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玄都观天师叶法善,“开元盛世”年号的选取者(唐朝道教-2)

上接《“九五至尊高岗”上的玄都观,及四海八荒的神仙们-唐长安道教1》

昔在禹余天,还依太上家。忝以掌仙录,去来乘烟霞。

暂下宛利城,渺然思金华。自此非久住,云上登香车。

适向人间世,时复济苍生。度人初行满,辅国亦功成。

但念清微乐,谁忻下界荣。门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

退仙时此地,去俗久为荣。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

泥丸空示世,腾举不为名。为报学仙者,知余朝玉京。

-叶法善《留诗》临终遗诗三首

这一年,东海龙王在他的职位上已经任职970年了,他的这一任时间是1000年, 还有30年就能圆满地完成这一任务了。接下来就可以卸职上天,然后飞升到更高的仙位。在过去的970年里,东海龙王兢兢业业,对布云下雨等工作不敢有半点马虎,他是个龙王里的一个一丝不苟的好干部。

玄都观天师叶法善,“开元盛世”年号的选取者(唐朝道教-2)

传说中的东海龙王

可是, 就在大功要告成之时,这时来了一个法力超级强大的天竺婆罗门僧人,这位僧人坐在海浪之上日夜念咒语,只见翻江倒海,海水化成乌云,卷在空中,眼看东海就要枯竭了。婆罗门僧人的目的是要得到海底的龙王珍宝。

东海龙王心急如焚,如果东海真的枯竭了,露出海底,镇海之宝将一览无余。如果丢掉镇海之宝,将是很大的失职,必定要受到天庭的惩罚。自己970年的辛勤工作就要付之一炬了。于是龙王不顾一切,在海底施法和这个天竺僧人死磕斗法。

奈何,龙王的功力远没有天竺僧人深厚,几个回合下来。龙王力不能支,他着了僧人的法术。顷刻间东海龙王白发三千丈, 迅速变老。他成了一个感觉年纪有一万年的老叟了。

此时的龙王收回元神。已经大战了几日,这一日正是五月初一。龙王来到叶法善所在的长安朱雀大街东“九五高岗”之上的玄都观内,观内道童说师父去游历天台山了。龙王再去天台上终于得见真人,龙王哭拜叶法善。

叶法善听完龙王的叙述,二话没说。在天台山上打坐中,元神就带着丹符飞往了东海。到了东海后,叶法善口中念着咒语,拂尘挥舞。 顷刻间,海水复原。 海平面瓦蓝瓦蓝,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天竺僧人再施法也无济于事,天竺僧人恼羞成怒,赴海而死。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颗月亮。岁月静好……

第二天,东海龙王驾着龙辇,满车装满了龙宫得奇珍异宝,来拜谢叶真人。但是叶真人微笑着, 手撵着拂尘轻声说道:

“林野之中是栖神之所,奇珍异宝没有用。 谢过龙王美意。要不这样吧?我在这里修炼,但是这个崖石之上距离水太远了,如果你要谢我,那就请你给这崖石之上送来清泉,这便是谢我了。”

就在当天晚上,风疏雨骤, 大雨滂沱。 第二天天色大亮之时,绕着山麓四周,出现了一道石渠,汩汩清泉,流淌其上。从这一天开始,清澈的泉水一年四季不竭。后人为了纪念叶真人将这个石渠称为“天师渠”。①

少年叶天师

叶天师何许人也?

叶法善(616-722年) 字道元,括州括苍县松阳(今浙江省丽水)人,祖籍南阳叶邑(今河南叶县)人。

隋炀帝大业十年(614年),在括州有一家道士之家。家中主妇,中午正在睡午觉,南柯一梦, 梦见有一颗明亮的流星从天而降,直接砸向自己。这位妇人惊得张大了嘴, 结果这颗流星直接落入她得口中,从此妇人有了身孕。

已经怀胎十月的妇人却没有任何要生产的意思, 妇人心急如焚。 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十一个月了,没有动静;十二个月了,没有动静;十三个月了,没有动静;十四个月了,还没有动静。

终于在妇人怀胎满十五个月后,羊水破了,产下一子。这个孩子就是叶法善。

童年的叶法善简直就是像哪吒一样的“熊孩子”,特别不让父母省心。 长到七岁这年,自己就跳到江中游泳, 结果一去无回, 父母以为他已经溺死于江中。

可是三年后,这孩子奇迹般地回家了。父母惊得眼珠子都要掉了下来。父母大喜,简直这就是喜从天降。他们忙问孩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都快急死爹娘了。”

