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中国有趣民间故事传说(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600字)

中国有趣民间故事传说

  中国有着漫长悠久,富有内涵的文化历史。在这期间诞生了无数经典有趣的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国有趣民间故事传说,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有趣民间故事传说篇一

  闫五有一把削铁如泥的斧,江湖上称之为“神斧”。凭着它,闫五盘踞武林霸主之位十余年。尽管多年来,各门各派的武林高手不断前来向他挑战,但是都铩羽而归。闫五在江湖上就有了“斧神”的称号。这一天,“剑圣”柳究约闫五决斗于狼集山。闫五本无意取柳究的性命,但柳究招招攻击其要害,迫使他不得不狠下杀手,厮杀两个时辰后,终于在筋疲力尽之际,将柳究劈为两半,自己也被他的剑刺成重伤。

绘本中华故事 民间传说 济公

  竭尽全力回到闫府,闫五对夫人紫燕交代了后事,就咽了气。

  安葬了闫五,紫燕叫来闫五的两个徒弟,神色凝重地说:“你们的师父临终前嘱咐,由高赫掌管《斧谱》和‘神斧’,你们师兄弟务必精诚团结,将斧功发扬光大,竭力铲恶锄奸。”

  高赫是大徒弟,功夫也远胜于小徒弟姜楚,闫五这样“以大带小”、“以强领弱”的安排再自然不过了。

  闫五丧命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江湖,便隔三岔五地有高手前来挑战高赫。其实他们是觊觎《斧谱》和“神斧”,因为拥有这两样神乎其神的宝物,武林霸主的地位自然是唾手可得了。所幸的是,高赫不愧是“斧神”的高徒,前来挑战的高手无不伤筋断骨大败而去,甚至命丧“神斧”之下。自此后,高赫自诩天下第一,就渐渐地变得放荡不羁和狂妄了,他甚至觉得以自己的身份,应该过上锦衣美食的生活,而不是现在粗茶淡饭的日子。如此一来,他就触犯了闫五定下的不与官府为伍的规矩,和县衙的人称兄道弟。他虽然不敢怒对师母的规劝,却是一副奈我如何的模样。

  一天晚上,高赫酒后回到闫府,不见了师母和师弟。高赫对他们早就心生厌烦,紫燕对他的言行经常喋喋不休,而武功平平的姜楚更让他羞于为其师兄,所以,在他看来,他们早走早好,最好永远不再回来!

  不久后,高赫就娶妻纳妾,仆人成群,闫府变成了高府。

  大凡学武之人都逞强好斗,所以江湖中为称霸武林而你争我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自从高赫成为霸主后,江湖中的争斗就偃旗息鼓了。因为高赫已经成为县令的座上宾,挑战高赫无疑就是和官府作对,即便得了武林霸主的称号也绝无安生的日子,所以无论是谁,即便有称雄之心也无逆天之胆。

  官府需要的就是整个武林了无生机的局面。其时,天灾频发,今年洪涝明年旱灾,别说征收税赋,单是治理遍地的流民就已经让官府头疼不已。但偏偏就有一些逞英雄的武林人士不但不为官府分忧,还率领流民闹事,抗拒缴纳税赋,甚至要挟官府散发官粮救济灾民。当年的闫五就是这样一个不识时务的人。现在高赫取代了闫五,甘心效劳于官府,除去了县令的心病,自然让县令喜上眉梢,当然要以官威来竭力维护高赫的霸主宝座。县令下令打造一块牌匾,悬挂在高府的大门之上,牌匾上是熠熠生辉的两个字:斧神。

  高赫能顺利坐上武林霸主的宝座,自然也对县令感恩戴德,县令交代的事情,无不尽力而为。流民面对发着寒光的“神斧”无不胆战心惊,再乱的场面,只要“神斧”一出现,就瞬间静息。

  江湖就这样死气沉沉地过去了十年。但这十年来,官府又有了新的烦恼:盗窃案件与日俱增,每天都有富豪人家到县衙报案。一查,犯案的都是那些灾民。衙役们每天都为捉拿案犯而疲于奔命,牢狱也人满为患。县令头疼不已。

  一天,县令正和高赫商议治安的对策,一个衙役进来,呈上一根绳索,说道:“刚才有人让一个小乞丐送到衙门,说是献给‘斧仙’。”高赫拿着绳索左瞅右瞅,不明白其中的名堂。县令也看着绳索沉思良久,突然抚掌欢叫:“高人啊高人,良计啊良计!”

