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回应孩子的感受:确认感受的重要

确认感受的重要

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每个决定,都掺杂着感受。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感受,会影响到孩子学习管理他的感受。感受和本能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我们否认孩子的感受,那可能会削弱他的本能。

孩子的本能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例如,在畅销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Listen So Kids Will Talk)中,作者提到一个孩子的故事。她和朋友一起去当地的游泳池,但很快就回家了。她母亲问道:“你怎么那么快就回来了?”女儿解释说,泳池边有个比她们大的男孩想假装成小狗舔她们的脚。她的朋友们都觉得很好玩,但她觉得很恶心。我相信,她的朋友们很可能是被父母训练成对某些事情不做反应,她们的父母可能以前常对她们说:“别闹了,别大惊小怪。”而不是鼓励她们认真看待自己的感受。如果是这样,那可能危及她们的安全。

我们很容易忽视孩子的恐惧,例如尝试新食物的恐惧。如果我们只是呵斥孩子“别闹了”,而不是认真聆听他们的感受,孩子可能以为自己真的是在胡闹。

你也许会想,“天啊,为了确保孩子安全、吃饱、保持干净,我需要做的事情已经够多了。这还不够辛苦吗?现在我还需要费心体会孩子的感受吗?”我想告诉你,尽管我很讨厌“秘诀”和“生活窍门”之类的东西,但如果亲子教养真的有秘诀可言,那就是这一个:不要和孩子争论他的感受。

比如,你八岁的孩子说:“我不想上学。”当你赶时间、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忙时,你很容易脱口说出:“你必须去,就这样!”但如果你说:“你真的不想现在去上学,是吗?”孩子比较容易听进去。这样说可以启动亲子对话,而不是终止对话。

我们往往会迅速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我们经常很忙,在出门前常一把抓住孩子,试图帮他穿上外套,但孩子不喜欢你那样做。于是,我们要求他自己穿上外套,但这时他已经打定主意不穿了。所以,你看,不如先花时间尊重孩子,肯定他的感受。也就是说,不要一把抓住他让他快穿外套,而是提醒他穿上外套的时间到了,接着观察、倾听和体会他的感受。如果他拒绝穿外套,你可以说:“你怕热,所以才不想穿外套是吗?那我们待会儿到外面,你觉得冷时再穿。”如果你早上时间很紧,那就早点起床,多留一点时间来尊重孩子的慢节奏及肯定他的感受。这样一来,生活就不会像打仗一样了。

一位名叫凯特的母亲告诉我,她的孩子皮埃尔两三岁时,每天都会因为一些事不开心,而大哭好几次。

那些事情对我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比如下雨天,他摔了一跤,或是我告诉他,他不能在动物园和企鹅一起游泳。我也会试着去理解,因为我知道,对我来说微不足道的事,对孩子来说可能跟天塌下来差不多。但他四岁时还是这样,我开始担心皮埃尔永远无法培养挫折耐受力和适应能力,也觉得自己对他太温和了。也许我应该告诉他,他是在小题大做。但我没有那样做,因为我想起我小时候,父母经常骂我“胡闹”,让我走开,或斥责我“别那么幼稚,要懂事”。

现在皮埃尔六岁,我发现他已经能连续好几天不哭了。以前那些让他哭得稀里哗啦的问题,现在他都懂得自己处理。他会说:“妈咪,没关系,我自己能想办法解决。”或者说:“我膝盖痛,抱我一下吧,一分钟以后就不痛了。”那种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发生的。我很高兴我持续接纳了他的感受,让他得到安慰。

尽管当时那样做看起来非常耗心力,凯特还是选择了最合宜的方式。当我们责备孩子哭闹时,我们就给了孩子两个哭闹的理由:一个是最初让他感到难过的事;另一个是父母生气了,而他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你应该坚持安抚的理念,去感受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急着去处理。如果你认真看待孩子的感受,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抚慰,他们将逐渐学会内化那种抚慰,以后就能够自我化解。

如果你成长的过程中,每次感到难过时,情绪都遭到否定,你很容易以同样的模式对待自己的孩子。有一种阻止你犯这种错误的方式,就是像凯特那样,回想你以前难过的时候,大人的反应使你为自己的负面情绪感到更加难过。难过是人之常情。如果你曾经因为难过而遭到斥责,成年后也会对此耿耿于怀,当你现在遇到难过的事情哭泣时,可能会不自觉地为自己的反应道歉。

不管你的情绪有多强烈,接纳自己的情绪是控制及安抚孩子情绪的关键。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情绪不重要,你就无法充分包容孩子的情绪。如果你变得歇斯底里,你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掌控,更遑论接纳孩子的情绪。

