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司马迁掌握的史料有限,误言“姬高封于毕,其后绝封”(司马迁注重史料考证)

《史记•魏世家》记载:“魏之先,毕公高之後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於毕,於是为毕姓。其後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 魏氏的祖先是毕公高的后代。毕公高和周天子同姓。武王伐纣之后,高被封在毕,于是就以毕为氏。他的后代中断了封爵,变成了平民,有的在中原,有的流落到夷狄。他的后代子孙有个叫毕万的,侍奉晋献公。

司马迁掌握的史料有限,误言“姬高封于毕,其后绝封”

毕公高随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46年,毕万受封魏地在公元前661年,两者相距380多年。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这380多年,毕公高的后人断了封爵,变成了庶民,或在中原,或在夷狄。据此,历来有史家推测,毕公高可能或深或浅地参与了“三监”及武庚叛乱,因此,周公平叛后,毕公高受到惩处,其后人断了封爵,成为庶民,星散各地。

那么,毕公高之后真的绝封了吗?

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随周武王兴师伐纣立下赫赫战功。西周王朝建立之后,他负责处理那些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他采取宽大为怀,平反了不少冤狱,表彰了因直谏受害的功臣,因而名声鹊起,被称为“周初四圣”之一。后被周武王姬发封于毕地(今陕西长安、咸阳北,渭水南北岸一带),他建立了毕国,为公爵,故而史书多称其为“毕公高”。 毕公高虽为毕国第一代封君,但并未就国治事,而是在朝廷担任执政大臣。 周武王病逝后,他为顾命大臣之一,与周公旦、召公奭一起辅政,使周王朝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

毕公高并未参与“三监”及武庚叛乱,毕氏至少三代没有绝封。

《史记·周本纪》言:“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太子而立之。 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

《尚书•顾命》记载:“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

这里的毕公显然不是武王伐纣时“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的毕公,而是第二代毕公,即毕公高的儿子,为成王的四大重臣之一。

第二代毕公应为太史。《史记•周本纪》说:“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郭沫若认为,作策、作册乃史职之通称,毕公即大史。太史为官名,公为爵称,太史公即太史寮的长官。

毕公虽在大臣中排位第四,但《尚书•顾命》说:“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这是因为毕公为太史的缘故。西周中央政府有卿事(士)寮、太史寮两大行政机构,尤以卿士寮为中枢,但太史寮毕竟是两大行政机构之一,故视召公、毕公为两大机构领衔人物。《尚书•顾命》又云:“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阶隮。太史秉书,由宾阶隮,御王册命。” 太保捧着大圭,太宗捧着酒杯和瑁,从东阶上来。太史拿着策书,从西阶走上来,进献策书给康王。显示太史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司马迁掌握的史料有限,误言“姬高封于毕,其后绝封”

第三代毕公应是毕桓。清华简《蔡公》记载,蔡公谋父病危之际,周穆王前往探视,对蔡公礼敬有加。穆王说:“余畏天之作威,公其告我懿德。”这是穆王担心蔡公疾病无法治愈,要他告以治国理政的美德作为遗言,指引国家健康发展。蔡公应允穆王的请求,并召来毕桓、井利、毛班大臣,陈说自己的劝诫之辞。

清华简《蔡公》所见蔡公、毕桓、井利、毛班均为姬姓,分封后以国为氏,故其封地与所在囯邑无异。他们的始祖或为文王之子,或为周公之胤,都是王族贵胄,具有尊贵的血统,显赫的身世,崇高的社会地位,为其入仕朝廷职任三公、执掌国家大权奠定了坚固的政治基础。

这里的毕桓或是毕公高的孙辈,在周穆王时期职任三公。《穆天子传》提到与穆王随行的一位高官毕矩,曾代表天子接受西膜国觐见的礼品。据同书所载,代表穆王从事此项邦交活动的蔡公、井利、逄固等都是朝中重臣,则毕矩的政治地位应相仿佛,很可能就是穆王时三公之一的毕桓,矩字或因传写致讹。

毕桓以后,毕氏在西周寂寂无名。杜勇指出,在西周王官体系中,执政大臣或首席执政是可以随时调换的,公爵一般及身而止,不一定世袭相传,所以没有一个家族可以长期占据这一职爵。三公之职既可由某一家族世守其官,也可在姬姓高级贵族内部发生转移。

司马迁掌握的史料有限,误言“姬高封于毕,其后绝封”

直到晋献公时期,有个叫毕万的将军,才因功被封魏地。《史记》曰: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卜偃曰:“毕万之後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初,毕万卜事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

至此,晋国士族势力中正式有了魏氏,魏国根基遂告确立。

毕万生武子。魏武子以魏诸子事晋公子重耳。晋献公之二十一年,武子从重耳出亡。十九年返,重耳立为晋文公,而令魏武子袭魏氏之後封,列为大夫,治於魏。由此,魏氏开始稳定蓬勃的壮大。

其后,历经魏悼子、魏绛子、魏嬴、魏献子四代,魏氏已成为晋国六大新兴士族之一。史载,晋顷公之十二年,韩宣子老,魏献子为国政。晋宗室祁氏、羊舌氏相恶,六卿诛之,尽取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子为之大夫。献子与赵简子、中行文子、范献子并为晋卿。史称,六卿彊,公室卑。

又经过魏简子、魏侈两代,六大部族的范氏、中行氏被瓜分,晋国只有四大部族了。魏侈之孙魏桓子时,与韩康子、赵襄子共伐灭知伯,分其地。至此,魏赵韩三大部族主宰了晋国。

司马迁掌握的史料有限,误言“姬高封于毕,其后绝封”

承袭魏桓子族领地位的,是其孙子魏斯。魏斯经过几十年的扩张,终于在公元前403年,与赵、韩两族一起,被周王室正式承认为诸侯国。魏斯为侯爵,史称魏文侯。从这一年起,魏氏正式踏上了邦国之路,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