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诗文:《赏析李白与杜甫》戴建业(上)(李白经典诗文)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评分】⭐️⭐️⭐️⭐️

为了您能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

致力于分享富有启发性的读书笔记和影视评论

目录

  • 一、你见过双日当空吗?
  • 二、“盛唐气象”长啥样?
  • 三、“盛唐气象”的“橱窗”
  • 四、别样的“盛唐”
  • 五、这才叫“豪放飘逸”
  • 六、你能品味“沉郁顿挫”吗?
  • 七、李杜诗篇:为何读与如何读
  • 01.最浪漫的糊涂虫
  • 02.是要自由,还是要功业?
  • 03.大唐最狠劝酒歌
  • 04.把高尚和功利都嘲讽了一通
  • 05.疯子送别
  • 06.写这首诗,高考绝对不及格
  • 07.走狗屎运!
  • 08.一首诗歌,一种性格
  • 09.李白的“白话诗”
  • 10.如何用一堆地名堆出一首好诗
  • 11.数学学霸
  • 12.神韵诗派的鼻祖
  • 13.岂一个“爽”字了得
  • 14.别样的琴声
  • 15.“天生丽质”

一、你见过双日当空吗?

“大诗人”不仅必须诗艺非凡,还必须人格伟大和境界崇高。“名诗人”只要诗艺高超,甚至只要某一诗体独擅,如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就因为他长于七绝,被人尊称为“诗家夫子”。中国古代被称为“大诗人”的屈指可数,如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他们中间屈、陶、苏,在各自的时代都是孤日当空,唯独李白与杜甫是双日并世。


二、“盛唐气象”长啥样?

“盛唐气象”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就目前的资料看,这一术语由南宋严羽首创,可他并没有告诉我们,“盛唐气象”到底“长”啥样。他只在不同的地方零零碎碎说过:“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诗评》)归纳一下这几处的说法,他的“盛唐气象”是指几种风格特点:或雄壮,或浑厚,或飘逸,或沉郁,或悲壮。

要是把它仅局限于诗歌风格,那“盛唐气象”就太单薄了。其实,“盛唐气象”这一概念内涵丰富,它涵盖了盛唐诗歌的诗情、诗境、诗风和诗语。

表现宏伟阔大的境界,抒发博大宽广的胸怀,书写目空一切的自信,富于奇幻夸张的想象,运用天然入妙的语言,还有那或激昂或沉郁的情感,或明朗或冲淡或悲凉的情调……把这一切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就是“盛唐气象”的大致模样。

“盛唐气象”出现于诗歌史上的“盛唐”,盛唐诗主要是指唐玄宗开元初至天宝末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历时四五十年时间。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序》中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兼备矣。”后人通常把“开元十五年后”作为盛唐诗歌成熟和繁荣的节点。

“开元十五年后”,迎来了诗国最美的春天。此前天寒地冻,地上刺骨的寒风在逞凶,头上漫天的雪花在飞舞,花花草草的嫩芽不敢露头;此后春意阑珊,连诗人也“长恨春归无觅处”,越到后来就越是“绿肥红瘦”,一直挨到秋天便“无边落木萧萧下”。

要是没有“盛唐气象”的语境,怎会产生李白和杜甫这样的大诗人?马上有人会说,要是没有李白和杜甫,又怎会有诗国的“盛唐气象”?

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似的鬼问题,是刚才写着写着才冒出来的,说真的,它把我自己也给弄蒙了。

盛唐诗坛群星璀璨,除李白和杜甫两位大诗人外,一时的著名诗人还有:王维、孟浩然、王昌龄、岑参、高适、李颀、王之涣、崔灏、王翰、祖咏、储光羲……李杜是这盛唐诗人群体中最出色的代表,是姹紫嫣红诗苑中最鲜艳的奇葩,是无边林海中最亮眼的参天大树。


三、“盛唐气象”的“橱窗”

在唐代诗人中,也许要数李白的人生最为彪悍,他的生命力最为旺盛,他的性格最为浪漫,他的激情最为猛烈,他的夸张最为火爆。

盛唐诗坛上的那群诗人,同样个个自我感觉良好。“旗亭画壁”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王之涣、王昌龄、高适三人,个个都觉得“老子天下第一”,逞才竞技还谁怕谁?当然,自我感觉最好的是李白,他不仅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还一直觉得自己身上有“仙气”。“谪仙人”的称号,并不是对他的敷衍恭维,而是同行发自内心的惺惺相惜。

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离开这个世界,李白老人家就觉得自己不是肉胎凡身,他一直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天下没有他李白搞不定的事情。年轻时称“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与韩荆州书》),中年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老来仍然相信自己“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为宋中丞自荐表》)。

自少至老李白都以大鹏自喻,年轻时的《大鹏赋》称道大鹏“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神力,直到死前的《临路歌》还唱道:“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生要“斗转天动”,死也要“飞振八裔”,当得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白通过个体生命的激扬,深刻地表现了我们民族处在盛世的那种伟大的活力。

人的生命力越旺盛,他的欲望就越多,他的抱负就越大,他的眼界也就越高,因而他的痛苦可能越深,他的失望可能越惨,这使他的精神世界长期处于冲动—亢奋—希望—沮丧等骚动紧张的状态。生命力孱弱的人承受不了这种精神磨难,他们会很快就放弃了自己的抱负,压抑住自己的欲望,回到“知足常乐”式的苟且偷安。只有李白这样的强者,才敢与绝望进行搏杀,才不会向挫折和失败认输,更不会向坎坷的命运屈服。在现实世界,李白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这才是“彪悍的人生”,这才是真正的“爷们”。“爷们”的本质是笑饮生命的苦酒,笑对人生的成败,生命因其“彪悍”而深广,人生因为“爷们”而坦荡。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最为“爷们”者非李白莫属。李白是唐代诗坛上横刀立马的英雄,他单枪匹马地在心灵的王国中纵横驰骋。这位精力弥满、才情奔涌的天才,不乐于也不屑于“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才是他的创作方式。严羽说“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文字就是他笔下的千军万马,强烈的激情就是他驱动的滚滚洪流。

他像匹脱缰的烈马从情感的一极,突然跳跃到情感的另一极。他时而被淹没在愤怒的大海,时而又被逼上绝望的悬崖,时而又登上风光旖旎的峰顶,只有生命力极其旺盛的诗人,才会在心灵深处形成这种凶猛的海啸。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蜀道难》)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极度亢奋的生命激扬,不可一世的傲兀狂放,出人意表的想象夸张,使人震撼的气势力量——李白的诗歌就是“盛唐气象”的“橱窗”。


四、别样的“盛唐”

在唐代诗人中,无疑要数杜甫的心胸最为博大,他的境界最为崇高,他的人格最为健全,他的情感最为深沉,他的眼光最为敏锐,他的感受最为细腻,他的体察最为细致。

既然李杜并肩,二人必有其共同点:他们对自己的才华都同样自信,他们的生命力都同样旺盛,都同样具有英雄主义激情,都同样具有远大的抱负,也都同样具有深厚的同情心。

李、杜二人个性、气质和才情的不同,各人诗歌内容、风格和创作方法的差异,正好揭示了“盛唐气象”内在的丰富性。李白为人热烈奔放,豪迈不羁,他的诗歌更多地表现了那个时代蓬勃向上、浪漫豪放的精神;杜甫为人则稳健节制,博大深沉,他的诗歌更多地表现了大唐由盛转衰的痛苦历程。在李白那里的纵情欢乐,无限憧憬,恣意幻想,在杜甫那里则表现为忧心忡忡,痛苦的反思,深刻的揭露。因而,李白的诗风豪放飘逸,杜甫的诗风却沉郁顿挫。

这些年的大学课堂上,教授们喜欢拿一些西方的术语,胡乱给我们的古人贴标签。莫名其妙地给杜甫贴上“现实主义诗人”,好像杜甫老是盯着脚下的土地,从来没有望过天上的星空,不仅与浪漫完全无缘,更和狂放沾不上边。

其实,在放纵和疏狂上,年轻的杜甫从来是“当仁不让”,在对才华的自信上,杜甫更与李白旗鼓相当。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上大学前,我就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伟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但那时我以为他是在恭维别人,上大学后才明白这是在说他自己。想想看,今天的求职者要是吹自己“下笔如有神”,面试官肯定断言“他有病”。杜甫接着对韦左丞说,“我的赋只有扬雄可以匹敌,我的诗只有曹植可以比肩”。大家知道,扬雄和司马相如是汉赋双雄,而曹子建是唐以前被公认为最有天才的诗人。相传“才高八斗”就是说他,诗国狂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十斗,子建独占八斗,我一人占有一斗,剩下的一斗天下人共用”。谢灵运虽说狂得要命,但至少承认子建的才华是自己的八倍,哪知道杜甫比他更狂,觉得子建勉强才能与自己靠近。这个世上,没有最狂,只有更狂。大名士李邕求着与他见面,著名诗人王翰乐意与他为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那更是赤裸裸的炫耀,赤裸裸的要官。假如你对杜甫的自负,还没有更清醒的认识,再给你读读他早年名作《望岳》的结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绝顶,一定要感受一下俯瞰群山的盖世豪情”!这是“目空一切”的气概,也是藐视天下的雄心。年轻人“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傲,诗化为“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这是雄心,也是眼界,更是自信。

和盛唐的大多数诗人一样,他的青年时期是在轻狂放荡中度过的。二十岁那年东游吴越,还备好了帆船准备东游扶桑:“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壮游》)他晚年还为没有去过日本游玩而遗憾,即使今天的中国人,又有多少人去过日本呢?谁说杜甫“与浪漫不沾边”?一看诗名《壮游》就知道,杜甫是专来夸耀自己的“当年勇”:“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放荡”“清狂”“呼鹰”“逐兽”,这一切可不是我的“诬蔑”,全都是杜甫的自供自夸。