“阿爹、阿娘,有个小仙童带孩儿去喝云浆, 我就在他那里呆了一会儿。”这孩子淡定得说道。

“小仙童还带我见了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很和蔼,向我点头还让我留了一会儿。”童年叶法善继续说道。但他不知,他去的这一会儿功夫,此时的人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年头了。

此后的他,喜欢读古代书籍,十一岁就能背诵诗书,十二岁学习礼乐,突然间对《周易》显示出了超级的迷恋,对老庄之说,河洛图纬等更是悉心领悟。

日子过得真快,眼看叶法善到了弱冠之年,已经是20岁的大小伙了。此时的他身长九尺,长成了一个小巨人。额有“二午” ,额头上两个十字纹,似乎已经饱经沧桑,少年老成。他的性格醇厚洁白无暇,仙气十足。此时的他不食荤腥,洁身自好。青年叶法善的爱好是独处幽室、打坐悟道,或者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让自己心性能够天人合一,顺其自然。 看天空的云彩飘过,赏山间的清泉涌出是他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

家族五代修道

叶家是修道世家,他的高祖叶乾昱、曾祖叶道兴、祖父叶国重、父亲叶慧明全部都是修道高人。叶家四世习隐,皆善按十二月气候变化和人体脏器盛衰的规律,调整饮食起居的“摄养”之术,也精通五行占卜之术。

除此之外,叶家家族中他的叔公叶静能,大伯叶一源(又名叶世群)、二伯叶世强也都是有唐一朝的著名人物。

叶法善的叔公神道叶静能在后面篇幅会专门介绍。 其大伯叶一源在隋炀帝大业年间明经及第,曾任参知政事。 后随李渊起兵反隋,唐朝建立,叶一源被封建州(今福建西北部)节度使。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东征高句丽,薛万彻为副总管薛万彻。叶一源勇不可当,总是冲在最前面,独自单骑闯入敌人阵中,身中流矢,成为一代英烈。唐太宗为其立祠。武则天加封其为“忠烈武侯”。

叶法善的二伯叶世强也是唐朝被李世民欣赏的大臣,初封为中宪大夫,后追赠为忠义王。

叶法善的玄都观

叶法善不是在老家松阳吗? 何时来了长安,成了崇业坊,长安城最高级别道观玄都观的道士?

道教神仙们本来四海为家,云游天下。 但在唐高宗李治一朝,高宗听说了叶法善的大名。 高宗将42岁的大师诏至帝京长安,本要对叶法善大师加爵授官,但是叶神仙却固辞不受。 叶天师早已不为名利所困。高宗也不能强迫叶法善为官,于是将叶神仙安排住在长安城级别最高的道观-崇业坊玄都观内,并经常让叶神仙进大明宫在宫中的内道场做法事。此后的叶法善成了唐代高宗、则天皇后、中宗、睿总以及玄宗几代帝王的天师,出入长安西内太极宫、北内大明宫以及后世的南内兴庆宫长达63年之久。

叶法善在长安期间,看到高宗请了一大堆的方士和道人,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叶法善不是道教丹鼎派道士,他深知丹药有毒,于是他力谏高宗说:“陛下,炼丹劳民伤财,白白浪费财力,根本无法识别丹药的真假。”

高宗觉得叶大师说得有理,所以由叶法善负责,清除了宫中为高宗炼丹的九十多名道人。 由此可以看出,叶大师的观点赞成修行养生而不赞成炼丹和服用丹药② 。

此后的叶法善,经常来往于名山之间,并经常被高宗诏至长安,向他问道求法。他在长安的居处就是大唐的国家级道观-玄都观。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在高宗的支持下,叶法善被封南岳衡山,辟地四十里,建造道观作为修行之地。

再后来的则天武周朝,以及中宗朝皆是如此③。

叶法善忠于道教,满心看不上佛教,在长安期间经常从语言和行动上排挤佛教,当面和背后反对全都有。 因为他道术高明,无人能看透他的法术水平到底有多高,他是唐朝道士中的神,他的传说和故事也有很多。

