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吆喝韶老行当」老南京街头代写书信先生~(10)

所谓的“老行当”,其实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判别标准,通常的理解是,一个因时代的发展而即将消亡的行业,无数民俗技艺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逐渐销声匿迹。

「吆喝韶老行当」老南京街头代写书信先生~(10)

民国年间,代写书信的摊子通常设在邮局附近,方便不识字的人们。其实,在网友口中大师“满地跑”的民国时期,中国的文盲率大约是80%。识字那20%中,很多人的文化水平,仅限于会写、会认几百个字,这群人的职业往往就是在路边支个摊位给人写书信。

那时的人,写一封信要斟字酌句,慢慢的缓缓的诉诸衷肠,生怕少写一个字便少达一分情,信发出那一刹,就像春种,信里的每个字都是一粒种子,在路途中发芽,长出枝丫,送信人挑着的不再是信,它是一挑挑的“爱情漫烂”,是“亲情平安”,是“友情岁岁”,是“万金”,是“秋可收”,是“见字如面”!

说起来,民国时期的代写书信摊点可不少,大多两张板凳,一张桌子,备齐笔墨纸砚,桌边摆放“代写书信”字样,旁边坐着写信人,有人时写信,无人时看书。

「吆喝韶老行当」老南京街头代写书信先生~(10)

老南京的街头巷尾充斥着不少测字算命、书写家信的摊子。摊主一般在50岁左右,面色清瘦,有的留着胡须,大多被百姓称为算命打卦先生。这些人大都是走江湖出身,讲义气,懂人情世故,阅历也较丰富,见识多,肚里也有“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墨水。

「吆喝韶老行当」老南京街头代写书信先生~(10)

往往在接客时,针对不同层次的百姓人物,沿用江湖习气进行察言观色、掌握对方心理动向,再用封建迷信色彩(不是美化就是恐吓)自圆其说,以达到前来算命打卦人的原先愿望和目的。

「吆喝韶老行当」老南京街头代写书信先生~(10)

解放后,几经取缔和打击,这种测字算命行当亦转入地下,街头上摆出方便百姓“代写书信”的摊子,专为不识字的居民、来宁打工或进城农民代写家信或打官司写状子、打报告等服务。那些“算命先生”也摇身一变成了为人民服务讲义气的“老先生”了。

「吆喝韶老行当」老南京街头代写书信先生~(10)

隔壁邻居王老先生,就是当年最后一批安排在山西路、鼓楼、浮桥、新街口等邮局门前设摊代写书信的“守法户”,今年也已八十有三。十多年前,他以合法身份在新街口邮局大门边设摊代写书信,同时他还为邮局代卖邮票、邮电咨询小册子、信封信笺等;有时寄包裹的顾客还借用他的毛笔在包皮外写地址、收件人什么的,一天下来,加上几封家信的书写,收取的费用还能维持他和老伴的生活。

「吆喝韶老行当」老南京街头代写书信先生~(10)

“远隔千里的儿女生活、工作顺不顺”,“身在故乡双亲身体好不好”,“同学、战友、朋友们分别后情况如何如何”等等,许多的思念和牵挂,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靠用信笺来传递的。但是,随着通讯的方式越来越快速、敏捷、方便,特别是邮局平信业务的下降,王老先生最后也撤离新街口邮局回家了。

文末回顾一首杜甫先生的《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兵荒马乱,生逢乱世的人一封家书的问候,寥慰思念之苦!

想起了我在南京读书的时候,爷爷每次修书寄来满是怜爱励勉的情愫,想念在天堂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恩师卜先生等一众老先生,现在想写一封书信不知道寄往何处,唯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