杜甫从小就瞧不起身边那些小伙伴,觉得他们全都懵懵懂懂、浑浑噩噩,他不仅把对他们的轻视写在脸上,而且还常常挂在嘴边:“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壮游》)假如我是杜甫的同龄人,我肯定就成了他眼中的“俗物”。中青年的杜甫仍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激情。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房兵曹胡马》中的“胡马”,就是产于西北的名马。你看看那“风入四蹄轻”的矫捷轻俊,看看那“所向无空阔”的骁勇豪纵,再看看那“万里可横行”的豪气胆量,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是在借对胡马的形象刻画,来抒写杜甫自己目空四海的雄心,是在展现他那纵横天下的血性!《画鹰》是一首咏画诗,诗人把画鹰写得神气活现,好像马上要从白绢上飞出来似的。“身思狡兔”写苍鹰攻击的本性,“侧目似愁胡”写苍鹰凶猛的英姿。最后两句说,“雄鹰呵,你什么时候去搏击长空,快把那些‘凡鸟’的毛血洒满原野,铺满草丛”。此诗中的“凡鸟”,就是《壮游》中的“俗物”。由此可以看到,年轻的杜甫对平庸的厌恶,对勇武的推崇,对英雄的礼拜。

李白与杜甫那种旺盛的生命力,那种英雄主义的激情,是我们民族处在鼎盛时期的那种伟大民族活力的折光。你看看李杜身边那帮兄弟,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开阔境界,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远大追求,还有那“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张狂荒唐,更有那“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壶清酒就倡家”的轻狂放荡,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爷们”,更深切地感受恢宏、雄强与浪漫的时代精神。李杜及身边那伙兄弟全是高声大气的“爷们”,他们逢山开道,遇水筑桥,迎敌冲锋,携友醉倒……这帮“爷们”孕育于民族血气方刚的盛年,闯荡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春天。

李杜诗中的这种境界,这种激情,这种气势,这种想象,这种夸张,这种张扬,是“盛唐气象”独一无二的“特产”,也是“盛唐气象”最生动、最充分的展现。

杜甫后来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正是这种自我超越,使他能够表现出另一种“盛唐气象”,或者说“盛唐气象”的另一个侧面。也正是这种自我超越,成就了他自己的伟大,使他真正地在诗歌王国“一览众山小”,使他在精神境界上甩出了盛唐那帮“爷们”几条街。

杜甫身历了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不仅目睹了民族的苦难,也和民族一起受苦受难,因而,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个人的悲欢与民族的悲欢,在杜诗中总是紧紧地连在一起。这使得杜甫在抒发个人情感的时候,也是在表现民族的痛苦、悲切、焦虑和期盼,他通过个人命运的书写,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揭示了时代的精神和历史的走向,这使杜诗成为时代的“诗史”。我们来以两首杜诗代表作为例。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大家只注意到,《春望》抒发安史之乱的惨痛,书写“国破”之际的悲泣,可完全忽略了民族的大悲与个人的巨痛,在此诗中总是水乳交融在一起。“感时花溅泪”言国,“恨别鸟惊心”因家。“烽火连三月”又言国,“家书抵万金”再说家。在这里,杜甫的家事是因国事而起,国事因而便成了他的“家事”。个体与民族就这样实现了有机统一。这两首诗都是写国事,前者泣于大悲,后者泣因大喜。“剑外忽传收蓟北”是全诗的喜因,由于喜讯过于突然,所以“初闻涕泪满衣裳”,接着而来的便是“喜欲狂”,如长江破闸奔腾而出,“白日放歌”“青春作伴”,处处都洋溢着喜气,结尾两句“即从”“便下”节奏之快,使人误以为杜甫不是乘车、坐船,完全像是在坐飞机、乘火箭。

他早年目空四海,蔑视平庸,讨厌“凡鸟”,极富英雄主义豪气,随着饱尝国事家事的惨痛,他对弱小孤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然也就有了更深厚的同情,他深切地感受到“民生之多艰”,在把自己献给多难祖国的同时,也把自己献给了苦难中的人民,并把这些视为创作的动力和人生的真谛。年轻时赞美“万里可横行”的胡马,晚年却哀怜尘中的病马:“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病马》)并关切离群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孤雁》)

他那“致君尧舜上”的抱负,变成了“济时敢爱死”的壮心;他那博大宽广的胸怀,化成了深厚广博的仁爱;他那“万里可横行”的豪纵,变成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同情心。


五、这才叫“豪放飘逸”

大家知道,“豪放飘逸”是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先来“咬文嚼字”,所谓“主导风格”,是指一个作家或诗人,多种风格统一中凸显的主要特征。风格这种东西,不难于感受,可难于说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于心而不明于口”。

既然豪放主要指情感和气势,这里便通过李白的“酒兴诗情”,来让朋友们感受一下什么是“豪放”。因为饮酒很容易观察到一个人的个性、为人,也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情感强度。

陶渊明喜欢一人独酌,而李白倾向于聚友豪饮;陶渊明喜欢细细品味,而李白则习惯海吸鲸吞。

陶渊明饮酒时,大多是一人自斟自饮,你看他品酒时的那份悠闲恬静:“静寄东轩,春醪独抚”(《停云》),“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饮酒二十首》之七),“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己酉岁九月九日》)。

要是看到陶渊明这样饮酒,李白肯定要笑他“斯文”。李白哪怕是一人独饮,照样会发酒疯似的闹得天地不宁:“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诗题明言是一人“独酌”,诗中却“邀”明月共饮,还要凑成“对影成三人”,更要一下狂歌,一下乱舞。

像他这样精力过度旺盛的人,无疑难以忍受孤寂,他借诗与酒来尽情展露才华,也借诗与酒让生命的激情得以尽情喷发:“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襄阳歌》)一饮就要饮到醉眼迷蒙,远看汉江水鸭头色似的碧绿,以为是刚刚酿好的一江葡萄酒。我的个天,不仅人生百年要天天饮酒,而且天天还要狂饮三百杯;不仅要天天狂饮三百杯,而且还要饮尽一江水!

我见过一口气把一杯酒喝干的酒徒,见过一口气把一碗酒喝干的酒鬼,你见过还想一口气把一江酒喝干的酒仙吗?

兄弟,熟读几遍这首诗,你就知道饮酒的海量,什么才算“倒海翻江”;背诵几遍这首诗,你就能感受诗歌的气势,什么才算“豪迈奔放”。

从字面上讲,作为一种诗风的飘逸,是指李白的诗歌给人一种流动轻快、飘然欲飞和自然舒展的审美感受。

我们以《峨眉山月歌》为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七绝只有28个字,在这28个字中,一连用了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

【我的书评】
我想大家之所以那么喜欢戴建业老师的文学课,就是因为他不是将自己置身于高高在上的姿态以一种庄严的老师身份来对后来者传道授课,而是站在我们同龄人的角度,像身边的好友一般与我们摆龙门阵,在探讨共同的诗歌爱好的同时,还互相调侃自嘲一下。


【原文】
要是一般诗人写起来,不知该有多沉重,更不知该有多死板。

要是让我写起来,不,不,不,我写不起来。要硬是用枪逼着我写,我就把这五个地名,按顺序编号为12345完事,要杀要剐全由你。

可李白这首诗竟然成了名作,它没有半点儿人工堆砌的痕迹,全诗读来流动轻快。试想一下,李白要是将这五个地名整齐排列,你定会觉得乏味死板,然而他巧妙地使这些地名错落有致,空间上的每一次转换,就意味着离家乡越远,而离家乡越远,对家乡的思念就越深。不同的地名标明不同的空间,诗中地名的变动就是空间的转换,空间的转换标示了离家的久远。这样,空间转化成了时间,而时间又暗示了情感,于是地名空间的转换,成了情感意识的流动。

当然,李白诗歌的飘逸,更多地还是与他的个性和想象有关。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山是因为山沉静庄重。可李白眼中的山照样飘飘欲飞,如他的另一首绝句名篇《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位于今安徽当涂县长江两岸,东岸叫东梁山,西岸叫西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似天设的门户,“天门山”由此得名。就其夹江而峙的山形来说,天门山有点像它上游的龟山、蛇山。

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为我们留下了写龟、蛇二山的名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这两句写出了长江的浩渺苍茫,“锁”字曲传了龟、蛇二山的险要沉雄。

李白的天门山别有风采。“两岸青山相对出”,真是神来之笔!他笔下的“两岸青山”,像舞女一样轻盈飘逸,从舞台两边联袂而出,翩翩起舞。“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哪里像行于水上的船帆?活像是从天国飘然而至的飞仙。


六、你能品味“沉郁顿挫”吗?

杜甫的胸襟海涵地负,杜甫的诗情悲壮深沉,而杜甫的诗艺则集其大成。

杜诗“集大成”的说法起于元稹,《新唐书·杜甫传》说得更为形象,大意是说,无论诗体、诗风还是诗艺,杜诗都称得上“千汇万状”,诗歌体裁无所不能,诗歌风格无所不有,诗歌艺术无一不精。他人没有的,杜甫全都兼有;他人不善的,杜甫全都兼善。杜甫随便匀一点残羹剩饭出来,就会让许多诗人受惠终生。

的确,杜甫是诗歌的多面手,古体近体无所不善,五言七言无一不妙,五律七律都能称圣。

中唐以后的诗人虽李杜并称,但对李白大多敬而远之,暗中学习模仿的还是杜甫。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少陵诗法如孙吴,太白诗法如李广。”杜甫诗歌有规矩可循,李白诗歌不得其门而入。说白了,李白是那种脱口而出的天才,你再怎么学也望尘莫及,杜甫诗歌虽然堪称艺术的极致,可经由反复学习还可以追踪。

先解释“沉郁顿挫”字面上的意思。清代吴瞻泰在《杜诗提要》中说:“少陵自道曰‘沉郁顿挫’。其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意至而法亦无不密。”吴瞻泰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沉郁”是对诗意诗情而言的,“顿挫”是就诗歌艺术方法而言的,只要诗意浓郁,诗法自然会绵密。“沉”指杜诗感情深厚沉痛,“郁”指感情愤闷抑郁。“顿挫”有点像书法中毛笔的顿笔和转笔,笔锋按下去停一下叫“顿”,顿后笔锋稍松再转折叫“挫”。“沉郁”指诗情,“顿挫”指诗法。

