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洗髓经(易筋经之内功心法(延王易筋经洗髓经)

如是我闻时,佛告须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此。此名静夜钟,

不碍人间事。白日任匆匆,务忙衣与食。

三餐食既竟,放风水火讫。抵暮见明星,燃灯照暗室。晚夕功课毕,

将息临卧具。大众咸鼾睡,忘却生与死。明者独惊醒,黑夜暗修为。抚

体叹今夕,过去少一日。无常来迅速,身同少水鱼。显然如何救,福慧

何日足 ? 四恩未能报,四缘未能离,四智未现前,三生未皈一。默视法

界中,四生三有备,六根六尘连,五蕴并三途,天人阿修罗。六道各异

趋,二谛未能融,六度未能具。见见非是见,无明未能息。道眼未精明,

眉毛未落地。如何知见离,得了涅槃意 ? 若能见非见,见所不能及。蜗

角大千界,焦眼纳须弥。昏昏醉梦间,光阴两俱失。流浪于生死,苦海

无边际。如来大慈悲,演此为洗髓。须侯易筋后,每于夜静时,两目内

含光,鼻中运息微,腹中宽空虚,正宜纳清熙。朔望及两弦,二分并二

至,子午守静功,卯酉干沐浴。一切惟心造,炼神竟虚静。常惺惺不昧,

莫被睡魔拘。夜夜常如此,日日须行持。惟虚能容纳,饱食非所宜。谦

和保护身,恶疠宜紧避。假惜可修真,四大须保固。柔弱可持身,暴戾

灾害逼。渡河须用筏,到岸方弃诸。造化生成理,从微而至著。一言透

天机,渐进细寻思。久久自圆满,未可一蹴企。成功有定限,三年九载

余。从容在一纪,决不逾此期。心空身自化,随意任所之。一切无挂碍,

圆通观自在。隐显度众生,弹指超无始。待报四重恩,永减三途苫。后

人得此经,奉持为宗旨。择人相授受,叮咛莫轻视。

无始钟气篇第一

宇宙有至理,难以耳目契。凡可参悟者,即属于元气。气无理不运,理无气莫著。交并为一 致,分之莫可离。

流行无间滞,万物依为命。穿金与透石,水火可与并。并行不相害。理与气即是。生处伏杀 机,杀中有生意。

理以气为用,气以理为体。即体以显用,就用以求体。非体亦非用,体用两不立。非理亦非 气,一言透天机。百尺竿头步,原始更无始。悟得其中意,方可言洗髓。

四大假合篇第二

元气久氤氲,化作水火土,水发昆仑巅,四达坑阱注。静坐生暖气,

水中有火具,湿热乃蒸腾,为雨又为露。

生人又生物,利益满人世。水久澄为土,火乃气之燠。人身小天地,

万物莫能比。具此幻化质,总是气之余。

本来非我有,解散还太虚。生亦未曾生,死亦未曾死。形骸何时留,

垂老后天地。假借以合真,超脱离凡类。

参透洗髓经,长生无尽期。无假不显真,真假浑无际。应作如是观,

真与假不二。四大假合形,谁能分别此。

凡圣同归篇第三

凡夫假作真,美衣为体饰,徒务他人观。美食日复日,人人皆如此。碌碌一身事,不暇计生 死。总被名利牵,

一朝神气散。油尽而灯灭,身尸埋圹野。惊魂一梦摄,万苦与千辛,幻境无休歇。圣人独认 真,布衣而蔬食,

不贪以持己,岂为身口累。参透天与地,与我本一体。体虽有巨细 ; 灵活原无异。天地有日

月,人身两目具。

日月有晦明,星与灯相继。纵或星灯灭,见性终不没。纵成瞽目人,伸手摸着鼻。通身俱是 眼,触着知物倚。

此是心之灵,包罗天与地,能见不以目,能听不以耳。心若能清净,不为嗜欲逼。自知原来 处,归向原来去。

凡夫与圣人,眼横鼻长直。同来不同归,因彼多外驰。若能收放心,提念生与死。趁此健身 驱,精进用心力。洗髓还本原,凡圣同归一。

物我一致篇第四

万物非万物,与我同一体。幻出诸形相,辅助成生意。有人须有物,用作衣与食。药饵及器 皿,缺一即不备。

飞潜与动植,万类为人使。造化思何鸿,妄杀即暴戾。蜉蝣与蚊蝇,朝生暮死类。龟鹤糜与 鹿,食少而服气,

竟得多历年,人何不如物,只贪衣与食,忘却生与死。苟能绝嗜欲。物我皆一致。