唐中宗内道场,道僧法术大对决 

接了武则天班,并复辟李唐的中宗李显是个爱热闹的人,他不但是马球的绝对拥趸,还是各种体育节目的组织者,例如拔河等,他还是宗教崇拜以及风水玄学的爱好者。

由于在隆庆坊突然从地上自喷出了一个湖泊,他请道士作法,用大象队伍环湖一周游行,以碾压这里传说的龙气,并举行法会,在兴庆池中赛舟镇住这里的帝王之气。这个湖池以后被称为兴庆池或者龙池,这里以后真的出了一个未来的皇帝唐玄宗。他就是中宗的侄子李隆基。

这一日,中宗又在大明宫紫宸殿北、太液池南设立内道场,让佛道两教派高僧名道斗法,看看到底谁的法术厉害。

僧和道两派,各布置祭坛做法事,双方比试分不出高低。

就在这时,玄都观的道士叶法善坐在蒲团之上,口念真言。他停下来,并调匀呼吸,慢慢开腔,让小道童拿来二升胡桃,只见他抓起胡桃就往嘴里塞,连皮带瓤全都咽了进去,不一会儿,两升胡桃全部被吞下。旁边的僧人,斜眼看着叶法善的表演,一脸的不屑。

此时的叶法善抱着一个烧得通红的铁钵,在手中把玩,双手捧着。 红红的铁钵把叶法善的脸映得通红,叶法善双手抚着这几百度高温的铁钵, 好像是玩着一个温暖的毛绒玩具一样。 突然他起身,捧着这满是红火的铁钵跑向对他表示不屑的和尚, 直接就往那个和尚头上扣去。

那个老和尚大惊, 嗖地一下躲开,大喊道:“老道要杀人了。”

边喊边夺路而逃。这突然的一幕恶作剧,让中宗在一旁看的哈哈大笑④。

唐玄宗与叶法善

就在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辛亥三月九日,有三位天神从天而降,来到叶法善身边说:

“你应该去辅佐睿宗和开元皇帝,你不能再在世外桃源里隐迹山林了,现在需要你入世,而不是出世。” 这三位神仙,说完就消失在了苍穹之中。可是此时的天子是中宗,而睿宗的庙号,以及玄宗的年号,都是几年后才有的。叶法善知道,人世间所演的人间大剧,都在按照天上 “司命”大神所写的剧本,在倾情表演。他该出山了,回到大唐的政治心脏-长安, 辅佐圣君造福百姓了⑤。

叶法善身为名道,“博能而专精”,号称“大道三景法师”。但是他的理念是儒道兼济,“出世入世”在两个维度之间转换空间。在长安城中,他辅佐帝王,传授道法、兼殄(念舔)元凶。他“度人”与“辅国”兼顾,但他的终极理想却是成道成仙。

景龙四年(710年)阴历六月壬午日,55岁的唐中宗李显突然暴亡。在同一个月,中宗的幼子温王李重茂被韦后立为帝(史称唐殇帝),年号由“景龙”改元“唐隆”,而此时的韦后临朝称制,权力达到了顶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人人都知道韦后的“大唐梦”是做第二个武则天的。

这一年95岁的叶法善,虽已是鲐背之年,眼看百岁的老者,但他依然精神矍铄,道风仙骨,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神仙态度。而此时的叶神仙却有一个年轻的朋友,这个朋友叫李隆基,这一年26岁。在叶天师的传奇故事中,他和玄宗皇帝的互动最多。

李隆基是刚刚驾崩的唐中宗的侄子,李隆基的父亲相王李旦是唐中宗的四弟,在武则天时期也曾做过母亲则天皇后的傀儡皇帝。

Ø 助力唐隆政变

大唐朝中的突然变化,这段时间,让李隆基和叶老神仙走动得越来越频繁。叶法善为李隆基作法卜筮、根据演卦,定下了做大事的时间、地点以及“阴阳五行”相关注意事项。

就在这一月的庚子日(710年7月21日),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在长安城太极宫和禁苑内发动政变,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一党。

接着李隆基和天平公主拥立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登基,是为唐睿宗。两年后的延和元年(712年)八月,唐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为“先天”。

李隆基登基后,感谢叶法善在拥立自己父亲睿宗李旦继位等事上的“助力”, 拜97岁的叶法善为“帝师”,并封鸿庐卿,员外置,封越国公。 并把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坊-崇仁坊中的景龙观的观主身份赐给叶法善,官阶为同宰相一样的正三品。并追封叶法善父亲为歙州刺史。

玄都观天师叶法善,“开元盛世”年号的选取者(唐朝道教-2)