杜诗的沉郁顿挫,是指他诗歌感情深沉、抑郁、凝重,呈现出悲剧性的色彩,与这种感情相适应的表现方式,不是飞流直泻,而是婉转回旋,波澜起伏。

沉郁之情在诗中不难体会,而顿挫之法则须稍费口舌。先以《白帝城最高楼》为例: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这是一首著名的拗体律诗,它运用古体的句法和声调,而对仗又符合格律的要求。先看它的句法,第二句的“之”字,第七句的“者”字,这些虚字用在律诗中,诗句就变成了散文句式。第七句中的“者”字,比第二句的“之”字更有特点,因为从节奏上说,第二句还是常规的上四下三,第七句则变成了上五下二。“之飞楼”三平声可连读,“者谁子”连读则不成句。“者”字语意上应与前四字连成上五,可“杖藜叹世者”五字,念到“者”字又必须顿宕。因此,与第二句相比,第七句在句式上更为奇崛,在语调上更为艰涩。

诗人并非无谓地玩弄文字游戏,他是以奇崛艰涩之句,来抒发深沉郁闷之情。“杖藜叹世者谁子”七字,念起来一波四折,而下句“泣血迸空回白头”,“泣”已经够苦了,而且还是“泣血”,“泣血”不是滴下而是“迸空”,可见所“泣”之“血”是喷涌而出,更让人不忍看的是“回白头”。“泣”而且是“泣血”,“泣血”而且又是“迸空”,“泣血迸空”而且又“回白头”,在层层递进中表现凄苦、惨痛。这首诗的声调、句型、感情三者有机地结合,是沉郁顿挫的代表作。

根据古人的说法,杜诗中的“顿挫”,有时指声调的停顿和抑扬,有时又指章句的转折。清人常说杜诗的“顿挫”就是“句断”,特别是桐城派评点杜诗常用“断”“再断”等字样。

如果欣赏杜诗的艺术技巧有点门槛,开始不妨把李杜诗篇对读,我们体会起来也许更为简单。

李白《行路难》前面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读者都以为他已无路可走,谁也想不到李白来了个大翻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仅峰回路转,而且还高唱入云。李白的代表作常常大开大合,陡起陡落,不难感受他的豪迈奔放。

再来看看杜甫的名作《登高》,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空间上“万里悲秋”,时间中“百年多病”,所以尾联不出意料,杜甫觉得自己的人生“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十四字其情一字一血,其声几乎一字一顿。我们要反复诵读,才能从中领略什么是“沉郁顿挫”。


七、李杜诗篇:为何读与如何读

清人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可见李杜诗篇流传之广,影响之大。从前会写诗歌,不只是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也不只是表现一个人的才华,还事关一个人的出路。古代的考试、社交和公务,都离不开吟诗和写诗。

“李杜诗篇”向来被视为诗歌典范,尤其是杜甫诗歌一直被奉为经典。可是,今天既不考写诗,甚至也不用吟诗,只要会编程,只要会炒股,只要会赚钱,我们的人生就能“潇洒走一回”。

英国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段名言看似头头是道,实则大多似是而非。譬如,逻辑难道只能使人“善辩”,而不能使人“周密”?读诗难道只能使人“灵秀”,而不能使人“明智”?看来,培根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还不如我们老祖宗孔子说得精彩:“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单说“兴于诗”。“兴”是《诗经》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先说一件别的事物或景物,以引起自己所要歌咏的情感。“可以兴”的“兴”字,此处是作动词用,“兴”是“引譬连类”,由此可以联想到彼,学诗可以培养读者的想象力;“兴”又指“感发志意”,读诗能激发人们的生命活力。

李杜诗篇是他们旺盛的生命活力的展现,常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能激发我们生命的激情,能激起我们创造的冲动。另外,李白是想象奇幻丰富的绝顶天才,李杜的想象又各有不同特点,李杜诗篇是培养想象力最好的教材。想象是一个人智力最重要的因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古人说读书养气,李杜诗篇气势宏伟激昂,境界开阔高远,常常吟诵李杜诗篇,能拓展我们的胸怀,开阔我们的视野。另外,杜甫诗歌还能培养我们的爱心,更能养成我们成熟的人性。长期吟诵杜甫诗歌,久而久之定会潜移默化,让我们逐渐远离浅薄,让我们越来越稳重深沉。

李杜并列本应不分优劣,可古人和今人一样,总喜欢拿李白和杜甫说事,有的扬李抑杜,有的扬杜抑李,不掂出个轻重谁都不肯服气。可人又没有秤那么公平,西方人说“趣味无争辩”,你喜欢或讨厌什么,其实说不出个什么道理,事实上也没有什么道理,譬如,喜欢浓艳的嫌素淡偏枯,喜欢素淡的又嫌浓艳庸俗。

李、杜二人的伟大诗篇,同是我们民族和人类的瑰宝,同样都值得大家珍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厚此薄彼呢?当然,你可以有偏好,但不必分高低。

审美趣味越是广泛多样,就越能欣赏各种风格的作品,自然就越能获得更为丰富的精神营养,更为丰富的审美享受,这就像下馆子品菜一样,越不挑食你选择的余地就越大,能吃到的好菜也就越多。

读李杜诗歌可以先凭个人感觉,不必过分考虑专家意见。专家推荐某一经典诗篇,哪怕此诗是经典中的经典,你读后照样可能无感。这种情况十分常见,与你的欣赏能力无关。莎士比亚是公认的世界大家,可托尔斯泰把他说得不值一文。你爱吃海鲜就去吃海鲜,喜欢吃牛排就去吃牛排,同样,你喜欢哪一首诗,就先读哪一首诗,这样才能培养你的阅读兴趣。假如你真的爱上了李杜诗篇,还担心自己不读这些诗篇吗?读诗就像谈恋爱,要是爱上了它,你就会放不下它。

读李杜这样的古代诗歌,千万不能只是默看。只默看李杜诗篇,可能终生都是门外汉。李杜那些经典名篇,尤其是那些格律诗中的经典,就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常以声调的抑扬来表现起伏的情感,反复背诵涵咏,既能加深对诗情的体验,也能增进自己语言的节奏感。


上篇

01.最浪漫的糊涂虫

关于他的出生就被人说得邪乎其邪。有人说,就是太白金星降落在他母亲怀里面,一蹦就蹦出个李白来。李白也觉得自己身上有仙气——这个现在看起来很可笑,可在当时他是很认真的。

【我的书评】
猪猪侠说:低调你麻痹,有牛皮怎么能不吹!


【原文】
李白读的是些什么书呢?听听他自己说的——当然他老人家说的话你不能不信,但绝不能全信,他一说得兴起就有点爱吹牛皮。

他说,“五岁诵六甲”。六甲就是历书,上面有各种农历知识,也有一些神仙鬼怪,比如说今天不能结婚、今天什么神来了。“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他说,从盘古开天地到现在,中国历史没有他不懂的。

他说,“十五好剑术”。《李翰林集序》中就专门说,李白曾经“少任侠,手刃数人”,他亲手捅死了几个人。他自己也吹牛皮,在《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中说,“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是不是真的,我们不知道,反正别人都是这样传说,他自己也不否认,好像他还为此扬扬自得,说起来手舞足蹈的样子。

到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的诗就写得很好,他在当地已经成了名人。《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就是他年轻时候写的。这首五律写得特别漂亮: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诗的前六句写“访戴天山道士”的所闻所见,你看,道家的圣地被他写得优美至极:犬吠应和着水声,桃花滴着新雨。深林里不时有野鹿出没,溪涧中正午时没有钟声。漫山的青霭中点缀着翠绿的野竹,碧绿的山峰上挂着银白的飞泉。我们平时听到狗叫,是在路上或街上,你能想象有瀑布声“伴奏”的狗叫有多美吗?霭是什么?是青山里的雾气,古诗中常把它说成“青翠”。野竹与青霭之间用“分”字,飞泉与碧峰之中用“挂”字,景色写得实在漂亮,用字也用得实在好。

最后两句写“不遇”。到戴天山访到了道士没有?没有。“无人知所去”,连“访”也无从访起了,他只好一个人靠着那棵松树排遣愁思。

李白二十六岁左右离开四川,来到了湖北的安陆。在安陆,他娶到了已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不知道是李白长得帅,还是他会吹牛皮,到底什么原因我们不知道,他居然一到安陆就娶到这么漂亮高贵的太太。

这里有个所谓的“安陆十年”,其实他老人家从来没在安陆老老实实待十年,他是把太太放在安陆住了十年。大概这个太太后来死了,他又娶了一个姓刘的太太,具体不知道什么原因,两人中间好像离异了。他老人家一辈子,哪怕个人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在这期间,他不断地向达官权贵写信。我们看看这些信。到了荆州,他给那个姓韩的地方长官写信,说自己“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他要靠别人赏识来当个官取得社会名声,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他老人家是在求职。

在另一封求职信里,他说,如果不用他,“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完全是一副“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样子。

他原来结交过一个著名的道士吴筠,吴筠把他的诗带给了唐玄宗。唐玄宗看了诗以后很钦佩,就下了一道诏书,要接他进京。李白接到了诏书,临行前写下了这首《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当时那种得意忘形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他只是一个天真的诗人,但绝不是当官的料。

刚到长安那段时间,李白真是出尽了风头。比如,唐玄宗跟杨贵妃高兴的时候,就会把李白叫来写一首诗凑凑趣。李白开始也真的是很高兴,他在诗里把杨贵妃写得像天仙一样漂亮,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拍马屁,而且是连拍几首,首首拍得都好,比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又如,“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这么奇特的想象,这么露骨的恭维,大概只有他想得出来,也只有他说得出来。

他刚到京城的时候,贺知章看到他的《蜀道难》,说“此天上谪仙人也”。当时也流传过很多关于李白的传说,比如李白当年醉答蕃书,杨贵妃就给他磨墨,高力士给他脱靴,等等。不过,前人说说,我们听听,不必过于当真。

