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南汉帝国风云录(中)——刘䶮,广州的城隍爷

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象

在史书上,刘䶮被描写成一个十足的暴君,昏庸而且骄奢淫逸。说他喜欢以杀人为乐,亲自设计了不少特殊的酷刑,看着别人受刑痛苦的样子,他会高兴得流下口水。说他喜欢大兴土木,耗费民力,建了很多宫殿,弄得岭南百姓民不聊生,敢怒不敢言。

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在现在的广州中山四路有一座城隍庙,此庙规格甚高,不仅是广州府的城隍庙,在清朝时更是升格为广东的都城隍庙。庙内供奉三尊神,主神便是刘䶮,左右二神分别是海瑞和杨继盛。

南汉帝国风云录(中)——刘䶮,广州的城隍爷

广州城隍庙内景

由此可见,刘䶮深得民间百姓爱戴,南汉遗民在南汉灭亡后,为纪念这位南汉的开国皇帝,为其塑像,请入城隍庙,常年殷勤祭祀。

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和评价,哪一种更加接近事实呢?让我们继续深入了解刘䶮,了解南汉国。

刘䶮的出身

当年刘谦还是区区一个牙将时,当时的宰相韦宙节度南海(今广州)。韦宙见刘谦一表人才,料他将来必能成大器,故将自己的侄女韦氏许配给他。韦氏生刘隐。

在政治婚姻里面,人们很难获得真正爱情的体验,因此他们很多人会去外面留情,于是就出现了王侯将相多爱民女的现象。面对身份高贵的韦氏,刘谦自然是敬畏多于亲爱。后来刘隐瞒着韦氏和一民女段氏暗通款曲,后来还将她偷偷纳为小妾,并于889年生下刘䶮。这样算来,刘隐足足比刘䶮大了十五岁。

韦氏如隋文帝杨坚的孤独皇后般善于嫉妒,也如孤独皇后般果决。刘谦偷养小妾之事终瞒不过韦氏,当段氏生下了一个男婴之后,韦氏杀心已决,想将刘䶮扼杀在襁褓之中。将要杀刘䶮之际,韦氏看到男婴可爱至极,和刘隐还有几分相似,母性突然泛滥,最后没下得了手。小孩如果不杀,那亲母自然是不能留的了。三天后,韦氏就命人杀掉了段氏,亲自抚养刘䶮。

南汉帝国风云录(中)——刘䶮,广州的城隍爷

刘䶮成年之后,身材高大,臂展犹长,特别擅长骑射。

刘䶮继位

刘隐去世的消息传到南楚,楚王认为是一个侵占岭南的好时机,于是发兵攻打容州和高州。刚继位掌权的刘䶮毫不迟疑,立即挥军争夺,最终获胜。南楚这才确定,刘䶮是一个更难啃的骨头。

刘䶮和刘隐在处事风格和治政理念上可以说几乎一致,而且做得更好。刘隐的整套班子,刘䶮全部接受,可见其有容人之能。除此之外,刘䶮为了留住中原士大夫,还会为士大夫解决实际的困难。

“小窗一夜芭蕉雨,倦客十年桑梓心。”

赵光胤自从被刘隐强留岭南(详见《南汉帝国风云录(上)——士人归附与刘隐的崛起》),时间已过去数年,刘䶮已经继位,但赵光胤本是洛阳世家大族,妻儿都在洛阳,自己孤身一人在岭南终不是常人所愿意的生活,因此他经常怏怏不乐。刘䶮眼见及此,便伪造了了赵光胤的手书,派遣使者送到洛阳,将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其他家属骗到了岭南。赵光胤不曾想过自己的亲属愿意迁来岭南,但刘䶮却能成功说服他们,并将他们平安接来岭南,不得不让人佩服刘䶮的聪明才智。家人都来了,君主又是个有才干的人,那就接着好好干呗。赵光胤便在岭南安心继续贡献自己治国安邦的才能。

南汉帝国风云录(中)——刘䶮,广州的城隍爷

赵光胤

刘䶮沿袭杨洞潜的建议,一改唐末以来由武人担任州刺史的流弊,任用士人为刺史,士人有行政权,而无兵权,从根本上革除了士人造反的客观条件。士人大多都是有一定政治理想和节操的人,由他们出任地方官,能保证吏治的下限,部分优秀的官员则能做到尽心为民,史载“有惠政,民多爱之”。