意象玄都观

Ø 年号“开元”, 开启盛世

李隆基登上帝位的第二年,先天二年(713年)的七月, 李隆基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的矛盾越来越大。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势力很大,号称当时的的“七个宰相,五出其门”,但是天平公主却不能左右自己的侄子李隆基。于是太平公主准备与宰相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和、胡僧慧范等一起图谋发动政变废掉唐玄宗李隆基。 当时的方案是以羽林军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包围太极宫和大明宫。

但是此时被李隆基安排的暗桩得知了消息。李隆基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商议后,又请叶法善占卜吉凶,最终来了先下手为强,设计诛杀了左、右羽林将军和宰相窦怀贞等太平公主一党。 太平公主看到自己的人全被诛杀,逃入了长安城南的终南山的一座佛寺中,三日后,返回长安城。被李隆基赐死在长安城皇城之南的兴道坊宅中。

“先天政变”后,李隆基再次诏国师叶法善,请法师为朝廷出谋划策,定庙号以及改年号。

叶法善在崇仁坊景龙观中,沐浴更衣,作法诵经后,给李隆基一个建议,将年号由“先天”改为“开元”,713年这一年的十二月,改元为”开元”, 开启了中国史上最巅峰的文明高峰-“开元盛世”。

Ø 宝函毒弩

叶法善天师经常在玄宗左右的结果是,凡是有吉凶需要预测的,大师肯定先卜筮问吉凶,然后奏与玄宗。

吐蕃几乎和唐王朝同时崛起,在唐王朝300年历史中,几乎一直都是唐王朝最大的潜在敌人。 两国的关系也是经过博弈而数次变化。开元年间的唐朝对吐蕃相对处于优势。 这一日吐蕃派使者代表其普赞前来拜会玄宗。

在大明宫宣政殿上,吐蕃使者献上了镶金裹银雕龙画凤的宝函一只。而且嘱咐:

“陛下,请自开,别让他人知道里面的秘密。”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这时只听到叶法善向前一步奏曰:“陛下,此乃凶函,请勿打开,请让吐蕃使者自己打开。”

玄宗听叶法善一说,也觉得其中蹊跷。 于是他命吐蕃使者打开宝函。这位吐蕃使者自己也不知情,于是上前打开了宝函。没想到的是,就在开盖的一瞬间,函内有暗藏的弩机发出箭头, 吐蕃使者当场身亡。 原来连箭头都是带毒的⑥。

Ø 凉州灯会

开元二年(714年)的上元节,玄宗是在洛阳度过的,他请皇家尚方匠人毛顺在上阳宫前造了一座灯楼,这个彩楼三十余间,布置上金翠珠玉,楼高一百五十尺,甚是壮观。玄宗看到如此美景,急诏叶法善大师前来观灯。

不一会儿,叶法善大师到了,法师说:“陛下,这里灯影之盛,今年其他地方真比不了; 就连西凉府今天的灯会都不及此。”

“难道大师去看了西凉府的灯会吗?”玄宗有些诧异。

“贫道刚还在那里, 听到陛下急诏,就急忙赶回来了。” 叶神仙答道。

“大师能否带我去西凉一游?”玄宗故意问道。

“陛下,这个容易。” 叶大师回道。“但必须闭目,不能乱看, 否则会被吓着。“

玄宗很听话,闭上了眼睛。 不一会儿,两人已在云霄之上,再一会儿,两人脚已经落地。

大师说:“ 可以睁开眼睛了。”

玄宗这回睁大了眼睛,只见这里灯会延绵数十里,路上车马繁忙,士女观灯踏歌摩肩擦踵,好不热闹。玄宗没有想到远在西面的西凉的上元节竟然如此繁华热闹。

西凉本是丝绸之路的枢纽, 这里民族混杂宗教兴盛,佛教、道教、拜火教等教在这里都有很深的土壤,西方印度诸教也是从这里传往汉地。而作为拜火教习俗的灯火大会,这里更为悠久、繁盛无比。玄宗看到这里的景象,也免不了一通大大地称赞。

玄宗看到如此良辰美酒,用自己随身所带的一个镂铁如意在街边的一家酒楼换了葡萄美酒,观灯配上美酒。看完西凉花灯,玄宗对叶神仙说:“看好了,我们回去吧?”

