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从《风云》到《了凡四训》:当一个人想扼住命运的咽喉

本文约2500字,阅读3分钟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

——唐·罗隐《筹笔驿》

80、90年代是香港漫画的黄金时期,佳作迭出,如《中华英雄》、《古惑仔》等等。

马荣成的武侠漫画《风云》系列也属个中翘楚,一度系销量之冠。

******************

《风云》缘起于一个笃信宿命的人的执念。

天下会的帮主雄霸,野心勃勃,年轻时得到四句批文,点出他一生辉煌与败落的关窍: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九霄龙吟惊天变,风云际会浅水游

上阙说他霸业若成,需仰仗聂风步惊云两个弟子的辅助;

下阙预示着他成也风云两人,“败也风云”。

随着雄霸宏图大展,势力独步武林,越来越害怕后半句成真,便动了杀心。

他利用聂风和步惊云对婢女孔慈的爱慕之心,使出一招“二桃杀三士”,以期风云自相残杀,而绝后患。

可惜事情败露,偈语印证,雄霸最终被风云联手复仇绞杀。

从《风云》到《了凡四训》:当一个人想扼住命运的咽喉

图为1998年电影《风云雄霸天下》剧照,郑伊健饰聂风与杨恭如饰孔慈

《风云》系列在1998年之后,分别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舞剧,那时当红小生郭富城、郑伊健、赵文卓和何润东等均参演过。

女性角色也都是杨恭如、舒淇、陶虹和蒋勤勤等知名女星,以现在的眼光看,可谓现象级大IP了。

从《风云》到《了凡四训》:当一个人想扼住命运的咽喉

蓝头发是郭富城饰演的步惊云,黑衣则是雄霸

雄霸试图用除掉 “克星”的方式来改命,显然失败了。

情节固然是虚构,但行此道者,古籍文献中屡见不鲜

古希腊第二代神王克罗诺斯(Cronus)得预言,“将被亲生儿子推下宝座”,于是一旦妻子生产,不论男女一口吞下,但还是没能防住宙斯(Zeus)被偷偷养大,长大后夺了他的神权,成阿尔卑斯山第三代神王;

忒拜国王拉伊俄斯(Laius)知神谕“会被儿子所杀”,把刚出生的儿子俄狄浦斯(Oedipus)扔下空谷, 但兜兜转转还是被俄狄浦斯意外夺命;

古代西亚米底王国的末代君主阿斯提阿格斯(Astyages)梦见自己的国土将被外孙摧毁,便派人清理这个婴孩,但后者还是成功长大,兼并了米底国,成为波斯帝国的创建者居鲁士大帝……

传说和史料,无一不在反复强调一个无奈又可悲的观点:

命运之轮强大而不可违逆,凡间诸王、天上神祇都无法相抗衡。

******************

《风云》是部架空作品,就人物服饰来判断,近似于明朝。

不知是否巧合,明朝年间,有个书生和雄霸有相似的经历。

书生名袁黄,江苏人士,年少家贫,父亲去世前希望他弃文学医。

十来岁年纪,遇到一位姓孔的老人

老人自称精通“皇极数”,觉得与袁黄仙缘契合,就为他推演了一生荣寿枯夭。

不同一般江湖算命,或语义模糊或模棱两可,老者给出的结果相当精确:

算他注定走读书求取功名之路,考试名次也一一列出,

县考第14名,府考第71名,提学考第9名,礼部考试第3名......然后入仕,任四川某县县长3年半后回乡,53岁寿终正寝,命中无子。

袁黄开始自然将信将疑,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所算之事全部应验,并且毫厘不差

按理说,这是被开了天眼,别人观前程如窥暗室,而他则似持明灯行路,前方全无雾障。

然而实际上,袁黄精神几乎要崩溃了。

因命数皆定,即意味着他无论怎样挣扎或者努力,都不可能带来任何改变。

他从此裂变为自己命运的旁观者,眼睁睁看着肉身撞响一个又一个无法撼动的钟罄,了无生趣,直至结局来临。

整整一年,他枯坐不阅一字,心中死水一潭不复波澜。

36岁那年,他拜访了栖霞寺得道高僧云谷禅师

从《风云》到《了凡四训》:当一个人想扼住命运的咽喉

栖霞寺位于南京,开山于梁朝,以“礼佛废政”闻名的梁武帝萧衍凿千佛岩。摄于2021年2月

从《风云》到《了凡四训》:当一个人想扼住命运的咽喉

南朝覆灭后,明代云谷禅师修葺复兴,开坛讲道。摄于2021年2月

袁黄与云谷在禅室内入定,对坐三天三夜

云谷见他未曾合眼,始终神情平静,啧啧称奇:

“凡人之所以不能成圣人,就因妄念缠身。你静坐这许久,如何能做到不起一丝虚妄之念?”