时间一长,李白就被权贵们讨厌了。这时,大概杨贵妃也开始讨厌他了,唐玄宗也觉得他不是当官的料。而对李白来说,小官他不想当,一当就想当宰相——他在诗里羡慕的人,都是谢安、诸葛亮等一流人物,其他的人他也瞧不上眼。不到两年,唐玄宗就让时任翰林学士的李白滚蛋了。当时的说法比较好听,叫作“赐金放还”。“赐金”,就是给钱的意思。“赐金放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给了他一笔钱叫他滚蛋。

这一时期,李白非常痛苦,从长安到了洛阳。由于他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刚一到洛阳,杜甫就慕名求见。那时杜甫一点名气都没有,李白也许是被他的诚意感动了,就和他见了一面。

结果两个人见了以后,杜甫可能是被李白那种风采迷住了,也可能是被李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吸引了,他居然听了李白的话,进士也不考了,跟着李白从河南洛阳出发,去了今天的河北、山东一带。
他们一起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半路又遇上了河北的另外一个浪荡鬼——高适,三个人就一起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秋天。北方的秋天很冷,这三个人都是蓬头垢面的样子,仙草没有找到,仙丹没有炼成,仙人更没有见到,很是狼狈。杜甫年纪虽然比李白要小,但他比李白要清醒一些,他对李白说:“我不干了,我要回去了,你看我们三个人成天都在干些什么?”为此,他还专门给李白写了一首诗——《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他们十分狼狈的模样。“相顾”的意思就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飘蓬”就是四处在流浪,三个人都蓬头垢面的;“丹砂”就是仙丹的意思,葛洪是以前的一个炼丹家,他有一本书专门讲炼丹的,书名叫《抱朴子内篇》,所以这句“未就丹砂愧葛洪”,说的就是他们三人什么丹都没炼出来,愧对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是描述他们当时的状态;“飞扬跋扈为谁雄?”是说,“我们这是为啥呢?老兄,我不干了,你去找仙人吧,我不找了,我要回去”。之后,杜甫就离开了李白。不久,高适也离开了。李白一个人仍在到处流浪。

李白一辈子流浪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几乎所有名山都因李白的到访而增辉。在安史之乱的时候,他隐居在庐山的屏风叠。至德元载,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璘违背了肃宗的命令,率兵东下。他表面上是要平定天下的叛乱,其实是为了要和他的哥哥一决雌雄,争夺皇位。为了笼络天下人心,李璘派人到庐山去请李白下山,来加入他的军队,同时给了他很多承诺。李白不懂这些政治上的算计,而且他一直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听说有人请他下山带兵,十分激动,还没有下山的时候,就写了很多首诗。

比如这首《永王东巡歌》之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川”就是河的意思,“三川”指河南的三条河,就是洛水、伊水、黄河,“三川北虏乱如麻”,就是写河南这一带全部沦落在了安禄山叛军的铁骑之下。“四海南奔似永嘉”,说的是百姓纷纷南逃就像西晋时的永嘉之乱一样。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意思是说,在这个乱世只要起用他这个当代谢安,谈笑之间就可以把天下平定。

但是,他刚一下山,唐肃宗就派兵击溃了永王李璘,李白自然就作为叛军的一员被抓捕下狱。

这时李白已经五六十岁了,处境十分凄凉。犯了罪,就要判刑,一判刑就把他判到了夜郎——要把他流放到现在的贵州桐梓去。

李白从九江沿江而上,经过了武昌、江陵,然后到了三峡的白帝城。结果正好遇上了唐肃宗大赦天下,而李白也在被赦之列。他被赦以后,顿时喜得发疯,心里想再不用到夜郎那个鬼地方去了,所以高兴地写了一首《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这首诗,就能看出李白当时高兴的程度,我们好像听到他在喊:“我终于又自由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船速之快真不可想象,这哪是在乘船,分明是坐火箭。

到六十一岁那年,他准备去参加郭子仪的部队——这一举动也是很符合他浪漫的性格。结果在行军的路上,他实在是走不动了,才不得不放弃。回去以后,他在族叔李阳冰的家里寄居了一段时间,没过多久就逝世了。

多年以后,白居易在他的墓前写了一首很沉痛、很深挚的诗,就是《李白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对李白表示了无限的同情,也对他的才华表示了无限的景仰。“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这两句中,白居易说,只要是诗人都命苦,李白是诗人中命最苦的一个。我不太认可这个看法。但他有两句我特别认可:“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他老人家一生真的是写了很多好东西。

用实业家和政治家的眼光来看,他一生没有干过一件正经的事情。他有正经工作也只有一两年的光景,就是做所谓的翰林学士那个时期,其余的时候,他都是待业人员。史学家范文澜称他是政治上的糊涂虫。但是,用文学家的眼光来看,他老人家一辈子好像什么事情都干过。他得到过皇帝的赏识,嘲弄过达官权贵,既有与诗人论诗品文的优雅,也有过辅时济世的雄图,还有过成仙不死的梦想。李白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名川大山,朋友遍及天下各地,他的一生真是丰富多彩。总之,李白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首绝妙浪漫的诗篇。


02.是要自由,还是要功业?

在盛唐时代,每个人都自我感觉良好,其中自我感觉最好的非李白莫属。在这一点上,没有人能比得过他。其实,一个人如果能自我感觉好是特别幸福的,李白就是一个很幸福的人。他在《为宋中丞自荐表》中自述才能,提到自己“怀经济之才”。经济不是“money”,是经纶济世的意思,经济之才就是治国的才能。“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在李白的感觉中,天下没有什么事情是他搞不定的。

才能既然很高了,志向自然也不会小。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到自己的志向:“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他在他的许多诗文中表示,要从政就要扭转乾坤,就要做像吕尚(姜太公)、范蠡、鲁仲连、张良、诸葛亮、谢安这样一流的人物。

李白诗中常提到的这些人,在古代都被称为国士。同样,李白也觉得自己对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有很强的历史责任感。觉得自己与他们是同类。

李白在《赠韦秘书子春》中提到“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这两句诗是对儒家的思想的超越。儒家说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李白说的是,“穷也不能独善,独善并没有用”。所以,李白对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就很不以为然。

他在《九日登高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中说道:“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意思是说,“陶渊明一个大男人,不去管理国家,不去当宰相,却到农村去种田,像这样窝囊的男人,我李白不跟他交朋友”。

虽然每个盛唐人都很自负,但李白的自命不凡比其他人更甚,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人的嘲笑。由于他经常口出狂言,他在《上李邕》中提到过,“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现在来看,我觉得李白的确很可爱,虽然他确实不太懂政治。对自己才能高度的自信、宏伟的抱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都是那个时代赐予盛唐人的,只不过,在李白身上表现得更加强烈和突出罢了。

在盛唐时代,读书人无不向往自由,而李白就是一个同时追求个人精神上和现实人生上自由的典型。

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道:“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这实在是浪漫极了,而且气派之大,我们现在无法想象。

李白的浪漫理想,也经常表现在他的诗歌当中。比如,他在《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中说道:“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现代人要是没有看过《西游记》,你就不知道和仙人一起扫落花是什么样的情景,但身在唐代的李白就想到了。拿着扫帚在天上扫落花,这实在是浪漫极了。

李白的诗歌中,嗜酒、慕仙、携妓、漫游,这四个方面是他写得最多的,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极少,加起来也不过四五首。他的这些诗歌只有放在特定的、追求精神自由、冲破社会和自然的一切限制的社会背景中,才能得到深刻的理解。

过去的李白论者,说李白是为了避世。其实,李白慕仙、漫游,并不是要远离城市,他是要冲破王法的限制和束缚,追求人生的自由。
李白一方面追求人生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想建立伟大的功业,那就必须向现实妥协,向达官权贵求情,向他们写信,拍他们马屁。这就使李白形成了所谓人生追求的悖论。

李白又想自由,又想建立伟大的功业,当他天天自由的时候,因为没有完成历史交给他的使命,他就很痛苦;但当他到中央去当官的时候,他又失去了自由,他和其他的官吏也相处不好,所以无论怎样他精神上都很痛苦。

他在《酬崔五郎中》中说:“壮士心飞扬,落日空叹息。”简单来说,就是他没有当上官,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后面他又说“幸遭圣明时,功业犹未成”。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我有幸遇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但还是没有做出什么成果”。

从这几句可以看出,李白非常痛苦和抑郁。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其实并不潇洒。

想要实现伟大的政治抱负,李白就必须低下高贵的头。他曾不断地跟达官权贵写信,比如给韩荆州写的信里,他说“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这封信完全就像今天的求职简历,里面全写着具备哪些技能。比如说,计算机过了,英语六级也过了,会写诗,还可以写古文,普通话也很不错,考了教师资格证,还编了一本书。

甚至在此之前,李白还写过不少“马屁精”之类的求职信。在《上安州李长史书》中,他就写道:“陆机作太康之杰士,未可比肩;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这几句明显是在夸赞李长史这个人,意思是说:“李长史,你的才气太大了,陆机是西晋的杰士,那和你简直就没办法比,曹植是建安的雄才,但他给你磨墨、捧驾的资格都没有。”胡乱拍了一通马屁,可惜李长史是个文盲,这里面就有问题了。

历史上,有人很会拍马屁,而且拍得不露痕迹,但李白他老人家拍得确实不怎么样。

拿我举个例子,哪个人要拍我的马屁,说:“戴老师你文章写得太好了,连得诺贝尔奖的人,也没有你写得这么好。”那我一听,就觉得这个家伙是在挖苦我,八成是个浑蛋。拍马屁拍过了,会拍得别人全身起鸡皮疙瘩。

但大家还是要理解李白。李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干一番伟大的事业。要干伟大的事业,就离不开这些人的提携,离不开这些人的举荐。所以他的这些行为,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李白的这些游说、求情、干谒,的确是没有白费。天宝元年,唐玄宗就召他进京了。英雄好像找到了用武之地,他以为皇帝会给自己重任,但唐玄宗发现他不是个搞政治的料子,只叫他当了翰林学士。他主要的任务,就是给唐玄宗,还有杨贵妃,凑凑趣,写写诗。