玄宗再闭目,感觉自己的身体腾空而起,一会功夫,就回到了洛阳上阳宫前毛顺所做的灯楼之下。 他们离开时,开始表演的那个歌舞还没有表演完。

第二天,玄宗突然想起了,昨天在凉州换酒喝得如意,于是派使者去凉州处理公务,同时交代随便把自己换酒的如意给赎回来。

不日,使者完成使命,还带回了那个镂铁如意。这是唐人薛用弱《集异记》里的故事。

而在正史里的故事却是叶法善被玄宗邀请看了豪华的灯楼后,叶大师狠狠地批评了玄宗。 叶大师说:

“彩灯虽好,但是奢靡过甚,与国何益?”

正在励精图治的玄宗听罢叶大师的一席话,接受了大师的批评意见,此后多年不搞这种劳民伤财的虚幻之物了。他专心于国事,开元盛世终于到来⑦。

Ø 霓裳羽衣曲

时间很快从正月十五上元节到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望夜, 唐玄宗又诏叶天师来到此时还未扩建,还没有花萼相辉楼的兴庆宫。在兴庆池畔,沉香亭北, 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 玄宗问叶大师:“国师,我们要是能到月亮上一游多好啊?”

叶天师说:“这又何难? ”

于是叶天师上祭坛作法,还和以前一样嘱咐玄宗闭上眼睛。玄宗觉得身体轻盈,地球失去了引力,须臾功夫,觉得耳旁的风停住了。叶天师吩咐玄宗睁开眼睛。

玄宗睁眼,看到眼前一座天上的宫殿,到处透着仙气。 原来这里就是月亮上的广寒宫了。只见宫内鸾风歌舞,乐音袅绕。

玄宗和叶天师在一个食几旁坐下, 只见几上,桂花美酒飘香,沁人心脾。 玄宗忍不住,畅饮一杯。 这酒可能只有天上有,我兴庆宫的美酒比不上这个。不一会儿,还是有些酒量的玄宗竟然酩酊大醉, 呼呼睡去。

等到玄宗酒醒,他朦朦胧胧听到一首仙乐,如同天上的仙泉汩汩灌入心田,曲调之美、旋律之畅、韵味之足让人流连忘返,三日不知肉味。玄宗连忙问:“ 这是何曲?”

“陛下,这首曲子叫《紫云曲》,是鸾风共舞之乐。”叶法善答道。

玄宗是个音乐达人,他听到如此好听和动人的曲子,立即默默记下。自己重新给这个曲子取名为《霓裳羽衣曲》。

从月宫回长安的途中,路过潞州城(今山西长治),大师让玄宗睁开眼睛看地上美景。玄宗睁眼,看到如练月光照在整个城郭之上,明亮如同白昼。大师说:“ 陛下如果在这里用玉笛演奏一首陛下在月宫记下的曲子,那得有多美啊?”

玄宗大喜,连说好啊。但是玉笛并不在身旁,还在兴庆宫的寝殿之内。大师说这不难,他遣人去取,片刻玉笛已到。就在潞州城的天空之上,玄宗将在月宫中听到的曲子完整演奏了一边。这首《霓裳羽衣曲》 后来成了有唐一朝的国曲,又配上了如同天人的杨玉环领舞,终成千古一曲,这是后话。

圆月星稀、静静城池、袅袅炊烟、飘飘仙乐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曲罢,玄宗从衣袋中取出金钱,投于城中。然后随大师回到了兴庆宫兴庆池畔的沉香亭旁。

十天过去了,潞州官员向玄宗上书奏曰:“八月望夜,有天乐临城,兼获金钱以进。”

玄宗看到后,笑而不答⑧。

叶真人的法术

我们今天说某人很有魅力,是对一个人的赞美。 但是“魅”却是一种病,叶天师专治各种“魅症”。

Ø 尸魅-张尉之妻

叶真人游历到川蜀之地。他碰到张尉,而张尉之妻不久前刚刚离世,张尉痛不欲生。

可是几天后,张尉之妻竟然死而复生。张尉大喜过望,两人再为夫妻。但是张尉的家人总觉得,这个活过来的张妻很怪异,张尉的脸色也一天比一天地苍白。

叶法善法师看到后,对张尉的家人说:“这是尸魅之疾, 如果不速除去,张尉很快也会死去。” 张尉家人心急如焚请大师作法。

只见叶真人拿出道符,投向张尉之妻。 张尉之妻,一脸惊恐,还没有来得及躲避,已经化成了一股黑气而消失。张尉得救了,脸色也逐渐恢复了过来⑨。

Ø 魅症-美女扑火

这一日,叶法善大师由长安玄都观游历到洛阳的凌空观,并在这里设坛布道场,做道教礼仪中最隆重、最庄严的醮祭大典。洛阳城中去了一大堆的围观者。

只见大师在祭坛之上打坐诵经,口念真言, 拂尘挥动。醮祭大典的火堆上,火势突然大增。 接着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人群之中,一个接一个的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美女,络绎不绝的投入大火之中。 围观者大惊,众人出手救出了这些投火者。

