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我梦中的东山

作者 叶曙明

我梦中的东山

以前对东山这个地名,常有两个不解的疑惑,第一,不知道它何以称为“山”。无论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坡道均不太明显。往农林下路方向有一个小陡坡,往龟岗方向也有一个陡坡,但离“山”的概念,似乎还差一大截,它凭什么称“山”?第二,东山在广州地名上比较特殊,虽然大名鼎鼎,但却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向,谁也说不准东山究竟是指哪个具体地点。

我梦中的东山

以前这里是樗园,再以前是东山寺,再以前是……

东山这个名字的来由,缘于明代成化、嘉靖年间(1465~1566),总镇两广内官监太监韦眷,主管广州市舶事务期间,在今天陈树人纪念馆的所在地,兴建了一座寺庙,俗称“太监寺”。后来海盗猖獗,焚掠为害,当地绅耆迎请佛山祖庙的真武玄天上帝,前来镇压“贼氛”。太监寺从此一分为二,前殿供奉真武,又称“东山寺”,香火鼎盛一方。

然而,道无长而不消,物无聚而不散。山水莺花,本无常主。到了清代,东山寺渐渐荒废,颓垣败瓦,成了城狐社鼠的乐园。

查古书记载,当年东山寺建在姚家冈上,坐南向北,左边是千金山,右边是卬山,前面是观音、弥陀、马鞍、白云诸山,后面是州冈山。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前面诸山,相距甚远,如果在东山寺能够一览无遗,其形势亦极雄伟了。

由此可知,东山口的真正名字叫“姚家冈”。那东山之称又从何而来?是否泛指这一带的丛岗?据前人记述,东山寺“前临白云溪,后滨珠海水”,“庙前小山如伏犀”,“前有松冈,虬鳞森映”。竹丝岗和农林上路一带,荒烟野蔓,山川寂寥的景象,得现眼前。但我却始终未见到有东山这个地名的出现。究竟东山是因东山寺而得名,还是东山寺因东山而得名?大概有劳历史学家来考证了。

我梦中的东山

东山口电车总站,电车已改,车站仍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东山公园是东山寺的残迹,那么,至少证明从明代成化年间至今,东山的海拔高度,并无多少变化,除非当年东山寺是建在半山腰,但历史学家并无这方面的证据。如果不是有愚公移山的奇迹,古书中所列举的姚家冈、千金山、卬山、州冈山等等,何以消失得无影无踪呢?

从逻辑上推理,只有两个可能,要么是这些山被削平了,要么是它的四周被垫高了。最近从北京路北段掘出由唐至民国时期共11层路面,似乎证明了后一种推测。报纸上是这么写的:“唐代路面以下便是深层的淤泥,经探测,往下6.4米深处仍未见生土。”我没看明白,它是说唐代路面以下6.4米,还是说现代路面以下6.4米。总之,这里起码垫高了6至10米左右。

从历史上珠江北岸迅速南移的规模,也可以推断,整个广州城区都在增高。唐代以前,广州有两座非常著名的山,一是番山,一是禺山。番山在今文德路中山图书馆一带,而禺山则在忠佑大街附近。当年开挖广百附近路面,1.5米以下已是生土,有人怀疑这里就是番山遗址。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1930年代,为了便于交通、消防和防止水淹,广州市制定了大规模整治内街规划,拓宽路面和提高内街标高。这样一来,广州的地面又再升高了。经过历朝历代的整治,广州老城区的地势,愈填愈高。著名的羊城三石,浮丘石被填埋了,海珠石被填埋了,海印石也被填埋了。相形之下,东山渐渐变成了一垅土丘,不复当年雄视四野的气势,也就在所难免了。

我每次经过东山口,总是默默地想:姚家冈,姚家冈,当年的姚姓人家,现在还在吗?如果我是历史学家,追根寻源,一定很有意思,但繁忙的都市生活,催着我们匆匆而过,无暇多想,更难邀一顾。

我梦中的东山

老一辈的东山人都记得,在署前路原有一个东山公园。

有人说,东山公园就是原东山寺的残存建筑。1924年,由广州市民捐款,在太监寺原址上兴建了东山公园,最初面积有4600平方米。1927年,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的陈树人,买下公园旁的七八亩荒地,建起了一座私人住宅,名为樗园

东山公园在我记忆中,算得上是广州面积最小的公园了,我常常觉得它像一个没落了的王孙贵族。

我梦中的东山

消失了的东山公园(图片来自网络)

陈树人是广东番禺人,生于1883年。17岁就拜在隔山乡居巢、居廉两画师门下习画,后来更成为居巢的东床快婿。晚清国家内忧外患,天下沧海横流。和无数忧国伤时的青年一样,陈树人治学之余,以手中之笔,在报纸上鼓吹革命。1906年,陈树人在日本认识孙中山,相见恨晚,随即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陈树人从日本返国,任广东优级师范学校、广东高等学校图画教授。

尽管陈树人一度活跃于政坛,但后人往往只记住了他的画家身份,而对他的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国民政府总统府国策顾问身份,却早已淡忘。

陈树人在绘画艺术方面贡献甚大,他力主推陈出新,不规范于古人,但其作品却保有一种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书卷气息。陈树人的生活相当严谨,不二色,不吸烟,不赌博,他提倡艺术家要“德成为上”,“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在他看来,“诗文书画皆足以表现作者人格,可贵之艺术莫如高尚人格之表现,至于技巧熟练其次焉者耳。”陈树人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岭南三杰”,开一代宗派,影响所及,蔚然成风。

樗园内有池塘亭榭,花木葱茏,陈树人一家住在两层砖木结构的“古翠楼”内,后面还有一间作为画室的“寒绿山堂”。抗日战争期间,东山公园和樗园都被战火摧毁,灰飞烬灭,只剩下一片遗砖碎甓。

我梦中的东山

东山公园故址

抗战胜利后,樗园部分土地被小学占用,陈树人罢官回粤,无处安身,只好在康乐村的岭南大学暂住,并在樗园旁重建一座栎园。取“樗栎庸才”的意思,是陈树人自谦之词。但栎园还没盖好,陈树人便因胃病去世,一时人琴俱亡,风雅道衰,令人叹息。

1949年以后,栎园改为东湖卫生院。1987年在樗园故址兴建“陈树人纪念馆”。东山公园仅余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勉强够摆下十几张石桌石凳,给老人们休息下棋。

2003年,东山公园改建成一个开放式的绿化街景。在这里下了几十年棋的老街坊都各散东西了。偶然有一些流浪艺人在树阴下弹唱卖艺。2007年3月,与陈树人纪念馆相邻的原东山区机关大楼,改造成为越秀区图书馆。每天中午,斑驳的阳光洒落在人行道上,身穿校服的中学生成群结队从陈树人纪念馆前走过,从五百年前的东山寺前走过。

真是寸心千古,春梦一场。

读本号文章 品广州往事

老广州人的特质:诙谐淡定又能屈能伸

曾经世外桃源的基立村

禺山故地旧仓巷

秦砖汉瓦 千载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