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中国道教建筑:靖、治、馆、观、十方丛林?不只有“观”一个称呼(中国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道教建筑是道士用以祀神、修炼、传教以及举行斋醮仪式的场所。”在《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对“宫观”的解释为“宫观是道士修道、祀神的活动场所,为道宫、道观的合称。”总结以上对于道教建筑的解释,道教建筑统称为道教宫观,是道教用以祭祀、修道、传教的神圣建筑空间,它伴随着道教的产生与发展而兴建与演变。

汉末五斗米道初兴,即开始筑有祀神的“治”、“庐”和静修的“靖”(靖室),根据《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四治》中记载,道教最早的二十四个传教区域称为二十四治,分为了上、中、下各八治,但是至今无一能保留下来。南北朝时期演变为“馆”或“观”(个别建筑会称寺),如庐山招真馆、衡山九真馆等。唐、宋两朝时期,道教兴盛,道教的馆演变为宫观。到了宋朝时期,全国发展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并且每处都建有宫观。

宋、元以后,全真道兴起,又建立起丛林之制,如北京的白云观、陕西户县重阳万寿宫、陕西芮城永乐宫、周至县楼观台都是著名的全真道丛林。民间主祀民俗神的建筑称为庙,这些主祀民俗神的建筑虽然形制不高,大小不一,但是数量众多,分布也是十分广泛,有的是独立的道教建筑,有的则是道教宫观建筑群中的一部分。

道教建筑是道教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道教建筑伴随着道教的产生而产生,也伴随着道教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逐步完善自身,从道教建筑的产生、发展到成熟完善,大体可以分为五个过程:

中国道教建筑:靖、治、馆、观、十方丛林?不只有“观”一个称呼

起源期

中国道教建筑伴随着道教的产生而出现,“…杀牛祭祀二十四所,置以土坛,戴以茅屋,称二十四治。治馆之兴,始乎此也。”这是我国道教建筑最原始的写照,道教产生初期,人们为了更加接近神明,故修道的场所会选在山巅以及密林幽谷之中,居住于茅屋或洞穴之中,这也与道教教义中天人合一、融于自然的思想相呼应。东汉魏晋时期,道教建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靖(静室)”“治”等早期道教活动场所东汉末年张道陵在巴蜀地区创立了五斗米道,为了传道、修炼,先后在全国设立了二十四个传教区域,分上、中、下各八治,统称为二十四治,后增加四治,发展为二十八治。

《云笈七签》中记载:“依其度数,开立二十四治,十九静庐,授以正一盟为之道,伐诸邪……”,“治”的道教建筑形制早已经消失多年,建筑形式也无法考证,其形制也只能根据道教典籍中的记载进行推测猜想。

“治”在现代已经无法从现实中看到,只能根据史料中的记载来了解,从建筑的规模上来看,治的规模较小,在治的形式中,其主要的建筑均设立在建筑群的南北中轴线上,建筑坐北朝南,整个建筑群由南向北依次设置门室、崇玄台、崇虚堂、崇仙堂,两边还设置祭酒舍、阴仙堂及阳仙堂。建筑群的中心建筑为崇虚堂,崇虚堂内正中两间筑有崇玄台,台中间安置香炉,建筑在东、西、南三面开门,门边辟窗。

道教思想中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一般重要殿堂间数都为奇数,而此处最高等级的崇玄堂采用了六间,早期的道教建筑中对这一做法要求并不严格,可见早期道教建筑的世俗化较为严重。崇虚堂北建有崇仙堂,崇玄台南面有门室。这种治的建筑已经奠定了早期道教宫观建筑的格局形式。

“靖”的出现略晚于“治”,其多为单体建筑,单体的规模与陈设相较治来说,略复杂。根据史料《真诰》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出这种成为静室的茅屋的平面图,其为单数三开间,屋东面开门,南面开窗称为“通光”室内放有一板床供修道者静修打坐之用,床上铺设草席,根据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也会更换不同的草席,静室的开窗十分讲究,窗下沿高度要与人坐床上修炼时眉毛的高度相同,这样做既可以减少外界对修炼者的干扰,同时也能够保证室内外自然之气的畅通以便修摩道术。大多数的静室都是设置在山林幽谷之中的茅屋,但是也有少数的道教信徒在家中单独设立静室以便用来修行。

根据史书记载,五斗米道所建为“治”,为民所敬,普通信徒所建的静修之所称为“靖”,二者之间的等级上有着一定的差距,古语曰:“民家曰靖,师家曰治”。在规模上,二者也有一定的差距,治由堂、台(坛)、房、舍等建筑组成,具有一定的规模,虽没有固定的形制,但是也不失气派。而靖的构造则相对简单很多,只需要与居室隔绝,并且保持干净整洁即可。“治”和“靖”都是道教建筑的早期形式,是道教建筑的雏形。而道教建筑的兴起是在道教得到统治者的扶持之后,与皇家的宫观建筑相融合之后才开始的。