  高赫茫然地看着县令。县令拿过绳索,甩了几下,乐呵呵地说:“有了它,何愁牢狱人满为患!”

  自此后,县衙抓到案犯,不再关进牢狱,而是用绳索绑住手脚,丢在菜市场口,任其风吹雨打日晒。看管的衙役时不时还用皮鞭伺候,百般折磨。哀嚎声响彻菜市场,令人毛骨悚然。

  一天晚上,在菜市场看管案犯的两个衙役挨不过困意,眯眼养神,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听到一个案犯在挣扎,两人上前,月光朦胧,看不清案犯模样。一个衙役踹了案犯一脚,训斥道:“还想跑!”案犯不说话,只是嘴里发出“呜呜”声,另一个衙役狠狠地甩了他一皮鞭:“还不老实!”案犯于是不再发声了。

  天亮后,看管案犯的两个衙役都大惊失色:他们昨天夜里收拾的那个案犯竟然是县令!县令全身被一根绳索死死绑住,嘴里塞着裹脚布。

  是谁那么大胆,又有那么好的身手,在县令熟睡后,将他悄无声息地捆绑了丢到这里?

  县令用狐疑的眼光看着高赫。高赫心中一惊,马上表白忠心:“大人放心,我一定设法捉拿那个该遭火烧雷劈的歹徒,将他碎尸万段!”

  又一天中午,高赫在县衙里和县令品茶,一个衙役冲了进来,叫道:“大人,不好了,有人在菜市场摆擂台!”

  县令茫然地问:“什么擂台?”

  衙役说:“比武擂台。”

  高赫禁不住呵呵地笑了。

  县令对衙役不耐烦地说:“尽管拿下就是了!”

  衙役哭丧着脸说:“此人武功极高,两三招就打翻了我们几个弟兄。”

  高赫抓起身边的“神斧”,笑着说:“它已经多年没有闻到血腥味了,我也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高赫和县令在一群衙役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地来到了菜市场。一个简易的擂台就搭建在菜市场边,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一个约莫三十来岁的汉子孤零零地站在擂台上,这人无疑就是擂主。

  高赫来到擂台下,笑着问汉子:“好汉何方英雄?摆擂台意欲为何?”

  这个汉子其实早就注意到了高赫,此时他微微一笑,说:“在下不是英雄,也不想当英雄,摆擂台只想要回两样东西。”

  高赫疑惑不解:“什么东西?”汉子说:“《斧谱》和‘神斧’!”

  高赫先是一愣,接着狂笑不已,县令和一帮衙役也大笑不已,看热闹的人们吓得脸色大变,纷纷躲到一边。

  汉子等高赫他们笑够了,才又微微一笑说:“当年师父的预料不差毫厘,你早就已经不配再拥有这两样宝物了。”

  高赫大吃一惊,仔细看汉子,惊呼:“姜楚!”

  没错,这个汉子就是高赫已经失踪多年的师弟姜楚。姜楚仍是微微一笑,问高赫:“是你自己将宝物交出来,还是我去取回来?”

  高赫冷笑说:“你真是厚颜无耻!当年师父留有遗言,指定我掌管这两样宝物。”

  姜楚怒声说:“以你的所作所为,你现在还是师父的传人吗?还有资格掌管宝物吗?”

  高赫恼羞成怒,手握“神斧”跃上擂台,厉声喝道:“我今日要用你的血来祭‘神斧’!”

  姜楚反手在身后,一副对高赫满不在乎的样子。高赫气得七窍冒烟,喝道:“快快亮出你的兵器!”

  姜楚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大家一看,顿时是一片惊呼声和狂笑声—看热闹的百姓惊呼,官府的人狂笑,因为,姜楚手里拿的只是一根普通的卷成一团的绳索!虽然还未比武,但无论是谁,都已经对结果毫无悬念了—倒下的,肯定是姜楚!

  姜楚笑着问高赫:“你忘记它啦?”又转脸问台下的县令:“大人,那天晚上它伺候您老人家还舒服吧?”

  县令脸色铁青,朝高赫喝道:“高赫,倘若你今天不捉拿下这个逆贼,就视同你是他的同谋!”