行住坐卧篇第五

行如盲无杖,内观照性分,举足低且馒,踏实方更进。步步皆如此,时时戒急行。世路忙中 错,缓步保平安。

住如临崖马,亦如到岸舟。回光急返照,认取顿足处。不离于当念,存心勿外务。得止宜知 止,留神守空谷。

立定勿倾斜,形端身自固。耳目随心静,止水与明镜。事物任纷纷,现在皆究竟。坐如邱山 重,端直肃容仪。

闭口深藏舌,出入息与鼻。息息归元海,气足神自裕。浃骨并洽髓,出神先入定。卧如箕形 曲,左右随其宜。

两膝常参差,两足如钩钜。两手常在腹,扪脐摸下体。睾丸时挣搓,如龙戏珠势。倦则侧身 睡,睡中自不迷。

醒来方伸脚,仰面亦不拘。梦觉浑不异,九载征实际。超出生死关,究竟如来意。行住坐卧 篇,只此是真谛。

洗髓还原篇第六

易筋功已毕,便成金刚体。外感不能侵,饮食不为积。犹恐七情伤,元神不自持。虽具金刚 相,犹是血肉驱。

须照洗髓经,食少多进气。搓摩干沫浴,按眼复按鼻。摸面又旋耳,不必以数拘。闭眼常观 鼻,合口任鼻息。

度数暗调和,身定神即定。每日五更起,吐浊纳清熙。开眼即抽解,切勿贪酣睡。厚褥趺跏 坐,宽解腰中系。

右膝包左膝,调息舌抵腭。胁腹运尾闾,摇肩手推肚。分合按且举,握固按双膝。鼻中出入 绵,绵绵入海底。

有津续咽之,以意送入腹。叩牙鸣天鼓,两手俱掩脐。伸足扳其趾,出入六六息。两手按摩 竟,良久方盘膝。

直身顿两足,洗髓功已毕 , 徐徐方站起,行稳步方移。忙中恐有错,缓步为定例。三年并九 载,息心并涤虑。

浃骨更洽髓,脱壳飞身去。渐几浑化天,末后究竟地。即说偈曰 :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腹 里食少,自然睡少,有此四少,长生可了。

筋经内功心法以内功为本, 外功为用内为兼修体用和一是上乘武功的基本特征之一。 今将少 林绝学 《易筋经》 的内功修炼法做一较为详细的整理和介绍。 意在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一套行 之有效的强身健体工夫。

一,日精月华

后天的万事万物虽然具有各自不同的的特性和表象。 但先天的统一性使他们之间保持着互通 互化的关系。 正因为这样古今中外的修行家莫不注重借助天地万物所呈现的信息和释放的能 量对自己的功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和本质的超越, 就是古人所说的“以天炼人, 以物炼人”的 本义所在。

太阳和月亮是地球外围的两大能量宝库, 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向四面八方的宇宙空间辐射这不 同性质的能量(日精月华)这此“超级”能量一旦被修行者真正的采取运化和运用 , 那么它 们是以修持者变成“超人”而顺利地就自己的需要一切甚深功德。 但是具体的采取方法历来 就是以个秘密很少有人知道,而且即使知道, 若无恒心与毅力,同样无法完成这段修行。现 在将《易筋经》 的关于日经月华的采取方法告诉大家。望朋友们不懈的努力以便顺利地达 到自己美好愿望。

一 . 时间,地点与行功姿势

采取提议的精华(日精)时间要在农历每月初一的早上这个时候,日月初次交合精气久蓄, 生机无限, 采取月亮的精华时间最好在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这个时候。 月亮如金水满盈华气 正旺。采取如果初一,十五天气不适,可以在初二,初三和初十六,十七等日子。如果错过 这三朝三募之期 , 日经月华即渐亏损 , 不宜再采取应待下月再取。 地点应选取空气清新, 行人 稀少,噪音低 , 地势较高而又宽敞的地方。如山坡,屋顶,庭台,院庭等处。这些地方安静 而又不阴冷,通达而又不荒凉。真合练功之用。