浪漫、才华、富裕、风流,所有元素都有了。李白是当时宫廷生活的点缀,也是典型盛唐气象的代表。

一开始,李白还是挺高兴的,可过了一段时间,他就觉得很无聊,受不了了。他指责皇帝,“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用珠玉来买歌笑,用糟糠来养贤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给小人和笨蛋高薪,给忠臣和贤才低薪。

李白在京城为官这段时间,跟社会、官场格格不入。他给好友岑勋写过一首《鸣皋歌送岑征君》,抱怨自己的苦闷。在诗里面他说:“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于风尘!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在这首诗中,李白把两个特别了不起的人攻击了一遍。第一个,是楚国的申包胥,他到秦廷去哭泣救楚;第二个是鲁仲连,他谈笑之间退了秦兵。李白在这里的意思是说:“老子不愿意学这两个人沽名钓誉。我要远离天地!白鸥来吧,我要和你一起玩。”他在中央待着很难受,但是真正离开了,到了去游山玩水的时候,他又不快活了。

唐玄宗把他老人家赐金放还以后,他一个人在山水中间又天天想着长安。他在《金乡送韦八之西京》中写道,“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风把他的心刮到咸阳树上去了。这两句真是写得很好,也只有李白能写出这样的句子。他的想象之奇特,是别人很难比拟的。

在南方时,李白写了《送陆判官往琵琶峡》:“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这首诗表达的是,李白太想回去了,他太想首都了。在《秋浦歌》之一中,他写道:“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在《长相思》其一中,也表达出了“长相思,摧心肝”。他老人家是实实在在地太想长安了。

过去,我总是叫孩子要有远大的志向,但现在,我不跟他谈这个问题了。李白那么浪漫潇洒的一个诗人,真的有点志向了,也是很痛苦。可见志向越远大,幸福感就越少。

李白一直到死,还非常懊恼地说“天夺壮士心”,还对功业未成耿耿于怀。

李白既有盛唐时代的浪漫气息,又秉有那个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两种时代的潮流在他身上汇聚,在他的心灵深处,经常冲突碰撞,掀起巨大的情感浪潮,使他的灵魂不得安宁,也使他的个体生命得到了充分的激扬。当时,没有哪个人比李白更富有生命力。

李白那种旺盛的激情,在中国诗人中极其少有。他通过自己个体生命的激扬,深刻地表现了我们民族处在鼎盛时期的那种伟大的活力。

举个例子,19世纪美国有一个代表诗人惠特曼,他有本代表作叫《草叶集》,其中一首长诗《自我之歌》是最能代表美国精神的。诗中歌颂那种强壮的肌肉,歌颂那种无边的草原。美国的精神、美国的强悍、美国的浪漫、美国旺盛的民族生命力,在惠特曼这首长诗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们现在翻译他的诗,翻译过来的效果并不是太好。如,“哦,船长!我的船长!”完全没有它那种英语的味道——“O!Captain!my Captain!”它那种生命的激情、那种悲壮,在英汉对译过来以后,就完全不是那种感觉了。

汉译英也一样,比如说我们的“床前明月光”。英文翻译那简直没办法读——“the moonlight before bed”,这读得实在是太难受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总之,用英语读惠特曼的诗,和用汉语读李白诗的感受很相近。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读起来让人全身血脉偾张、热血沸腾。

每一个民族,都需要有像李白和惠特曼这样的诗人,需要他们去表现、去张扬民族生命力的伟大和旺盛。


03.大唐最狠劝酒歌

李白秉有盛唐时代的两大潮流。第一是精神上追求自由;第二是要建立伟大的功业。这种悖论式的人生追求,造成了他的悲剧,同时也成就了他的伟大,更给他的诗情造成巨大的矛盾与痛苦,也同时带来了巨大的力量与魅力。

这是一首乐府诗。在李白以前的《将进酒》,大部分是五言,李白把它改造成了七言,而且还改得非常漂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其实是一首劝酒歌。李白不仅自己狂饮,还劝别人也得狂饮。读完这首诗,还真怕和李白在一起吃饭,因为他这个劝酒太狠了,你完全没办法拒绝,拒绝了显得自己不够爷们儿。

你看李白是怎么劝酒的?他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很长的排比句,极度夸张,奔腾咆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样的句子,只有李白才写得出来。他意思是说:“喝吧!喝吧!在座的各位,你们难道没有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吗?光阴一去不复返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喝吧!喝吧!”

人生短暂,本来是很悲凉的事情,但李白写得多有气势。他说:“早晨照镜子的时候,还是一头黑发。到了傍晚再去照镜子,全变白了。喝吧!喝吧!再不喝就来不及了,人生短暂,今天白昼不喝,夜晚想喝也喝不成了。”

这个排比句的前半部分,是说时光不倒流,喝酒要趁年华;后半部分,是说人生苦短,此时要是不喝,过后就喝不成了。在劝完酒之后,接着下句就总结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三杯酒下肚,李白老人家就开始亢奋,高兴得不得了。他感觉现在人生得意得不得了,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得意。

首诗应该是在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写的。“人生得意须尽欢”,在这一点上,李白跟很多人的态度不一样,和我教育孩子的态度也不一样。我总是说人生要悠着一点,要能够控制自己,自己的情感应该节制。可李白和我们说的正好相反,他是个生命力极度旺盛的人,也缺乏对自己的节制。

“control”对于他来讲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完全没有节制,所以他才会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这个人特别自信,当他三杯酒下肚以后,满脸通红,可能就会更加自信。所以来了下面这两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刚刚离开四川来到湖北的时候,转眼就散尽了三十多万金,他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节俭。下面看他写的,“烹羊宰牛且为乐”,这句如果正常读,那种气势完全出来不了,应该这么读:“烹羊!宰牛!且为乐!”他的节奏极度铿锵有力,这样气势就出来了。

只有李白这首诗,才能用这么铿锵的音节。你不能说:“相见!时难!别亦难!”要是这样读,那简直没办法读下去。

接下来,“会须一饮三百杯”。“会”字,是唐朝人的口语。这句是说,要不饮就不饮,一饮就要饮三百杯。他这样一说,就把别人吓到了,酒桌上很多人不敢喝了,“啪!”就把酒杯放下来了。谁把酒杯放下来,李白就点谁的名。“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他说的“岑夫子”,就是岑勋;“丹丘生”就是元丹丘,两个人都是南阳人。

李白为什么叫岑夫子,而不叫岑勋?夫子本来是一个尊称,在这里有点调侃的意思。我们总是把戴着个眼镜、弯腰驼背、一点生气都没有的人,叫“老夫子”。这里岑勋不喝酒,李白就叫他岑夫子。

元丹丘为什么要叫他“生”?这不是书生的意思。在唐朝,长辈叫晚辈叫“生”,铁哥们儿之间、非常好的朋友之间也称“生”。

这两个人,大概是跟李白特别要好,李白另有长篇七古送给岑勋,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死党,关系很铁的人,所以一个被调侃叫夫子,另一个叫生。再看下面一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李白三杯酒下肚以后,越来越亢奋,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

这跟我们今天那种文质彬彬的卡拉OK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完全是手舞足蹈,他狂了,他边跳边唱:“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钟鸣鼎食,边吃饭边奏乐,是古代的大家族才有的,代表了功名富贵;“馔玉”本来是指精美的食品。

可以看到,他写得很悲凉,而且有点颓废,说“功名利禄、功名富贵统统都没有用,我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喝个大醉”。

紧接着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从古到今那些不饮酒的、老老实实规行矩步的人,死了什么名气都没有,要想永垂不朽,就跟着他来喝酒。从这句来看,整首诗都是在劝酒,高兴的时候在劝,难过的时候还是在劝。

他刚才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说的是功名利禄都不要。但是紧接着,他老人家连喝酒也想要“留其名”,也想着永垂不朽。其实,他对功名还是看得重得很,连喝酒都想到要永垂不朽。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是在举例子,说明上一句“惟有饮者留其名”。为什么拿曹植来举例?因为在李白和杜甫以前,曹植被认为是才气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南朝的谢灵运还曾经吹了牛皮,说天下的才气共有一石——就是十斗,子建(曹植)独占八斗,他谢灵运占了一斗,剩下的一斗,都是其他天下人共着用。

“斗酒十千”,他是说酒很贵,每斗酒要十千钱。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上万块钱,比茅台还贵。这是夸张了,对李白的话不要太较真。

接着往下看,“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意思是说,“我怎么可能没有钱呢?在座的各位,什么都不用管,你们只管喝酒”!可以感觉到,他这个时候已经亢奋得不行了。

他的歌要唱完了,他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五花马”是那时很珍贵的马。有人说,它因马鬃有五种花纹而得名,也有人说,是将马鬃人工剪出五种花瓣来,总之是一种名贵的马。

“千金裘”就是又轻又暖和的皮大衣,很贵重的那种——好像由于古代的野兽很多,即使是裘也只值千金,不像我们今天的裘大衣,那都是几十万,对吧?

