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心酸,这些新年习俗基本上都消失了(新年心酸的说说)

人人都盼望春节,但在庆祝新春的时候,大人基本上就是盼着年终奖,小孩儿便是想着压岁钱,估计只有老人才会留心各种习俗吧。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那些被大家忽略了的,正在慢慢消失的新年习俗。

小年祭灶

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年三十的晚上,要把灶王爷和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

心酸,这些新年习俗基本上都消失了

祭灶时间各地不一,官府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腊月二十四(又有: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心酸,这些新年习俗基本上都消失了

其中,灶糖又称关东糖,粘性很大。抽成长条被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形则被称为糖瓜。用糖祭灶,让灶王吃了嘴甜,只说好话不说坏话。

腊月二十四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或打扬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心酸,这些新年习俗基本上都消失了

在民间有种说法,“土地神”不能随意惊动,所以房屋周边、家里大的家具平常是不能乱动的,唯独扫尘那一天,可以随便搬动家里的大件。此时不打扫,更待何时。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据说是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心酸,这些新年习俗基本上都消失了

由于玉帝会在腊月二十五下到凡间,查看人间善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祈福,称之为接玉皇。在这天,人们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的表现。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流行于江南一带。腊月二十五这天(有的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人们将火炬的长杆立于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心酸,这些新年习俗基本上都消失了

百无禁忌赶乱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民间认为“神煞上天,百无禁忌”,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二十三日后至三十日前均为赶乱岁的日子,民间也躲在这几天举行婚嫁。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

心酸,这些新年习俗基本上都消失了

年二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有两句民谚:腊月八十二,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这时候,应该准备主食的材料了,二十八发面,二十九蒸馒头,时间刚刚好。

心酸,这些新年习俗基本上都消失了

而贴花花,就是指张贴年画、春联、窗花等,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在自家门前贴上一副大红春联,增加喜庆气息。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符为辟邪之木,后蜀君主爱好文学,每年命人题写桃符。后来造纸术问世,红纸便替代了桃木。

初一不动扫帚

正月初一是百年、占岁、聚财的日子,同时也是扫帚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扫帚,否则会被扫走运气。但如果非要扫地,必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但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

心酸,这些新年习俗基本上都消失了

正月初三不出门

正月初三成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遇上赤狗的人一定不会吉利,所以初三也是“凶日”,不宜外出。另外,“赤”字也有“赤贫”的意思,所以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不过,现在基本上没有人会在意这个说法了吧。

心酸,这些新年习俗基本上都消失了

接灶神

俗话说送神早,接神迟,所以今天要在下午四点钟左右的时候接神。家家户户会准备牲礼果菜,焚香、烧金纸、放鞭炮以示恭迎。当然,现在大多数人的家里都没了祭灶神的习俗,更不用说接灶神了。

心酸,这些新年习俗基本上都消失了

送穷神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主要是为了祭送穷神。传说穷神为高阳氏子瘦约,另一汉族民间传说穷神为姜子牙之妻,是穷苦人的保护神。这些并非吉神的穷神,自古受到渴望富裕新生的下层民众的祭祀,为求多财多福,远离贫穷,汉族民间社会“送穷”习俗一直广为流传。

心酸,这些新年习俗基本上都消失了

心酸,这些新年习俗基本上都消失了

以上十种新年习俗,保留下来的应该不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