刘家祖上为商人,基因里有着重商的思想和经商头脑。刘䶮鼓励发展商贸经济,除了与岭北诸国保持通商,他还推行“笼海商得法”,着力招徕海商,海上贸易为之繁盛,南汉由此也获得丰厚的收益。

做生意嘛,最重要的是安定嘛,所以外交关系稳定也很重要。南汉与诸政权,报聘修睦,关系基本上都不错。即使是与边境相接的闽国和大长和(今云南)的关系都十分友好,极少发生战争。

独立建国

随着对岭南残存的各个割据势力的消灭,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其他政权相继称帝的示范效应,刘䶮渐渐了有称帝的念头。刘䶮想称帝,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重臣王定保对称帝一事颇为反对。为了防止王定保的搅局,刘䶮决定支开王定保。方法就是派王定保出使南平国(现湖北江陵)。这路程可就远了,来回四千里,前后耗时估计得将近一月。刘䶮就勉强有足够的时间准备称帝仪式了。

917年,刘䶮正式称帝,国号大越,改元乾享。追尊祖父刘安仁为文皇帝,父亲刘谦为圣武皇帝,兄长刘隐为襄皇帝,建立三庙。仿唐朝旧制,设百官,任杨洞潜为兵部侍郎,倪曙工部侍郎、赵光胤兵部尚书,皆同平章事(位同宰相)。

当王定保风尘仆仆从南平回到广州城外时,得知刘䶮派倪曙来迎接他时甚感欣慰。当他得知刘䶮已经称帝后,王定保微微一思索,并没有表示反对。

南汉帝国风云录(中)——刘䶮,广州的城隍爷

王定保

去南平的路途之上,王定保已经看明白在如今的天下形势,纵使后梁也是危机四伏,不称帝而臣属于后梁也许不一定是保证国境安全的好方法了。称帝,还可以凝聚人心,倒不见得一定是坏事。于是他没有了往日大加反对称帝的坚决态度,既然刘䶮称帝已成事实,便坦然接受了。但想到刘䶮故意支开自己,不但不尊重自己,还让自己吃了四千里的风尘,气不打一处来。对着倪曙说:“建国应当有制度,我进入南门的时候,清海军的匾额还挂着,真是怡笑四方了。”刘䶮得知后,苦笑着说:“朕还以为凡事都准备妥当,可防定保有什么意见,却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也只好让他讥笑了。”刘䶮任王定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刘䶮是一个极爱面子的人,且一直以家族来本是中原贵族自居,称帝后,觉得国号大越显得格局不够大,会被别人视为蛮夷之国。于是琢磨着换一个国号,考虑到自家是刘姓,祖上可能就是汉室宗亲。至于是不是也不重要,自己说是,别人也没证据证明不是。三国刘备可以说,我为什么不能这么说呢?于是刘䶮便在第二年将国号定为汉,以汉室遗宗自居。

自从911年与南楚的容州、高州之战后,南楚就不大敢南侵,双方相处尚算和谐。称帝后的第三年(919年),一直未立皇后的刘䶮将越国夫人马氏(楚王马殷之女)封为皇后,这桩政治联姻让两国维系了长达十五年的和平。

在杨洞潜的一再主张下,乾亨四年(920年)春天,南汉按唐朝旧制举行科举,共选拔进士、明经十余人。科举制由此在南汉确立下来,每年举行。

于是南汉国内学文之风蘧然兴盛,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士人穷首皓经,只为考取功名。科举制,是读书人的信念和精神依赖。王定保晚年之时,也创作了一部重要的著作。这本书主要记述了唐代科举制和士人的文风习性,同时还汇录了文化骚客的趣闻逸事,名为《唐摭言》。

刘䶮的性格

刘䶮虽将国号定为汉,除了满足虚荣的心理外,并不代表他有北伐逐鹿中原的志向,只是想着割据的局面保持得越久越好。因为以南汉的实力根本无法对抗崛起于中原的政权,但如果中原纷争不止,南汉国的国祚便有望延续下去。

忧患意识让刘䶮时常盯着北方的形势。乾亨七年(923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攻入后梁首都汴京。因与后唐边境接壤,刘䶮深感畏惧,便派宫苑使何词出使后唐,想窥探后唐虚实。何词返回南汉后,说后唐必生内乱,不足为虑。刘䶮先前还畏惧后唐不已,听闻后唐必生内乱的消息后不仅大喜,而且完全轻视后唐起来。