叶法善法师说:“这些人都得了魅病,我刚才施法,这些人被我的法术所摄。”

于是问这些投火的人,果然如此。 叶真人为这些人一一作法禁劾,这些人的病全都被治好了⑩。

Ø 魔魅-洛阳妇人

还是洛阳,有一位夫人得了魔魅之症,他的家人请了无数的术士为其治病,都没有治好。 于是这位夫人的儿子请来了叶法善大师。叶法善看完后说:“这是天魔,这个天魔在天上犯了罪,被玉皇大帝贬到了下界,暂时居于凡间,因此上了你母亲的身。这个病不用治,过几天这个天魔的谴期满了,就自然会离去,你母亲的病也就好了。”

大家听后有些怀疑叶天师说得是否是真的,他们认为这只不过是治不好病的推脱之词罢了。于是夫人家人固请大师作法相助。

大师无奈说,我带你们去阳翟山中看看吧。叶真人带着这家一行人来到山中,在一处绝岭之上,有一个高山水池。叶法善大师在池边作法,很长时间过去了。 众人怀疑大师到底在干什么?可是就在这时,水中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头髻。有多大呢?有三间房屋那么大。

这个巨大的发髻慢慢浮出水面,接着一个巨大的脸也浮出了水面。 一双闪着寒光的巨大眼睛出来了,眼睛眨动如同放射着电光。再过了一会儿,整个湖池烟雾四起,遮天蔽日。再看那怪物,已经了无踪影了。 众人大惊,回到家中,这位夫人的病已经好了。⑾

除此之外,叶真人的仙迹还比比皆是,他住在卯酉山时,曾经有巨石挡道,他念咒投符,结果那块巨大石头须臾飞去,阻道也从此变成通途;钱塘江曾经有一个巨蜃蛤蜊精,经常在水中翻江作乱,水中船只动辄船沉人亡。叶大师决定为民除害,于是他将符投入江中,马上就有神人借着神符斩了这只巨蜃;叶真人用道符投到已经病逝的贤相姚崇的女儿身上,而让她站了起来……

Ø 狐魅-中书侍郎女

有个中书侍郎的女儿,由于狐魅作祟,她整天疯疯癫癫,说话颠三倒四。而且她还有一个触发病症,就是每当她看到一个和尚骑着一个青骡而来,她就开始犯病,颠狂无度,无人能管。

这事愁坏了中书侍郎,中书侍郎去了玄都观,找到叶法善希望天师能够治疗女儿的病症。此时的叶天师刚刚完成了一轮的辟谷, 虽然神清气爽,但是却浑身无力。叶天师对中书侍郎说:“ 我现在需要吃一顿饱饭,然后就给大人爱女治病。”

侍郎将叶天师接回宅中,赶快让家人为叶法善准备食品蔬菜等。叶天师,这顿饭吃了一斗大米,瓜菜果实无数。 他的食量惊到了大家,而叶天师说还没有吃饱呢。

恰巧就在这时,那个僧人骑着青骡来了。可是这次和以往不同, 那个僧人一看到叶真人在这里,掉头就跑。可一世已经晚了,真人念动咒语调动天神吏兵捉拿。 就在这时,远处侍郎的女儿嚎啕大哭。说时迟,那时快。 真人圆瞪二目, 对着僧人大叱一声。 再看那僧人变成了一只狐狸,而那只青骡变成一条大黄狗。侍郎女儿的病也好了⑿。

叶尊师碑铭并序

叶法善精通辟谷养生之道,调理体内丹气。一生素食,常年游历名山大川,接近自然,晚年多生活在家乡松阳卯山。

在开元五年(717年), 他再一次入函谷关,进入关中,在帝京长安生活,依旧住在唐玄宗赐给他的长安城东市之西北崇仁坊的景龙观中。三年后的开元八年(720年)六月初三,叶法善羽化于景龙观,终年一百零五岁。

