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民间神灵之雷神(民间神灵崇拜)

雷社又称雷公,是天上惩恶之神,在人们心目中,它是刚正、威严的象征。在雷州英榜山有座雷神庙,这是众多雷神庙中最著名的一座。庙内正中供奉着一尊大雷神,雷神头戴冠冕,身着红袍,左右列侍天将,在堂中还有十二尊小雷神主管十二个不同方位,庙内也供有电母、风伯、雨师像。这位雷神,俨然人间帝王,当地人确称他为雷王,该庙也叫雷王庙。

民间神灵之雷神

雷州的雷王据说是有来历的。他的出世与哪吒相似。传说南朝陈宣帝太建初年,雷州有一猎户叫陈镇,陈镇无子,以打猎为生。他养有一只九耳犬,非常灵异。如果要出猎,就卜之狗耳朵。一只耳朵动。就能捕获一只猎物,动的耳朵多,就会捕获三四只兽,最不济也能获得两只。

一天,陈镇又准备出猎,一看狗的九只耳朵全动。这是从来也没有过的吉兆,陈镇大喜,满以为会大获丰收。他兴致勃勃来到野外,走到一处丛林时,九耳犬围绕此地狂叫不止。陈镇觉得奇怪,进入丛林一看,原来那儿有一只大肉球,陈镇心中疑惑没有心思出猎了,他抱着大肉球回家了。突然,屋外雷雨大作,肉球开裂,从中蹦出一小儿,手上有字,左手“雷”字,右手“州”字。以后常有神仙入室哺乳,人们视为“雷神”,陈镇将他名为“陈文玉”。

陈文玉长大后,作了雷州刺史,在任时多行善政,为民造福,死后有灵,乡人立庙祭祀,以为雷神。在阴雨天时,人们可以看见电光,吼声自庙中而出。由于雷神的灵验,宋元时期皇帝屡次进封他为王爵,庙曰“显震”,雷神叫“德昭显王”,所以当地称这位雷神为雷王。每年乡里百姓都要用麻布造雷鼓、雷车献于庙中。

为什么百姓用雷鼓、雷车作为祭祀的神物呢?这与由来已久的民俗信仰有关。最初人们听到天上的隆隆雷声,他们并不知其具体成因,认为是天上神仙击鼓或者在推动一部天车,所以发出隆隆声响。他们幻想的雷神形象,最先是龙身而人首,腹部就是一面巨鼓。到了后来雷神逐渐固定为这样一种象,其形体如一健壮力士,裸胸袒腹,背上长有两只翅膀,额上有三只眼睛,脸赤如猴,下巴尖锐,手脚如鹰爪,左手拿着楔板,右手持槌,作欲击之状,身边放有多面大鼓。雷神最突出的形体特点是猴脸与尖嘴,俗称“雷公脸”、“雷公嘴”,孙悟空就近似雷公状貌,所以高太庄的高太公将他当成了雷公。

民间神灵之雷神

《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是典型的雷公形象。周文王在燕山遇雷雨,捡得一小儿,收为义子,起名雷震子,并交与终南山云中子学艺。雷震子艺成,吃了二枚仙杏,两肋生出一对肉翅,“鼻子高了,面如青靛,发似朱砂,眼睛暴湛,牙齿横生,出于唇外,身躯长有二丈”,飞腾时,二翅招展,有风雷之声。

不仅民间有雷公,道教谱系中又推出一位诸雷神之总管-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或真王),地位自然在雷州雷王之上。天尊是道教对最高级天神的敬称。据说这位天尊在行雷时,只需槌击本部雷鼓一下,其它三十六面雷鼓,就会在三十六位雷神的大槌下一齐轰响。

民间以农历六月廿四日为雷公生日,称“雷公诞”。人们在这一天要祭雷公。雷州百姓尤其盛重其事,雷州人之所以特别信奉雷王,因为雷州四时如夏,气候蒸郁,是多雷地区,人们对雷的威力感触极深。