当时岭北的商贾到南海做生意,他很多时候会召见他们。除了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取北方的信息,刘䶮最主要的目的是要炫耀南汉国的富庶。他会带着这些商贾进入宫殿,展示他收藏的珠石宝玉。然后说,我家祖上本来自于长安(汉朝定都于长安嘛),耻于接受蛮夷(后唐为沙陀人所建,故称其为蛮夷)的封王。他还故意矮化后唐皇帝,称其为“洛州剌史”。

南汉帝国风云录(中)——刘䶮,广州的城隍爷

南汉玻璃器皿

人家强大时就害怕,人家不值得害怕时便使劲贬损人家,显得近乎狂妄,可以说刘䶮有着极端的欺软怕硬的性格。而这种性格背后的原因就自卑。只有自卑的人才需要以狂妄之姿来显示自己的强大。问题来了,刘䶮军事强人的形象很难让人联想到他会是个自卑的人,那他产生自卑的原因是什么呢?

刘䶮是庶子,关键是自小失去亲生母亲,这样的出身让他从小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中,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给的,都要看别人的脸色,连自己的地位也是因为有个开明的刘隐出人意料传给他的。虽然自己有才华,但命运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心里不免自卑。纵使称帝后,这种童年生长出来的自卑感始终挥之不去。对于刘䶮来说,唯有通过别人的赞许和贬低别人方能寻找到踏实的存在感。这是他有时近乎极端的性格的底层原因。

迷信的刘䶮

924年,刘䶮建造南宫,王定保献上《南宫七奇赋》为其称颂。可见,有时候曾经反对过你的人,当他改变态度之后反而会是最支持你的人。

同年,原名刘岩的刘䶮改名为刘陟。刘䶮是一个相当迷信的人(也找不出哪个帝王不迷信),他觉得改名可以给他带来好的运气,于是开启了多次改名之旅。第二年,手下的人上报有一条白龙出现在南宫三清殿(皇帝喜欢祥瑞,下面的人总能附会出很多祥瑞之事)。刘䶮于是改年号为白龙,并改名为刘龚。但是后来有个胡人和尚说:“《谶书》曾经有言:‘灭刘氏者龚也。”那还了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富有创新精神的刘䶮,取《周易》里”飞龙在天”之义,自己创造了“䶮”字。刘䶮对这个字很满意,那些方士也不好指摘《周易》的不是,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非义,刘䶮这个名字也就一直使用下去。

刘䶮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他开始大量营造佛教建筑。在他的皇宫内有皇家寺庙自不必说,为应天上二十八宿之数,还在广州城的四个方位各建七间佛寺,全称“南汉二十八寺”。星移斗转,南汉二十八佛寺,已是消失岭南烟雨中。唯有位于现在广州越秀区的大佛寺是在二十八寺之一的新藏寺的旧址上重建而成的。

南汉帝国风云录(中)——刘䶮,广州的城隍爷

广州大佛寺

南汉白龙四年(928年),南楚打破了十五年的和平,派水军攻打南汉封州(今广东封开县)。当封州传来兵败于贺江的消息时,已经沉迷于温柔富贵乡多年的刘䶮为之大惊,便赶紧用《周易》占卜吉凶,得“大有”之卦,于是大赦南汉全境,改年号为大有。同时派遣苏章率领神弩军三千人驰援封州。

苏章是一个有智谋的将领。他先是让人将两根黝黑的大铁索沉入江中,铁索连在两边岸上的大转轮上。苏章率快船迎敌挑战,交战之后便佯装兵败而逃。楚军不知是计,沿江追杀。等楚军追至沉索之处,岸上转轮飞快转动起来,铁索横江,楚军进退失据。早已埋伏在江边围堤之后的神弩军举起强弩夹江而射。顿时,箭如雨下,楚军全军覆没。

交州的丢失

在朱温篡唐建立后梁的那一年(907年),管治交州(今越南中北部)的唐朝静海节度使曲承裕去世,曲承颢袭位。曲承颢的统治权获得后梁承认,被封为安南都护,任静海节度使。巧合的是,在刘䶮称帝的那一年(917年),曲承颢去世,他的儿子曲承美袭位。

