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影响道教发展的四个致命缺陷(道教在唐代的发展和影响)

影响道教发展的四个致命缺陷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源自于上古巫术、先秦道家、神仙方术、阴阳家、墨家以及儒家的某些思想,其中驳杂可想而知。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可正因为无所不包,道教本身难免会有很多的问题。其中四个致命的缺陷,曾严重影响道教的发展。

缺陷一是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其终极目标是修仙长生,肉体飞升。这与佛教涅槃往生,灵魂不灭大异其趣。中国人最讲究实际,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亲眼见肉体飞升的又有几人?祖天师张道陵在蜀中传道数十年,在一百二十多岁的高龄得道成仙。可晋朝王隐的《蜀记》里记载说,张道陵在深山中修行,被大蛇吞食。嗣天师张衡为了迷惑信众,抓了一只仙鹤系在山巅。仙鹤挣脱高飞,张衡对外宣称祖天师张道陵化为仙鹤飞升。白日飞升之类的传说,总是真假难辨。

影响道教发展的四个致命缺陷

祖天师张道陵

后来的高道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葛洪提出了天仙、地仙、尸解仙的分类。茅山宗师陶弘景更是提出了仙缘对长生久视的影响。没有仙缘,就算修炼有成也不能肉体飞升。但如果修炼有成,身死之后还是可以得到尸解成仙的。因此是否肉体飞升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缺陷二是由于道教的长生目标,决定了其必然重视实践。而道教最重要的修炼实践之一--外丹术,又严重地影响了道教的发展。外丹的炼制,最早是出于古代道士对世界的认识。古人的认知受到历史时代的局限,很自然地认为人如果像黄金、玉石,那么寿命便也如同金玉一样。葛洪曾说,“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特别是这些道士化学家发现了丹砂,可以由硫化汞到纯汞之间转换,非常神奇。这种炼丹的神奇原料,含有的剧毒物质汞足以致命。道行不足或者稍有不慎,服食丹药之人便有性命之忧。

影响道教发展的四个致命缺陷

丹砂

炼制外丹本欲求得长生,可现实往往是事与愿违。唐朝把道教作为国教,皇家以太上老君的子孙自居。因此很多皇帝崇信道教,尤其迷恋服食金丹,结果却因此而丧命。一代明君唐太宗,便是服食了西域方士的丹药,中毒而亡。唐武宗更是崇道,曾在道士赵归真的劝说下,发起了佛教史上称之为“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后来吃了赵归真炼制的丹药,中毒而死。被称为“小太宗”的唐宣宗,亦步唐太宗后尘,服食金丹而亡。唐朝很多皇帝以身涉险,至少五名皇帝因此而亡。拥有先天优势的帝王尚且如此,何况普通人?服食外丹的危险性可见一斑。

到了唐末五代的时候,一大批道门真人转而致力于内丹研究。后人如雷贯耳的八仙之一吕洞宾,便是在道教内炼说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从五代开始,在道教的修炼上,外丹术便逐渐衰落了,内丹术代之而兴起。

缺陷三是道教的理论不够严密,存在许多肤浅和自相矛盾的地方。道教的创教理论来自众多源头,不免存在问题。便是老子五千言,通玄难解,以字面意思解释,未免有矛盾之处。唐高祖的时候,组织了一次佛道辩论,双方辩手分别是慧乘和尚与李仲卿道士。慧乘上来便下套,问李仲卿,“《道德经》上卷明道,下卷明德。有比道更大的东西吗?”这种看上去一眼便知道答案的问题,其实最难回答。李仲卿根本没有防备,率性地回答:“道至极至大,没有大于道的。” 慧乘得意一笑,对手已经掉入自己的陷阱。他引用《道德经》中的句子,微笑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怎么说道最大呢?” 李仲卿再一次不经思索地回答,“自然就是道。” 慧乘又笑了:“道法自然,自然就是道;那地法天,天就是地吗?可见自然不是道。” 李仲卿回答不上来,非常尴尬,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影响道教发展的四个致命缺陷

佛道之争

历次佛道之争,从辩论上来说,道门几乎都是败北。其实,老子早就说过,“道可道,非常道。”道之为物,本不在口舌之争。但道教理论上有缺陷,这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缺陷四是道教的典籍科仪杂乱无序。早期道教的经典道经是比较少的,在东晋以后,新的道经便大批问世了。这固然促进了道教的发展,但依然导致了很多的问题。有些道经仓促编造出来,粗制滥造在所不免。有些道经又有明显的门户之见,攻击别的道门宗派。道教科仪亦是如此。在南朝时便有陆静修进行了经典和科仪整理。到了五代时期,广成先生杜光庭重新整理道教科仪。他以陆静修的灵宝斋仪为基础,融会正一法箓和上清经箓。杜光庭因此成为整理道教科仪的集大成者。

历代道门高人用毕生的精力,研究道教修炼方法、经典、科仪,为弘扬道教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道门自然也借用了儒、释两家精华的东西为己所用。这或多或少地弥补了一些缺陷。元代以后,道教分为全真、正一两派,道教逐渐发展成了今日之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