练功时,以坐势为主,立势为辅,坐即盘腿而坐,单盘,双盘,任其自便。身体平正,目视 东方周身放松。心平气和,精神集中双手互握轻轻放在腿根或腹前。

采取方法:

1日经月华采取的时间不同,但是采取的方法相类。因此在此一并介绍,

首先, 按上文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面向 (日月) 盘腿而坐, 闭目养神, 使杂念减少, 注意力相对集中 , 待心平气和神轻意爽之后缓缓地作三次深呼吸,吸气可以不管,吐气时应 意想体内的各种污浊之气,被尽数吐出,吸气用鼻。呼气用口。然后再次调匀呼吸 , 并用舌 尖在上腭处写以个“煜”(音。 玉 ) 要缓缓地静心诚意地写。 写完后若有许多唾液应将其吞入 腹中。

2缓缓挣开两目。凝视太阳和月亮一两分钟,一会日月光似乎合为一体全身四周都是日经月 华,有些感觉后,缓缓吸气,意想吸入的全是太阳月亮的精华,吸足后将呼吸轻轻闭住(不 用力)同 时凝神内视,将所吸之气细细咽下,用意念送入丹田如同在美美地吞咽,此为一 吸一咽,咽下后就应呼气。呼气用口意想缓缓吐出的是体内的废气。吸入, 咽下吐废气构成 以个呼吸循环每日采取要作七个循环即 《易筋经》 所说的“七吸七咽”实际操作时可以多作 二,三个循环但不能太多。采取在于质量而非数量。

3每次练功,七吸七咽之后,纳气的丹田一般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满足感。而全身也会有足 够的气感产生。 这些气感随采取内容的不同而有差异,比如采日精时、 全身温润感教强。采 月华时清爽感较为突出。 并伴有微微的胀麻感。 采取完毕就要把注意力转到气感上来, 请保 持这种气感让全身细胞在“精华”的滋润中得到足够的滋养,这是一种享受,但不要贪着 , 几分钟后意想多余的“气”回归丹田并被丹田消化吸收而归于无形, 这是归藏之法。 同时也 是本功的收功之法。

这只是第一步功法。 易筋洗髓养生法歌诀总诀 :活身练筋骨 , 气穴疾如风 ; 易筋通筋脉 , 导气入 心宗 ; 御功悬阴极,身心一念空;排身即排气,内外得圆融 ; 药用天然力,但行化宇功;

洗髓金经

洗髓金经特点

洗髓金经的特点, 在于它把调整呼吸、 按摩穴位和活动筋骨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肢体 的活动导引气血的流行, 来清除潜藏在筋肌骨缝中的病邪, 进而使大气运行于全身各个组织 器官中。 具有调整阴阳、 修残补缺的作用, 气感快而去病易。 六字诀着重于吐纳, 先呼后吸, 通 调脏腑气血;而洗髓金经则注重导引,先吸后呼。二者相辅相成,构成养气功的基本内 容。

通过洗髓金经的锻炼, 加强某一局部的动作, 可以治某一局部的病变。 它的气有的按经络的 通路走,大多数不是按经络的通路走,而是活动某一地方,意念就注意某一地方。

功法

预备式:两脚平站与肩同宽,头正项直,百会朝天,内视小腹,轻合嘴唇,舌抵上腭,沉肩 坠肘,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时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两膝微屈,全身放松,头脑 清空,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图 1) 。每节动作均起于预备式。

呼吸法动作要点:在清静的情况下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动作之快慢受呼吸节律支配, 体现 \" 气为元帅, 手足为兵丁 \" 之深义,表现出 \" 中和 \" 之气。 每做完一节可调息一次(动作同 六字诀中的凋息) ,放松,恢复自然。

意念活动:意念不可没有,但又不可过于用意,要做到似有若无。 肢体活动随呼吸节律自然 进行, 不要强加意识。为了更好地保持静的状态, 可以让意念指挥动作,以动作导引气血循 经络运行。