  高赫大喝一声,挥斧朝姜楚劈了上来,招招劈向他的要害。姜楚身子轻盈,或跳或蹲,左躲右避,避开“神斧”的锋刃。他突然快速绕到高赫的身后,一声大喝,甩出手中的绳索,瞬间绳索变得坚挺笔直,狠狠地打在高赫的肩膀上。高赫一踉跄,痛得倒吸冷气,几乎要脱斧。他这才明白,当年武功平平的姜楚,此时的功夫已经是登峰造极,可以通过运气让绳索变得坚硬如铁。

  高赫转过身,挥斧劈向绳索,就在利刃即将触到绳索的刹那,绳索却变得柔软如棉,被姜楚收了回去。高赫还未明白怎么回事,姜楚又绕到他的身后,甩出绳索。绳索绕着高赫快速旋转,停止以后,已经将高赫全身上下像包粽子一样紧紧缠住。“神斧”已经脱落一边,高赫无法施展身手,只能哇哇乱叫,胡蹦乱跳。姜楚疾步上前,伸手在高赫的头顶拍了一下,高赫惨叫一声,轰然倒地。

  姜楚收回绳索,对高赫冷冷地说:“我还留你一条小命,只是点了你的百会穴,废了你的武功。”

  高赫已经是全身瘫软,双唇一张一翕:“你……你……这是什么功夫?”

  姜楚在他的身上找出《斧谱》,呵呵笑两声,说:“反斧功!”说着,抓起“神斧”,跃下擂台,台下的人还未反应过来,他就瞬间无影无踪了。

  百姓们醒悟了过来,纷纷喝彩:“好……”

  县衙的人已经吓得心惊胆战,岂敢上前捉拿姜楚?

  当年,闫五深知高赫的为人,预料到他迟早会背叛师门,之所以将《斧谱》和“神斧”让高赫掌管,是因为他当时的功夫远远强过姜楚,倘若姜楚掌管这两样东西,定会被他害死。而且当年的姜楚也无能为力面对武林高手的挑战。闫五在柳究的身上拿到了一本《剑术》,发现这套剑术是专门对付斧功的,于是交代夫人,让姜楚躲开高赫潜心练这套剑术,倘若高赫真的背叛师门,就寻找时机清理门户。姜楚知道“神斧”削铁如泥,再坚硬的兵器也奈何不了它,于是以绳索为“剑”,以柔克刚。

  高赫没了“神斧”,且武功已经尽失,被县衙抛弃了,家里的一帮人也树倒猢狲散。他整日躲在家里,倒不是怕武林高手像从前一样前来挑战,因为他已经没有了值得挑战的丝毫价值。他害怕一出门就被百姓的唾沫淹没……

3页,当前第1页123

民间真实的神话传说

  民间真实的神话传说有哪些?在中国古代有很多人的小故事,有些故事发人深省有些却让人感动,那么接下来就来看看这些故事吧。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民间真实的神话传说,希望大家喜欢!

民间真实的神话传说篇一

  上世纪70年代,江南某地来了个游方郎中。这个时候还看游方郎中的已不太有人了,他走了几天都没能做成几回生意。

  这天,游方郎中正坐在桥上吃干粮,迎面走来一个男人,眼睛发直,竟是个疯子,后面有个妇人和孩子在追他,一边哭一边喊。游方郎中拦住了男人,那妇人上前抓住男人,千恩万谢一番。郎中说:“大嫂,这位大哥是得了心疾啊。”所谓心疾,就是精神病,当时被看成很丢脸的病。那妇人一听,又哭了起来。

  原来这男人名叫冯炳安,在煤机厂做事。前几天,天气特别热,他在厂里上了一天班回家,路过一个河湾时想洗把脸,却见河面上泛起一个大水花。冯炳安是在河边长大的,水性很好,下去一摸,竟摸到一只脸盆大的甲鱼。

  那时江南一带的河流尚未污染,河里鱼虾极多,也不值钱,现在卖得奇贵的大闸蟹、野生甲鱼,那时也只是寻常人家餐桌上的常见之物。不过虽说便宜,一般人收入低,也不是想吃就吃。冯炳安见摸到这么大的甲鱼,自己吃还真有点儿舍不得,见天色还早,就拿到镇上去卖。

  这么大的甲鱼很多人也没见过,围观的人不少,只是一问价,冯炳安说这甲鱼足有十多斤,寻常甲鱼一斤八毛,这么大的总得翻个倍,谁想要,二十块钱拿走。那个年代,在厂里做工的青工,一个月也就是十六块,一听价钱,大家全都咋舌,没人买得起。