发展期

南北朝时期演变为“馆”或“观”(个别建筑会称寺),比如庐山招真馆、衡山九真馆、茅山曲林馆等,这一时期是道教建筑正式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道教在南北朝期间逐渐改良与完善其教义、教规与教派组织方式,由此也衍生出了道教的其他分支,并且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形成了我国道、佛、儒三家鼎立的局面,这位道教建筑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道教走向成熟,教徒的不断增多与统治者的大力支持,道教建筑的规模、功能、形制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开始出现颇具规模的道馆和道舍,由皇家设立的道馆也逐渐增多。

道教建筑在南朝时期称为“馆”,在北朝时期称为“观”。根据《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中有关早期道教宫观的记载,“(灵观)布设方所,各有轨制……”其形制内容繁芜、布局灵活。因受到道教神仙传说的影响,道教建筑、活动场所的营建也都偏向于以“神仙仙境”为蓝本。同时道教规范化的发展使得道教宫观建设也日趋规范,在建筑构造、功能划分等方面更加完善,为后世道教及道教宫观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兴盛期

对于宫观一说,早在道教产生之前就已经出现。对于“宫”的起源,《墨子·辞过》中记载:“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困风寒上,足以待霜雪雨露。”由于远古先民长期以穴而居,穴潮湿容易致病,所以人们开始在高台之上建筑房屋,四周有遮挡以用来抵御寒冷,上面覆盖屋顶用来遮挡雨雪,这就是早期宫的来源。宫作为一般居民居住场所的称呼,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老百姓的房子在那个时候也可以称为宫,直到秦汉时期,人们的居住场所才有了等级的区分,宫开始作为统治者居住的场所出现。

“观”最初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观,谛视也。”观只是一种“观望”的行为。直到周朝初期,才开始有了作为建筑的称呼的观出现。根据史料载,周文王徙居楚丘时曾“降观于商,卜云其吉”。作为一种建筑形式,“观”、“阙”最初并不带有任何神仙色彩。早期观的作用也只是用于登高观察、缭望之用,与神仙思想并无联系。

春秋战国之时,帝王诸侯有大兴宫观之风。《春秋公羊传》中载,鲁庄公“春筑宫于郎,夏筑宫于薛,秋筑宫于秦”。“一年而三筑宫”违背了“礼,诸侯之观不过郊”的制度。宫与观已被看作同一种建筑。秦朝之时更是大兴土木营造宫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都咸阳周围两百里地之内,宫观就有二百七十座,此时的宫观主要是供帝王游憩的离宫别馆。当道教被引入皇家之后,朝廷里的宫、观才成为道教祀奉神灵的建筑。道教方士宣扬修炼道术可以“延年益寿”,服食丹药可以“长生不死”,这种思想赢得了想“江山永固”的封建统治者的喜好。秦始皇痴迷求仙问药,曾派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前往东稼仙岛寻找仙药。为了获得灵丹,汉武帝在甘泉宫中建通天台求神。各地的方士、巫医纷至沓来,在宫中求神拜仙,于是汉武帝的观台与神仙色彩联系起来。

通天台、祠都是皇家园内的道教建筑,带有浓厚的神仙色彩。晋代贵族出身的道徒葛洪为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将儒家的忠孝礼仪思想引入道教,创建岭南官方道教。其后北魏的寇谦之、南朝的陆修静等都竞相效仿,创建各自的官方道教理论各创宗派。由于这些道派吸收了儒家的封建礼法深受统治者青睐,创建于民间乡野的道教逐渐被官方接受,并在都邑为道士们营建居住修炼和祭神求仙的场所,在隋唐时期,著名的宫观建筑有玄都观、老子庙(后改名为太清宫、太微宫、紫极宫),唐朝统治者称老子为其先祖,其庙宇自然享有帝王级别的待遇,此时的道教建筑中有了“宫观”之称。

巅峰期

宋朝时期,我国的传统文化、技术都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道教的发展也走向兴盛,有了长足的突破。在这一时期,道教的教义、思想、经学等更加的深化和完善,许多新的道教教派衍生而出,道教建筑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宋朝统治者效仿唐朝,为了巩固自身的皇权,扶持道教发展,同时以道教神仙为祖来抬高自身的统治地位。宋真宗于京城建召应宫、会灵观。宋徽宗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并在上清观门口为天师张继先建造天师府第,又升上清观为上清正一宫,之后又诏天下洞天福地,修建宫观塑造圣像。