百会运转 :两手重叠,内外劳官穴相对(男子左手在下,右手压左手,女子右手在下)置于 头顶,劳宫穴对准百会穴(图 2)推动头皮旋转,一吸一呼为一息,一息转一圈。逆时针转 八圈, 吸气时由右向左转前半圈,呼气时由左向右转后半圈。 如此再顺时针转八圈。然后在 百会穴上按 3次,按时吸, 抬时呼,做时,不要低头,头尽量向上顶;吸气时吸天阳下降入 井;呼气时引地阴之气徐徐上升,由督脉而升入泥丸宫。 这是道家小周天之要求。 如十二正 经、奇经八脉通透之后,可领气还原。百会运转时,下丹田随之转动,百会穴逆时针旋则丹 田亦然,百会顺时针旋则丹田顺时针转。

:顺腹式呼吸,先吸后呼,鼻吸鼻呼。吸气有意,小腹隆起;呼气自然。

功理:百会穴与各脏腑经络相通, 与脑部中枢神经相连, 故百会运转有调整阴阳整体治疗之 大用。

神经系统的疾病,如神经性头痛、失眠、健忘、目眩等症,都可以通过这种功法的锻炼得到 治疗,针灸歌说:\" 头痛晕眩百会转 \" 。

我们临床经验, 揉按百会, 可以调整阴阳, 血压高者减低, 血压低者升高, 头昏迷者能清醒, 儿童痴呆者可逐渐灵活,休克者能苏醒。历史上的名医扁鹊为 虢太子治病,取百会穴收到 起死回生的效果。

百会,为督脉之要穴,是诸阳集会之处。在后发际直上 7寸,前发际直上 5寸,印堂直上 8寸 处,当头顶旋发窝中。简便定位法为头顶正中。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不语、脱肛、阴挺、癫狂精神病。

循按鼻梁

动作:随吸气之势,两手如托球之状,由腹部经胸前自然抬起,至前顶距发际 4寸之通天穴 上(图 3) ,以剑指在穴上揉按。吸气尽呼气时,两手剑指循鼻梁两侧向下按摩(图 4) ,经迎 香穴、嘴角、锁骨至胸部肺、腹部大肠部位,上下揉按三次,尔后两手垂于体侧。

功理:鼻与肺有直接关系,鼻为肺之窍,外感内侵鼻先受之,风寒感冒鼻声重。百会穴向前 旁开一寸五分为通天穴,通天穴是 膀胱经的穴,但跟肺经有关系。可治鼻内无闻之苦,鼻 孔旁五分处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迎香穴, 有不闻香臭取迎香之说, 此两穴通则肺火得清, 嗅觉 灵敏,止痰嗽,增强肺脏之抗病力量,而顺经按摩可排除外感之邪气。

肺与大肠相表里,此动作还可以驱逐大肠中之外邪。此动作至少 8次,可多至 64次。

通天,是膀胱经头顶上之要穴,又名天臼。在督脉旁 1.5寸,前发际直上 4寸。内气由此穴上 通于天,外气由此穴下入于肺,故名之为通天。揉按此处可以泻肺火,通肺气。

主治:喘息难,不能仰俯,颈项难转侧。能解表外邪、治感冒伤风、鼻塞语重或鼻流清涕、 鼻痔、鼻渊、鼻息肉。

揉按迎香

动作:两手提至面部,以剑指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搓(图 5) 。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 上揉按,呼气时向里、向下,连做 8次,多可 64次,如伤风感冒、鼻流清涕或鼻塞不通,尽 可多做。

功理:迎香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终结穴, 与胃经相衔接。 做这种揉按可以泻肺火, 治鼻炎和 上呼吸道感染, 还可以缓解阑尾炎的疼痛,以及治疗热症引起的头痛、 眼睛痛。迎香穴有上 下之分。上迎香为经外奇穴,鼻唇沟上端尽处,能治鼻病及眼病。 下迎香穴是大肠经之终结 处,为手足阳明之会。在鼻翼旁 5分处、鼻唇沟中。所以说 \" 鼻旁五分号迎香 \" 。

主治:鼻塞、鼻 衄、口眼歪斜、面痒、鼻流清涕;也可以缓解盲肠炎、面浮肿、唇肿、喘 息不利、鼻息肉等疾患。针灸歌云:\" 不闻香臭取迎香 \" 。

揉按眼部

动作:用两手的掌根骨按在下眼眶上,指根骨按在上眼眶上,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 时向里、向下揉搓,连转 8次,多可 64次。以眼部发热、轻松为宜。若肝有实证眼有火,应 再反方向旋转 8次(图 6)

