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大明仙道传奇》54:道门画痴黄公望,他那你所不知的狗血人生

书接上回。

话说黄公望所绘的国宝《富春山居图》,在六百年间的多舛的流失跌宕的命运,令人感叹不已,迄今仍分隔两岸,不能合璧。

而他的主人黄公望也同样命运多舛,让我们穿越六百多年,来看下他的狗血人生,感受下他的无奈,解脱和超越,而走向人生的巅峰。

富春江畔遇险

《大明仙道传奇》54:道门画痴黄公望,他那你所不知的狗血人生

大痴道人黄公望。

元朝至正七年(1347年),黄公望和师弟无用一起,从松江来到浙江富阳的富春江畔。

此时的黄公望已七十九岁,号大痴道人。

而在三千多年前,渭水河畔,也有一个八十老翁,姓姜名望,字子牙,后世称太公望的老道在渭水垂钓,遇文王而出山,而走向人生的巅峰。

同样二千多年前,在富春江畔,一位八旬老翁独坐垂钓,他时常想起少年的时光。好友刘秀后来做了皇帝,多次征召为谏议大臣,自己婉拒之并隐居富春江一带,终老于山林间,他叫严子陵。

而此时的道人黄公望,不是江畔垂钓,而是被“无处不画图”的富春山水吸引住了,于是便不想再四处云游,卖卜为生了,而是想住下来,描绘这富春江的山水美丽景色。

师弟无用虽然也酷爱书画,但他不擅绘画,安顿好他,于是独自云游去了。

这天中午,鹑衣垢脸,头蓬面皱,白发垂肩的大痴道人,来到富阳城东面的鹳山矶头,在富春江边的一块礁石上坐下来。

他打开行囊,从皮袋中拿出纸笔,对着江岸那峰峦,树木,村舍,渔舟开始作画。

他正陶醉在秀丽景色中,突然背后的礁石上,鬼头鬼脑地窜出一人,猛地推了他一把,大痴毫无提防,一下从高高的礁石上掉入滔滔江水中。

那人站在礁石上,探头窥望在江水沉浮的老道,待发现江边的小道上,远远有人走来,才慌忙逃走了。

是谁?要置这风烛残年的老道于死地?为何要下如此狠手。

这事是六月天冻死一只老绵羊,说来话长,这还得从头说起。

南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江南府常熟县城内子游巷,有一户姓陆的人家,诞生了个叫陆坚的小男孩。七八岁时,父亲早逝,寡母生活艰难,改嫁黄家,成为黄乐的继子。

黄乐家境富裕却无子,七十岁高龄的黄乐老爷子高兴道:“黄公望子久矣。”陆坚便改名黄公望,字子久。

黄家经济宽绰,老来得子,黄公望的童年还是幸福的。南宋的鱼米之乡常熟,黄家为他延名师,习通经作诗赋,通晓儒家经典。

除此之外,还涉及绘画、音律与填词谱曲。想全面培养他,考取功名,学而优则仕,为黄家光耀门庭。

但是意外总是不期而遇,北边的蒙古铁蹄敲碎了汉人的科举梦。以前的权势背景,全部归零。甚至连你的学识,也将随着科举的废除,而百无一用。

不甘让才学付之东流的他,终于在二十四岁做了一个书吏,断断续续做到了四十多岁,也得到上司徐琰的赏识。

四十三岁那年,黄公望从浙江随上司张闾,来到元大都(今北京)都察院,成为一名掾吏,干了三年部里科员。

他的上司张闾,三年后升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的高位(一把手),又是经理江南田粮的主官,作为贴身秘书,黄公望又回到浙江杭州。

在杭州的期间,他结识了书画大家赵孟頫,通过赵孟頫又认识了道家,画家,音乐家,诗人的冷谦冷启敬。

1314 年,黄公望的领导张闾,在南方地区“经理田粮”,也就是核实土地,增加税收,平均差徭。

张闾为人十分苛暴,杀了抗税的九个农民,引发了江西蔡五九起义。

为平民愤,元仁宗将张闾逮捕,作为秘书的黄公望受牵连一同入狱。

恰在此期间,朝庭科举考试得以恢复,但狱中的黄公望只能无奈错过。

六年后, 从监狱里走出来的他,已是知天命之年。

《大明仙道传奇》54:道门画痴黄公望,他那你所不知的狗血人生

中年黄公望

经历了长达六年的牢狱之灾之后,黄公望对混迹吏胥,被人目为“黠吏”而 差点丧命的书吏生涯,早已心有余悸,不敢再重蹈旧业。

“天姿孤高,少有大志” 的他,此时已心灰意冷,不但无意于仕途进取,更失却了“以济世为己任"的雄 心壮志。

经过六年黑暗监狱的生与死的煎熬,他终于大彻大悟,选择了失意文人的另一种生 活方式,遁入空门,信奉全真教,出家当了道士。

当然这也与他在武林三年与冷谦,张三丰,赵孟頫,倪瓒、吴全节、张雨、杨维桢等道友,诗画交友的影响有关。

全真教这个具有浓郁文人士子文化氛围的宗教组织,给以黄公望从事艺术创作的更大自由空间。

早在元大德二年(1298年),黄公望在杭州就初识赵孟頫。当年黄公望刚三十岁,赵孟頫四十五岁。

赵孟頫常到西湖边的慧因高丽寺小居,而黄公望就居于慧因高丽寺外小桥边筲箕泉草庐中。

草庐仅离该寺山门外小桥边十余步。

黄公望与赵孟頫在寺中的初识,时常向赵孟頫请教学画,奠定了基础。

二十年后即元延祐五年(1318年),出狱后的黄公望正式成为赵孟頫的入室弟子,自称“松雪斋中小学生。”

