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

从我国东汉末年到三国的这段时期,魏、蜀、吴三大势力相继兴起并最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无数精彩的故事也在这一时期发生。其实,当时除了这三个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政权,诸如南中孟获、辽东公孙氏这样的小政权也是组成乱世的重要部分。而在这些小势力中

从我国东汉末年到三国的这段时期,魏、蜀、吴三大势力相继兴起并最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无数精彩的故事也在这一时期发生。其实,当时除了这三个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政权,诸如南中孟获、辽东公孙氏这样的小政权也是组成乱世的重要部分。而在这些小势力中,辽东的公孙氏实在是东汉末年的一朵奇葩。

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从诸侯割据、群雄逐鹿,到曹魏最终一统北方,公孙氏始终能够在辽东维持稳定的统治。

东汉末年,襄平人公孙度被董卓封为辽东太守,他在那里励精图治、苦心经营,最终使得公孙家根深蒂固,成为一股不可撼动的势力。

不过,和后来割据州郡的公孙瓒、袁绍、曹操相比,公孙氏不过占有辽东,实力并不算很强。

那么,为何面对实力不强的公孙氏,曹操却一直不将其消灭呢?原因之一,就像笔者刚才说的,公孙氏在辽东经营多年、根深蒂固。

汉初平元年(190),在同乡徐荣的推荐下,公孙度被董卓封为了辽东太守,此后的很多年里,他用心治理和发展辽东。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公孙度对内整顿风气、厉行法治,使得"郡中震栗",对外征讨高句丽、乌丸,率军"威行海外",得到了辽东人民的爱戴。

等到建安七年(202)曹操击败袁绍取得北方霸权时,公孙度已经在辽东统治十二年,有了十分稳固的基础,所以此时曹操想要将其铲除并非易事。

再加上曹操刚刚击败袁绍,自己的兵马也有所损耗,如果再对辽东用兵,那么一来其他诸侯不会按兵不动,可能趁机偷袭,二来胜负难料,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最终得不偿失。

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原因之二,是辽东的自然条件帮了公孙氏大忙。

早在公孙度当上辽东太守没多久时,他就仗着辽东地处偏远,朝廷难以管辖而妄图称王,而在御寒条件极差的东汉末年,如果不是辽东本地人,往往难以忍受和适应那里的低温、水土。

我们都知道隋炀帝杨广,他在位期间就曾经三次派大军出辽东攻打高句丽遭遇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里气候寒冷、很多地方还未经开化,作战条件过于恶劣。

而且,辽东的地理位置也让曹操觉得它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东汉末年,辽东就是其东北边境,再往北、往东,那就是游牧民族的地盘了,处在这样的偏远地带,就决定了即使这里出现割据政权,也没办法在中原王朝、游牧民族包围下发展壮大。

因此对于曹操而言,公孙家在辽东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无论如何也难以对自己产生威胁,反而如果夺取辽东,还得消耗不少钱粮,战死不少士卒。

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原因之三,是公孙家大部分时候在表面上都还算本分。

自古以来,位于今朝鲜半岛的各王国便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中原王朝之所以不将其灭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大多数时候还算老实,原因俯首称臣。

将这一现象代入公孙家和曹操也能够成立,只要公孙家本本分分,愿意表示对曹操的尊敬和臣服,那么曹操也不会吃力不讨好地前去攻打。

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早在曹操刚统一北方时,为了让军士得到休息,便主动向公孙度示好,上奏朝廷封其为武威将军、永宁乡侯。

当时公孙度虽有称王野心,但自己也清楚和曹操的实力差距,于是领受了官爵印绶,算是表明了接受曹操所代表的汉王朝的管辖。

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建安十二年(207),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当时接替父亲统治辽东的公孙康将其杀死,把首级送到了曹操那里以表示自己的忠心,被封襄平侯、左将军。

公孙康去世后,因为他的儿子年纪尚小,群臣便推举了其弟公孙恭继位,公孙恭对曹魏保持着前几代名义上恭顺的态度,也得以始终让辽东保持安定。

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继位的曹丕不久后登基称帝,这位新君对于辽东仍然采取着安抚的政策,他将公孙恭封为车骑将军、平郭侯,以示魏国与其交好的诚意。

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最后一个原因,是曹操戎马半生,始终没有腾出时间对付辽东。

曹操是个很有计划的人,在击败袁绍避免同时受到南北两方夹击的窘境后,他便将目光放在了荆州、江东上,夺取荆州、兵败江东后,他又马不停蹄与西凉诸侯交战,攻伐汉中,这些军事行动的重要性当然是明显大过消灭一个无关痛痒的辽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