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解读)

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是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更因其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被称为西北“小江南”。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2公里的山坳,素有“陇上古刹”之称。时至今日,建寺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时,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郭寺是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唐朝的时候这里就已经非常有规模了,寺内有天王殿、钟鼓楼、禅林院、关圣殿、杜少陵祠、北流泉等名胜古迹,另有“唐槐汉柏”,黛色参天,虬枝冲霄。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南郭寺坐南面北,依山势而建,建筑规模宏大,由三座山门自西向东组成西院、中院、东院三个院落。主要建筑有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二配殿、东西二禅林院以及卧佛院。院内风景优美,古柏苍翠,其中最令人影响深刻的便是杜甫诗中的“老树”——春秋古柏、龙爪槐和本氏卫矛,被当地人称为南山“三绝”。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春秋古柏”是天水八景之一,古柏又名南山古柏,据说栽种于春秋时期,现如今树龄已有2500余年。其同根分为三枝,十分神奇,除北侧一支短的已经枯死,其余南北两侧各一枝都完好的存活,而南侧存活的一枝被专家誉为“活着的化石,有生命的国宝”。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在南郭寺大雄宝殿庭院的西北角,长着一株“龙爪槐”,树身高十多米,有300多年的树龄。据了解,龙爪槐是槐树的一个变种植物,特点是树身不高,树冠呈伞形,自然弯曲下垂,而这株龙爪槐却与众不同,它躯干高大,长成巨龙形状,每当盛夏时节,树叶茂密,遮蔽枝干,如同龙在雾中游动,被当地人称之为“龙游云中”。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本氏卫矛”生长在大雄宝殿的西北角,据说,这是一位高僧特意从南方带入天水的,是专门种在寺内护卫南山古柏的神树。卫矛在长江流域属小灌木,普通常见,而在黄河流域尤其是大西北十分罕见,但在南郭寺却长成高大乔木,在国内也是小有名气。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在四方院的东头,有一座玲珑剔透、典雅秀气的六角亭泉,泉口为汉白玉砌成的八卦井。井上有亭,井口至水面二米五,水深四米,泉水清澈,甘冽醇美。“旱盈潦缩,祷雨极验”,古今游客,无不称奇。当年杜甫遨游此处,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吟道:“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在杜甫笔下,空旷寺院的参天古树,被邑镇美名传扬的清凉泉水,秋花在悬崖危石底开放,弃置的古钟衬映着暮色晚景,有机地交汇在一起,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唐代南郭寺的写意画。

在南郭寺,伏羲文化、三国文化、大地湾文化等多元文化汇流交织,不同时期、不同思想、不同教派都在这里碰撞融合,给后人以启示和遐想,它独有的内涵至今仍在吸引着文人墨客,不远千里前来观瞻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