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齐鲁青未了|“旅游达人”乾隆的泰山印记(齐鲁青未了)

□作者 冬华

乾隆皇帝活了89岁,在位64年。他对泰山非常崇拜,一生七次下江南,十次驻跸或祭拜泰山,六次登上泰山极顶,留有170多首咏颂诗、130多块碑碣,是到泰山次数和所留诗作、碑碣最多的皇帝。

齐鲁青未了|“旅游达人”乾隆的泰山印记

十至泰安六登岱顶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乾隆皇帝陪伴皇太后首次登临泰山,他乘马而上,山势险要处均架设了栈桥。诸王侍臣乘马或乘肩舆陪行,乾隆皇帝到达朝阳洞后小憩,至泰山极顶驻跸行宫。次日,祭祀碧霞元君,后下山至岱庙。

乾隆十六年(1751年)四月,乾隆皇帝奉母南巡回銮,路过泰安,祭祀岱庙。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四月,他南巡回銮至泰安,谒岱庙,登岱顶祀碧霞祠。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四月,他南巡回銮至泰安,拜谒岱庙,登泰山祭祀碧霞祠。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月,他奉母南巡,回銮至泰安,拜谒岱庙。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月,他奉母东巡,至泰安,拜谒岱庙,登泰山祭祀碧霞元君。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三月,他奉母东巡,至泰安,谒岱庙,登泰山祭祀碧霞祠。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他南巡至泰安,拜谒岱庙。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二月,他南巡至泰安,到岱庙行礼。总体来说,乾隆皇帝到泰安都是南巡、东巡途中路经,顺道登泰山,时间多选在二、三、四月,这个时间段恰逢“泰山神”和“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诞辰。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喜迎八十大寿,这年春三月,他特意东巡拜谒岱庙,登泰山祭祀碧霞元君。礼毕后,大宴群臣,犒赏三军,回銮所经沿途减租税,赐银与父老数以万计。这是乾隆皇帝最后一次登上泰山。

前九次来泰山,他都遵循祖父康熙皇帝祭祀泰山神的惯例,行二跪六叩礼。而最后一次,他用了三跪九叩的大礼,充分表明了他对泰山的崇敬。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还多次实施了泰山祠庙维修工程。乾隆七年(1742年)五月,下诏发帑银,遣内务府员外郎江都重修碧霞宫,并御制《重建泰山神庙碑》,立石于祠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月,他为庆祝自己六十寿诞,遣内务府大臣刘浩重修岱庙。岱庙的神像、大殿以及各殿宇、廊庑、门垣皆拆改重修,御制满汉文碑以记其事,岱顶碧霞宫也进行了重修。

历代帝王封禅、官员祭岱,都留下大量祭祀用器。这些专用于祭祀泰山神灵的祭品、供器种类繁多,精美华贵,主要有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玻璃器、木器、金银器、印玺、服饰等,统称为“泰山祭器”。在所有到泰山的帝王中,乾隆皇帝御赐祭器最多。

据《岱览》《泰山志》等记载,乾隆皇帝共御赐岱庙祭器30余次,有“锦袍、黄袍、龙袍、七珍八宝、海炉、满达尊、卣、瓶、鼎、壶、碗、香盒、烛台、磁轮、珠幡、竹如意之属”,达300余件。其中,温凉玉圭、沉香狮子、黄釉青花葫芦瓶更是被誉为“镇山三宝”,尤以温凉玉圭最为特殊。

温凉玉圭是乾隆皇帝为恭贺其母寿辰,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东巡泰山时御赐岱庙的。玉圭色白微青,采自新疆和田。全长92.2厘米,上宽29.5厘米、下宽21.7厘米,分上下两段,重27.75公斤。上半截为硬玉,密度高,手感凉,下半截材质为璞玉,密度相对较低,手感温热,故名“温凉”。

玉圭的特别之处还在于雕刻的纹饰。上半截浮雕的“日、月、星、河、海、岱”是汉代贾逵所说的六宗,即天宗“日、月、星”、地宗“河、海、岱”,象征着天和地。另外,古代天子“以青礼东方”,圭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器之一,被视为皇权的象征。将此等重器献给泰山,乾隆皇帝的推崇之意不言自表。

写下170余首诗

乾隆皇帝一生喜好游历,留有诗文达数万首,论数量,在中国诗歌史上首屈一指。其中,有关泰山、泰安的诗有170余首。

他的泰山诗有描写风景的,如对松山、朝阳洞、五大夫松、壶天阁、回马岭、十八盘、飞来石、桃花峪、日观峰、丈人峰等,几乎囊括了泰山所有知名景点。有关于名胜古迹的,如岱庙、无字碑、环咏亭、登封台、灵岩寺、汉明堂遗址、唐槐、汉柏等。

乾隆皇帝第一次登泰山时写有《朝阳洞》诗:“迥峦抱深凹,曦光每独受。所以朝阳名,名山率常有。是处辟云关,坦区得数亩。结构寄幽偏,潇洒开窗牖。历险欣就夷,稍息复进走。即景悟为学,无穷戎株守。”该诗刻在朝阳洞东北的御风崖上,是泰山除经石峪之外最大的摩崖刻石。它高约30米,宽约12米,字径3尺,形制宏伟,俗称“万丈碑”。