他说,“儿子你把五花马、千金裘给老子去当了,换酒给老子喝”!这醉得有点吓死人。底下他又接着说,“与尔同销万古愁”。

之前提到过李白悖论式的人生追求,这首诗的特点其实与之十分相像。裴斐先生在《李白诗论》中说过:“在《将进酒》中,有着浩如烟海的忧郁和愤怒的情绪。”“人生若梦是贯穿着全篇的主题。

裴斐先生的观点到底对不对?第一,这首诗“有着浩如烟海的忧郁和愤怒的情绪”。不能说完全正确,它的确有愤怒,也有忧郁,但是这首诗也有快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第二,如果是人生若梦,什么都是空的,那么就不会有痛苦,心如止水,什么都掀不起波澜。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觉得人生不是梦,我们都还在较真。李白也是一样。所以,显然这首诗表达的不是人生若梦的主题。

他一方面在鄙弃功名富贵——“钟鼓馔玉不足贵”,另一方面又说“惟有饮者留其名”,就是鄙弃富贵与猎取功名对峙,旷达放纵与坚定执着关联。

无论是欢乐还是忧伤、是自信还是失望,不同性质的情绪,矛盾双方都非常强烈,而又毫无节制。这两种情感,往往从一极突然跳到另一极,从最快乐跳到最忧伤。从“人生得意须尽欢”,跳到“与尔同销万古愁”;从“但愿长醉不复醒”,跳到“惟有饮者留其名”。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只有一目了然的龃龉与对立,两种矛盾情绪的相互碰撞,激起巨大的情感波澜,给人以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04.把高尚和功利都嘲讽了一通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的诗歌没有孟浩然的那种清澈恬淡,没有王维的那种优雅和谐,也缺乏杜甫的那种博大和深沉,他常常是漫无节制地恣意幻想,盲目希求、鲁莽灭裂,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平衡,但就是这样,才使他成为盛唐的典型代表。


05.疯子送别

每一个成熟的作家,都有属于他的主导风格。关于李白的主导风格,已经有定论了。《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李白的主导风格,就是所谓的豪放飘逸。

从字面上来讲,豪放就是指李白诗歌的情感和气势豪迈而又奔放。
飘逸本来是指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无拘无束,洒脱自然。这个词用到诗歌上,就是指诗歌给人一种流动轻快、自然舒展的审美感受。

飘逸这种东西,我们要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很困难,但要感受,还是比较容易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诗歌非常美妙,你觉得好得没法形容,但要讲哪个地方好,还真的说不出来。其实看明清人的唐诗评点就知道,古人也有这个困难。

“饯别”就是设宴送别。李白喜欢在楼上款待送别,在黄鹤楼上款待了孟浩然,现在在谢朓楼上又跟他的族叔李云送别。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送别诗的特点是,送者要安慰行者,但李白一上来就用了两个气势逼人的长排比句陡起:“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他说:“叔叔啊,过去那些美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不可挽留。今天的日子真是糟透了,叫人心烦意乱。”

这就是李白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他不仅不想安慰他的叔叔,还恨不得要叔叔来安慰他一下才好。写到这里,一般的作者就要接着写有哪些烦忧,上句不是说了“今日之日多烦忧”吗?

比如,我太太跟我吵了架、今天家里又失盗了、孩子又不听话、跟同事又闹矛盾、工作也很不顺心……既然都说了“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总得数出几个烦忧出来,对不对?但李白可不管那一套,他突然写“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你说急不急人?这句不仅没有半点烦忧,还快活得要死。

这就像我跟大学生们说:“同学们哪!我今天真的是痛苦死了。”大家心里想戴老师今天心情很不好,都等着我说有哪些痛苦,没想到我突然哈哈大笑!大家肯定认为我有毛病。

李白的诗歌变幻超乎想象,不可捉摸。从“今日之日多烦忧”,到“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陡转,我们古人叫“跌宕”,西方的新批评派管这种写法叫“打破读者期待”——你以为他要写有哪些烦忧,他突然却说自己开心得要命。

其实这两句,李白是在切题。“送秋雁”,大雁高飞,叔叔也要离去,而且是在宣州谢朓楼送别,他越写越高兴,刚才的烦忧一下都没有了,所以“酣高楼”。“酣高楼”切到题面的“谢朓楼”。

唐代诗人中,有三个人笔下的秋景开阔俊爽而又生机勃勃: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这两句,一句赞美他叔叔,另一句恭维他自己。

唐代中央的秘书省里面,储藏了很多写炼药求仙的道教典籍。在道教的神仙传说里,蓬莱、方丈、瀛洲都是很知名的神仙居住地,其中又以蓬莱最出名,所以唐人就把秘书省叫作蓬莱阁。由于他的叔叔李云在秘书省做校书郎,所以“蓬莱文章”在这里就是指李云的文章。唐朝人说的“文章”,既指诗又指文,要从上下文确定具体所指,这里主要是说李云的诗歌,李白的意思是说:“叔叔啊!你的诗文写得真好,有建安风骨。”

后面“中间小谢又清发”,他是以侄自居,以谢脁(小谢)自比,在说:“叔叔你的诗写得好,有建安风骨,我的诗也不错,像谢朓那样清新秀发。”“中间”的意思是说,从东汉建安年间一直到唐朝,谢朓刚好在两者的“中间”。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逸兴”就是飘逸的兴致,“壮思”大家都知道,是那种勃发的情志。

三杯酒下肚,他们越喝越亢奋,两个男人都高兴得快要疯了,直到两人都想到天上去,把月亮捉下来玩一玩。

都说李白的生命力旺盛,这体现在他从不回避苦难,尽情抒发激情。他的诗文,总在大喜大悲之间形成巨大落差。

他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看清朝人的评点,在“烦忧”后面会批注一个“断”字,因为后面两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不是紧接着烦忧说的。这种结构,古人称之为“断”。

“欲上青天揽明月”后面也是突然来了一句反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刚才还在快活着,现在突然反迭,又痛苦得要命,大开大合、陡起陡落。

由此可以看到,李白的诗歌结构跟很多人不一样。一般的诗歌中,能找到上下句之间的联系,以及里面的情感线索、发展脉络,但李白这首简直没有办法找到,它中间根本没有一个过渡。

读李白的诗,想起弗洛伊德所说的,“伟大的诗人和精神病人只有一步之遥”,我有点相信了。李白感受和体验的方式,真的跟我们不一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个比喻估计也只有他老人家写得出来:拿刀子断水,把刀子提起来水流更快,想举起杯来消愁,忧愁却更加浓烈了。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意思就是说,“见鬼!老子不干了”!他再也不想装斯文,不想装模作样了,不想绾发髻了,也不想戴帽子了,只想披头散发去“弄扁舟”。

唐朝的男性头发一般都有一尺来长,他们往往在头上盘个发髻,然后用一个簪子把它簪着,有时候出门就戴个帽子,戴个帽子比较好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散发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家里没有人的时候,还有一种就是杜甫诗歌中说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就是没有几根头发,绾不住发髻的时候。

总之,这首诗的思绪,是那种典型的飘然而来,戛然而去。
它在结构上大起大落、陡起陡落、大开大合,构成一种特有的飘逸豪放的美学效果。用常见的章法、结构分析,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所以清朝的方东树说“起二句,发兴无端”。就是“起”得没有来由,其实,他这首“结”得也“没道理”。


06.写这首诗,高考绝对不及格

清朝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李青莲自是仙灵降生……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这里大概意思就是说,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写得最有才华的,最能体现出“飘然而来,忽然而去”的就是李白,在这一点上,没有哪个人比他表现得更充分了。李白的《行路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这首诗,真是能让人读得心神激荡,尤其最后两句,高唱入云,实在是好极了!哪怕他很是痛苦,你也读得很舒畅。

《行路难》是汉乐府,南朝鲍照有《拟行路难》十八首,但写得这样波澜壮阔的,除了李白,再找不到第二人。

这首诗写在天宝三载以后,唐玄宗刚刚把他“赐金放还”,他心里很痛苦,不知道人生的道路要怎么走。这就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金樽清酒斗十千”,对“玉盘珍羞直万钱”。“金樽”好懂,酒杯是金的,非常豪贵。酒是清酒,也是非常贵重的酒。唐朝一般人通常是喝“浊酒”,“清酒”极贵,只有宫廷和达官之家能够饮得起。“斗十千”,意思是说每斗酒要一万块钱,当然这里不讲酒价,只是形容是好酒。“玉盘珍羞直万钱”。盘是玉盘,菜是珍馐(“羞”,同“馐”),特别昂贵,那盘菜值万钱。

要是一般人写,接下去就是要大喝一顿,就觉得他肯定要痛快地潇洒走一回,结果他突然一转,“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在诗情上,是突然陡转,但是在结构上,又与前面紧紧相连。“停杯”紧承“金樽”,“投箸”(就是扔筷子)紧承前面的“玉盘”。你以为他拿起金樽要喝,结果他拿起又马上放下了,筷子拿起来了,结果“啪”地扔了。

更要命的是下面一句,“拔剑四顾心茫然”,一下子就感觉要杀人。把剑“啪”地拔出来,却突然一转,说“心茫然”——不知道自己拔出剑来干什么。

这里他把失败的英雄、悲剧性的英雄,写得淋漓尽致。为什么茫然?其实就是人生无路可走,不知道该怎么办。接下来,他就开始写自己走投无路的情景。“欲渡黄河冰塞川”,想用船渡黄河,但是被冰川堵住了。走水路不通,那就走陆路。“将登太行雪满山”,想登太行山,结果满山是雪。水、陆都走不通,这才是人生的绝路。那时没有飞机,现在常常说“水、陆、空”,当时水陆不通就无路可走了。

但下面,他突然又来了两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真是无厘头,你搞不清楚他为什么来了这两句。刚才还没有路走,突然峰回路转,又有路走了。

这两句里,他引用了吕尚姜太公钓鱼、伊尹梦日的典故,说:“姜太公这个人,在没有得势之前,在时来运转之前,不就是在磻溪垂钓的一个老头吗?还有那个后来当了殷商宰相的伊尹,他原来不也是个平常的人,不过夜晚做了一个好梦,坐船路过太阳和月亮旁边。”古代人往往把皇帝比为太阳,把皇后比为月亮。

这两句是说,“人生无常,安知我李白不能东山再起呢”?于是,他好像觉得又有路走,他神气又来了。结果刚神气了一下,“啪”!又跌入万丈深渊,“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我的路又在哪里呢?”又没路可走了。但到了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没有想到,不仅突然有路走,而且还大道通天!“直挂云帆济沧海”,真是高唱入云。这首诗要拿去高考绝对是不及格的,老师会说:过渡不完整。

李白的诗歌表达了很强的非理性的、纯情感的东西,陡起陡落,“啪啪啪”不断地跳跃。他的生命就是一团火,一直在燃烧、熄灭、点着、熄灭、燃烧、旺盛。李白是一个痛苦的灵魂,就在这么短短的一首诗中,他一下发烧,一下冰冷。但是,这首诗也把他那种豪迈、奔放、飘逸的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07.走狗屎运!