其时黄公望五十岁,赵孟頫六十五岁。黄公望在赵孟頫处学画四年,由此“画名大振”。

他常往 来于江、浙之间,领略山川之胜,探究景物的朝暮变幻和四时阴睛气象,随身携 一皮囊,置笔墨纸砚于其中,凡遇好景妙时,随手模记,寒暑不辍。

其间,他与倪瓒,师弟郑樗等或研讨画技,或酬唱诗词,或结伴 云游,或切磋学问。

倪瓒有《题大痴画》七言绝句三首,其诗云:

其一

山木苍苍飞瀑流,白云深处卧青牛。

大痴胸次多丘壑,貌得松亭一片秋。

其二

白鸥飞处碧山明,思入云松第几层?

能画大痴黄老子,与人无爱亦无憎。

其三

大痴画格超凡俗,咫尺关河千里遥。

惟有高人赵荣禄,赏伊幽意近清标。

但在狱中,黄公望为自保,作为贴身秘书,如实揭露了上司张闾的罪状,张闾伏诛。他的亲属怀恨在心,对他发出江湖追杀令。

《大明仙道传奇》54:道门画痴黄公望,他那你所不知的狗血人生

尽管黄公望埋名隐影,化身道人,浪迹江湖,张闾的外甥汪其达还是探得了他的影踪,便一路追踪而来。

但武当剑宗无用师弟一直不离左右,汪其达无从下手,只得等候时机。

恰巧无用因事临时离去,汪其达见黄公望独自在江边作画,就下了毒手。

也合该黄公望命大,一个叫秦大郎的渔夫,正在江中打渔,远远看到江水中有人沉浮,便划船过去,把黄公望救上船来。

一看是个须发皆白的老道,渔民都会救治落水人,待把肚里的水全都吐出,黄公望便清醒了过来。

二十几年来,黄公望屡次险遭毒手,他知道这次害他的人,还是张闾的亲属,就把实情对大郎说了。

那大郎也是为逃张闾的苟税,隐避山林,十分痛恨张闾。他想,那人如果知道黄公望还活在世上,肯定还会报复,说:

“道长,我家住在江边上,离此不远,也非常蔽道,不如侬到我家去住段时间吧。”

寄情于山水,临摹富春山

黄公望想,无用师弟不在身边,无人保护自己,自己也无处可去,便点了点头。渔船划进一个河湾,下了船,来到一个叫秦家湾的山坞里。

黄公望举目四望,三面环山,一面小溪通江。山峦起伏,林木葱笼,篁竹如海,溪水环抱。河湾渡口,几条渔船横泊。

山路幽曲,拐进竹林里,七八户人家,掩映在翠竹下,外人走不进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此处人家,只有鸡犬相闻,禁不住赞叹:“真桃花源也,竟在此地!”

《大明仙道传奇》54:道门画痴黄公望,他那你所不知的狗血人生

村民都姓秦,纯朴敦厚,大郎收拾了闲置的两间瓦屋,让他住了下来。

  黄公望常随大郎的渔船出游,大郎打渔,他坐在船上,观察江岸山峦烟云变幻,看到好景就随时画下来,就这样一日复一日,不知不觉半年多过去了。

闲时两人在船上闲话,富春江的鱼儿多,也鲜美,打渔归来的大郎便去富阳城中售卖。

秦家有老母,妻子儿女五口,日子自然过的十分艰苦。

这天,黄公望拿出一幅画,说:“阿大,侬去城里卖鱼?吴记字画店阿寻得?这画没十两银钿,勿要出手。顺便再买些笔墨纸砚回来,朱砂黛石,铜绿藤黄也要些。”

大郎一介渔夫,听说这张黑漆马虎乱涂如鸦的纸,要卖十两银子,觉得这老道是不是疯了。

大郎来到富阳城集市上,卖了鱼,一路打听,寻到吴记字画店。他忐忑不安地拿出那张画,问掌柜:“我有一张画,阿要买?”

掌柜接过画打开来看,不觉眼睛一亮。画上的“大痴道人”虽没听过,但此人绝对是画中高手,掌柜是行家,当然识货。

于是问:“几钿?(多少钱)”

大郎心虚地小声说:“十十…十两。”

掌柜没听清,侧耳大声问:“几钿?”

大郎吓了一跳,更结巴了:“八八八,九九…十十两”用两只手指乱比划。

掌柜听明白了,立马取出两锭五两银元宝,说:“阿还有?尽管拿来,钿钱好说。”

大郎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到,这张尺把长的破纸能卖嘎几多钱,自个儿风里来雨里去,一年也挣不到十两银子。

自此,每月黄公望就让大郎去卖一两幅,除了留下生活所需,还买些笔墨宣纸,丹青颜料外,其余的都给了大郎,接济了乡亲。

乡居的日子变得滋润起来,大郎也很少去打渔,驾舟陪黄公望一路溯江而上,游览富春江几百里的山水。从此: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

这日,大郎刚从字画店出来,有人拦住他问:“这位阿哥,侬且站住!我问侬: 侬这画从何处得到?何人所画?你带我去见见他吧。”

大郎大吃一惊。

究竟来者何人?且看下集。

欢迎关注,继续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