟中国古代对妇女美称的“姬”字拼在一起形成的新表达。

因为名字出处的不同,《百妖谱》中这些妖本身所承载的意义也不同。大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再现典籍中的本义。比如“漱金”,有记载称它是昆明国进献给魏明帝的礼物,喂其珍珠或者龟脑就可以吐金屑,因为鸟性畏寒,所以被称为“辟寒金”。这和影片中所描写的几无差别,历史时代也对得上。甚至在《百妖谱·漱金篇》的末尾出现的龟脑可延漱金鸟寿命的说法,也不是随意而说的,可见作品文本之考究。

第二类是创新典籍中的原义。“媪姬”中的“媪”本来是老妇的意思,现在被赋予了“食亡者,能断人死时,得成人形者皆女体,貌秀美,不祥物也”的新概念。“照海”也被赋予了“生于深海,能照生路,成人形后迅捷如鬼魅,善寻逃路,追之不得,若自碎成粉,不论生死,但凡肉身仍在,食之,可归初”的新定义。基于词汇原意牵引出创新含义,足见作者之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类是人的某种特殊情绪的转义。所谓“心生妖念”,很多妖的来源实际上是人的某种心理或情绪。比如“应声”这种妖,就来源于人们过于看重别人的态度而最终无法自拔、只能受其左右的情绪。“拈花”则来源于人们的悔恨之心,因走不出某件后悔事而孕育出了这个伴随左右的妖怪。事实上,这种情绪生妖的意象在很多日本动画片中也有表现,比如《妖怪手表》中很多妖怪就因人类的负面情绪而生。

就像《聊斋志异》中的“鬼怪”一样,《百妖谱》中的“妖怪”也有着人一样的情感。这里的“妖”,绝不是恶的代表,而更像是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神奇”。有的能日行千里,有的能救死扶伤,有的能翻云覆雨。而当它们与人类产生关系,为人类使用这些神奇功能的时候,它们甚至比人还要有人性,因为这些神奇功能的使用往往伴随着献祭自身。

《百妖谱》中的大部分妖,都有一种“傻傻的”执着。它们会一直坚守,一直等待,一旦认准了某个人、某件事就不离不弃,永不变心。“庆忌”的坚守承诺,“漱金”的践行孝义,“灰狐”的知恩图报,“乖龙”的舍生取义,看《百妖谱》可以说首先就是看妖,妖身上的忠贞和单纯反倒是大部分人所不具备的,也是特别让观众感怀的。

以妖镌刻人性之美点亮人性之光

再来看看《百妖谱》中人和社会的隐喻。如果说,《百妖谱》中的妖承载了作者浪漫主义的美好期许的话,那么《百妖谱》中的人体现的就是现实主义的冷眼旁观。而这里的人必须和社会一起看待。《百妖谱》中有不少好人,好得让人感动的人;也有不少坏人,坏得让人憎恶的人;还有不少一开始是好人,但后来变了的人。你不能说他们变坏了,只能说他们被社会的欲望侵染了。《百妖谱》中的社会是一个十分残酷的社会,它的残酷首先在于好人的结局往往并不好,他们没能获得匹配其德行的幸福。在《漱金》一篇中的朱小宝是个大孝子,与母亲相依为命,勇挑生活重担。他虽学习了木匠手艺,但是受生活所迫,他还是想通过参军上战场去博取功名,从而让母亲过上更好、更体面的生活。结果他战死沙场,只是万千尸体中微不足道的一具。虽然影片让漱金鸟化身成了朱小宝,继续对母亲尽孝,但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害死了这样一个为了家庭献出所有的好人呢?是这个社会,这个社会缺乏对穷苦百姓的关照,迫使朱小宝只能通过上战场的方式来寻求阶层的变迁。

《百妖谱》中社会的残酷还在于很容易让人发生改变,让人性中原本闪光的东西逐渐磨灭和消失。在《化蛇》一篇中备受欺凌的张二狗,后来因为结识了一只蛇妖,摇身一变成为了空明真人,可实际上他并不会作法。但为了保住自己那虚假的尊严,他最终还是选择杀死多年相伴的蛇妖。是什么让他做出这个冷漠无情的抉择呢?是他对无尊严生活的惧怕,他不想回到从前,也不敢回到从前。这个欺凌弱小的社会最终使他改变。如果社会再博爱一些,再温暖一些,他又怎么会离弃那个与他相濡以沫数十年的小蛇呢?

