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作为大明画家,面对清军宁死不肯作画

绘画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从人类出现早期在洞穴的岩石上绘制的壁画,到后来因为地域不同而发展成东、西两大类绘画风格,再到水墨画、油画等各具特色的绘画方式诞生,绘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也成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中国作为文明古国,

绘画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从人类出现早期在洞穴的岩石上绘制的壁画,到后来因为地域不同而发展成东、西两大类绘画风格,再到水墨画、油画等各具特色的绘画方式诞生,绘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也成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其绘画历史自然也是源远流长,国画更是享誉古今中外。作为大明画家,面对清军宁死不肯作画提到我国古代的著名画家,或许人们最先想到的会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历代帝王像》的作者阎立本等。

他们作为当时画界的翘楚,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到了明代,才子唐伯虎、董其昌、文征明等人的画作都非常优秀,在今天仍然被人们追捧和喜爱。

不过除了他们,还有这样一位明朝的著名画家,他被清军用刀威逼都能誓死不从,但用美色诱惑,却轻易就妥协了。

作为大明画家,面对清军宁死不肯作画笔者所说的这位画家名叫陈洪绶,他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出生在浙江绍兴府诸暨县,今天诸暨市的枫桥镇还有个陈家村,便是他的故乡。

陈洪绶出身于一个已经没落的官宦世家,但家中虽然不复往日的辉煌,却还算是比较富裕,因此,陈洪绶从小就能够接受比较好的教育。

也多亏了这一点,他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从事的事业。

作为大明画家,面对清军宁死不肯作画陈洪绶从小就喜欢写字绘画,且展现出了惊人的绘画天赋。

据说,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前就曾与另一户人家指腹为婚,小时候的他经常到岳父家中玩耍。

一天,陈洪绶在岳父出门后见刚刚粉刷的白墙,脑海中浮现起曾经见过的关公像,便靠着记忆随手便在墙上画了一幅。

因为画的太好,他的岳父回家后以为关公显圣,对着画像不停地顶礼膜拜。

作为大明画家,面对清军宁死不肯作画陈洪绶九岁那年,他的父亲不幸去世,不愿意埋没孩子绘画天赋的陈家人将其送到了出身钱塘的著名浙派画家蓝瑛那里学画。

陈洪绶天纵奇才,仅仅在蓝瑛门下学习了不久,就被老师夸赞道:"使斯人画成,道子、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蓝瑛看来,陈洪绶如果学成,那么有"画圣"美名的吴道子、一代书画名家赵孟頫这两位在绘画上造诣极高者都要甘拜下风。

作为大明画家,面对清军宁死不肯作画甚至还有说法声称,蓝瑛在教授陈洪绶一段时间后,认为他在人物写生的水平上已经超越了自己,于是从此就再也不画人物画了。

陈洪绶还没成年,管理陈家的祖父和母亲就相继去世,他的哥哥觊觎家产,不愿让他分一杯羹,陈洪绶索性放弃家产,只身前往了绍兴。

在绍兴,陈洪绶拜在了被誉为明朝最后一位儒学大师的刘宗周门下,在那里,他学到了许多高深的哲学知识,这些都对加深其作品的深度大有裨益。

作为大明画家,面对清军宁死不肯作画崇祯十二年(1639),陈洪绶离开绍兴北上宦游,靠捐官进入国子监当了舍人,负责临摹历代帝王的画像。

有幸见到许多优秀画作,陈洪绶欣喜若狂,画功也是突飞猛进。

因为当时北京还有一位著名画家名叫崔子忠,人们便将这二人合称为"南陈北崔"。

因为陈洪绶的画艺实在精湛,崇祯帝想要封其为内廷供奉宫廷画家,但陈洪绶认为当时政坛过于黑暗,于是固辞不受。

作为大明画家,面对清军宁死不肯作画在北京四年后,陈洪绶回到绍兴,因为不久后清兵入关攻向浙江,陈洪绶选择了前往云门寺出家避祸。

结果,陈洪绶受不了寺中生活,一年后便选择了还俗。

据说,当年清军统领固山额真攻破城池将陈洪绶抓获,得知他是著名的画家后,非常高兴地逼他作画,结果素来不吃硬的陈洪绶即使是刀架在脖子上都不愿意画。

就在固山额真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指出,陈洪绶是出了名的好酒好色,于是他用美酒、美人诱惑陈洪绶,后者果然态度大变,当即答应作画。

晚年时,陈洪绶为了生计在绍兴、杭州等地卖画维生,而想要购买陈洪绶的画,需要跑到他常去的妓院求取,试想文人墨客们为了一张陈洪绶的作品争相跑进青楼,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

作为大明画家,面对清军宁死不肯作画尽管靠着卖画赚了不少钱,但陈洪绶的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那类人,只要作品换成钱,他就去四处挥霍,等到没钱了,他才安安分分再去画画。

因为缺乏一个给他理财的人,顺治九年(1652)陈洪绶去世时,家中竟然没有余财让他下葬。

只能说,艺术家或许大多数确实是有着和常人不同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