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这位远祖,为北宋王朝续了一年命?(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词话著作名为)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这位远祖,为北宋王朝续了一年命?

王国维

王国维,字静安,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一起被誉为清华大学“四大导师”,遗憾的是,1927年,王国维黯然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著名金石学家,与王国维同为“甲骨四堂”之一的罗振玉,甚至将王国维之死视为是向身陷张园的晚清废帝溥仪的某种“死谏”,由此,或将王国维悲壮的命运选择和他的一位远祖联系起来。

公元1126年,801年前,他的这位远祖、北宋抗金名将王禀壮烈殉国。

文章目录

王禀,字正臣,河南开封人,其子孙南渡后,有家于浙江静海者,而王国维便是这一支的后人,后来,王国维为王禀做传《补家谱忠壮公传》,收入《王国维遗书》,其中,忠壮是南宋高宗为王禀所赐的谥号,并追赠为安化郡王。

王禀出生于北宋将门世家,其祖父王珪、父亲王光祖均常年战斗在北宋和西夏对峙的前线,庆历年间,王珪为泾州都监,泾州驻地位于即今甘肃省泾川县,都监为北宋武官名,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师长。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这位远祖,为北宋王朝续了一年命?

当时,王珪率部下4500人,随大将任福出战,最后,均战死于好水川,好水川位于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好水川之战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爆发的一次著名战役,宋军共伤亡万余人,好水川之战对之后的宋、夏战争局势影响深远。

王珪战死之后,其子王光祖继续与西夏作战,而王禀是王光祖最小的儿子,也随父征战,并得以锻炼,终成一代名将,而王禀作为北宋晚期的一代名将,其卓越战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镇压和平定方腊叛乱,一是抵抗金人,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太原保卫战,并因此殉国。

宣和二年(1120),方腊在浙江起义,宣和三年,王禀率军随《水浒传》中的“四大奸臣”之一童贯出征,王禀为统制官,可视为实际上的最高军事将领,最终,王禀、辛兴宗、杨惟忠等生擒方腊。

平定方腊叛乱之后,王禀、辛兴宗、杨惟忠等又随即转战河北,随童贯北伐,意图一举收复燕京(今北京),却相继在白沟等地连遭败北,但是,考诸史料,王禀可能中途被杨可世取代,最终退出了这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至于王禀退出战场的缘由,包括王国维在内的学者们并未有明确的考证结果,但笔者大胆猜测,可能与童贯、种师道之间的矛盾有关,二者之间的矛盾,也是导致北伐失利的可能原因之一。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这位远祖,为北宋王朝续了一年命?

这次北伐,童贯为宣抚使,最高统帅,而种师道为都统制,王禀、杨可世为副都统制,相当于前敌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其中,杨可世为西军名将,是种师道的嫡系,而王禀、辛兴宗等则是童贯爱将,为便于指挥,种师道或以杨可世取代王禀,作为前军统制,由此,导致王禀中途退出,这也使他立于不败之地。

宣和七年(1126),王禀再次随童贯宣抚河东(今山西)、河北,并驻军太原,十月,金左副都元帅宗翰率西路军,自山西大同一路南下南侵,至十二月十八日,兵临太原城下,童贯则在金军即将包围太原之前,仓惶出逃,而王禀则以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与太原知府张孝纯留守太原。

当时,王禀用于守城的仅有三千胜捷军,而金军数万人,但直至次年九月三日,太原陷落,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前提下,王禀及其部下坚守长达250多天,堪称“靖康之变”中守城战中的经典战例,之后,金军长驱直入,两路大军齐聚北宋都城开封城下,而开封仅坚守了整整一个月,便被金军攻破,徽、钦二帝被俘、北迁。

金人迅速崛起,势如破竹,一举灭辽,但是,金军真正遭遇的第一场艰难的攻坚战,无疑就发生在太原,而他们遭遇的恰是最擅于守城的名将王禀,为此,金军不得不以所谓“锁城法”,长期围困,其具体做法是 “于城外矢石不到之处,筑垒环绕,分人防守”,由此,导致城中守军与北宋援军“内外不相通。”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这位远祖,为北宋王朝续了一年命?