所谓人性,就是人在面对事情时做出的抉择,和由此体现出的想法和性格。“庆忌”的人类朋友宁可自己默默死去,也不愿意让“庆忌”因为他传递消息而献身,这种利他的抉择体现了人性的善良。而刚才所说的张二狗则恰恰相反,面对守护珍贵的情谊还是保留表面的尊严,他选择了后者,这个利己的抉择体现了人性的自私。

如果去细细体会《百妖谱》中人、社会与妖的关系的话,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两种基本的设定。一种设定是,人类保有着美德,但这个人却在残酷的社会中谢幕了,这时他的美德被妖继承了下来,并一直践行着。就像“照海”把主人对家人的守护之心继承了下来,最终宁愿为之献身一样。另一种设定是,人在残酷的社会中逐渐变成另一个样子,但他曾经的美德被保留了下来,恰如一架留声机,镌刻下了世间最美的音符。就像“灰狐”永远记得少年从铁笼中救出自己,即使对方后来变成双手沾满鲜血的将军,也要在最后为其断尾报恩。

《百妖谱》就是让妖来记录人性的美,再将这些美幻化成一点点烛火之光,投放在仿佛是黑洞洞的社会之中,看究竟是黑洞被照亮,还是烛火被湮灭。而桃夭作为妖的医生,虽时常置身事外,总是冷淡旁观,但最终往往还是要对濒死的妖施以援手,这何尝不是在借桃夭之手,挽救那一点点人性的烛光呢?所以,虽是在救妖,其实是在救人和救世。

儒释道交织出令人流连的美好世界

最后来看看《百妖谱》的特色。改编自裟椤双树同名小说的动画片《百妖谱》,用充满中国风格的人物、建筑、服装、道具,配以唯美画风的城镇、乡村、湖泊、山河,用动人而舒适的色彩,配以透彻如天籁的音乐,营造出一个让人信服和迷醉的人妖共处的世界。

作品含蓄而有重量。含蓄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特征,《百妖谱》的文本充分继承了这一特色,借物喻情、借妖喻人的委婉表达比比皆是。同时,《百妖谱》中很多对白又颇具重量感,语气虽轻,却振聋发聩。比如《蜉蝣》一篇中“她用一天的时间救了一个绝望的人一辈子,他用一辈子的时间寻找了她一世”,让人感慨爱情的凄美与永恒。再比如《应声》一篇中的“何必低到尘埃里”,《乖龙》一篇中的“世上没有谁是多余的,都是有用的”,激励着每个平凡人更有意义地生活。

作品的庄重和幽默形成对立统一。在《百妖谱》短短20多集剧情中出现了十多次佛像画面,肃穆的佛像彰显着浮世中的庄重。但同时,桃夭身边却有一个可爱的小和尚磨牙,同样是佛教元素,在磨牙身上又尽显轻快,与巨大佛像形成鲜明对比。庄重的佛像是佛,天真的磨牙亦是佛,庄重不失幽默成为了辩证统一。事实上,影片中这种辩证关系还有很多。比如桃夭每次在接案子之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漫不经心的随意,但她真正下决心救妖之时又总是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郑重,这种随意和郑重也是一种对立统一。

作品善用对比与倒序之法。对比是《百妖谱》最多采用的表意手法,既有人妖行为之对比,也有时间前后之对比。在《漱金》一篇中,让漱金鸟甘愿献身的原因,就是过去富有却寡情的皇家与如今清贫却温情的朱小宝一家的对比。同时,朱小宝、漱金鸟在母亲活着的时候努力尽孝,与旁边一家老母亲死后,儿子摆样子般前来哭丧尽孝也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倒序是《百妖谱》最常使用的叙事手法。每个妖的故事,都是从现在的结局,引出令人感怀的过去,最终再回到现在,让事情有个解决。这种叙事手法颇具悬疑性,引人入胜。

作品兼有寓言的短小精悍与世界观的丰富庞大。每个妖的故事大概都是两集的篇幅,精巧地完成了起承转合。同时,整个《百妖谱》的系列动画又为观众呈现出一派巨大的现世图景。无论是《百妖谱》一书的去向,还是磨牙的身世,亦或是桃夭所来自的桃都的神秘,都成为在一个个短小故事之上更加吸引观众的悬疑设定。《百妖谱》的丰富远远不止画面所呈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影响尘世的儒学、遍布各地的寺院,以及桃夭身上体现的道家色彩,儒释道三家犹如三原色一样,混合出一个庞大、精彩、深刻又现实的世界。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