到了金元时期,全真道受到统治者的推崇,逐渐发展起来。全真道提出“三教合一”的理念,认为“三教者,不离真道也。喻曰:似一根树生三枝也。”全真道注重吸收佛教与儒家的思想,特别是受禅宗思想影响巨大,其模仿佛教的出家制度创立了道士出家制度和十方丛林制度(即指全真道宫观),同时加强了对道教宫观制度的管理,效仿佛教的农禅制度等,为道教以及道教宫观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儒家经典的门、阙、牌楼,佛家特有的藏经阁甚至塔都在道教建筑或布局中出现过。在当时,道教藏经阁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道教宫观才能建造,根据层数称经阁或经楼。被国外专家誉为“永动机”的飞天藏风靡一时,飞天藏又名“星辰车”,就是模仿佛教的转轮藏而建,因其可以转动,转动产生的风可以很快将受潮的经书吹干而备受推崇。我国仅存的三座具有代表性的纯木质飞天藏,两座是佛教建筑,只有四川江油云岩寺的飞天藏为道教建筑。在道教宫观的建筑形制上,更多的模仿佛教禅宗的寺院形式。在当时,佛教禅宗一派寺的布局形制已经较为规范,是“五山十刹图”中有关南宋三大禅宗寺院的平面规划简图。

到了元朝末期,道教建筑不论建筑形制、组群布局、还是工艺水平方面,都达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在道教宫观的布局上,更多的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同时不论是在平原地区还是山地,都是尽可能的严格按照轴线对称来进行布局,在中轴线上设置宫门、主殿、后殿(或祖师殿),在轴线的两侧设置配殿、和斋堂等辅助性建筑,大型的宫观还会配有焚诵、修炼、生活等用房。

这种严格按照中轴线布局的形式多出现在平原地区,山地上则多采用依山而建的灵活式布局。在现今保存下来的宋元时期道教宫观建筑中,几乎都在明清时代进行过重修或改建,失去了宋元时期道教宫观整体布局的原状,山西永芮城永乐宫是难得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带有宋元时期整体布局特点的建筑群。永乐宫严格的按照中轴线对称进行布局,其中的建筑主次分明,三清殿是其中体量规模最大,同时也是形制地位最高的建筑,位于建筑群中轴线的最中心,前后建筑的形制体量相较而低,充分的体现了三清殿的重要地位。

其次,《金陵新志》中记载的元集庆路大元兴永寿宫图也是宋元道教宫观建筑的代表。从图中可以看出,建筑群的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是牌楼、山门(因面阔三间又称三门)、三清殿和法堂。牌楼和三门之间设有道教弟子聚集的广场,在广场的东西两侧分别设置钟楼与碑亭相对,这与佛教禅寺中钟楼与藏殿相对的规制有一定的差异。

三清殿作为整个建筑群中最为重要的大殿,建筑的规制当然最高,其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坐落在高台之上,显示其重要地位。主院外的东西两侧分别设有真武殿与藏殿,皆为单檐庑殿顶,来衬托三清殿的地位。三清殿后侧设法堂,为高道讲经传道的地方。三清殿后设法堂的布局也与佛寺中主轴线上佛殿后设置法堂的形式相似。云堂位于院外面西侧次要位置;住持居室列于主院东西两侧,称东、西方丈。另外,在万寿宫北面临近山林,在山上置飞龙亭以供观赏之用。

中国道教建筑:靖、治、馆、观、十方丛林?不只有“观”一个称呼

没落期

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不再像之前那样大肆推崇宣传道教,而是在利用道教巩固统治的同时,对道教采取严格控制的政策,使得道教的社会地位开始下降,逐渐走向衰退。明朝统治者多次下令整顿宗教,限制宗教的活动和人数,控制道教建筑的规模与数量。到了清代,统治者开始推崇藏传佛教,道教更是受到统治者的打压,道教的社会地位一再降低。因此道教开始向民间发展,呈现出民俗化趋势。

这一改变也使得道教建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缺少统治者的支持,道教缺少建造大型宫观的资金,在山林中的道教宫观由于地势崎岖偏僻,信徒香火也不断的减少。为了增加信徒,道教开始在市镇和近郊地区建造宫观,道教宫观建筑的规模也相对之前小了许多。明清道教建筑的选址多有近亲城镇的趋势,建于山巅林地的道教宫观日渐稀少。道教的民俗化也导致供奉的神仙的变化。

在将道教原本信奉的神仙信仰推广到民间的同时,也从民间吸收了大量的民俗神仙信仰。如关帝、城隍、吕祖、九江圣母等神仙以及供奉的庙宇,在有些地方其地位甚至堪比三清、玉帝等。

感恩相遇,承蒙厚爱,我是小周周,喜欢请关注,咱们下一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