熟悉宋、元历史的朋友们一定会觉得金人的战法似曾相识,您没看错,1267年,蒙古大军围困南宋襄阳城,显然就师法于此,当时,蒙古人在襄阳城外,筑起长围,将襄阳与外界彻底隔绝,最终迫使襄阳守军投降。

毫无疑问,襄阳之战,是决定南宋命运的关键之战,而太原则是决定北宋命运的关键之战,但是,和襄阳之战不同的是,太原守将王禀有勇有谋,势不降敌,为此,金人不得不穷尽一切攻城器械和手段,对此,《三朝北盟会编》一书保留了当事人、时任知太原府张孝纯写给其子张灏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张孝纯做了详尽的描述,城中军民的悲壮和惨烈,让人不忍卒读,而王禀及其部下们的忠烈和英勇,又让人肃然起敬。

仅金人用于攻城的器械,就有炮石、洞子、鹅车、偏桥、云梯、火梯等无数种,但王禀都从容应对,仅以王禀对付金人填壕(即护城河)的方法为例,“”

“尼堪 ( 即宗翰)填壕之法,先用洞子,下置车轮,上安巨石,木状,似屋形,以生牛皮漫上又以铁叶裹之,人在其内推而行之。节次相续,凡五十余两(辆),运土木柴薪于中,粘罕 ( 宗 翰 ) 填壕先用大板薪柴,次以荐覆,然后置土在上,增覆如初。王禀每见填壕,即先穿壁为窍,致木鞲(风箱)在内,侯其薪多,即使放灯于水中,其灯下水,寻木能燃湿薪,火既渐盛,令 人鼓鞲,其焰亘天。至能不令填壕。”

大意是说,为了越过护城河,金人用牛皮、铁叶包裹住一种类似巨大车棚的器械,作为掩护,这一攻城利器被称为“洞子”,士兵躲进“洞子”里,携带大量柴草填进河道,然后,在柴草上覆土,以此来填埋护城河,便于士兵通过,而王禀则在城墙上掏洞,然后在墙洞里放置类似大型风箱,然后,借助水流,将点燃的灯烛,靠近、引燃金军先放置的柴草,以此,来摧毁金军的阴谋。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这位远祖,为北宋王朝续了一年命?

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尽管金军挖空心思,却始终无法攻破太原城,但是,坚守九个月之久,救援的宋军始终无法靠拢和接济太原城中的军民,最后因为粮尽,城中的将士连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了,金人才最终攻破——

“人众粮乏,三军先食牛马骡,次烹弓弩筋甲,百姓煮浮萍皮糠 … …以充腹,次即妻。男将毙,虽慈父义夫,无不亲食其肉,不暇相易。… …救兵不至,粮食既尽,杀老弱响军,敌知城中困甚,以云梯登城,守者皆不能运动。… …至是金人攻重城如蹈平地。”

即使城破之后,王禀依旧率领部分羸弱的残兵,坚持巷战到底,但眼见大势已去,最后怀抱宋太宗御容,跳进城下的汾河而死。

金军第一次南侵,由于王禀坚守太原,致使金西路军始终不敢越过太原南下,以致于错过了和东路军在开封城下的会合,孤军深入的东路军在获得北宋朝廷割地、犒军的承诺之后,便匆匆撤离,从而,让北宋王朝暂时得以苟延残喘。

但是,一旦太原失守之后,西路军再无后顾之忧,一路渡过黄河,之后,分兵两路,一部扼守潼关一线,阻止北宋最具战斗力的陕西兵东进勤王,另一部则直抵开封城下,和东路军会合,联合攻城,仅一个月之后,便攻破开封,北宋王朝覆灭,这便是“靖康之变”。

由此可见,太原保卫战之于北宋王朝的意义所在,对此,王国维感慨万千,认为王禀的坚守至少为北宋王朝续了一年命,“河东既陷,汁京亦以不可守,然则靖康之局,所以得支一年者,公延之也。”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沈酿川

参考资料:《三朝北盟会编》、《王国维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