相传,乾隆皇帝站在泰山南侧的朝阳洞上,环顾四方,只见周围群山环绕,主峰屹立正北。主峰和西侧峰峦夹峙,十八盘东侧的山涧透迤而下,溪水淙淙。山峦、怪石、青松、溪水、山道、房舍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他不由慨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但认为这幅天然的山水画尚缺画家的印记。于是,他下令将这首《朝阳洞》诗镌刻在泰山主峰的山崖上。

乾隆皇帝80岁时,在泰山留下了《谒岱庙瞻礼》诗:“来因瞻岱宗,岱庙谒诚恭。封禅事无我,阜安祈为农。代天敷物育,福国锡时雍。九叩申虔谢,八旬实罕逢。”此诗镌刻在泰安岱庙天贶殿碑亭内,诗中说自己礼神诚恭,是为民祈福,求得国富时雍,并对自己80岁还能来泰山礼神颇有自负之感。

乾隆皇帝虽然多次登泰山,但并未举办封禅大典。他在《登封台》诗中表明了心迹:“登封降禅古来传,总属夸为可鄙旃。造极至今凡六次,无他祗谢愧心虔。”他认为“登封降禅”过分夸侈,不应看得多么重要,他想表达自己对天神的感激之情,并不需要通过封禅的形式。

汉柏图和东御座

乾隆皇帝不仅喜欢诗文,绘画也是好手。面对泰安风物,他亲手绘制了《御制汉柏之图》,并刻石于岱庙,展现了自己的多才多艺和风雅情致。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皇帝第四次祭祀泰山。当他祭拜岱庙泰山神完毕后,来到汉柏院,见汉柏虽寿逾千年,仍枝叶苍翠可爱,顿生感慨,遂成腹稿,回宫后绘成图画并题诗,命人刻碑立于汉柏树旁,人们称之为“御制汉柏之图碑”。

该碑阳刻《双干连理柏图》,跋曰:“岱庙东院汉柏六株,森郁庭宇,信数千年神物。其西北隅一株,尤为轮困奇古,壬午初夏,南巡回跸经此,默识其状,以归毡庐,清暇点笔成图,并系短句;遥望嵩山结昆仲,近临西院是云仍。大椿岁月犹虚拟,万古埢桓永瑞凝。”

碑阴为辛卯年(1771年)所刻《题汉柏》诗:“汉柏曾经手自图,郁葱映照翠荫扶。殿旁亭里相望近,名实主宾谁是乎。”碑的北侧一面,是丙申年(1776年)所刻《汉柏口号》诗:“历劫那知菀与枯,谓犹多事写形吾。不禁笑指碑图问,久后还能似此无?”碑的南侧一面,是庚戌年(1790年)所刻《汉柏》诗:“既成图画复吟诗,汉柏精神那尽之。碑堵却空留一面,待兹来补岂非奇。”

“御制汉柏之图碑”在岱庙汉柏碑刻中形制最大,又属皇帝手笔,尽管晚于陈昌言的“汉柏图赞碑”,却最受关注和赞誉。而“双干连理柏”也因这座御碑而更显地位尊贵。

乾隆皇帝关注汉柏并非偶然。在汉柏院以北、东华门西侧,有一小巧玲珑的四合院建筑,因它临近东华门,得名“东御座”。该建筑始建于至正七年(1347年),是当时达官贵人来泰山时的住憩之所,到了明代时改称“迎宾堂”。

因长期自然侵蚀,东御座主体建筑物瓦面破损,杂草丛生,望板、瓦口、连檐变形,木柱腐朽,院四周雨后积水,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泰安市博物馆本着“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和“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自2003年9月开始施工,至2004年3月完工,对东御座进行了科学的维修改造,使东御座真正恢复了乾隆行宫的风貌。

沿东御座东门拾级而上,只见门上方灰瓦覆顶,檐下雕梁画栋,朱红色大门与围墙尽显雍容华贵。跨过大门,走进院内,前方约三米处有一门横跨于甬道两端,两根石立柱支撑巍然耸立,顶上覆盖灰瓦,这就是西仪门。在甬道东首与东华门连接处,还有一门,门下矗立“回避”“肃静”等衙门指示牌,这就是东仪门。仪门是明、清时期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是官员坐轿、骑马的起止点,有“礼仪之门”的作用。

在院南侧有一影壁墙,墙下两侧摆放着泰山松盆栽,威严庄重。穿过大门进入其里,台阶东西两侧松柏下各矗立一石碑,其中东侧为宋真宗御制“青帝广生帝君之赞碑”,高275厘米、宽114厘米,原在泰山西南麓青帝观殿西,后被损毁,现此碑为9块残石与砖石拼凑而成。西侧的玻璃护罩内就是有“千古一碑”“名山刻石之祖”之称的“秦刻石残字碑”,该碑原在泰山碧霞元君祠内,镌刻着秦始皇功德铭和秦二世诏书,系秦相李斯的手笔。后几经辗转,今只剩10个残字,其中7个完整可辨,堪称稀世之宝,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东西两侧各为一配殿,放置乾隆皇帝与泰山图片、资料,供游客观览。北侧五间正殿高筑台基之上,登上石基,可见殿内按清宫设置作复原陈列,龙墩、龙椅、立柜、方桌等紫檀家具布置其中,配以金丝锈古器型的挂屏以及笔墨纸砚,赫赫有名的“镇山三宝”就陈列于此。在龙座上方有一匾额,书“勤政亲贤”,两侧镶刻“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与紫禁城养心殿是同款。

主播/后期剪辑:翟浩钧(实习)

编辑:朱若彤

值班主编: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