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第一代蜀王蚕丛氏为冉駹人

文/万物君据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东晋时期成汉常璩《华阳国志》亦曰:“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名蚕丛,其目纵,死,作石阶石棺,国人化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南宋

第一代蜀王蚕丛氏为冉駹人文/万物君据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东晋时期成汉常璩《华阳国志》亦曰:“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名蚕丛,其目纵,死,作石阶石棺,国人化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

”南宋章樵注引《蜀王本纪》说:“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

”由此不难看出,蚕丛氏为第一代蜀王,来自岷江上游,居于岷山石室,有“纵目”的生理特征,丧葬习俗为石棺葬。

1根据蚕丛氏的人文特征,可以认为传说中的蚕丛氏即后来被文献记录的“冉駹(máng)”:入居四川者为“蚕丛”,留居岷江上游者为“冉駹”或“冉”、“駹”。

蒙默曾言:“余尝以蚕丛、冉駹二词相校,冉古音在谈部,蚕古音在侵部,两部古多通用。

”看来,蚕丛和冉駹,只不过是不同时期之不同记录者对居住在岷江上游地区的同一族群的不同音译而已。

冉駹最早见于甲骨文,在甲骨卜辞,冉黾(駹)或作为一个整体出现,或作为两个不同的实体分别出现。

其位置大约在甘南一带。

到了西汉,冉駹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被称作厓駹,“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厓駹最大。

其俗或士箸,或移徙,在蜀之西。

”“或土著,或迁徙”的意思,大概是他们有人农耕,有人游牧。

关于冉駹人的生活方式,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冉駹人“冬则避寒入蜀,庸赁自食,夏则避暑反落,岁以为常”。

庸赁即受雇而为人劳作。

关于冉駹人的居室,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冉駹夷“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

第一代蜀王蚕丛氏为冉駹人在宗教观念方面,古代冉駹人有着崇尚白石的传统。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古代四川盆地居民将冉駹人群称之为“白石子”。

在葬俗方面,《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称,冉駹人群“死则烧其尸”,这是一种与石棺葬完全不同的葬俗。

真相其实是,东汉之前,冉駹人群普遍实行石棺葬,之后冉駹人开始流行火葬。

第一代蜀王蚕丛氏为冉駹人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石棺葬这一葬俗转变与“羌戈大战”的传说有关。

2传说,中原的秦、汉王朝出击匈奴,对生活在西北地区的羌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被迫向西迁徙。

其中一支叫白构的部落在其首领(羌语称阿巴)的率领下,中途折而向南,进入岷江上游,成为这里的新居民。

当他们在松潘草原享受安宁生活的时候,遭遇到了当地土著戈人的侵扰(真相应该是阿巴白构人侵犯当地土著),于是开始了新的争斗。

在天神暗中相助下,西北羌人终于打败了戈人,取得完全胜利,占领了茂县盆地。

第一代蜀王蚕丛氏为冉駹人羌戈大战得胜的羌人乘势扩大地盘,将汶川、理县、都江堰、北川等地也纳入其生存范围。

虽然,西北羌人是战争的胜利方,但他们在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上,向本地羌人(戈人)学习。

而本地羌人则逐步放弃石棺葬,效仿西北羌人实行火葬。

当然,没能完全融合的地方,各族依然保留自己的文化习俗,例如有些地方仍然保留石棺葬。

上文中提到的戈人,是西北羌人(阿巴白构)对当地羌人(冉駹)的称呼(或是冉駹人的一支),当二者融合后,阿巴白构人放弃了自己的称呼,而使用“冉駹”的称号。

后来,二者一起发展成当代的羌族(日玛)。

3那么,进入蜀地的蚕丛氏结局如何呢?大约4500年前,蚕丛氏(冉駹人)的一支东迁,进入川西平原,后来建立蜀国。

大约夏末商初,蚕丛氏失国。

失去国家的蚕丛氏,部分人回退到岷江上游,但大部分人留了下来,成为鱼凫氏统治下的人民。

在三星堆发掘的青铜人面像中有纵目形的,即为蚕丛氏,学者段渝认为,鱼凫氏通过制作和供奉蚕丛氏的面像,卓有成效地控制了蚕丛氏遗民。

第一代蜀王蚕丛氏为冉駹人不过,我倒觉得,蚕丛氏也是统治集团之一,即掌握世俗行政权力的编发人群(鱼凫氏为掌握宗教权力的笈发人群)。

4成都平原乃多民族融合之地,先后有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杜宇氏和开明氏来到这里。

如前所述,蚕丛氏来自岷江上游,更早的时候,来自黄河中上游(已为分子人类学所证明)。

蚕丛之后的柏灌氏比较神秘,相关资料很少,也可能来自岷江上游,主要活动在今天灌县(即都江堰市)一带。

根据考古发现,鱼凫氏与蚕丛氏并非同出一系,而是从长江中游沿江西上,逐步迁徙到成都平原的。

其最先到达温江鱼凫城,鱼凫城三期遗址即为其创造的。

其取代蚕丛氏的时间为三星堆遗址二期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