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榆林之人生礼仪》

尚飨

(原载1948年2月28日边区《群众日报》,转抄自李凤梧《酬世文书》)

侑食上祭 此葬仪一般在开吊的第二日举行。是时,先跪拜参厨,并用烟、酒、布,酬谢其做祭品的辛劳,然后数十个孝男孝女整齐有序地跪在灵前,吹鼓手在前引路,后面跟着一个端祭盘之人,此人三指撑盘,盘内盛酒碟祭品,另一手拿着绸扇,且走且舞,步态轻盈,如同飞燕,走遍孝男孝女之间的空隙。他们走路线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很有规矩,或走四门斗底,或走天地牌子,或走十二镰刀,或辫蒜辫,实则是灵前的秧歌舞,十分有趣。祭品花样众多,有时共七八十种。祭品既是食品,又是工艺品。侑食上祭是民间工艺、民间烹饪、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民间文化的大展览。横山民间艺人做的祭品,更令人钦羡。旧时侑食上祭不用唢呐,而用海笛、梅笛、管子等吹奏乐器,还用铮铮、马锣、小铰、水钹等打击乐器,由和尚或道士导引,现因无和尚道士,只好用吹鼓手代替。吹鼓手吹的曲调主要有《西方赞》《上南坡》《花道子》等。

侑食上祭后,孝子、侄男、女婿、娘舅家、外甥等分别上祭,之后才由其他亲朋一一烧纸祭奠,孝男均陪客烧纸叩头,称为内祭和外祭。灵棚下有司灵者二人,一切烧纸、散食、奠酒等事均由此二人代行,祭奠后,按照亲疏关系,戴给不同的孝布。

迎幡 幡有多种,最主要的是引魂幡,引魂幡上有一长弓,弓上置鹤头,下有缨络,缨络是各色纸花,是阴阳精心制作的,还有做钱幡、锞幡的,有时竟有十数种幡子。

幡子做好后,孝男孝女慎重迎来,插于灵棚前,花花绿绿,如同旗帜,随风翻飞,别有趣味。

迎纸火 纸火是民间纸扎艺人用高粱杆等做骨架,糊上纸,然后染画而成的工艺品。纸火多为一院窑洞,有院,有墙,有碾,有磨,有大门,有小门,有金童玉女,有金斗银斗,俨然是一户人家。有大院、小院之分。大院五孔窑洞,还可有厢房,小院只有三孔窑洞。这是民间艺人的杰作,做工细致,绘画精巧。群众多烧此物祭奠亡灵,据说,火化后到了冥国,亡人才有住房。近年来,还有烧纸扎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的。纸火做好后,孝男孝女们如同迎幡一样,把纸火迎到灵前,给亡人祭奠,供活人赏玩。

此外还有迎挽幛、迎娘家客等仪式,大同小异,孝子排列跪拜。还要扬幡。所谓扬幡,即是举着引魂幡等在村子转一圈。这些都为了“扬名声,显父母”,光宗耀祖。如果有和尚葬仪更繁。和尚做道场,念经卷,超渡亡灵,撒路灯、摆灯山、走金桥、过银桥、祭奠亡魂。现在虽不用和尚,有的地方仍撒路灯和摆灯山。

撒路灯 出殡前一日晚上举行,或用麻纸团蘸油,或用玉米蕊蘸油,作成小灯盏。孝子在吹鼓手的引导下,把此灯点着,有条不紊地撒向路之两边,一直向坟茔撒去。一路上灯光闪烁,烟雾袅袅,哭声幽咽,给人以凄凉悲哀之感。

祭孤魂 在撒路灯的同时,要祭孤魂。所谓孤魂,是死在他乡异地无人吊祭的亡魂。在设灵棚时,附近设孤魂牌位,按时祭祀。殡葬先一日晚上,孝子捧其牌位,走一段路程,在路上拥土作堆,放置亡魂牌位。焚香烧纸,叩头祷告,让孤魂不在阴间为害自己的祖宗。有的地方还让阴阳先生宣读一篇有趣的祭孤魂文:“某年月日,弟子今以粥一盂、酒一壶、肉一方,谨告尔四方亡魂曰:唯尔孤魂在外乡,吊祭无人心怅怅。昼依草木夜流萤,饥渴困苦实伤心。白杨丛里魂呜咽,青枫林下魄哦吟。蒸尝无处觅,祭祀哪里寻,饥肠辘辘实难忍,舌敝唇焦渴无饮,着实可怜更萦情。兹值良辰祭祀日,祭主念及心恻恻,谨具薄仪在路侧,任尔吃,任尔喝,一解饥渴心始乐。惟尔孤魂应有灵,其各饱食无相争,含餔鼓腹为安宁,聊尽主人一片心。噫嘻悲辛,望尔来歆!”祭奠毕,将牌位等一并火化,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孤魂亡魄不会作祟,祖宗魂魄可以安然无恙,大吉大利。也可以看出榆林群众之忠厚:对生而有难者,予以帮助;对亡而孤单者,予以祭奠。