雷神常以人的形象出现,行其职能。古籍中也多有记载。在民间信仰中,雷公有许多职能。

民间神灵之雷神

惩罚凶恶的人或动物,是雷公最为人熟知的职能之一。人或动物,如果作了恶,犯了罪,而阳世又没有加以应有的惩罚。甚至还没有发现,雷神就会主持正义,或是奉天帝之命,加以惩罚。惩罚有轻有重。重者击死焚尸,轻者或击伤,或使其罪恶暴露于世,或加以警告。古籍所载或民间传说中,此类故事甚多。相传媳妇虐待瞎了眼的婆婆,在给婆婆的饮食中,掺人大便。某日大雷雨,雷神将这媳妇抓到雨中跪下,罩上一马桶。雨后,无人能将此马桶取下。媳妇乃向婆婆坦白了自己虐待她的罪行,表示悔过,请求宽恕。婆婆原谅了媳妇,祷求雷神宽恕媳妇,并亲手去取媳妇头上的马桶,终于把它取下。不过媳妇的头,已经变成了狗头。如果再晚些取下,连她的身子,也要变成狗身了!她叫婆婆吃屎,雷神就叫她变成吃屎的狗。这不是报应不爽,大快人心么?又笔者故乡邻村,昔有一麻妇,泼辣凶悍。曾与人吵架,理亏而输,耿耿于怀,遂暗将一粪块抛人与她吵架者之家的酱缸,无人知晓。几天后大雷雨,雷绕麻妇之宅,震响不停。麻妇大恐,遂恐求雷神宽想,并将抛粪人人酱缸之事对人坦白,许为赔偿。既而雷渐远去。后来,乡人常以此事教育晚辈,要善良宽厚,毋为阴毒之事。其实,麻妇干了那见不得人的事后,心理上压力很大,常恐遭到天谴。晒酱之时,乃是夏日。夏日多雷雨,雷雨一来,她就吓坏了,心理全面崩溃,终于坦白求饶。此固非雷神所威迫又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二十云:“崇祯丙子,雷击余邑市民王姓家。云雨晦冥,震声甚厉。偶触产室,雷电遂霁。阶上有天书'二子不肖,他日重治’八字,体作行书径二尺余似以积沙成之,而扫濯不能去。顷之自灭。则万目所共睹也”。所谓“二子不肖,他日重治”八字之行书,当是雷击后留下的痕迹。王姓二子,有不孝之行,雷击留下的痕迹,又不常见,遂被附会为雷神对王氏二子的警告之语,实未必就是此八字。

阳世罚恶,未必能无冤罚错。雷神虽然是神,也不免如此。好在雷神知冤知错,就马上改正,不似封建时代有些官员,明知断案有冤有错,却为了私利,不肯改正。徐铉《稽神录)云:“江西村中霆震,一老妇为雷火所烧,一臂尽伤,既而空中呼曰:误矣!即坠一瓶。瓶有药如膏,曰以此付之,即瘥。如其言而愈。又有村人震死,空中亦呼曰误,可取蚯蚓,捣烂覆脐中,当瘥。如言付之,遂苏。”这些故事,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雷神般官员的企望!有恶必罚,错罚必改,这就是雷神般的官员。

雷神罚恶,也包括罚害人的妖邪病魅。陆灿《庚已编》卷三云:“玄妙观道士郭渊静,宦族子,道业颇精。饮马桥居人李旭遭疫,延渊静建醮。至昏时,渊静握剑及水盂辟除于旭寝所。旭问其妻曰:适为何人?曰:'郭老师也。旭讶曰:“我适见一人披发而束额,左绾索,右挈槌,状如神人,此何也。妻以为谵语,不省。旭疾顿廖。诣渊静具说所见。渊静日:吾心将协霆苟毕元帅也。旭乃悟,为叩头谢”。李旭所见之神,确然是幻觉,所语也实是谵语,此乃病中神志不清所致,不足为怪。郭老道乘机以雷神苟毕元帅实之,实在是以此作为广告罢了。在民间信仰中,雷神又是重要的行雨之神之一。因为,雷往往是和雨联系在一起的。古代求雨活动,雷神也常是人们祭祀的神灵。雷州的雷神,当然也有这一职能。洪迈《夷坚志》卷三云:“淳熙丙申,桂林连月不雨。秋冬之交,农圃告病。府守张钦夫试,遣吏卒持公牒诣雷州雷王庙,问何时当雨,既至,投牒毕,宿于祝官之家。是夜,使祝同梦神令,具报云,明年上元前三日,方有微雨。......至正月十二日,果得小雨,仅能洒尘,于沾溉殊无补。”大概雷神只是执行天帝命令行事罢了,自己也作不了主。既然如此,信仰雷神,还有什么意义呢?