李白的绝句有很大的特点,他一层一层地向前推进,很少像杜甫的绝句那样,是用平行的结构。

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杜甫的绝句,通常四句在结构上都是对称的。
而李白的绝句,往往后一句或后一联,是前一句或前一联的推进或引申,把你的想象带向远方。

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就是层层推进的一个例子。

再比如《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有一天夜晚,我读这首诗,突然感觉特别好,特别羡慕汪伦。我们奋斗一辈子,也不能永垂不朽,那个汪伦——一个普通人,因为一首诗居然就永垂不朽了。

这首诗是说,李白到桃花潭去玩,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就给他送酒喝。宋人说“村人汪伦”,他可能是村里一个私塾先生,也可能就是一个农民,大概比较会酿酒,又是李白的粉丝,就不断地酿酒给李白喝。在李白玩的两三天里,每天都送新酒给他喝。唐朝人喜欢喝新酒,不喜欢喝陈酒。所以喝了酒以后,李白就想对汪伦表示一下感谢,于是就写了这首诗。

汪伦是送者,李白是行者。他一起笔就写得好,也只有他才敢这样起笔,“李白乘舟将欲行”,一起笔,他就把自己的大名端出来了。我找了好多诗,很难找到像李白这样写诗的。

他和汪伦是萍水相逢,谈不上朋友,他根本没有想到有人要来送他。一个人到某地办事或玩,当然希望有人来送他,比如我到某大学演讲,晚上校长说:“戴教授,您白天讲了一天,晚上好好休息,明天派车送您到机场。”我当然要客气一番:“校长,这几天把你们忙坏了,明天我自己打车去机场,派车送太麻烦您了。”校长如果顺口说:“教授要是不要我们送,那恭敬不如从命,您就自己去机场吧。”真要这样,我肯定气死。谁都喜欢热闹,谁都在乎热情。“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像徐志摩这么洒脱的人毕竟不多,更何况徐志摩是在写诗。

第一句是欲扬先抑,第二句“忽闻岸上踏歌声”,是写意外的惊喜。由于根本没有料到汪伦会来送他,所以才有了“忽闻”两个字,突然听到有人来送他,实属喜出望外。“踏歌声”略有二义:一是古代的一种竹竿舞,两人持竹竿的两端,随竹竿一上一下,舞者应节一起一落;二是指边唱歌边用脚打节拍。这里的踏歌,就是边唱边走。

读到这个地方,我发现汪伦这次送人,违反了人之常情,你们见过哪个人是唱着歌去送人的吗?譬如,我一老同学与我多年不见,出差顺道特地来看我,同窗相见格外温暖,两天之后一听说他要走,我立马唱着歌让他滚蛋,同学情肯定就到此为止了。

他为什么写汪伦是“踏歌”来送他?汪伦是个农民,他爱李白,他是李白的粉丝,李白来就高高兴兴地招待,走就高高兴兴地送他,没有我们这些矫揉造作的依依惜别。

汪伦和李白之间有某种共同的东西。这是两个乐天派,所以才成了一对“忘形交”。这首诗写出了汪伦感情的真率。

这首诗即使只有四句,仍然是一波三折。“李白乘舟将欲行”,是抑;“忽闻岸上踏歌声”,是扬;然后又一转,“桃花潭水深千尺”,在转的过程中又有承接,这句在结构上是紧承第一句,他的船停在桃花潭,“不及汪伦送我情”,紧承第二句,读到第四句,第二句才是完整的,我们才知道岸上谁在“踏歌”,为什么要“踏歌”。

再有,“桃花潭水深千尺”,本来就够深的了,要是一般的诗人就写成,“恰似汪伦送我情”。但李白就是天才,他还要转进一层,“不及汪伦送我情”。

要用“恰似汪伦送我情”,那就是凡语,虽然漂亮,但不是特别了不起。他突然用了两个字“不及”,就又推进一层。层层向前推进,章法实在是太好。

这一点所有人都没有看出来,清朝的沈德潜看出来了。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这个评语太好了,只有天才才能识别天才。

李白的比喻层出不穷,这是想象力丰富奇特的标志,有时候夸张至极,但又写得全不用力,举重若轻、信手拈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桃花潭水深千尺”,没有哪个比喻、哪个想象,不是绝顶的漂亮,而且是不可重复、无法模仿的。


08.一首诗歌,一种性格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一开始是设问,“有个人问我,‘老弟啊,你干吗到碧山这个地方来呢’?”他要抖个包袱,要卖个关子,“笑而不答心自闲”,十分神秘。

第三句、第四句其实就是在回答第一句,但是他写得一点不实。“桃花流水窅然去”,完全是清幽美丽的仙境;“别有天地非人间”,是第三句的延伸,写得很空灵,留给你无穷的想象,写得自然舒展,流动轻快。

那么,写得实的诗是什么样子的?作为对比,来看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第一句就写得很实,“黄四娘家花满蹊”。说黄四娘家的花多得不得了、密得不得了。第二句他马上就写“千朵万朵压枝低”,说不仅是“满蹊”,而且花朵太多、太密就要把花枝压弯了。

这么多的花、这么密的花,自然引来了很多蝴蝶,引来了很多鸟儿——“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二句、三句、四句,全部是写“花满蹊”,写得很实在。其实杜甫的语言非常漂亮,双声对双声,“留连戏蝶”对“自在娇莺”,好得不得了。所以,不是说他语言不好,而是在整体上写实了,他把那个“花满蹊”全部写满了,形容得淋漓尽致,这样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就比较有限。

如果把他们的诗比作画画,那李白的画上有很多留白,有很多空地可以让你去驰骋想象,而杜甫把他要画的全部画满了,读者自己想象的空间自然有限。可能是性格所致,在绝句这类诗上,无论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绝句,杜甫的绝句虽然很有个性,但像李白的绝句那样韵味悠长的不多。杜甫写得最好的诗是七律、五律、五古、七古。

杜甫的七律诗比李白写得好——可能是李白受不了那个拘束,李白写绝句基本上不用对偶,律诗即使要求对偶,他写时也有意识地不对偶。


09.李白的“白话诗”

李白写得最漂亮、最能代表他豪放飘逸个性的,就是七言古诗,原因是什么呢?五言古诗还多少有点束缚人,每句不能突破五个字,但七言古诗情况就不一样,它每句可以一个字,可以五个字、三个字、两个字、四个字,可以十几个字,非常自由。

它有点近似今天的白话诗,押韵稍稍有一点拘束,但也拘束得比较少。看李白这首《远别离》: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这两句不是诗的语言,原因在哪个地方?比如说,“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的节奏,一读就感觉得到。

古代七言诗,每句一般是上四下三的节奏,上面四个字,下面三个字。《远别离》这个节奏就不一样。虽然这是首七言古诗,但古体诗也有个节奏。这首诗开头两句之后,接下来越写越邪乎,“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乃”“在”“之”,用很多虚词,这就打破了诗歌的节奏,读的时候以为是散文。

古人说,这种语言“披头散发”,所谓“披头散发”,就是指李白诗歌的句式参差不齐,看起来非常散乱,容易表现出豪放和飘逸。

用现代人的目光来看,他有男子汉气概,不是那种奶油小生,只有奶油小生才把头发梳得精光闪亮、一丝不乱。以穿衣服为例,试想,穿上正装西服,扣上扣子,打起领带,迈着正步,弄得规规矩矩,还怎么能潇洒?还怎么会飘逸?

李白的七言古诗的句式,不是一首两首这样。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也是一样,大量的虚词引进诗中。这种无拘无束的散文句子,散发着无拘无束的“野性”,给人一种自然流畅的审美感受。这种蓬头散发的语言,恰恰呈现出一种飘逸自然、豪放浪漫的风格。


10.如何用一堆地名堆出一首好诗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年轻的时候写的,当时他才二十多岁,刚刚离开四川,离开峨眉山。这首诗语言句式流动轻快,极具特点。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只有二十八个字,但连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如果别人这么写,那简直就是账房先生记流水账,肯定死板得无法读下去,根本没办法流动轻快起来。但读他这首诗,一点堆砌的感觉都没有,一点死板沉重的感觉都没有。这首诗一派空灵,读起来非常飘逸轻快。

为什么“影入平羌江水流”呢?这是写的一种动态,有一支歌唱道:“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一起走。”他是坐船在平羌江上,他人在走,月亮也走,他和月亮一起走。月光底下水在流,月影并没有流,他写的是动态的感觉。

为什么要写“影入平羌江水流”呢?诗题叫《峨眉山月歌》,诗人是写峨眉山月,像人一样可亲,与人相伴相随。夜晚从清溪出发,船向三峡开去。

“思君不见下渝州”,这个“君”就是指月亮。“渝州”是古地名,就是今天的重庆。离开了峨眉山,为什么看不见月亮呢?这叫无理而有情。在渝州见到的月亮,不是峨眉山的月亮。人们常说“故乡的月亮”,其实“故乡的月亮”与“他乡的月亮”,是同一轮月亮,但对于思乡的人来说,“故乡的月亮”才可亲可爱,这就是杜甫说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把人的感情写得很细腻,他说“思君不见下渝州”,“思君”是想念故乡的月亮,“不见”是想见而不得,真切地表现了一个刚刚离开家乡、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对故乡的依恋。

为什么这首诗连用五个地名,但仍然没有堆砌感和沉重感?第一,他打破了平行结构,根本没有把这五个地名完全对称地排列起来。第二,他使用空间的变动来展示时间的流逝,有效地把凝固的空间转化成流动的时间。

这首诗不断地写空间的变动,空间上离故乡越远,时间上就离故乡越长,而离故乡的时间越长,对故乡的思念就越深,因而诗人成功地将空间转换成了时间。在句法形式上,他同样也追求那种流动轻快、飘逸潇洒、自然舒展的美学效果。


11.数学学霸

说起李白诗风的流动轻快,《早发白帝城》同样是其代表。这首诗会给我们别样的感受,我们会发现,乘船比坐过山车更迅疾、更刺激: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写的是,李白晚年被长流夜郎,到白帝城的时候,遇上了唐肃宗大赦天下。再也不用到夜郎那个鬼地方去了,李白高兴到极点了。

李白这个人只要一狂喜,那简直就疯了,这首诗就是高兴得发疯了时写的。“朝辞白帝彩云间”,他老人家写得全身是仙气,真是漂亮极了。白帝城再高能高到“彩云间”吗?在李白笔下,它简直像人间的仙境。这一句写白帝城之高,也写出了长江的落差之大,为下面做铺垫。

由于从三峡而下的江水落差很大,江流自然很急,这才有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速度。当然,江水落差再大,哪怕今天乘水游轮,也不可能“千里江陵一日还”,更何况当时靠纤夫拉的木船呢?