摆灯山 也是出殡前一日晚上举行,用高桌作底,依次放置方桌、斗、升子、合合,成一宝塔状,然后用萝卜剜制成的灯盏放于每层之四方,越到下面,灯盏越多,或用蜡烛为灯。点着灯后,和尚正襟危坐,讽读经卷,木鱼声声,佛鼓入耳,十分动听,南无阿弥陀佛,超度亡魂。过去元宵节和尚打清醮时亦有此一仪式,今已不多见。

上话 出殡前一日举行。晚上,孝男孝女皆跪于娘舅家客前,由一人哭诉死者死因及葬礼情况,并说明死者的棺材、寿衣、遗嘱等情况。娘舅家有一长者对孝子的作为进行评价。如果娘舅家认为孝子孝顺,葬礼合格,就夸赞一番;如果娘舅家对孝子的作为不满,则严厉斥责一番,这叫“抖亏欠”,孝男孝女们得恭恭敬敬地听,有时甚至多次叩头,连连哀告,要求娘舅家谅解。上话是对孝子的夸赞和不孝之子的鞭斥的机会,是尊重娘舅家的习俗,不孝之子非常害怕上话。上话后,让娘舅家瞻仰死者遗容。

顺灵 上话后举行。在吹鼓手张号的同时,有人把亡人的牌位掀动一下,意即告诉亡魂,一切祭仪完成,明日即可下葬。

出殡 开吊第三日晨出殡。出殡前先祭奠,然后举行收头仪式。孝男和其妻跪于灵前,岳父家的客人为此夫妇揭起眼纱,然后把一块黑手帕搭在此二人肩上。为何要收头?过去办丧事时,孝子披头散发,极端悲哀,所以在丧事快要结束时,由岳父家收头,劝其节哀自立。现在男女皆不披头散发,但收头仪式仍要举行。在收头的同时,其他戴孝人员,抽孝志上的一两根线,焚于火中,此为揭孝。现在收头不用手帕,改用被面或毛毯。此是生活改善之表现,失去了原先让孝子节哀的本义,有夸耀娘家之义。

收头后,就正式出殡。阴阳念动咒语,柩工抬动棺材,孝子打碎盛有纸灰的碗或砂锅,此谓摔盆,号炮三声,方才起程。出殡时,先是长子(或长孙)扛着引魂幡在前面走,接着是亡人的牌位、棺木,而后是鼓乐、纸活,孝男孝女排成两行,拄着哭丧棒,扯着一条长长的白布,哭哭啼啼缓缓而行。这块白布是拴在棺材上的,是古代执绋之礼的遗存。此时,灵棚已拆掉,硷畔上打一堆篝火,烧掉寿数纸和亡人生前的枕头穰子,所过之处,家家户户都燃一堆篝火,一缕缕青烟,袅袅上升,村庄里笼罩着一片悲哀肃穆的气氛。点篝火之意是为死者送一片光明,让其灵魂尽快升天;为生者禳灾祛害,求平平安安。

出殡队伍行进途中,孝男中有一人不停地撒买路纸钱。孝男们一直陪棺木到坟山,孝女们部分可以半途而返。

到了坟山,先用铁勺盛少许油,在篝火上炸一两片油糕,持铁勺在墓内走一圈,叫“呛葬”。然后把棺材抬入渗坑(即墓道),推入墓窑,阴阳用罗盘定方位,把棺木放正。如果是合并坟,按男左女右的次序把棺材放好。然后放置墓砖、墓瓦、祭食罐(罐内装小米饭,由孝子每人装一勺而盛满)、万年灯、五谷、五星石、竹弓、柳箭、柏橛、桃木橛等镇物,安排就绪后,请孝子、娘舅家客再看一次遗容,然后用干草把脚印扫净,盖上墓石。这时将引魂幡的杆子插在墓石中间空隙处,一人持着引魂幡杆,不停转动,其余人将墓穴用土埋住,最后添土起堆。起坟堆时,大家都要动手,如果工具少,一人干一会,把工具扔在地上,另一人拿起继续干,意为大家自觉埋葬老人,对亡者添一点土,是应尽的责任。坟堆起好后,阴阳摇动铜铃,唱起古老的招魂歌,其余人背向阴阳默默静坐。

过去殡葬之后,有迎神点主的仪式。即把亡者的牌位,放神楼中,吹吹打打迎回家中,由一有功名的人把神主的神字的末一笔和主字第一点用朱笔点过,然后把牌位放入家祠中,按时祭奠。此葬仪是富人讲究排场的做法,穷苦百姓很少举行。