  冯炳安见没人买,正待把价钱往下落,一旁有个人急忙答道:“我要我要!”却是个穿着粗布衣服,挑着副磨刀挑子的老者。

  看他样子也不像是有钱人,没想到这么痛快,冯炳安大为兴奋,就说:“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那老头儿从怀里摸出了一堆钞票,连钢儿算一块儿,却也只有十五块七毛三。老者见钱不够,咬了咬牙,说:“你等等,我去找钱,你别卖给别人。”冯炳安心想,今天运气真不错,等等也无妨。他是有心等,可这时,镇上的民兵巡逻走了过来,那时不允许小商小贩,抓住了全要没收,冯炳安见势不妙,赶紧滑脚回家。

  一回家,他儿子还在上小学,见爸爸拎了只大甲鱼回家,大为兴奋,问是不是赶紧杀了。眼看快要到手的二十块钱飞了,冯炳安憋了一肚子气,说:“当然杀,马上就蒸。儿子,去买二两黄酒去。”说完,拿起剪刀,将那甲鱼杀了开膛。

  这甲鱼很大,剪开肚子还真不容易,一拉出内脏,却感觉里面硬硬的,细细一看,是一个红红的小石头人。他正看着,儿子买了酒回家,见有这么个石头人,觉得好玩,就拿了带出去玩。冯炳安在家收拾甲鱼,弄好了让老婆上锅蒸着,没多久,儿子回来了,神神秘秘地说:“爸,我在外面看到地底下有个坛子,里面好像是银洋。”

  冯炳安只道他是胡扯,儿子很委屈地说真的有,吃甲鱼时还在嘀咕个不停。冯炳安被他说得心烦意乱,银洋他也有两个,还是父亲临死前给他的,倒是给儿子看过。他也听说过乡间有人翻地翻出一坛元宝之类的事,都是过去有钱人家逃难时埋下的,但这种事哪儿会轮到自己?

  半夜,冯炳安在床上听得有声音,忙起床去看,一看门竟开着,儿子床上却没人。他赶紧出去一看,夜色中只见街角树下有个人影,正是自己儿子,拿着把锄头在掘地,只听“咔”的一声响,是陶器碎裂的声音,他儿子伸手一摸,从泥里摸出了几个银洋。

  冯炳安大吃一惊,忙走过去。儿子见爸爸也出来了,越发委屈,说:“我说有,你还不信,你看,这不就是。”冯炳安一掂,沉甸甸的,果然是七八个袁大头,不由喜出望外,问道:“还有吗?”儿子说:“就这些。”

  冯炳安不敢声张,将土埋好了,和儿子一道回家,到家后,他问道:“你真能看到地底下?”儿子说:“是。”冯炳安大喜过望,心想儿子原来生了一双通灵眼,这回要发财了。

  这一晚他也没睡好,第二天正是他厂休,一大早便带了儿子出去,要他再看看有什么地下的宝物。可是走了一圈,儿子却十分茫然,说哪儿也没有。冯炳安心想地下的藏宝当然不会到处都是,肯定也难得,将来总有机会。

  黄昏时刚回家,还没进门,忽地蹿出个老者,拉住他道:“总算找到你了。”说着从身边拿出一堆钱说,“二十块钱我拿来了,叫我好找,你那甲鱼还养着吧?”冯炳安说吃得只剩半只了。

  老者傻了眼,半晌才问:“你昨晚杀的吗?那肚子里有个石头人,你扔哪儿了?”一听这老者说起石头人,冯炳安长了个心眼,问道:“是有个石头人,我丢河里了。”

  老者一听更急,问他丢到哪边,冯炳安胡乱一指,那老者竟连衣服也不脱,就一头扎进河里。摸了半天,当然摸不出来,老者却不死心,还要再摸。冯炳安有点儿不忍心,问道:“这石头人到底有什么用?”

  老者泪流满面,说:“这石人带在身上能看到地下的宝物,你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

  冯炳安大喜过望,脸上却装出一副后悔莫及的样子,回家赶紧把石头人拿出来藏在床底下。

  两天后,老者见真的摸不到,死了心走了,冯炳安拿出石头人,见藏了两天,本来殷红的石头人现在成了灰色。他带在身边到处走,小城走遍了,也没找到地下财宝。他妻子说他要疯了,居然相信这些事,可冯炳安一门心思说有石头人,肯定能发财,厂里也不去了,每天都出去乱走,结果成了这样子。

  游方郎中一听,跺了跺脚说:“怪不得!那石头人还在吗?”冯炳安妻子找出石头人,递了过去,游方郎中拿着石头人便往石桥栏上一磕,“啪”的一声,石头人的脑袋掉了下来,里面竟流出鲜红的液体。郎中舒了口气道:“还有救。”说着将红色液体倒进冯炳安嘴里。