功理:眼部周围有很多穴位。 《黄帝内经》中说:\" 肝受血而能视 \" 。眼为肝之窍,并与五脏 都有关系。例如:瞳仁属肾,肾气充则有神,肾气衰则无光;角膜属肝,肝实病则角膜虹膜 胀痛,肝虚病则内陷而困乏;球结膜属肺,肺热则变红,肺虚则发干并无光泽;内外眦(上 下眼睑结合处)角属心,心气虚则眼角酸痛,心气实热则眼角发红肿胀;下眼泡属脾,脾虚 则浮肿, 脾实热则肿胀而疼痛。 由此可见, 眼部周围的穴位通达五脏。 五脏六腑的外感内伤, 可在眼部的穴位进行补泻法。通过经络穴位之揉按,使潜藏在骨缝筋肌中之病邪消声匿迹。 气血畅通,不但提高视力且有利于脏腑功能的改善。

承泣:目正视、 瞳孔直下, 当眶下与眼球之间、 目下 7分直瞳 髎中, 为足阳明胃经与阳蹻脉、 任脉之会穴。

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眼睑瞤动、口眼歪斜、远视恍恍、口不能言、耳鸣耳聋 等疾患。

揉按瞳子髎、太阳穴

动作:两手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于瞳子 髎穴和太阳穴上(图 7) ,随吸气之势向上、向 前揉按;呼气时向下、向后揉按。如此旋转揉按至少 8次,多可 64次,最好至头脑清醒、眼 内发热清亮、舒适为宜。

功理:瞳子髎为胆经之首穴,分布着颧眶动、静脉,并有颧面神经与颧 颞神经,胆经盘桓 于上下。胆为阳木,木盛则生风而为偏头痛之患,或颜面神经麻痹。肝与胆相表里,治肝先 治胆是由表及里的方法。 所以, 这个功法可以熄肝风而解晕眩,还能治疗偏头痛, 颜面神经 麻痹、视神经萎缩、角膜炎、青光眼、远视,青年近视、视网膜出血以及夜盲症、屈光不正 等眼病。

瞳子髎:目外眦 5分处、为手太阳、手足少阳三经之会穴,又名鱼尾。

主治:青光眼、夜盲不能视、远视恍恍、赤痛流泪、头痛喉闭。

太阳:为经外奇穴,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 1寸处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疾、治头痛有显效。

干擦脸

动作:随吸气之势,两手心向上如托球状经腹胸徐徐抬起(图 8)举至额角,劳宫穴对准头 维穴(图 9) ,轻轻揉按至吸气尽。呼气时,两手下行,经面部循胃经向下抚摩,中指经胃经 的第一个穴位承 泣(图 10) ,五指舒开抚于面部如擦脸之形,下行经口角旁之地仓, 拇指经 颊车穴下按,直至劳宫穴对准乳中穴时, 两手指尖转而向下, 拇指相对经胃部用力下推 (图 11)食指经不容、承满、梁门、天枢、水道、归来、 直至气冲(图 12) ,引气至次趾尖端之 厉兑穴内。连续做 8次,多可 64次,以胸腹舒适为宜。

功理:手三阳经荣于面, 冒经的脉络布满面部,本动作可使荣于面之三阳都活动起来, 其主 流则为多气多血之胃经。 胃经的气血旺, 则可疏通胃部的郁闷胀满而增进食欲。所以, 保健 中宫(胃)是治病的重要方法。劳宫穴是心包经,属火,胃经属土,火能生土。所以,练此 式可以通调脾胃,对胸满腹痛、便血便秘、疝气及头痛、眼痛、妇科病也有疗效;还可以治 局部疾患 --颜面神经麻痹。孙思邈卫生歌云:\"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 头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位,在额角发际直上 5分。针灸甲乙经:在额角发际,夹本神穴两 旁各 1.5寸。

主治:目眩、头痛、目痛、流泪、限睑瞤动。

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眼睑瞤动、口眼歪斜、 远视恍恍,口不能言、耳鸣耳 聋等疾患。