曲承美对北边的南汉国非常不屑,经常和别人说南汉是伪廷。刘䶮得知后非常生气,本有打算将交州收归囊中的他,在大有三年(930年),派遣将领李守鄘、梁克贞攻打交州,生擒曲承美至兴王府。刘䶮特别安排在义凤楼受俘。他对曲承美说:“你经常说我是伪廷,现在反而被我生擒了,这是为什么呢?”曲承美面对威严的刘䶮,频频叩头表示伏罪。吃软不吃硬的刘䶮看着面前可怜的曲承美,飘飘然的感觉袭来,于是赦免了曲承美,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帝国气度。南汉接管了交州,派武将梁克贞和交州刺史李进驻守大罗城。

南汉帝国风云录(中)——刘䶮,广州的城隍爷

原来曲氏的将领杨廷艺收养假子三千人,密谋造反。李进是个贪财之徒,他收受了杨廷艺的贿赂,又轻信了杨廷艺的话术,对杨廷艺的所作所为竟然听之任之。大有四年(931年),杨廷艺攻打交州,包围了交州。刘䶮命程宝带兵去救援,还未赶到交州就已失陷。智商不足的李进逃回兴王府,被刘䶮斩杀。程宝进攻交州,同叛军苦战,最终失据被杀。程宝后为被道教列为己酉太岁神仙。

从交州失守之后,刘䶮很生气,一直等待再次进攻交州的机会。直到大有十年(937年),一次难得的机会出现了。杨廷艺的牙将皎公羡杀死了杨廷艺,自立。杨廷艺的女婿吴权发兵攻击皎公羡。皎公羡无力抵挡,便向南汉求援。刘䶮面对这样的大好机会,当然不会放过。他立刻让自己的儿子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徙封交王,率大军进攻交州,自己也御驾亲征,屯驻在海门(今越南海防市安阳县北)。

南汉志在必得。但是等待南汉援军的皎公羡在援军到来之前,就已兵败被杀。南汉远道而来,失去内应,计划被打乱,但三军已至,那就打呗。于是双方在白藤江展开了会战。吴权先是派了一部分快艇前来挑战,刘弘操见对方人少,不假思索,立功心切,便倾军进击,将对方打得大败。眼见对方落荒而逃,本没有什么作战经验的刘弘操乘着涨潮轻率追击。其实吴潮早已将数量众多的巨型木桩包上铁尖,然后植于水下。涨潮时挑战南汉军队,继而佯败引汉军追击至陷阱处。等潮退的时候,南汉的船舰被海里的铁尖刺破船底造成倾覆。吴权派兵追杀,南汉士兵惨死过半,刘弘操也死于乱军之中。刘䶮见大势已去,收笼侥幸逃脱的士兵后,率军怏怏而归。

这次军事上的惨败对刘䶮的打击非常巨大,特别是最为器重的第九子刘弘操的阵亡,让他完全失去了斗志,人变得更加沉迷于享乐,从此失去了收复交州的雄心。交州自此脱离了中国的统治。宋、元、明、清四朝都未能光复交州,这成为了中国人的遗憾。

晚年的刘䶮

晚年的刘䶮失去了理想,开始奢靡起来,大肆营建离宫别苑,用金银装饰房屋,屋内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刘䶮最大的爱好便是引领北商人参观他的宫殿,另一个爱好就是将他强大的创新能力用在创造酷刑之上,他发明了多种前所未见的刑罚。

刘䶮自卑感伴随其一生,为了消除自卑感最好的方法就是获得成就感。炫耀是其一,看着犯人按自己设计的酷刑死去是其二。

当人没有约束和限制的时候,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兽性就是会凸显出来。正如古罗马斗兽场的观众看着斗兽场里的角斗士自相残杀而兴奋得血脉贲张,山呼海啸,陷入颠狂的状态。

南汉帝国风云录(中)——刘䶮,广州的城隍爷

与人斗,与兽斗

刘䶮虽然喜欢设计酷刑和观看酷刑带来的快感,但他是一个能控制自己兽性的人,他并未滥施酷刑,他只对作奸犯科之人施以酷刑。实际上他对一般民众是相当爱护的,国家安定富强,可谓是一代明君。因此南汉亡国后,人们才会感念刘䶮,奉其广州城隍庙的主神。所谓城隍庙,就是民间供奉城池守护神的庙宇,非有功于地方民众的英雄人物不能充当。由此可见刘䶮是受广州民间发自内心爱戴的君主。试问一个滥杀无辜的杀人魔王,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待遇?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晚年的刘䶮在史书上是一个杀人狂魔的形象呢?

