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

宇宙之先,混沌之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此物即道。一声霹雳,混沌开辟,道生神仙,道生天地,道生万物,犹如婴倪,呱呱落地,生得伟大,生得喜悦。

生生不息之道,给神仙以威灵,给天地以承载,给万物以繁荣,给人以欢喜,给人以愉悦,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光明,给人以幸福,给道教以灵魂。

生,道教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道教一切活动均围绕着它而展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道生神

因为有生,世间有了神。《玄纲论》说:“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那么作为神明之本的道,是如何变成神明的呢?《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说:“道未变为神时,无端无序,无心无意,都无诸欲,澹泊不动不摇。乃变为神明,神者外其光明,多所照见,使有心意,诸欲因生,更乱本真。”同时强调“神本从道生,道者清净,都无所有,乃变为神明,便有光明,便生心意,出诸智慧。智慧者,谓五欲六情”。

既然道生了神,那么具体情况又是怎么样呢?《太上老君开天经》中说:道演化宇宙历经洪元、混元、百成、太初、太始、太素若干大世纪。

在太初之前,道已经演化了三个大世纪,道的本体“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在第1个世纪洪元世纪开始化生宇宙天地。太初者,人民之初,故谓太初!太初之前,天地已经分明,太阳之气、太阴之气已经分明,先天尊神已经由道化生,道当然与神同在!但是神由道生,道为神之本。

道不等于神。质而言之,道化为玄元始三种炁,再化成三位至高无上的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他们是道之身。三清道祖为万神之祖,三清道祖分无数炁化育群芳,皇天上帝、后土地祇、东王父、西王母、三官、财神等等一切神明皆禀一炁而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二、道生仙

因为有生,世间有了仙。对于神仙,一般指长生不死、修炼得道的人,《汉书?艺文志》称:“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有时神仙也叫“仙人”、“真人”,统称“仙真”。从广义和道教神学来看,神是先天的,出于天地未分之前,称先天之圣;仙是后天的,是世俗中修炼得道的人,称后天仙真。

庄子将其分为真人、至人、神人、仙人等,真人指修真得道的仙人,至人指悟真大道的人,神人指神妙至真的人,仙人指修炼得道,神通广大,变化莫测,而又长生不死的人。

在这当中,神人也好,真人也好,他们都离不开一个“道”,《道德经》第59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可见“得道”是“成仙”的前提,所以神仙是拥有道的。

《列仙传》称道教神仙东王公为“大道醇精之而形成”。《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222则称西王母是由“西华至妙之气”所化生,“生而飞翔,以主神元奥于渺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三官宝诰》则称三官大帝“道冠诸天,恩覃三界”。《普化宝诰》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至皇至道”。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称真武大帝是净乐国太子,生而神灵,察微知运。长大后十分勇猛,唯务修行,发誓要除尽天下妖魔,不愿继统王位。后遇紫虚元君,授以无上秘道,遂越游东海,又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武当太和山修炼,居二十四年功成圆满,白日飞升。可见无论是先天的神还是后天的仙,他们均具有道性,正因为如此,人们称他们为神仙。

再有长生久视是神仙的特质。长生久视,就是通过修炼,长久生存。长生久视的真实含义,是指肉体上的长生和精神上的不死。所谓肉体上的长生,就是在尽其天年(道教认为人的天年是一百二十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运用修炼接命之法,把肉体生命继续延伸,直至达到极限为止,此即所谓长生,而非永远不死。

所谓精神上的不死,就是通过性命双修的真修实证,由性命合一,进一步证到天人合一,生道合一,将自身有限的生命,融入无尽的宇宙运化之中,从而达到生命的长在和永恒。千百年来,道教修道之士始终以守精固气作为成仙之首要。他们把精气神视为生命之三宝,提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合道即可长生不死,成为神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道生万物

因为有生,世间有了万物。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它无所不含,无所不包,是宇宙万物的开始,是世界的本原,有了道才产生了万物。也就是说“道生万物”。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道生混沌一气,一气分剖阴阳,为一生二;阴阳运化,而生天、地、人三才;三才既具,万物滋生,为三生万物。万物涵养阴阳,即负阴抱阳,万物在冲和之气(道气)中得到统一。由此可见,无形大道化生了有形万物。神仙作为无形大道的象征,他是有形的,就是说无形大道同样衍化了有形之神仙。在这中间,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道教认为道衍化了神仙。在道教中,是道的存在形态,是事物不同层次的中介,是组成有形之物的“质料”,是天、地、人相互感应、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物。在道教修炼中,是形和神的中间层次,他联系着先天和后天、人的中枢神经和自律神经,是由道术转入仙术的中间环节。总之,道教认为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通天下一气耳,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万物皆须而生。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皆由主宰。在人体中,既联系着形,又联系着神,因之通畅既能修形也能修神。

这个有时也称为道,它即源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平经》对其发挥道:万物始于元气,天地万物莫不受其而生。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天而名天一,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地二,上天下地阴阳合施生人,名三。三统共生,长养万物。元气派生的天地阴阳之气皆有情有义。阳气“好生”,阴气“好杀”,合则万物化生。元气胜天道。

