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蓬莱神仙故事

考古发现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真相,揭秘神话故事背后的真实所指

神话故事: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是怎样的?-趣历史网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是怎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子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百姓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非常大,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史记上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们的热情接待。但是颛顼也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一条律令就是他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须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但是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过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的部落在现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挖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雾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谈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前边讲的儿个神话,说明在那时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考古发现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真相,揭秘神话故事背后的真实所指

相信大家一定听过共工撞倒不周山,天河水落入人间引发洪水泛滥,女娲炼化七彩石补天的神话故事。这篇文章,军师将给大家介绍一下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真相。

在我国的上古神话传说体系中,共工是一名水神,因为和颛顼在争夺帝位时失败,他愤而撞倒不周山,造成人间洪水肆虐的惨剧。然而从研究上古时期的史料中可以发现,共工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上古部落共工氏的人格化。

考古发现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真相,揭秘神话故事背后的真实所指

在《左传》中就有记载,在黄帝统治时期,共工氏以善于治水而闻名。然而到了尧舜统治时期,共工氏因为作恶,其与三苗等部族被舜帝列为天下"四害",受到华夏部落联盟的排斥,被驱逐到了天寒地冻的幽州一带。

考古验证共工氏被流幽州属实

尧舜统治时期,在我国历史时间线上属于原始社会末期,这个时期也被称为龙山文化时代。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炎黄部落后裔(尧舜)对应中原龙山文化,山东东夷族后裔则是对应山东龙山文化。

考古人员发现,在中原龙山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特殊的文化类型——后岗二期文化,大体位置在豫北狭长黄河地带。后岗二期文化其实也属于龙山文化,不过它有自己的一些特征。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在龙山文化向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早期的二里头文化转变时,后岗二期文化却消失不见了。随着现代的考古挖掘,考古学家在辽西一带发现了那一时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其是后岗二期文化的后续。

有了这一发现,就可以证明,尧舜禹部落时期在向夏王朝转变时,豫北一带有一个部族迁徙到了辽西一带,也就是古时的幽州。而这个部族正是被华夏部落联盟驱逐的共工氏,另外在《战国策》中也有"禹伐共工"的记载。

考古发现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真相,揭秘神话故事背后的真实所指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共工氏身为炎帝后裔的一支,是华夏正统后裔,其擅长治水,在后世甚至被神话成水神,那它为什么会被华夏部落和东夷部落共同驱逐,而被迫远迁幽州呢?共工头撞不周山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故事?

神话故事背后真相

在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在河南在辉县孟庄一带发现了面积将近4500平米的新石器时代城市遗址。在这里,考古人员挖掘出了大量后岗二期文化时期的物品,这说明共工氏当年就是在此生活的。

在这里,考古人员也发现了共工氏被华夏联盟驱逐的原因。在遗址的城垣内有宽6-8米的壕沟,要知道在辉县以及辉县下游,在上古时期都是受洪水影响的区域,当年大禹治水正是在辉县下游的鲁西南地区。

位于上游,共工氏却筑起深沟高壑,虽然自己部族免于水患,却加重了下游其他部族的水患。在《国语》中有过记载:"共工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正是凭借共工氏损人利己的治水方式,在上古大洪水时期,共工氏受灾最小,才后世才被称为水神。但也正因为共工氏如此做,才被华夏部落联盟驱逐。

除此之外,共工氏的自扫门前雪,损人利己的治水,还造成了原比中原部族发达的东夷族在洪水中传承几近消失。后来,夏后氏部落首领大禹领命治水,在华夏部落联盟中取得巨大权威,为夏朝家天下奠定了基础。

考古发现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真相,揭秘神话故事背后的真实所指

或许共工氏所撞倒的不周山,实际上说的就是间接破灭东夷族,如果东夷族不在洪水中消亡,那么中国第一个王朝可能就不是夏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