刘䶮与士人的疏离

当时的广州城西门以外的地方,也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西关,多数是商人聚居。而在东门外,也就是东山口,则居住着有权阶级。广州是一个商业气息浓重的城市,商人的地位比较高,完全不像中国其他地方商人的地位普遍低下。当官的人除了愿意和当官的结成姻亲,也可能会选择富商。没有一个帝皇不忌惮手下的人既有钱又有权。随着南汉国士大夫和富商们相互交织的姻亲关系进一步深化,刘䶮发现到潜藏的危机,自己的中央集权正面临着被弱化的危险。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他选择了开始慢慢重用宦官,然后慢慢疏离士人。作为一个相当聪明的君主,刘䶮知道他现在的权利可以说也是士人支持的结果,因此这种疏离也是相对克制的。但是面对这一局面,士大夫们肯定有点受不了,但手无兵权的他们,只能在私下里发发牢骚,别无他法。然而因为刘䶮的继任者们的胡作非为,和士大夫阶层的利益进一步受损,因此刘䶮受到进一步的牵连,士大夫们以前对刘䶮的不满,开始升级为抹黑,并将各种加油添醋的诽谤最后写进了史书。

刘䶮的致命失误

晚年的刘䶮迟迟对太子人选未能定夺。他之前很喜欢第九子刘弘操,因为刘弘操是所有儿子中最为聪慧的。刘䶮有意扶持刘弘操,在交州之战便有意让正面战场交给刘弘操,如果能攻下交州,刘弘操便有了巨大的军功,可以为其继位奠定基础。无奈天不遂人愿,刘弘操战死沙场。

刘䶮环视自己剩下的十几个儿子,竟找不到一个很满意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早夭,三儿子刘弘度、四儿子刘弘熙都是骄横任性的人,其他的儿子要么懦弱,要么才疏志短,都不是可堪重任之人。

随着年纪的增长,刘䶮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也陷入了严重的衰退。

大有七年(934年),刘䶮命秦王刘弘度募集一千宿卫兵。刘弘度所募之人皆是地痞流氓,刘弘度和这些不入流的人沆瀣一气。南汉第一谋臣,忠直的杨洞潜向刘䶮进谏说:“秦王是南汉皇位的继承人,他本应该亲近行为端正的人。任用他治军已是过失,现在他竟然公开亲近成群的小人。”

已不再择善如流的刘䶮面对这样让他丢面子的话,自然是没有好心情:“刘弘度自己懂得怎么治军,他的事过度劳烦您了,让您多虑了。”

南汉帝国风云录(中)——刘䶮,广州的城隍爷

刘弘度

刘䶮不去正视儿子不端的行为,背后原因实际上是自卑导致的过度爱面子。认为约束儿子就是等同于承认儿子的不是,进一步来说就是等同于自己的过失。刘䶮无法摆脱性格的桎梏,也就无法摆脱命运的魔咒。

刘弘度就在毫无制约的情况下,经过八年的时候,将其骄横的性格发展得更加深入骨髓。

大有十五年(942年)四月,刘䶮患病不起,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吃到今年的芒果了(刘䶮特别喜欢岭南的水果,乃至于他死后也用了很多仿水果的陶制品陪葬)。他和右仆射兼西御院使王翷谋划将刘弘度派去镇守邕州,刘弘熙镇守容州,以便让孝顺谨慎的刘弘昌继位。诏书都已拟定好,准备发布执行时,恰好遇到崇文使萧益进宫问刘䶮的病情。刘䶮便咨询他的意见。腐儒萧益认为要坚持立长不立幼的古例,不然会导致难以预料的混乱。已经病得行将就木的刘䶮,听到萧益这么一说,也变得不安起来,随后便更改了诏书,立刘弘度为太子。这一临时变卦的决定,可以说开启了改变南汉国运的命定之轮,南汉从此进入了可悲的剧情。

南汉的悲剧是如何演化的?请继续期待下一篇文章《南汉帝国风云录(下)——盛极而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