  说来也怪,一喝下去,冯炳安人马上安静了。郎中帮着母子两人将冯炳安送回家,说:“这石头人叫鳖宝,确实带在身上能看到地下的藏宝,但鳖宝要吸生人血,所以得到后要马上割开皮肤塞进去,不然一天工夫,鳖宝就会死掉。而且身上有了东西,人顶多也就活个两年。好在这鳖宝死了还没几天,里面的精血尚未全干,所以还能把冯炳安救回来。”

  《聊斋志异》中有《八大王》一篇,说的正是鳖宝,也与那游方郎中所言大同小异。其实真的有这东西的话,也是害身求利,实在是得不偿失。那个想向冯炳安买甲鱼的老者虽然也身怀异术,但有点儿不地道,远不如游方郎中正直大度,看来就算身怀异术之人,也是大有不同。

3页,当前第1页123

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600字

  中国有着漫长悠久,富有内涵的文化历史。在这期间诞生了无数经典的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6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600字篇一

  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只有父女两人。女儿不仅漂亮,而且非常聪明。

  这天,父亲有事要到远方去,留下女儿和一匹白马。这马长得非常健壮,跑起路来日行千里,像风一般地快。更奇特的是,这匹马十分通晓人性,它懂得人的话语。大家都说这是一匹“神马”。

  父亲出门时,嘱咐女儿说,要精心喂养和爱护这匹马,他不久就会回来的。父亲走后,家里只剩下这匹马跟女儿做伴儿。每逢她感到孤独时,就跟马儿说说话。马虽不会言语,但它会点点头、甩甩尾,表示出很亲热的样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父亲却一直不见回来。女儿非常想念父亲,更担心父亲在外遇到什么变故。一天,她半认真半玩笑地对马儿说:“马儿呀,你懂我的话吗?如果你能去把我的父亲找回来,我就嫁给你做妻子。”

  谁料姑娘的话音刚落,这匹马便脱缰而去,一溜烟不见了。

  原来父亲在远方生了病,正犯愁怎样才能回去,却突然发现自己家中的马奔跑而来,心里十分惊喜。父亲因思女心切,顾不得多想什么,就跨上马背,骑马往家中奔去。

  到家后,久别的父女相聚,自然格外高兴。父亲觉得这匹马立了很大的功劳,就特别添草加料,精心喂养。但使父亲觉得奇怪的是,精草细料不少,但马儿却一口也不肯吃。每当见到女儿出入时,这匹马不仅会引颈长鸣,而且更是跳跃不止,发出或喜或怒的声音。父亲偷偷地问女儿是怎么回事。于是,女儿就把她对马说过的话,告诉了父亲。

  父亲听后,感到十分不安,沉思了一会儿,便低声嘱咐女儿说:“记住,这件事千万不可张扬出去。如果让人知道我将女儿嫁给了一匹马,那像什么话呢?你暂时不要出房门,也不要到马跟前去。”

  第二天,父亲便在马棚周围,装上了弩箭,趁马不防备,把马射死了。然后,他剥掉马皮,把马皮挂晒在院里的一块大石头上。

  一天,女儿正跟邻家的女伴在院子里玩耍。她看到晒在石头上的马皮,心中十分不安,特别是想起父亲远走他乡的那些日子……心里非常难过。

  想着想着,她伸手抚摸了一下马皮上的鬃毛,这时意外发生了。马皮突然掀开来,像阵风似的把她卷走了。在一旁的女伴们吓坏了,急忙去告诉她的父亲。当父亲赶来时,女儿和晒在石头上的那张马皮,早已无影无踪,不知去向了。

  原来,神马皮卷走了可爱的姑娘,径直往西南方飞去。在遥远的西南方,有个叫大踵的地方,那里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野,满山遍野都是桑树。

  但到了那里以后,披了马皮的姑娘失去了自己的原形,变成了有着马头形状的、爬在树上的蚕。她不吃别的东西,只吃桑树叶子。后来,她成了这片桑林的主人,天帝封她做了蚕神。

  面对这场遭遇,姑娘有说不出的苦处,她日夜想念着自己的家乡,挂念着自己的父亲和女伴。每当这个时候,她会不断地从口里吐出长丝,寄托着她悠长不尽的思念。

  每逢春天的时候,就能看到一个美丽年轻的女子,跪在桑树枝杈上,口里不断地吐出又白又亮的长丝。人们都亲热地称她蚕神姑娘。

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600字篇二

  在古代,弄权的女人都美丽,而一些美丽的女人却不都弄权。她们默默无闻,坚守妇道,无私奉献,光彩照人。虞美人就属后一种。

  虞美人即虞姬,是项羽毕生钟爱的一个女人。

  有人说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这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秦始皇灭楚后,迁移到今江苏省宿迁县过隐居生活。项羽和虞薇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两家于是结为秦晋之好。