后来唐道士吴筠的《玄纲论》称:“道为真一。太虚之先,寂寥空无,至精感激而生真一。真一运神,而元自化。元为无中之有,有中之无,旷不可量,微不可察,氤氲渐着,混茫无倪,万象之端,朕兆于此。清通澄朗之气浮而为天,浊滞烦味之气积而为地。”杜光庭亦说:道即,又称精或元。道本无形,莫之能名,为虚无之,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无,包罗天地。

陈景元注《道德经》说:虚无生自然,自然生道,道生一,一变而有物。道为虚之虚。无之无,自然之自然,混洞太元,冥寂渊通,不可名言。然而动出变化,谓之混沌,即一。浑沌一,相离散生清、浊和三气,各为天、地、人三才。三才既具,万物化生。张伯端《悟真篇》则以宇宙生成理论作为其炼养学说的基础,将道与万物的关系阐发得淋漓尽致,说:“道自虚无生一,便从一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这样就将无形的道与有形的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四、道生活

因为有生,万物有活。道生化万物以后,万物为了生存与发展,以道为榜样,努力践行大道。

宇宙有道,各星系与球体之间按照一定的定律运行发展。这个定律被称为暗物质、暗能量。

微生物有道,在肉眼看不到的环境里有序地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这个有序被称为种。

生物有道,在自然环境中有规律地发生、发育、发展、消亡。这个规律被称为基因。

植物有道,在阳光下、土壤中、水里有序地繁衍生长。这个有序被称为光合作用。

动物有道,在大自然中有规矩地繁殖生育,传承衍生。这个规矩就是适合生存。

人有道,在自然界中有常地繁衍生息,传宗接代。这个有常就是精气。

人是宇宙万物之灵,依道而行可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可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可通天达地,出入幽冥;可身心健康,长生久视。因此,人要活,必须重视生。重生、乐生是衡量人有无道有的标准,也是道教化人的基本原则,

对生命价值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是道教化世人始终不渝的传统。《道藏》中首部经典《度人经》开篇便强调:“仙道贵生”。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卷114说:“要当重生,生为第一。”后来进一步发展为《老子想尔注》第25章说:“生,道之别体也。”刘宋时期《三天内解经》则宣称:死王不如生鼠。隋唐之际问世的《太上老君内观经》把道教化世人的理想追求概括为“生道合一”。

事实上,中国古老的道教自其产生便是一个重视人的现实生命的宗教,所以重生、贵生也是道教的一个基本特性。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万物中又以人之生命最为宝贵,“天地之大曰生”,“生”与“道”是合一的。道教的各种经典中无不把“贵生”、“重生”和“养生”的思想作为其阐述的基本内容。在道教看来,生命是最可贵的,希望人人都能尽其天年,以至长生久视。道教《五符经》认为“天生万物,人为最贵”。《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亦说:“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抱朴子》说:“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妙真经》则说:“德莫大于活。”

道教这一重生贵生的思想,是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最富有特色的地方,体现了对人生的关爱。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生命的态度,也促进了道教对所有生命体价值的认知。道教从“齐同慈爱”的精神出发,要求人们要“慈心于物”,以一颗仁慈之心对待宇宙间所有生命,爱及昆虫草木鸟兽,不要无辜地伤害任何生命。并在戒律中规定:不得杀害一切物命;不得烧野田山林;不得以足踏六畜;不得笼罩鸟兽等等。《太上洞渊神咒经》说:“道性本来清,救护一切人,普济于众生,太上布大慈。”道教对人生与生命的重视,体现了关爱人生的最大热情。重人贵生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人的生命、生活。

人的生命、生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即物质生活;二是人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与生存环境是要解决人们的生理生命的基本要求;精神生活是调解人的心理与精神追求。在物质生活中,道教教人少私寡欲,淡泊名利,以宝养生命之元真;并教人致力于和平、和谐的生存环境的营造。

在精神生活中,道教教人追求与道合一、逍遥无碍的境界。人生虽然会有种种困苦,但只要能以“常道”为大旨,不以鹏程万里、斑鸠数仞为区别,只要心意逍遥,心灵宁静,精神专一,所有的困苦都是身上的尘埃而已,抖落一下即能去掉,即能神清气爽。

道教认为,“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人人都具有道性,只要通过修持修炼,由生得道,由道得仙,由仙得真,必能达到生道合一、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境界。但重人贵生的一切修持修炼,都要以入世济世的“真行”为基础,都要从处世为人开始提高个人的修养。对道教来说,追求神仙的修道与促进健康的养生是一致的,修道即是养生,养生即是修道。

道教认为,修道就是要通天地之化,运阴阳之用,源道德之妙,达性命之真。为此,要绝贪去欲,返朴还醇,游心于淡,合气于漠。寂然不动,因自然而行;虚心而冥,涵宇宙而无迹;无心而照,普万化而无物。不以是非好恶,内伤其生,外伤其形。最终达到身心合一,形神俱妙,自由逍遥的神仙境界。

总之,一个生生不息的道,生神生仙、生天生地、生万物、生人类,所以人要重生、养生,不仅要注重个人身心健康,更要普度众生,让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无愧于大道赐予人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