在玄宗一朝, 叶法善大师被尊敬有加,即使在其仙逝的20年后,唐玄宗还对大师念念不忘,而亲自撰写碑文立了《叶尊师碑》。“别有真气,清溪出云。卓尔无对,超然不群”是玄宗对叶真人的称赞。

叶天师的道教流派

说起道教的流派,第一个流派是为东周尹喜为开山鼻祖,南北朝时北朝道士“天谷十老”等汇集于长安终南山老子曾讲经的楼观台的楼观派。这个流派日后也有出彩之处, 那就是在宋元时期,又发展出一派在“活死人墓”中练得绝世武功“中神通”王重阳领导的全真派

道教的起源,按教科书说上是来自东汉四川鹤鸣山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又称“鬼道”、“米道”、“天师道”等,以及东汉张角在青州、徐州、幽州、冀州等地建立的太平道,这些教派时道教的初级形式;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朝辽东人帛和入长安道教圣山终南山楼观后,创立了帛和道,后来又广泛流传于江浙一带;

南北朝时,南朝梁的陶弘景在今江苏茅山筑馆所创立的茅山派,成为了日后道教的一个重要门派,由于地近原来的楚地,而楚人有好巫的传统。茅山道士的行道方式上,融合了很多巫术的形式,所以符箓等除鬼降妖的功夫江湖驰名,唐代名道、唐玄宗的帝师司马承祯即出自该派;

东晋吴地道士杨羲写了《上清经》(即《上清大洞经》)三十一卷,江西省贵溪县上清镇东又有上清宫,在这里形成上清派

三国吴国太极真人徐来勒降授《灵宝经》于葛玄,再传西晋方士郑隐、葛洪等,南朝宋的陆修静立制成仪轨,此派被称为灵宝派

而三国方士葛玄、东晋道士葛洪等又以炼丹以求长生成仙的道教流派,又被称为丹鼎派

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本信奉张道陵的天师道,后以建康(今南京市)崇虚馆为据点,完备道教典仪,被称为南天师道

北魏嵩山道士北魏寇谦之奉太上老君授以天师之位,融合儒家,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练。称为“新天师道”, 也被称为“北天师道”。

唐宋以来,南北天师道与上清派、灵宝派等道教流派逐渐合,元成宗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后裔江西省贵溪县道士张与材为“正一教主”, 奉持《正一经》,道士可以成家结婚。此派被称为正一道

道教中以符咒驱鬼治病的各派总称,又被称为符箓派

那么叶法善天师是哪个流派呢?

《叶尊师碑》中提到叶法善是从师天台茅君、青城赵元阳与嵩高韦善俊。尹愔是叶法善的入室弟子。他们都是擅长符箓的茅山派。因此, 叶天师可以划入茅山派。

下接《四海八荒的神仙(唐长安道教-3)》

本文节选自笔者系列丛书《长安108坊》

——————————————————————————————————————

注释:

① 初,师居四明之下,在天台之东,数年。忽于五月一日,有老叟诣门,号泣求救。门人谓其有疾也。师引而问之,曰:“某东海龙也。天帝所敕,主八海之宝,一千年一更其任,无过者超证仙品。某已九百七十年矣,微绩垂成,有婆罗门逞其幻法,住于海峰,昼夜禁咒,积三十年矣。其法将成,海水如云,卷在天半,五月五日,海将竭矣。统天镇海之宝,上帝制灵之物,必为幻僧所取。五日午时,乞赐丹符垂救。至期,师敕丹符,飞往救之,海水复旧。其僧愧恨,赴海而死。明日,龙辇宝货珍奇以来报。师拒曰:“林野之中,栖神之所,不以珠玑宝货为用。”一无所受,因谓龙曰:“此崖石之上,去水且远,但致一清泉,即为惠也。”是夕,闻风雨之声,及明,绕山麓四面,成一道石渠,泉水流注,经冬不竭。至今谓之天师渠。《太平广记》卷二六,出《集异记》及《仙传拾遗》

② 道士叶法善,括州括苍县人。自曾祖三代为道士,皆有摄养占卜之术。法善少传符箓,尤能厌劾鬼神。显庆中,高宗闻其名,征诣京师,将加爵位,固辞不受。求为道士,因留在内道场,供待甚厚。时高宗令广征诸方道术之士,合炼黄白。法善上言:“金丹难就,徒费财物,有亏政理,请核其真伪。”帝然其言,因令法善试之,由是乃出九十余人,因一切罢之。-《旧唐书 · 叶法善传》

