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再登楼观台(楼观台简介)

再登楼观台

楼观台位于陕西省周至县东南,距离县城十公里左右,从西安和周至县经环山路均可到达。楼观台是中国道教的圣地之一,楼观台监院任法融道长是前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现任国家民族宗教委副主任,由此也可以看出楼观台在中国道教界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我的家离楼观台大约二十多公里,三十年前,上高中时,我和一些同学曾经骑着自行车去楼观台参观,我们把自行车寄存在山下老乡家里,存车费好像是二毛钱,记忆里那时景区的门票大概是一块五或二块钱。之后多年我再未登山,曾经多次开车从环山路经过,看到楼观台景区已经大变样了,只是没有前去参观。

去年夏天,一个外地的朋友来了,我开车领着他去了一趟楼观台,山下环山路边是道文化景区,建得可谓是“高大上”了,广场宽阔宏大,建筑高大宏伟,广场北边有一块巨石,上刻:天下第一福地;广场上树立着一座巨大的牌楼,上写“仙都”二字;牌楼前的一块石头上,坐落着老子骑牛铜像,寓意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至周至楼观台,在此设下道场,写下了千古奇文《道德经》,此经从此传至天下,楼观台亦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地”。

进入自然景区要从西边的一条路向山底下去,在景区门口有停车场,进入景区,路左边是大树,右边是竹林,环境优雅,让远来的客人一下子就感到了清凉的慰籍。进入景区后,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石刻牌楼,牌楼一面雕刻着“玄妙勝境”,另一面雕刻着“阆苑瓊環”。

楼观台是仙地、福地,说经台其实不是“台”,而是老子说经的道场,建于一坐小山之上。当年老子能选中这里,说明这里的风水极好。高台不高,但却让人高山仰止,古人把这里叫做说经台,就是老子讲经的地方,也说明古人也没有把这座小山叫做山,而是叫做“台”,所谓台,必是居高临下,细细体会,的确有些道理。

台下有一面长墙,上刻《道德真经》全文,至今依然在启迪和教化着人类,其智慧已至高无上,其功德已福延中华民族。院内有一个水池,名曰“上善池”,有关此池还有一个传说,大意是一千多年前,周至时疫,太上老君托梦时任监院张道长,说台前泉水可以治病,果然,此泉水为当时百姓治愈了时疫。三年后大书法家赵孟頫来访,题下了“上善池”三个字。院内有一颗高大的银杏树,据说已有八百多年了,树长得依然很茂盛,院内长廊有文化浮雕,刻的是老子骑牛入关,及至楼观台说经的故事。

说经台是楼观台的核心景区,台在一座小山之上,高约五百多米,拾级而上,沿途树木高大,均铺有石阶,登山之时,凉风习习,及至山上,古树参天。遮阳蔽日,山门巍峨,大殿庄严,游客和香客络绎不绝。山上风景绝佳,眺望山下,松林竹海,楼台殿宇,对面山峰苍翠挺拔,游人络绎不绝。

登翠微峰可以步行,也可以骑马,骑马只能骑到半山腰,最终还是要徒步登山。山下就有十几匹马在等待顾客,价钱要和马的主人商谈,我要了一匹马到半山腰要五十元,我讲了半天讲到三十元,而且只是单程,一个十四五的半大孩子牵着马,往山上行走,马走的是马道,和人行道有交叉但不重叠。

山下有大片的竹子,有细长的,也有粗壮的,密密麻麻的一大片,这些竹子在这里扎根已经几千年了,据说当年老子骑青牛入关到了楼观台的时候,就被这里的松林竹海吸引住了,遂留在楼观台说经讲道,留下了中华民族宝贵的《道德经》五千言。登山的过程也是竹退松进的过程,越往山上走,竹子越少,松树越多。人行走在松涛中,能够享受阴凉,也增加了登山的乐趣。游客们在竹子和松树下拍照、合影,楼观台的竹子和松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凡到此参观的人无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想三十年前,登山的路还没有这么好,竹子和松树的长势也不像现在这样郁郁葱葱,整个景区的管理也没有现在这样成熟。现在景区经过对景观、道路、建筑等修缮以后,接待能力提高了,景观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改善。

所有来楼观台的游客都是冲着老子来的,老子最著名的《道德经》就是在此地写成,《道德经》不仅对中国,对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自先秦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所注《道德经》大约有300个版本,《道德经》的传播已经远涉重洋,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道德经》,一些外国专家、学者也在研究这部经典著作。对于《道德经》的认识,宋真宗赵恒说:“老子《道德经》,治世之要”。鲁迅则认为:“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毛泽东对《道德经》的看法超乎常人,他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古代皇帝认为这是一部治世经典,文学家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经典,史学家认为是圣人之道,哲学家认为这是一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奇书,军事家则认为这是一部兵书奇典。纵观《道德经》,其核心是“道法自然”,由此可知,此道为做人之道,亦为治世之道,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道。

楼观台显灵山老子铜像高约二十四米,是人们为了纪念和弘扬老子的精神修建的。老子有名有姓,是世间之人,但不是凡夫俗子,老子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是因为其思想的伟大,道教只是继承了很少一部分思想,老子的思想里没有门派之争,其思想之深、之广,后世之人难以企及。庄子和老子的思想一脉相承,庄子发扬了老子的思想,提出了“逍遥”的观点,老子是“道法自然”,主张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自然成长或轮回,庄子则以比较积极的态度来享受人生,享受自由的快乐。

山下老子庙里供奉着老子神像,这是对老子的尊重和怀念,但我认为对老子最大的尊重就是去践行《道德经》五千言,修身、修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自私自利的人,有人甚至去求老子保佑自己升官发财,这就是大笑话了。对老子磕头烧香不是最好的纪念,而是只敬表面,不究其里,甚至一些做了坏事的人也去求神拜佛祈求保佑,那就真的无法理喻了。

楼观台是产生中国重要思想的地方,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讲学布道的地方,游人们在参观拜谒的时候,应该多了解、学习老子的思想,认真研读一下《道德经》,如果景区能找几位道学高人,每天在说经台讲讲经,普及一下国学,也是不错的,当然,把讲的课录下来循环放也可以,就像庐山的电影院里常年循环放《庐山恋》这部电影一样,可以对参观的群众进行普及性教育,使国学得到发扬,使民众受益。

怀着对圣地的崇敬心情,参观游览完楼观台,是对自己的一次精神洗礼,也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在这里,总是感到老子强大的气场,美景只是一个陪衬,楼观台最重要的是,这里是老子的伟大思想发源地、《道德经》的产生地,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诞生地,《道德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经典,也是中国国学的典籍,正是有了这些,楼观台才与众不同、卓尔不凡,在中国道家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不断传播和发扬着老子及《道德经》的文化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文化理论和哲学思想支持。

再登楼观台

作者简介:张春喜,笔名秦人,男,1970年出生,陕西武功县人,吉林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煤化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化厅“陕西文学创作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榆林学院兼职教授。发表文学作品300多篇,获得第四届新加坡大专文学奖、“神华杯”第六届全国煤矿乌金奖等文学奖励40余次,作品被选入十多个选集,出版个人作品集《秦人文集》4部,主编教育类图书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