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如何看待印顺法师的争议(如何看待无心法师)

印顺法师(1906-2005)为近代著名的佛教思想家,著作等身,但近年来,对他的争议也日嚣尘上。而且这种争议,已经上升到了人身攻击的地步,辱骂他是邪师和狮子虫。

辱骂肯定是不对的,最起码不符合社会公德。但这种质疑权威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佛弟子大多缺乏独立思考,喜欢人云亦云,偶像崇拜,这种质疑精神,难得可贵。

其实印顺法师有点生不逢时,如果他早生一百年,以他的知名度,百分之百是祖师古德,说不定还被戴个佛菩萨转世的头衔。这样,就没有人敢质疑他了,就算质疑,也没几人敢附和,不然会落个欺师灭祖的骂名。

印顺法师的书我看的不多,只看过净土和中观方面的一些著作,个人认为,印顺法师在中观上,是下过功夫的,他的中观思想,有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地方。

在净土宗上,印顺法师和我一样,都不赞成祖师教,都对传统净土思想进行了反思。

但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有一些标新立异的成分,他对净土和阿弥陀佛的考证,值得商榷,他认为净土宗偏离了菩萨道,对净土宗的批评多于赞叹。

当然,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他说:《无量寿经》中只说到“专念”、“忆念”、“思惟”、“常念”、“一心念”,《阿弥陀经》说“执持名号”,《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译为“思惟”,印顺法师得出“这些都不是口头称念”的结论。

印顺法师的这个结论,我引用梵文本和其他译本考证过,是正确的。

印顺法师对《观经》的“三福”极为赞叹,他说:“这三者,初是世间善行;次是共三乘善行;后是大乘善行。求生净土,这三者才是正常的净因。可惜,后代的净土行者,舍‘正因’而偏取‘助因’──方便道行;净土法门的净化身心世界的真意义,这才不能充分的实现!”

他还说:“依《观经》,称名念佛,也是专为一切恶人,临命终时施设的方便法门。后代的净土行者,不论什么人,只是教人专心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这那里是《观经》的本意?”

印顺法师的上述观点,我也大多认可。

其中“称名念佛,是专为一切恶人,临命终时施设的方便法门”,这个观点我不认可。

所以综合来说,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果你的净土宗理论水平一般,般若智慧一般,那我不赞成你看他的净土著作,因为你分辨不出好坏对错,免得被误导。

除了中观和净土外,印顺法师的其他方面著作,我没看过,没有资格评论。

对于那些辱骂攻击印顺法师的人,我很好奇,你们到底看过几本印顺的著作?又能看懂多少?

你说别人错,别人不行,那你能写出对,写出行的文章吗?

你破邪显正,那你倒拿出正法来啊!

有些佛喷子,天天说这个法师是邪师,那个居士有邪见,以此为乐,他自己,却写不出什么正知正见的文章,靠贬低别人来博人眼球、刷存在感,在辱骂别人的同时,得到了自我满足感,自己抬高了自己,这纯属自我意淫而已!

印顺法师在学术界算比较成功的,但在佛教界有些不太好,主要原因是,他的一些学术成果,挖了大乘佛教的墙角,动摇了大乘佛教的信仰基础,如果他是个大学教授,那倒也无可厚非,可偏偏他是个汉传佛教的比丘。

学术是一把双刃剑,看你怎么用,用好了,可以起到拨乱反正,正解如来真实义的好效果,但如果用不好,就会伤人伤己。

最后要说的是,没有哪个人的观点,是百分之百正确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珍宝和垃圾往往是混在一起的,有智慧的人,忍受垃圾的味道,在垃圾里挑珍宝,富裕自己,提升自己;没智慧的人,专捡垃圾,看不到珍宝,还把垃圾到处扔,恶心自己,也恶心别人!

你想做哪种人呢?

摘自《朱亚仲净土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