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半岛明珠 ——埭头武盛朝宗嶽建筑人文风物概况

埭头半岛地处秀屿区境内,湄洲湾、平海湾、兴化湾三湾环绕,自古是沿海地区水陆交通要地。巍峨的大蚶山龙盘虎踞,郁郁葱葱。距大蚶山以北九华里,兴化湾畔九潮山突起部,雄踞后海之滨,依山伴海,勤劳勇敢的武盛人长居于此,古称兴化府莆田县武盛里。

武盛里因古驿道渡口而兴,日见繁荣,以北渚为里治街市延绵数百米,商埠酒肆林立,辖领埭头平海东峤等周边31村,还是毗邻的东峤霞屿、北高埕头等古盐场主要出海口和陆上贸易通道,故民间有“古盐道路”一说。设置里长和盐道、税务衙役等吏治机构,并屯驻兵勇与渡口协管治安,军事上受平海卫城节制,是古代莆田沿海前沿地区的战略要地之一。嶽庙门口古驿道往北一华里余,修有一驿道古桥武盛桥,桥侧有古渡口,建有码头、货仓,为周边盐场货物运输贸易主要渡口,地名沿用至今。

武盛朝宗嶽位于埭头镇武盛村北渚境内,石黄公路(交战路)北渚段南侧,是一个宗教建筑群,建有嶽庙、观音亭、社公宫、及钟鼓楼,庙前百年榕树成荫。

据传,兴化府莆田县武盛里朝宗嶽于宋景炎年间创建,成于元初,兴于明清。景炎元年(1276),宋端宗定都福州登帝位,为加强军民联系,激励王师,加强海防,抵御元军,在莆田沿海倡建江口东岳观武、盛里北渚朝宗嶽两座东岳大帝信仰神袛,以壮军威,明其抵御外敌,收复北方故土之志。次年,逐改兴化军为兴安州。嶽庙历经风雨,几度兴废,时代变迁中,部分史料已无从考证,清廷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截界,下令“巡界兵丁割青,使寸草不留”,古庙几毁,沦为废墟,一片荒凉。

嶽庙直至康熙十二年至二十二年(1681--1683)清廷平定郑军,统一台湾后复界重兴,重成规模。现庙宇遗存有宋代门矶、古井、明清木构雕件、梁柱、石柱构件等实物。嶽庙主建筑面宽三间,单檐硬山顶,双燕尾脊,双龙戏珠,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大殿砖木结构,主体构思精巧又不失庄严,极具宋代古建之风骨,经多次翻修、重建,焕发出新的活力。大殿分列主殿与左右两殿,主殿供奉东岳大帝,左殿供奉文昌帝君,右侧供奉协天大帝关圣帝君。另建有观音亭、钟鼓楼、戏台、山门、社宫、附属管理楼等已形成规模,总占地达20多亩。难能可贵的是,同村里北极殿、万灵宫、探花府、妈祖宫等庙宇以点连片,形成独特的古建筑群落。

清末民国以来,莆田沿海居民受多台风侵袭少耕地等自然条件限制,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许多漂洋过海,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行前,都会到东岳大帝庙祈求、许愿,希望路途平安。待顺利到达彼岸,发家致富,回乡时往嶽庙奉香祭拜,答谢神恩。一时,莆田境内以江口东岳观及武盛朝宗嶽为代表,香火兴盛,信众云集,成为沿海东岳大帝信仰文化圣地,随着莆田人在东南亚的播迁,盛名远播海内外。

相传,清武状元、南京大都督黄振邦(1770--1850,莆田县景德里前厝人)于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八月十五因病逝世,帝感其忠勇,诏准其灵柩护送回莆田厚葬和祭拜。其后人、军民护送队伍经水路于武盛桥登陆返乡,至嶽庙请符,佑其一切顺利。次年三月二十八帝君诞辰,总督后人、部属感恩东岳大帝威灵,护佑有功,鸣锣开道,军民同心,列队祭拜,敬献供品,并用方桌沿街口摆成一字长龙,三步一停,祭拜谢恩。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廿八,武盛嶽庙都会组织东岳大帝庙会,摆长龙席,祭拜帝君,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已成独特民俗文化。

研究、保护好嶽庙和独特的民俗文化,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价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武盛朝宗嶽东岳大帝信仰文化将成为我市文旅发展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