殡葬后一日,主人宴请总管和其他办事人员,以示酬谢,尤其对礼生酬谢颇丰。

殡葬后还有复三、送火、谢土、起殃、过七等习俗。

复三 殡葬后第三日,孝男孝女上坟山,先把哭丧棒插到坟上,安好祭桌,然后烧香焚纸,予以祭奠,这叫复三。俗话说:“若要富,雨洒墓。”殡葬后,恰好下了雨,那是富贵的预兆。如果未下雨,复三时得向墓洒水,以求吉利。近年来,丧事从简,复三多在殡葬之日下午举行。

送火 每晚点篝火,沿坟山方向送,第一晚送到距坟山三分之一路处;第二晚再向前送一程,第三晚才送到坟上。

谢土 据说殡葬时惊动了土神,需要酬谢。是时,阴阳摇动铜铃,口中念念有词,向家宅中各个窑洞内走动,同时有一人提着水罐在窑洞内洒点水,另一人手持一把柳制弓箭,向外乱射,还向各处撒一把五谷,阴阳再给贴上符箓,就把土神酬谢了。

起殃 按阴阳定的日子进行,是日人畜均离开院子,室内撒上石灰,避过一定时辰,然后回家。其目的是为了避邪,实则可以起到消毒作用。

过七 死者亡后每一个七日,孝子都要上坟祭奠,七七四十九天,方才结束。有的地方要过十个七。

榆林殡葬一般不用墓志铭,出土之墓中,达官贵人偶而有用墓志铭者。一般埋葬均放置由阴阳先生写的墓砖墓瓦。墓瓦上写着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殡葬日期等。

死者亡后一百天,俗叫过百日,期年俗叫周年,孝男孝女都上坟祭奠。俗有“长周年,短百日”的说法,即周年长一点,过了忌日再祭奠;百日短一点,九十七八天就祭奠。死者亡后三年内,孝子仍带孝,普通的孝是白布鞋,也有穿白孝衫的,近来大多臂缠黑纱(有时上缀一“孝”字)以示怀念。三年内春节不贴红对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葬仪从简。葬仪一般仅有两天。第一天开吊,迎幡,迎纸火,上祭下话,第二日出殡,下午就复三。请和尚办道场超度亡灵,请礼生祭奠等渐少。公职人员亡故后,戴黑纱、白花、送花圈、开追悼会致悼词已成惯例。六十年代后期部分地区曾实行过公墓公棺制度,殡葬时也不用阴阳,丧事从简,大都未能迟久。不少地方从八十年代开始,旧的殡葬习俗有所恢复,大操大办的风气也有所抬头。

葬仪各县大同小异。府谷有烧骡子的习俗,骡子是纸扎的,驮着褡裢,装草料和介绍信,儿女在亡后第三天清早在十字路口焚烧,让亡灵启程。纸火在出殡前焚烧,曰焚库。烧时,得在纸火院内置放米面。榆林城内,不看日子,第三天就一定出殡。榆林县亡人下地前死处压捶帛石,石上又放煤块,然后亡人方可下地,这叫压殃。城区埋葬死者只挖直坑,靠近内蒙之民随蒙俗,行露天葬,泥封棺材,插上引魂幡。出殡前戴孝者都要揣福(每人怀揣两个饼子);出殡后,要揭福。所谓揭福即脚跨过横放火剪的水盆进灵堂,灵前扣许多瓷碗,揭开扣碗,谁获得预先扣在下面的镍币、饼子、柴炭,谁即有大福。一人揭过,重新放入;众入皆揭,以测运气。定边县产妇孕妇死亡者实行火葬。正亡者可入祖坟,非正亡者(缢、溺、坠金、服毒、落井、自刎、跳崖、土压、血崩、奸污、雷击等)十二年后才可入祖坟。

人死在外乡称“客死”。亲属接到死耗,立即在家设立牌位,举哀祭祀。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者,要把死者的尸体运回安葬,穷苦人家限于经济条件,无力搬运灵柩,临时把死者寄埋外乡,过几年也要把枯骨带回家乡安葬。但无论灵柩或枯骨,都不能抬进家门,否则认为家中不得安宁,甚至发生灾祸。若儿女过意不去,一定要抬进家者,则不能从门上进入,要在墙上临时挖一土门抬人,以示禳解。未在家中过世的尸体,在屋外入殓时,可搭一简易灵棚,或用黑伞遮住棺木,尸体忌见天日。若因水火等自然灾害而死,找不到尸体者,可做银人或木雕人安葬,做个假坟,叫做“招魂葬”,或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