你需要练习处理自己的情绪,不是去压抑情绪或彻底爆发,而是承认你的感受,并想办法安抚自己或接受周围人的帮助。

养成谈论感受的习惯也很重要,包括你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随着孩子日益成熟,大脑更趋向逻辑思考,这并不是说孩子会因此变得非常理性,人类永远是感性导向的,但孩子可以学会运用图片、绘画、语言来表达他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开始学会掌控情绪,而不是任凭情绪摆布。

如果孩子因为你不准他在午餐前吃冰激凌而哭泣,你理解他“难过”的感受并不意味着你妥协了,允许他吃冰激凌。其他事情也是如此,不是让你因为孩子不开心就放弃工作,不送孩子去保姆家,或屈服于孩子表达的任何不满。我只是建议你认真看待孩子的感受,你做决定时也会考虑到他的感受,你借由确认及了解他的感受帮他化解不适,而不是立刻否定他或转移他的注意力,也不是逃避及疏远孩子。

对于那些你不希望孩子抱持的感受(例如讨厌兄弟姐妹或不想去探望奶奶),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确认那些感受有风险,会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惯。慢慢你会发现,当孩子觉得自己获得关注与理解,他就不再那么想抗议和哭诉了。

汤姆·博伊斯医生(Tom Boyce)在2019年1月出版的《兰花与蒲公英》(The Orchid and the Dandelion)一书中谈到,1989年加州发生大地震时,他和同事正收集资料以了解入学对儿童免疫系统的影响。起初,研究人员觉得很沮丧,因为这种额外的压力(地震后的复学)来源破坏了他们原本的研究,但后来他们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来研究地震对儿童免疫系统的影响。

他们寄给每个孩子一盒蜡笔和一些纸,请孩子“画地震”。有些孩子画出那场灾难中快乐的画面,有些孩子的图画则展现出较多的悲痛,并画出地震的可怕之处。你觉得哪一组孩子的状况比较健康?那些画出快乐、乐观图片的孩子,远比画出恐惧、火灾、死亡、灾难的孩子更能够抵抗呼吸系统的疾病。博伊斯医生认为,这意味着人类通过讲故事、创造艺术来表达自我的方式(这是由远古时代流传至今的人类特质),是一种勇于面对恐惧的方法,因为我们对那些可怕的事物表达的感受越多,渐渐地它们就变得没那么可怕了。表达悲伤虽然痛苦,但我们每次把悲伤表达出来后,悲伤或多或少都会减少一些。

在书中,博伊斯医生谈到为什么有些孩子特别敏感,以及环境如何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称那些孩子为兰花,其他的孩子先天比较坚韧,他称那些孩子为蒲公英。我无法知道你的孩子究竟是蒲公英,还是兰花,但兰花孩子的感受如果能获得倾听,会对他的性格有所改善。父母敏锐地关注兰花孩子的感受很重要。每个人,无论是蒲公英还是兰花,都能从感受获得关注、认可及理解中受益。

下面的案例是一个兰花孩子的故事,他名叫卢卡斯。他的父母和现在的多数家庭一样,两人都需要上班。如今,没有多少家庭能享有一个家长全职待在家里陪伴家人的幸福,而且如果全职待在家里不适合你的性格,你也会感到不满足。孩子喜欢快乐的父母陪在身边,而不是忍痛无奈在家陪伴孩子的父母。所以我并不主张一个家长必须待在家里,我主张的是让孩子自由表露对世界、对家庭的感受,不要否认那些感受。因为孩子获准表达所有的感受,而不只是合宜的感受时,孩子更有能力享受快乐。

如果博伊斯医生1989年对地震研究的诠释是正确的,孩子能够表达感受而且感受又获得倾听与理解时,他们的免疫系统也更强。我们迫切希望孩子过得快乐,却又因为太爱他们,而陷入否认孩子感受的陷阱。我希望博伊斯医生的研究及下面的故事可以提醒大家,那不是明智的做法。

•练习:体会他人的感受

平时练习体会别人的感受,等真实的情境出现时,你更容易做到感同身受。

想象一个人或一群人对某事的看法与你不同。例如,他们投票支持的对象与你不同。与其认为他们愚不可及,你应该想想他们的处境、希望和恐惧。站在他们的角度,试着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做出与你不同的决定。跟他们一起体会他们的感受。

发挥同理心,并不是要你放弃自己的观点,而是真正明白及了解为什么别人有那种感觉,最重要的是,你要跟他们一起去体会那种感受。

[英]菲利帕·佩里《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