  虞姬嫁给项羽之后不久,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开始了。项羽和叔叔项梁带着八千子弟兵也树起了义旗,项羽从此戎马倥偬,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活,南征北战,昼夜厮杀。作为妻子的虞姬,随军行动,项羽战到哪里,她就跟到那里。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先是陈胜、吴广的义军发展迅速,所向无敌,主力部队都进入了关中,打到距秦国都城咸阳只有几十里的地方。咸阳城兵临城下,情况万分危急;可不久秦军在张酣带领下反扑,迅速扭转了战局,吴广在荥阳失败,陈胜在陈县被杀,项梁也在定陶战死。

  每当项羽在外苦战,虞姬就守在帐中等项羽回来,时刻挂念着前线的战事,心里七上八下。有一天项羽回来,虞姬连忙把他迎入帐内,但见项羽形容疲惫,神色仓皇,精神狼狈,不像从前得胜回来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英雄气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项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带着笑脸,轻声细语,小心翼翼地问起前方的战事。当她听到项梁战死的消息时也不禁失色,悲伤万分,可脸上又不敢现出惊慌的神色,怕惹起项羽的烦恼。她连忙命人摆上早已准备的酒肴,借着美酒,替项羽解闷消愁。这种时候她只能把悲伤的泪水偷偷咽下去。

  就这样,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归来;在项羽凯旋归营时,她以翩跹舞姿,千般柔情,万般妩媚,欢歌娱曲给他祝贺;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给他抚慰;甚至她还会穿了战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作他坚强的后盾。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越战越勇,所向披靡。

  巨鹿之战,楚怀王派宋义和项羽带一支大军去援救陈余。俗话说,救兵如救火。然而主将宋义害怕秦国势力,拖拖拉拉,逗留不前,项羽怒而杀死宋义,带领军队渡河进军。项羽破釜沉舟,扬言只准备三天的粮食,以向全军表示此次作战有死无生、誓死一拼。在巨鹿与秦军的大战中,项羽的人马无不以一当十,奋勇厮杀,呼声动天,杀声震地,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之战后,项羽已成为各路诸侯军的领导者,成为诸侯上将军,凡是参加巨鹿之战的诸侯军无一不归其麾下,甘心情愿听从他的号令,一直随他西征。接着他坑杀投降过来的20万秦军,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咸阳。

  秦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为王,或为侯,虞姬也被封为美人。当时皇帝的内宫分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等,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于皇帝,以“美人”封虞薇已经是比较高的名号了。自此虞美人的名字传扬开来.

  项羽是一个性格暴躁的男子,却也是个用情专一的人。他始终爱着虞美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刘邦进入咸阳后,项羽跟着进来,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收集秦朝宫殿中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到他的根据地彭城,却将阿房宫内成百上千的美女尽数遣散,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虞美人。

  刘邦和项羽作为起义军的两支展开了龙虎之争。战争开始的时候,项羽占有绝对优势,后因他内心仁弱,对敌人也讲仁慈,渐渐地处于不利的地位。在楚汉相争的第4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韩信在垓下展开激战,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垓下之战”。虞美人在帐篷中心惊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着项羽的归来。项羽回来了,这一回他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支画戟,有钟离昧、季布在左右奋力相帮,杀散一层又一层的汉兵,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但自己的人马,已丢了八成。他自起兵以来,像这样的失败,尚是破题儿第一回。汉军把项羽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汉营中的韩信,还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在楚营外四面唱和。其歌词无句不哀,无字不惨,使那些残败的楚兵,无不怀念起遥远的家乡,一时间斗志全无,一个个在夜色掩护下陆续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烦闷地坐在军帐中饮酒。当时,面对他宠幸的美人虞姬,面对多年伴他驰骋战场的骏马,楚霸王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难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地吟道: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在旁见了,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爱,与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

  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桥林民间传说:项羽北征并未带虞姬随军,后虞美人思夫心切由江北顺江而上在行至"石碛镇"(今桥林),惊闻"籍(项羽)兵败乌江,宝马赠亭长,头胪送故人",虞姬伤痛欲绝,拔剑自刎于石碛桥头.后人感怜其与霸王之情谊改"石碛镇"为"失姬镇"。

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