袁黄缓缓道出原委。

云谷听了,却大笑:“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然后说出一番道理,大意就是,

1)只要是肉眼凡胎,都命中有定数;

2)极善或极恶的人,都不会被命运所拘束;

3)如果多发善念,多行善事,就可以“命由己作”,逆天改命

袁黄大彻大悟,自此改名为了凡,意割断凡俗之念。

从此谨慎向善,常怀敬畏之心,并拟“功过格”,把所行善事笔笔都记录下来。

慢慢地,他发现孔先生的测算开始偏移,而且都是趋好的:

去礼部考试,本应是第三名,结果考了第一;

命中不会中举,偏成了举人;本说无子,等三千件善事做满,两个儿子相继出生;

及原定寿数53岁,还健健康康做官,最终活到了74岁。

于是,在69岁那年,袁了凡写了本《了凡四训》,作为传给儿子的家训。

这本书后来成中国著名的善书,拥趸甚众,至今讲学研习者无数。

从《风云》到《了凡四训》:当一个人想扼住命运的咽喉

袁了凡(1533-1606)是明朝重要思想家,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了凡四训》融会禅学理学,劝人积善改过

《了凡四训》分为四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

第一篇主要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论证天命可改,后面三章阐述改命的具体行为路径:改过、积善和谦卑。

且不论事迹真假,方法是否有效,

袁了凡的理论,有一点非常具有现代意义,那就是“命随己造”:命数并非一成不变,完全是可以由个体后天努力改写的。

这就为雄霸们的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题思路。

假如,雄霸善待弟子,国王神祇们认真抚育子嗣,也许果真能规避厄运;

而就算结局依旧,至少也能占据道德制高点,让后人引为“至善至德”榜样,万古流芳。

《了凡四训》无疑也是对封建社会主流“宿命论”的一记当头棒喝,洋溢着反叛精神:

命若能改,则何须信命?

只是,欲救己先救世,渡己需先渡人。

******************

袁了凡仕途中,有个大反派,李如松

此人乃万历朝初期名将之一,曾赴宁夏讨伐逆臣哱拜,平定边疆。

万历二十年,日本丰臣秀吉派兵入侵朝鲜,企图以朝鲜半岛为跳板,染指大明江山,史称“壬辰倭乱”。

李如松率部越过鸭绿江,抗日援朝。次年使计奇袭,取得平壤大捷,击毙日军超万人。

袁了凡作为军前参书(军师),也在征战之列。

这一年,袁了凡60岁,李如松43岁。

在袁了凡观点里,李如松用兵手段诡诈,有失大国之风;

此外,李好大喜功,授意手下将士肆意杀害朝鲜百姓,以人头充敌军数(见注释),有违人伦天理,就当面指责李如松。

李当场暴怒,两人翻脸。

接下来碧蹄馆战役中,李如松轻敌败北,为脱罪,回朝反而参了袁了凡“十宗罪”。

袁了凡因此蒙冤,停职返乡潜心研究学问,直至去世。

若以《了凡四训》理论来看,李如松是个活脱脱反面教材,不仅杀伐无忌,且为人骄横跋扈。

不过,人格上的瑕疵,不能掩盖他事实功绩。

万历朝三大征他两次参与,骁勇善战身先士卒,“马毙于炮,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威震朝鲜日本。

7年后,万历二十六年,鞑靼土蛮犯辽东。

李如松率轻骑追击,以三千人对数万人,血染浑河,战死沙场,卒年50岁。

李如松出生将门,父亲是名将李成梁,为国征战是家风祖训。

试想若武将生涯之初,李如松遇孔先生,具告一生命数,他会否退缩而隐,归田做个普世意义上的好人来延寿吗?

这个问题,等同于问岳飞,若早知有风波亭一劫,是否愿趋利避害,班师回朝永不再续“满江红”?

******************

尽职的武人,从来不被归类为“大善人”,按《了凡四训》说法,除非放下屠刀,不然绝不能改命。

但英雄和勇士,本就不会为命和运所缚。

并非他们能改,而是他们不在乎,既知命,仍愿舍生以搏胸中之大义。

他们的一言一行,已化为命运张力的本身。

反之亦然。

当一个人不为命运所拘,也就成了真正的英雄。

这就是罗曼罗兰所讲,“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有几分运,则会挽长弓满几分;有几时命,则慨然歌几度春秋。

注释:关于这件事,参见清·彭绍升的《袁了凡居士传》,但在清朝所编的明史《李如松列传》里,并没提到这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