雷神的形象,可谓是形形以色。兹列举于下云:《山海经海内东经》云:“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徐道《历代神仙通鉴》卷二言雷公“龙身而人颊,自鼓其腹而鸣”,正是承此而来。隆隆雷声,当然就是雷神鼓腹而鸣所发出的了。

王充《论衡·雷虚篇》描绘当时通行的雷神之像云:“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鼓相扣击之意也。其魄然若敝裂者,椎所击之声也。其杀人也,引连鼓相椎并击之矣。世又信之,莫谓不然”。

干宝(搜神记)云扶风所现之雷神“色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如猕猴。

房千里(投荒杂录)云“尝有雷民,因大雷电空中有物,家首鳞身,状甚异。民挥刀以斩,其物踣地,血流道中,而震雷益厉。其夕凌空而去。自后挥刀民居室,频为天火所灾。雷民图雷以祀者,皆豕首鳞身也。”

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八载贞元间宣州所现之雷神:“猪首,手足各两指,执一赤蛇啮之。”这赤蛇,当是闪电之象。

张读(宣室志)辑佚载唐长庆中兰陵所见之雷鬼:“身尽青,伛而库,有金斧木楔,以麻缕结其体焉。

五代时杜光庭(录异记)载唐润州延陵县茅山界元和间所现之雷神:“大风雨,堕一鬼,身长二丈余,黑色而如猪首,角五六尺,肉翅丈余,豹尾,服绛挥,豹皮缠腰,手足两爪皆金色,执赤蛇,足踏之,瞪目欲食,其声如雷。寻复雷雨,翼之而去。”

洪迈(夷坚丙志)卷七载扬州所现之雷鬼:“长仅三尺许,面及肉色皆青。首上加帻,如世间幞头,乃肉为之,与额相连。顾见人掩面而笑。”(丁志>卷八载南丰所现之“雷媪”--当然是雷公的配偶了-“发茁然,,赤色,甚短,两足但三指,大略皆如人形。”

(元史·舆服志)云:“雷公旗,青质,赤火焰脚,画神人,犬首,鬼形,白拥项,朱犊鼻,黄带,右手持斧,左手持凿,运连鼓于火中。”

明人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二十引(狯园)云,广东某地所现之雷神:“赤发狰狞,状如兽,头似猕猿,角肉翅青,手执绿玉斧。"又云明太祖于某日雷雨时,恍惚见殿角有人,长三尺,青肤,肉翅,状肖猴,两目耿耿有光,向他稽首行礼,然后腾空而去。太祖乃下诏,减膳自省。又云成化间永州宁远县某产妇室中所现之雷神:“高尺有五,蓝色,鹰嘴龙爪,而膊下有肉翅,如蝙幅状。”

人塑雷神,一手执连鼓,一手执槌。电神手头

清人姚东升《释神》卷一云:二镜,俱属愚世。

清人黄斐默(集说诠真>云:“今俗所塑之雷神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额长而锐,足如鹰鹤,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持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

我国传说中的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黄帝为五帝之首,本为历史传说人物道教将其不断神化,而尊为神。他的最初神职却是雷神。《重修纬书集成河图帝纪通说“大电光绕北斗权星,照耀郊野,感而生黄帝轩辕于青邱”,认为“黄帝以雷精起”,是说黄帝诞于雷电。黄帝既为雷之骄子,他的职掌当然会与雷雨有关。《重修纬书集成·春秋合试图》谓:“轩辕,主雷雨之神也”。又以星象说法,加以附会:“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如龙之体,主雷寸之神”((大象列星图》)