耳边还响着三峡的猿声,轻舟已经直下江陵,妈呀,这分明是火箭的速度。

李白被判刑长流夜郎,又大赦回来,他快乐,简直兴奋得没办法,真的要飘飘欲飞了。他老人家真的像个小孩儿,一高兴了就沉不住气,一沉不住气好诗就来了,我的天!


12.神韵诗派的鼻祖

李白的诗歌,不仅是绝句,即使是五言律诗也很少用对偶句,即使需要对偶,他老人家往往也不对偶,总是用散行单句。他在五言律诗中,有点像不守纪律的顽童,屡屡打破规矩。清朝王士禛是神韵派的代表人物,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被王士禛作为神韵诗的代表作: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这首诗里用了一个典故:在安徽牛渚这个地方,东晋诗人袁宏,夜晚一个人,在高唱自己的诗。当时大将军谢尚碰巧坐船从那儿路过,听到他吟诵得很好,就邀他到船上相见。一见之下,两个人相互倾心,于是袁宏运气来了,无意之中得到了大将军谢尚的特别赏识。李白认为自己是个天才,比袁宏更了不起,但是他找不到像谢将军这样的人——他是千里马,现在找不到伯乐。这首诗就是写的找不到知音的孤独。“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他看着秋月,没有吟诗。因为他知道,这个时代已经没有谢将军了。

“余亦能高咏”,他说他也会写诗,可惜“斯人不可闻”,算了吧,别在那儿等了,别在那儿吟了,等也是白等,吟也是白吟,没有人来欣赏你。最后两句写得最好,王士禛对这两句佩服得五体投地,“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临走的时候,满天的枫叶飘飘落下。古人说此二句“一结凄然”,更准确地应当是结尾“凄美”,“枫叶落纷纷”,萧瑟、凄然而又美丽,给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余味无穷。

五言律诗中间的两联要对偶,李白他偏偏全不对偶:“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登舟”的舟是名词,“空忆”的忆是动词,“望秋月”也不能对“谢将军”。“余亦能高咏”同样不能对“斯人不可闻”。所以王琦说“无一句属对,而调则无一字不律”。中间两联应该对偶的他完全不对,但它在平仄上又是律诗。他写格律诗像写古体一样,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洒脱自然,流动轻快。


13.岂一个“爽”字了得

《送友人》是一首送别诗,只有李白写得这么好,语言既对偶,又流动,又轻快,除了李白这样的天才,谁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歌?先来看这首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诗,第一联严整的对偶——不该对的,李白他老人家偏偏要对,“青山”对“白水”,“横”对“绕”,“北郭”对“东城”。首联写的是什么?送别之地。他把送别之地写得真美,青山说“横”,白水是“绕”,构图实在是漂亮。远处的青山,眼前的白水,颜色搭配得也特别好。李白送别诗很少哭哭啼啼的,一开头就用壮景和亮色。

底下两句就是典型的流水对,“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下一句是紧承上一句说的:在此地刚一分手,马上便“孤蓬万里”。上句“一为别”,送者行者合写,“万里征”则专属行者。

流水对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流动轻快,对偶要对得漂亮很容易,要对得又流动又轻快就特别难,为什么?你看我这样穿着衣服,两边的扣子扣得紧紧的,对偶了没有?对偶了。对偶了往往就不能流动轻快。尤其是女孩子的衣服,她往往把领子搞得一个高一个矮,有意识地打破对偶,讲究错落有致。

流水对,就是两句之间不是平行而是延伸,不是相对而是相承,下句是接着上句说,这样才有流动的审美效果。李白诗歌初看像随意挥洒,细读才知道全都严丝合缝。颔联的“此地”紧承首联的“北郭”“东城”,“一为别”为这儿是送别之地,古人称这为“环环相扣”。

下面他接着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游子之意飘若浮云,来去无定;故人之情恰似落日衔山,依依不舍,想落下去又落不下去。
最后两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自兹”就是“自此”,“此”既指此时,也指此地。“萧萧”是说远去马儿的嘶叫声。班马即离群的马,这里指即将随主人“万里征”的马儿。你看他把整个分别过程写得多生动,把手一挥,离人胯下的马呻吟嘶鸣,完全能够想象当时那个分别的场景,千年之后好像还能听到马儿的嘶鸣。连马儿也恋恋不舍,人更是情何以堪?送者不忍分,行者不忍别,全在“萧萧班马鸣”伤心的嘶叫中。

我们今天的分别,实在是一点诗意都没有。我们父母送行,母亲父亲最多说注意安全,情人之间的送行,最多说我到了给你发短信。到底是送行没有诗意,还是有诗意我们也写不出来?这首诗的语言最大特点就是流走自然,尤其是第二联的流水对,滚珠而下,实属唐代五律中的上品。前人称此诗“自是爽词”,读来真的感到很爽,但仅仅有“爽”?用李清照的话来说,岂一个“爽”字了得。


14.别样的琴声

唐代描写琴声的名诗不少,李白之前有李颀的《琴歌》,之后有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白这首《听蜀僧濬弹琴》在诗情、诗风、诗语上都别具一格: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首联“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一起笔就洒脱不凡,简直感觉不到他是在用字写诗,他老人家像泼墨一样,挥笔如行云流水,画上那个和尚像仙人一样,怀抱绿绮琴,从峨眉峰飘然而下,远望如西天下凡的神仙。也许只有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可以和这两句媲美。

“绿绮”是一种名贵的琴。峨眉山在安徽宣城西边,从峨眉峰下来,所以说“西下”。“为我一挥手”是说专为我弹琴,僧人一出手就不同凡响,挥手抚琴之际,如狂风扫过千山万壑,卷起松涛阵阵,琴声清越而又洪亮。“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客心洗流水”,“客”是诗人自称,弹者为主,听者为客。“流水”来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流水在这儿是指蜀僧流动清脆的琴声。“馀响入霜钟”,“馀响”指蜀僧琴声的余音,“霜钟”指秋日里寺庙的钟声。听着蜀僧美妙的琴声,自己的心儿像被洗涤了一遍,灵魂像是被净化了一次,浮躁没了,烦恼没了,琴声飘洒在天空,余韵和着寺庙的晚钟,在山谷间缭绕回荡,把人们的想象带向远方。久久沉浸在缥缈的琴声中,不知不觉中青山罩上了暮色,秋云一层层暗了下来。

这首诗写琴声,只有三、四句正面着笔,“一挥手”写弹,“万壑松”写声,哪怕正面描写也是用比喻,用万壑松涛比喻琴声洪亮,仍然是主观感受,“客心洗流水”更是感受了。我们都知道,洗过澡觉得身上很爽,“心”被“流水”洗了一遍,是什么感觉?我不仅说不出来,甚至也想不出来。

不知道什么叫“飘逸”吗?我劝你们多读几遍“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不知道什么叫“轻快”吗?我劝你们多读几遍“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有助于培养我们更细腻的审美体验。


15.“天生丽质”

诗眼就是通过炼字炼句,使诗中某一字,或某一句,最为别致、最为传神、最为亮眼,成为“一篇之警策”。称为“诗眼”的字,往往扭曲了它的词性,破坏了它的常规意义,看上去或新奇,或怪异,或别扭,读者由诧异而惊喜,因新颖而入迷,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称为诗眼的句,往往颠倒了语序,甚至句子完全无序,字词的因果、并列、递进等关系断裂,初看不知所云,细读才发现妙处,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明朝很多人觉得句中有眼,语言就失去了质朴、自然、浑厚的气象,诗眼是诗歌大忌。这种说法有点偏激和绝对,诗眼的优劣不可一概而论。

除杜甫的诗歌外,盛唐大部分诗歌极少有诗眼,即使有也是偶一为之,如李白“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寒”“老”二字就用得别致。李白的大部分诗歌语言都是脱口而出,天然入妙。不仅是李白这样,盛唐的大部分诗人都追求这种东西——语言浑厚自然,达到一种不可企及的天然境界。甚至刚刚读的时候,感觉完全是一派口语。

李白的这种流动轻快、这种自然舒展,代表了盛唐诗最大的特点——天然,也就是李白所追求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如妇孺皆知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派《子夜》民歌本色,但不用乐府旧题。眼中所见,心中所思,口中所言,李白哪是在有意写诗,不过是见月后信口而成,读来心知其妙境无穷,但嘴里又说不出妙在何处。举头低头,一仰一俯,即景即情,于回环往复之中,寓深切思乡之意,这就是前人所说的,不用意而意真,不言情而情切。

这种语言没有一字诗眼,然而整首诗妙不可言。再看看他一首五言律诗《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首诗虽用乐府旧题,但它的声调完全入律。可是,前四句一气直下,毫不受格律束缚,在句式和写法上又像古诗。“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纯用散行单句,把律诗对偶要求扔到了脑后。李白就像格律诗中的孙悟空,一得意哪管他什么清规戒律,“只图个老孙一时痛快”。

宋代诗人写律诗,黄庭坚声称宁可律不协,也不可使语言陈俗,但他从不敢甩开声律对偶,即使天才如苏东坡,也没有李白在诗国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

我们今天读宋诗佳作,也能感觉到诗人“用力”。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是说它不好,但不管写得如何好,总有点人工的痕迹,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总感到他们在“作”。

我们现在谈诗,尤其是中学课堂上讲,过分强调诗眼和字眼,但在盛唐诗人中,他们是不讲究诗眼和字眼的,他们讲究“天然去雕饰”,雕饰得再好也不属上乘,就像人工整容的美女,与天生丽质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