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八姓入闽”为著名的移民传说

文/尹全海揆诸史实,中国移民史上并不存在“八姓入闽”。作为一种传说,“八姓入闽”始于唐代,初为林、黄二姓入闽,唐宋之际演变为林、黄、陈、郑四姓,或黄、陈、郑三姓入闽,至宋代元祐年间终定型为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明清之后,八

“八姓入闽”为著名的移民传说文/尹全海揆诸史实,中国移民史上并不存在“八姓入闽”。作为一种传说,“八姓入闽”始于唐代,初为林、黄二姓入闽,唐宋之际演变为林、黄、陈、郑四姓,或黄、陈、郑三姓入闽,至宋代元祐年间终定型为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明清之后,八姓入闽传说由姓氏族谱进入地方志书、学者著作,并经由地方志书跨区域传播至豫闽台两岸三地,流传至今,成为中国移民史上著名的移民传说。

由两姓入闽到八姓入闽的历时性演进“八姓入闽”传说,脱胎于“永嘉南渡”,且与“永嘉南渡”同源。

关于永嘉之乱,中州氏族南迁(即“永嘉南渡”),据现今发现的史料记载,先是由中州迁至江左,如成书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的《晋书•王导传》记曰:“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七。

”至唐宪宗元和初年(805),便出现“诸姓入闽自永嘉始”的记载,将永嘉南渡迁入地由江左推进至福建,如唐林蕴撰《林氏族谱序》曰:“汉武帝以闽数反,命其迁闽于江淮,久空其地。

今诸姓入闽自永嘉始也。

”接着,成书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林宝纂的《元和姓纂》之“林•晋安”条记曰:“林放之后,晋永嘉渡江,居泉州。

东晋通直郎林景,十代孙宝昱,泉州刺史。

今领判官、监察林藻,江州判官兼监察林蕴,皆其后也。

”同书之“黄•晋安”条亦记曰:“(岑校)黄姓,元和姓纂有江陵、洛阳、晋安三族,皆唐世士人新望。

”林、黄二姓之外,《元和姓纂》未记载其他入闽姓氏,更无“八姓入闽”之描述。

与唐林蕴撰《林氏族谱序》相比,林宝纂《元和姓纂》在叙述永嘉南渡时,将晋安林氏和晋安黄氏列入永嘉南渡姓氏,不仅证实了唐林蕴撰《林氏族谱序》所记“诸姓入闽自永嘉始”的真实性,而且客观上实现了“永嘉南渡”与“林、黄二姓入闽”的合流,继而将“林、黄二姓入闽”与“永嘉南渡”并存。

此前,长安西崇福寺沙门智升撰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的《开元释教录》(简称《开元录》)也称:“闽县,越州地,即古东瓯,皆夷种,有五姓,谓林、黄是其后裔。

”《开元录》的记载,当然可以理解为福建之林、黄二姓为原住民,非自中原迁入;同样也可以解释为林、黄二姓为福建最早自中原迁入姓氏,与《元和姓纂》趋于吻合。

据此,《元和姓纂》所记之“林、黄二姓入闽”应为八姓入闽传说之逻辑起点。

历经五代,至宋庆历年间,林蕴撰《林氏族谱序》与林宝纂《元和姓纂》的“合流”成果,得以扩展。

如詹琲《忆昔吟》诗有云:“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

国势多危厄,宗人苦播迁;南来频洒泪,渴骥每思泉。

”宋初《太平寰宇记》之“泉州”条云:“东晋南渡,衣冠士族多萃其地,以求安堵。

”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地理类(史部)》卷八记曰:“《闽中记》十卷,唐林壻撰。

本朝庆历中有林世程者重修,其兄世矩作序。

壻,郡人,养尚不仕,当大中时。

其言永嘉之乱,中原仕(士)族林、黄、陈、郑四姓先入闽,可以证闽人皆称光州固始之妄。

“八姓入闽”为著名的移民传说“永嘉南渡”入闽姓氏由林、黄二姓,演变为林、黄、陈、郑四姓,与唐贞观年间修成的《陈书•陈宝应传》所记“世为闽中四姓”暗合。

其中,林世程《闽中记》所言“入闽四姓”与《陈书•陈宝应传》之“闽中四姓”林、陈二姓是一致的。

“永嘉南渡”,“四姓入闽”传说,为此后嘉靖《固始县志》和光绪《漳浦县志》著者所接受。

以林世程《闽中记》成书年代推之,“永嘉南渡”,林、黄、陈、郑四姓入闽之传说,应始于唐宋之际。

宋元祐三年(1088),林英撰《林氏族谱序》第一次出现“八姓入闽”。

《林氏族谱序》曰:“林氏出自子姓,黄帝之后,理唐虞夏商四十六代,而生比干,因直谏死。

武王克纣,征其所生男,赐姓林,名曰坚,食邑博陵,世为大夫。

”“至西晋,林礼徙籍于下邳,遂为徐州之冠族。

传至孙晋安郡王禄,为闽林始祖。

时中州板荡,衣冠卿相徙闽居之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

唐定天下,氏族推晋安之林为甲。

”至此,自唐元和年间,中经五代,至宋元祐年间,“八姓入闽”之传说,历经林、黄二姓入闽,林、黄、陈、郑四姓,或黄、陈、郑三姓入闽,到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近三百年得以定型。

期间,无论林、黄二姓入闽,林、黄、陈、郑四姓,或黄、陈、郑三姓入闽,还是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主要出现在林氏族谱或由林氏族人完成的著作中,不排除作者的家族私见,为表达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为“永嘉南渡”入闽的中原姓氏,比如林氏族谱所强调的“林氏出自子姓,黄帝之后”;或作者为暗含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为福建著姓或最先入闽之姓氏,突出与其他后来者相比其在福建(闽南)开发和建设中具有的特别重要之地位。

自福建至两岸三地之地域性传播至明代,“八姓入闽"传说叙述载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地方志书代替姓氏族谱成为“八姓入闽”传说的传播载体,并据此超越福建成为跨地域性传说。

如始修于成化二十一年(1485)、成书于弘治二年(1489)的《八闽通志》,成书于崇祯初(1628-1633年)的何乔远编撰的《闽书》和乾隆《福州府志》,以及嘉靖《固始县志》、光绪《漳浦县志》都出现了“八姓入闽”的记载,但地方志书所记“八姓入闽”与此前族谱所记“八姓入闽”,关注重点发生了转移:其一,“永嘉南渡”“八姓入闽”,已经不是孤立事件,此前散见于文献的汉武帝迁民于江淮,“永嘉南渡”“八姓入闽”,唐初陈元光父子开漳、唐末王审知兄弟入闽治闽,以及南宋中州士民南迁等重要移民事件,按照时间序列同时出现在一个叙事文本中,从而建构起汉至南宋中原士族入闽的完整历史叙述。

如彭韶书《八闽通志•序》记曰:“自汉武徙其民于江淮间,永嘉板荡,乃有衣冠而南;王氏割据复有元从而南;及宋氏都杭,诸名家又益南矣,华俗由是而丕变。

”“八姓入闽”从姓氏源流叙述转为地方历史叙述。

换言之,“八姓入闽”已经不仅仅是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的姓氏播迁史,而是福建地方历史的一部分。

“八姓入闽”为著名的移民传说其二,“八姓入闽"的叙述重心由“八姓入闽”转而为王审知治闽及“八姓入闽”对福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