以后道教又把黄帝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大尊)”,说他住在神霄玉府,行雷之时,十分有趣:

真王之前有雷鼓三十六面,三十六神司之。凡行雷之时,真王亲击本部雷鼓一下,即时雷公雷师兴发雷声也。......三十六雷,皆当时辅相有功之臣。

道教称雷声普化天尊总司五雷,五雷为天雷、水雷、地雷、神雷、社雷,或曰天雷、地雷、水雷、神雷、妖雷。天雷,箕星掌之;地雷,房星掌之;水雷,奎星掌之;神雷,鬼星掌之;妖雷,娄星掌之。道教又有所谓“五雷天心正法”的方术,说是得雷公雷篆,依此法行之,可致雷雨,祛疾苦,立功救人。宋代著名道士林灵素自称精通“五雷法”,他搞过呼风唤雨一类的名堂,招摇过市。

雷城左右有玉枢、玉府五雷使院有雷院鼓36面,36神司之。这是把众多雷公组织了起来,有如官府,称为雷部。《封神演义)姜子牙封神时,将闻太师闻仲封为雷公部部长--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属下有 24 员雷公“催云助雨护法”。这24位天君还包括内电神和助风神,其中以邓、辛、张、陶、庞、刘、苟、毕八位最有名。所谓有名,是说常在一些神魔小说中出现。如《西游记》第八十九回,离孙悟空因大竺国凤仙郡久旱不雨,特去天廷雷府找九天应元天尊“告借雷部官将相助相助”。天尊道:“既如此,差邓、辛、张、陶帅领闪电娘子,即随大圣下降凤仙郡声雷。邓、辛、张、陶与闪电娘娘来到凤仙郡上空调弄,雷声隆隆,闪电渐沥,风云际会,甘雨滂沱,下了一场好大雨。这邓、辛、张、陶、宠、刘、苟、毕八天君,没有声雷行雨公差时,还得帮助增长天王把守南天门。这八大天君虽被《搜神大全》、《封神演义》等作者安上了姓名,其实也是随意点染。雷部诸神在民间影响不小,著名的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中,就有雷部诸神的形象,十分威武。在元明杂剧《太乙仙夜断桃符记》中,有一段请神的情节,即包括众雷神。

俗话说:“迅雷不及掩耳。”暴雨之时,雷电迅疾,常能击折树木,焚毁房屋,击死人畜。于是人们附会雷神能代天执行刑罚,击杀有罪之人,并认为其善于辨别善恶惩罚坏人,是主持正义之神。正如汉代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所指出的:

世俗以为击折树木坏败室屋者天取龙;其犯人也谓之阴过,饮食人以不洁净,天怒,击而杀之。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人之响吁矣。......其杀人也,引连鼓相椎,并击之矣。

至今民间诅咒仇人还常说“遭雷劈”、天打五雷轰”。清代洪门天地会对雷神也是敬奉的在他们的请神祝文中雷公雷母亦是在所请诸神之中,并在文中对洪门内“奸心反骨不仁不义忘誓背盟者”,发出了“死男绝女,五雷诛击,五路分尸永世不昌不吉”的严酷诅咒。天地会中的《把守二门诗》和《把守乾坤诗)中,亦有“忠肝义胆洪门进,奸心反骨五雷焚”,“忠心义气为兄弟,奸心必定五雷焚”的誓语。可见民间秘密组织对雷神五雷轰顶一套的推崇。

对雷神的崇拜,虽与求雨有关,但这一功能龙王的权威更大,在求雨活动中雷公不过是龙王属下的小神。古人对雷神的崇拜,更主要的是将其视为正义之神。其实,如同钟信仰一样,这不过是表达了人们的一种祈求和愿望,希冀有超越人间的正义之神能“为民作主”,然而历史有几个恶人曾被天打五雷轰,遭了天报?所以,这不过是百姓们可怜巴巴的一种精神寄托而已。但这种说法却流传了下来,人们还爱把一些正直敢干的人,称作雷神爷。

民间神灵之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