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空所空尽(莲池大师竹窗)

或曰:老子清静经云:“观空亦空,空无所空”等语,即楞严“空所空尽”之义。予谓楞严初云:“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今以“清静”名经,是动相不生而静相犹生也。“静”且未空,尚何论“空”空?

老子:春秋战国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任周朝“守藏室史”。后隐退,著有《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留传于世,亦称为《老子》。东汉末张陵在蜀中(今四川)创立天师道,尊奉老子为道教教主,并神化为太上老君。

清静经:道教经名。全名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如下: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大师不必有门派之间。当然了,佛教两家争斗一千多年了!

不过,拿《楞严经》对《清静经》倒也合适。一般认为,《楞严经》不是佛说的,《清静经》不是老子说的。

《清静经》说“真常应物,真常得性。”《楞严经》说“常住真心”。或许都是唐朝才子所作吧!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空所空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