③ 法善自高宗、则天、中宗历五十年,常往来名山,数召入禁中,尽礼问道。然排挤佛法,议者或讥其向背。以其术高,终莫之测。-《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一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

④ 唐孝和帝,令内道场僧与道士,各述所能,久而不决。玄都观叶法善,取胡桃二升,并壳食之并尽。僧仍不伏。法善烧一铁钵赫赤,两手欲合老僧头上。僧唱贼,袈裟掩头而走。孝和抚掌大笑。-《朝野佥载》,《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五 · 幻术二》

⑤ 景龙四年辛亥三月九日,括苍三神人又降,传太上之命:“汝当辅我睿宗及开元圣帝,未可隐迹山岩,以旷委任。”言讫而去。时二帝未立,而庙号年号,皆以先知。其年八月,果有诏徵入京。景龙四年辛亥三月九日,括苍三神人又降,传太上之命:“汝当辅我睿宗及开元圣帝,未可隐迹山岩,以旷委任。”言讫而去。时二帝未立,而庙号年号,皆以先知。其年八月,果有诏徵入京。迨后平韦后,立相王睿宗,玄宗承祚继统,师于上京,佐佑圣主。凡吉凶动静,必予奏闻。会吐蕃遣使进宝函封,曰:“请陛下自开,无令他人知机密。”朝廷默然,唯法善曰:“此是凶函,请陛下勿开,宜令蕃使自开。”玄宗从之。及令蕃使自开,函中弩发,中番使死,果如法善言。俄授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景龙观主。-《太平广记》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

⑥ 凡吉凶动静,必予奏闻。会吐蕃遣使进宝函封,曰:“请陛下自开,无令他人知机密”。朝廷默然,唯法善曰:“此是凶函,请陛下勿开,宜令蕃使自开”。玄宗从之。及令蕃使自开,函中弩发,中番使死,果如法善言。-

出《集异记》及《仙传拾遗》)

⑦ 彩灯之盛,固无比矣!……但奢靡过甚,与国何益!-《叶真人传》

⑧ 又尝因八月望夜,师与玄宗游月宫,聆月中天乐。问其曲名,曰:“《紫云曲》。”玄宗素晓音律,默记其声,归传其音。名之曰《霓裳羽衣》。自月宫还,过潞州城上,俯视城郭悄然,而月光如昼。师因请玄宗以玉笛奏曲。时玉笛在寝殿中,师命人取,顷之而至。奏曲既,投金钱于城中而还。旬日,潞州奏八月望夜,有天乐临城,兼获金钱以进。-《集异记》及《仙传拾遗》

⑨ 蜀川张尉之妻,死而复生,复为夫妇。师识之曰:“尸媚之疾也,不速除之,张死矣。”师投符而化为黑气焉。-《集异记》及《仙传拾遗》)

⑩ 法善又尝于东都凌空观设坛醮祭,城中士女竞往观之。俄顷数十人自投火中,观者大惊,救之而免。法善曰:“此皆魅病,为吾法所摄耳。”问之果然。法善悉为禁劾,其病乃愈。- 《旧唐书 · 叶法善传》

⑪ 洛阳妇人玄宗时,洛阳妇人患魔魅,前后术者治之不愈。妇人子诣叶法善道士,求为法遣。善云:“此是天魔 , 彼自天上负罪,为帝所谴,暂在人间。然其谴已满,寻当自去,无烦遣之也。其人意是相解之词,故求佑助,善云。诚不惜往,乃携人深入阳翟山中。绝岭有池水,善于池边行禁,久之,水中见一头髻,如三间屋,冉冉而出,至两目,睒如电光。须臾云雾四合,因失所在。-《太平广记》卷三六一《妖怪三》)

⑫ 有中书侍郎女,以狐魅为祟,颠狂猖厥,鬼语神讶。女每见一僧乘青骡来至,其病遂作。奉劫命师为治。真人欲示神变,谓侍郎曰: 贫道辟谷日久,疲羸无力,希一饱饭,当即为治。侍郎即遣家人具蔬饭。真人一饭一斛,钙三硕。瓜菜果实,莫以数计,见者皆惊,尚云未饱。未作法间,僧乘骡而至,瞻视真人,遂即却走。真人叱吏兵擒挚,女遥知发声大哭。真人大叱一声,僧变成狐,骡乃化狗。-《唐鸿胪卿越国公灵虚见素真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