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罕见“修得正果”的尼姑,圆寂成肉身菩萨,身上女性特征几乎消失

文章目录

引言

唐朝诗人惠能曾在《菩提谒》中写道:“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对于一心求佛的人来说,想要有所成就,就不能依靠外物,向心求佛,虽有无数的艰辛,但是目标就在前方,坚持不懈,最后才能看透世间万物,达到惠能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其中的艰难万险,不是一般人能渡过的。

罕见“修得正果”的尼姑,圆寂成肉身菩萨,身上女性特征几乎消失

01

在近代,却有一位比丘尼做到了,她的法号叫做仁义,他在经历了一生的坎坷之后最终修成了正果,而且在她圆寂死去以后她的肉身化作菩萨,身体上女性的特征都消失了。她的一生究竟是怎么样的经历,她又是怎样成为得道高僧的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

仁义师太的俗名叫做姜素敏,出生于1911年的吉林,其家境富裕。在她幼年的时候,她的父母便将她送入当地的私塾,学习琴棋书画,希望将她培养成一个有文化有涵养的大家闺秀。而当时1911年的中国,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百姓们都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但是出生在富裕人家的姜素敏,却是无忧无虑从来不用为这些所发愁。如果她的一生一直像这样下去的话,她会成为一名贤惠的妻子,然后在家相夫教子,安度一生。

罕见“修得正果”的尼姑,圆寂成肉身菩萨,身上女性特征几乎消失

然而她却并没有跟随这样的安排,在她小时候上私塾就对佛家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经常偷偷去寺庙里听大师们念经,经常将家中的粮食用去救济寺庙。慢慢的她逐渐能够背诵《大悲咒》、《心经》等著名的佛家经文。

这时的姜素敏,可能还不能完全的理解经文上那些晦涩难懂的经句,但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在经历了人生之后,他也渐渐的懂得了人生之苦,也慢慢的产生了慈悲为怀的心理,在她遇见困苦贫穷的人时,她会主动的去帮助他人。虽然内心向佛,但是她逃不过像寻常女子那般嫁为人妇的命运,在她十九岁的时候,面对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候,也难以反抗,最终只有选择出嫁。在这段没有爱情的婚姻里并没有让她失去对佛道的追求,她也没有为她的丈夫生下过一子。在经历了十多年的互相折磨,她的丈夫也因病离开了人世,她再次一个人独自的生活。但是这一回,她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的皈依佛门,斩断了凡尘俗念。在1940年秋天的时候,他登上五台上,前往显通寺削发为尼。

罕见“修得正果”的尼姑,圆寂成肉身菩萨,身上女性特征几乎消失

02

在有些人的看法中,遁入空门的僧人们,只是一心追求自身的立地成佛,而对于作为国家的人民所应当承担的那一份责任和义务却不管不顾,是一种逃避的行为。但是仁义师太却不是这样的人,他始终铭记佛家慈悲为怀的理念,不断地治病救人,用行动去践行佛教的理念。在出家以前,仁义曾经学过医术针灸,对针灸疗法有一定的见解。在出家之后,随着中国的战事变得逐渐混乱,在寺庙里修行的宁静生活也不再存在了。

为了加强对自己的历练,也希望在战乱中为国家的抗战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他走出寺院,前往沈阳中医药学院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在朝鲜战争爆发时,仁义已经从学院毕业,于是她便去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1年时,便随志愿军前往朝鲜。在战场上,战火纷飞,时刻要面临着许多的危险,但是他却没有丝毫的畏惧,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只为了拯救更多士兵的性命。

罕见“修得正果”的尼姑,圆寂成肉身菩萨,身上女性特征几乎消失

艰苦的战争三年终于结束了,仁义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她本可以回到寺院积蓄潜修,但是看到百废待兴的国家还需要他,因此她选择继续在外面工作,她在沈阳的军医院和沈阳大南关联营中医院从事过。然后在1976年的时候,她还回到辽宁,自己开起了医馆,悬壶济世,拯救世人。

无论是当医生,还是做一个佛门弟子,他都很好的践行了自己的责任,抛却了红尘杂念,却没有抛弃对世间芸芸众生的关爱,他的心并没有在长时间的静修中变得冷漠无情,始终是那么鲜活仁慈。就像朱熹《孟子集注·梁惠王上》注记仁义所写的那样:“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罕见“修得正果”的尼姑,圆寂成肉身菩萨,身上女性特征几乎消失

结语

在1983年,当时年迈的她再次回到了山中寺里,在安静祥和的氛围里,静心潜修忘却红尘杂事。在此之后,她又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修复寺庙,尽管她的年事已高,但她仍然喜欢行医救人,走遍各个地方,一路赠药治病,广结善缘,祖国每个角落都有着她的呻吟。

三年以后,她的弟子,发现了圆寂的她,仁义师太去世之后,仍然是正襟危坐,面目慈祥和蔼,她的身体每个部位都十分的健全完好,但奇怪的是,她身上关于女子的特征都消失了,下身合在了一起,胸部也变得平坦,世人都认为仁义师太已经修成了正果,成为了菩萨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对于此事的真伪,以及其中的科学真相,还得等有关专家学者们研究后,才能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菩提谒》

《孟子集注·梁惠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