劳宫:在手掌心横纹中。第二、三掌骨之间、中指尖下。为心包经之荥穴。

主治:心痛、狂癫、痫症、呕吐、口疮、口臭。

乳中:在乳头中央。不能针灸,揉按可治乳腺癌。

地仓:在角旁 4分。

主治:口角喎斜、流涎、眼睑瞤动。

颊车:下颔角斜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合口有孔、开口即闭。

主治:口喎、齿痛、颊面肿、口噤难言。

不容:脐上 6寸、旁开 2寸。

主治:呕吐、腹胀、胃痛、食欲不振。

承满:脐上 5寸,旁开 2寸。

主治:胃痛、吐血、胁下坚痛、肠鸣腹胀、食欲不振。

梁门:脐上 4寸、旁开 2寸。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食欲不振。

天枢:脐旁 2寸。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是大肠经之 \" 募 \" 穴。

水道:脐下 3寸、旁开 2寸。

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通、月经痛、不孕。

归来:脐下 4寸、旁开 2寸。

主治: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阴冷痛。

气冲:脐下 5寸、旁开 2寸。

主治:腹痛肠鸣、疝气、阴肿、阳痿、月经不凋、不孕。

干梳头

动作:两手随吸气之势上抬,手心向上,以小指尖置于睛明穴上,轻轻揉按 3至 5次(图 13) 。 吸气尽, 随呼气之势五指舒开, 指尖用力循膀胱经之攒竹、 眉冲、 曲差、 五处、 通天 (图 14) , 胆经之阳白、头临泣、风池,由头部向下循按(图 15) ,经渊腋穴(图 16) ,指端向胸腹按至

日月穴, 渐转向下, 继续按至环跳穴, 两手自然垂于体侧引气下行, 直至胆经之足窍阴、 膀 胱经之至阴穴内。

功理:干梳头可以活动头部的经络,引气下行,用来泻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邪火, 通调肝胆的气血, 降低血压, 对脑动脉硬化、 脑血栓症都有疗效。 两手沿着胆经按摩的时候, 手宜稍重, 气宜和缓, 头悬, 顶竖, 松腰塌胯, 提肛缩肾, 这样可收到水火相济的良好功效。 名医孙思邈、李东垣都主张 \" 发宜常梳 \" 。

睛明:在目眦、赤白肉际(目内眦外 1分宛宛中) ,是手足太阳、足阳明、二 蹻五脉之会穴。 为膀胱经之始点。

主治:目远视、白内障、迎风流泪、鱼肉攀睛、小儿眼痒、老人气眼流泪。

攒竹:眼眉头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眩、视物不明,迎风流泪,眉棱骨痛、目赤肿、眼睑瞤动。

阳白:目上视、瞳孔直上、眉上 1寸。

主治:头痛、目痛、目昏、眼睑瞤动。

头临泣:阳白穴直上、入发际 5分。

主治:目翳多泪、头痛、鼻塞、小儿惊风反视。

眉冲:眉尖直上、神庭穴旁。

主治:头痛、晕眩、鼻塞、痫症。

曲差:神庭穴旁开 1.5寸。针灸《甲乙经》 :挟神庭两旁各 1.5寸,在发际。

主治:头痛、鼻塞、鼻衄、目视不明。

五处:上星旁开 1.5寸。

主治:目眩、头痛、癫痫、瘈疭。

通天:是膀胱经头顶上之要穴,又名天臼。在督脉旁 1.5寸,前发际直上 4寸。内气由此穴上 通于天,外气由此穴下入于肺,故名之为通天。揉按此处可以泻肺火、通肺气。

主治:喘息难、不能仰俯、颈项难转侧。能解表外邪。治感冒伤风、鼻塞语重或鼻流清涕、 鼻痔、鼻渊、鼻息肉。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与风府穴平行。

主治:头项强硬、目赤肿痛、鼻衄、耳鸣、癫痫。

渊腋:举臂、腋中线上、第四肋间隙。

主治:胸满、腋肿、胁痛、臂痛不能举。

日月:期门直下一肋、乳头直下七肋间隙。是胆经之 \" 募 \" 穴。

主治:吞酸、呕吐、胁肋痛、呃逆、黄疸。

环跳:股骨大转子与骶骨裂孔连线的 1/3与内 2/3交界处。当提肛敛臀时塌陷。

主治:风湿痹痛、下肢瘫痪、腰胯痛、膝胫痛、站立不稳。

足窍阴:第四趾外侧指甲角旁 1分。

主治:头痛心烦、耳鸣耳聋、喉痹舌强、胁痛咳逆、月经不凋。

至阴:足小趾外侧指甲角旁约 1分处。

主治: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