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张斐传奇之忠烈千秋‖李靖

【民间故事】张斐传奇之忠烈千秋‖李靖

张斐传奇之忠烈千秋

李 靖

万里山河卷狂沙,

舍生取义自天涯。

独闯龙潭惊魑魅,

忠烈千秋写芳华。

张斐进驻南昌后,整顿军纪,动员百姓,加固城防,将南昌城管理得井井有条,固若金汤。

张斐画像(邹浩 作,图源:芦山地方志)

宁王叛军兵退八十余里扎住阵脚后,宁王宸濠贼心不死,重新集结叛军攻打南昌城。张斐指挥南昌城中守军众志成城,奋力血战,拼死抵抗,重创叛军于南昌城下。但无奈敌众我寡,守城将士与百姓为国捐躯者不计其数。且城中粮草、武器、辎重也消耗殆尽,难以维系坚守城池之需。可张斐依然抱着必死决心,英勇抗击叛军,固守待援。

南昌城久攻不下,叛军又死伤无数,宁王勃然大怒,大骂手下愚蠢无能。宁王宸濠知道守城之人张斐乃是睿智之士,只能智取不可豪夺。于是眼珠一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宁王命人带上亲笔书信入城拜见张斐,信上“大赞张斐有张良、狄青之才,肯定其对社稷之忠心,仰慕已久,特杀猪宰牛,设宴备酒,原意与公商谈退兵之事,不知公有胆来否?”

张斐召集众将商议,众将断定这是鸿门之宴,决不能贸然前去。张斐神情泰然自若,捋须含笑道:“我虽不敢自诩关云长单刀赴会之勇气,但不缺韩公(韩愈)精忠报国慷慨赴死之决心。此次赴会倘若不去,必定让悖逆之徒小觑与我,涨了他人志气灭了自己威风。况且,城中早已弹尽粮绝,人困马乏,这次赴会能延缓叛军攻城,为勤王之师赢得宝贵时间。所以,这次鸿门之宴我将亲自前往。”众将眼见张斐心意已决,低头便拜,不再规劝了。

次日,张斐安排好城中一切事宜后,换上一身朝服,带上一个随从前去赴宴。

宁王宸濠将张斐一路引进帐内,入席上手而坐。席间,宁王在众人面前大赞张斐盖世之才,告知被重兵包围之境地,规劝其“良禽择木而栖”,并当众许诺张斐高官厚禄,田地美女,威逼利诱张斐加入谋反。

张斐不饮席间之酒,不吃宴上之食。大义凛然,不卑不亢,严词拒绝宁王的威逼利诱,并怒斥道:“尔等反贼,食君俸禄,不遵祖训,废坏纲常,宵小老贼,不报君恩,却犯忤逆,好乱乐祸,谋王夺位,毁我社稷,荼毒生灵,残害众生,倒转日月,逆乱乾坤,但天理昭昭,拨云见日,郎朗环宇,罡正乾坤,腌臜鼠辈,奸佞狂徒,终将五雷轰顶,挫骨扬灰。”

宁王宸濠大怒,欲拔剑杀戮张斐,张斐面无惧色,早置生死于度外,仰天长啸。宁王没有办法,只好叫人将张斐五花大绑打入大牢。

张斐在牢中绝食明志,以死抗争。幸遇芦山家乡友人冒死帮助下,解开绳索,逃出大牢。宁王宸濠发现后,派出骑兵追赶,追到乌鹅滩,张斐因绝食身体孱弱,眼见要被追上无法逃避,恐被杀之太屈,乃仰天叹曰:“父母全而生之,人子当全而归之,宁死水中以全其身。”即咬破手指以血于朝笏上诗曰:“可恨宸濠是奸臣,谋王夺位犯逆论,与吾等商不应允,命军刺我太无情,万岁若有君臣意,解下朝衣详冤情。”写毕,将印信朝笏紧收于贴身之处,面朝家乡芦山方向拜了三拜,并最后一次整理衣衫,旋即赴水投江,慷慨殉节尽忠。此时山河失色,日月无光!

张斐投江后,各路勤王义军在张斐事迹感召下,奋勇反叛。宁王宸濠叛乱43天就被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王守仁成功镇压,宁王宸濠兵败被擒。张斐投江一事也被上报朝廷,请求旌表。明嘉靖时,朝廷表彰、追赠张斐为“大方白”。

张斐为官二十余年,以韩愈、狄青、岳飞为楷模,精忠报国,光明磊落,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严整朝纲,整肃政风。为官几十年,家无储积、无细软。乡人世世代代口碑相传、男女老幼众口盛赞。

据民国版《芦山县志》记载:张斐官江西布政,宁王反死节,斐居显官二十余年,而第宅田园一如诸生时。

又据《四川通志》第十一卷载:冯氏,芦山人,布政使张斐妻,年二十八,(张)斐卒于官,毫无遗资,苦节(过分节俭;坚守节操),历(年寿)九十三岁终。

张斐不仅仅为官清廉,生活节俭,还是一个知恩图报、心念故土之人。他虽人在异乡却常常牵挂着家乡,他儿时曾经上学的白塔寺,因年久失修,房屋垮塌,很多孩子上学无所去处,得知这一情况后,他毅然慷慨解囊,拿出自己并不多的俸禄捐资修建白塔寺,让家乡孩子拥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中,家乡代代人才辈出。

张斐忠烈千秋的事迹写进了历史,他那种舍生取义、精忠报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品质,激励了一辈又一辈的仁人志士,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姜城儿女。按《雅州府志》上《请建屠侯祠碑记》记载,张斐被明王朝追赠为“大方白”后,在原张斐的故乡芦阳城与清仁乡张家坝设立了“忠烈祠”,把张斐雕成塑像入祠祀奉。他和正德十五年在芦山殉职的屠峦一起,作为忠烈侯姜维的配祭,在每年中秋“八月彩楼会”被祭奠,被人们千秋万代的敬仰与怀念。

孝廉仁嘉、谨慎端慤的张斐的事迹被编成花灯传唱在姜城大街小巷,他的传奇也被演绎成故事与童谣随青衣江水流淌,传播颂扬,万古流芳!

今日芦山(图源:芦山县人民政府网)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 靖(雅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供稿:芦山县地方志编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