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昭王南征而不复,非是伐楚而死

文/赵庆淼摘要:传世典籍与出土文献表明,西周昭王时期对江汉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分别为十六年伐楚、十七年伐虎方和十八至十九年的南巡狩。“昭王南征”是昭王季世经略南土史事的统称,实际上涵盖了伐楚和南巡。过去将昭王殒身归咎于楚人的说法,缺

昭王南征而不复,非是伐楚而死文/赵庆淼

摘要:传世典籍与出土文献表明,西周昭王时期对江汉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分别为十六年伐楚、十七年伐虎方和十八至十九年的南巡狩。“昭王南征”是昭王季世经略南土史事的统称,实际上涵盖了伐楚和南巡。过去将昭王殒身归咎于楚人的说法,缺乏坚实的史料依据,是一种层累地造成的历史认知。

昭王巡狩南土途经随枣走廊,抵达今湖北黄陂境内的长江北岸,并于南下涉江途中殒身,这是由同时期江汉平原的自然环境、交通路线和南巡行程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昭王南征而不复”,历来是古史学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自战国以降,典籍中出现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即昭王是在南征楚国的途中涉汉水而亡。

所以,“昭王南征”也就通常被定义为昭王时期对楚国的征伐。

如《吕氏春秋》云:

周昭王亲将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

还反涉汉,梁败,王及蔡(祭)公抎于汉中。

辛余靡振王北济,又反振蔡(祭)公。

后世史家多据此推断,昭王南征的失利当与楚人有关。

如童书业说:“至‘不复’,则似遭楚人之暗算,故齐桓伐楚以此事责楚也。

”杨宽亦认为:“所谓'梁败’,是说浮桥突然败坏,当由于遇到楚人的突然袭击,浮桥败坏,因而昭王和随从的卿士祭公都跌落汉水中,所说’辛余靡振王北济',只是拖起尸体而已。

”可见,每言及昭王南征,人们便自然会联想到楚国,并顺理成章地将昭王之死归咎于楚人。

另一方面,据《水经注》记载,今湖北天门东南的汉江中有地名曰“死沔”,相传得名于昭王死焉,故研究者多将昭王的殒身地点考订于斯。

时至今日,上述一系说法在学界依旧影响甚巨。

众所周知,明确历史文本形成的来龙去脉,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传统典籍与出土文献、考古发现之间的互相印证,对于上古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倘若我们回归到昭王南征的原始史料中去便不难发现,越是与该事件时代相近的铜器铭文和文献记载中,越难以寻见昭王殒身于伐楚的坚实证据,而恰恰是出现时间较晚的历史文本,对这一事件来龙去脉的描述倒愈发详细,情节也显得格外蹊跷诡谪。

尤其是金文与古本《竹书纪年》这两种不同来源的历史文本可以构成互证,反映出昭王伐楚后并未卒于汉水,而是率众返回了北方,继而又发起了伐虎方和南巡等军事行动。

这便足以表明,学界通常概念中的“昭王南征而不复”,很可能经历了一个被片面理解并不断重塑的历史过程。

进一步说,若结合先秦时期江汉地区的自然环境、交通路线分布等因素来看,《水经注》关于昭王殒身地点的记载,也同样存在诸多亟需廓清之处。

本文结合传世典籍、岀土文献和考古材料,试对上述问题加以系统论述,力图对“昭王南征”史事的正本清源。

“昭王南征而不复”的文本分析“昭王南征”的史迹散见于《左传》、古本《竹书纪年》、《史记》及其三家注以及昭王时期铜器铭文。

其中,与《吕氏春秋》的相关文字在内容上相仿者,尚有《史记》索隐引宋衷之说:

昭王南伐楚,辛余靡为右,涉汉中流而陨,由靡逐王,遂卒不复,周乃侯其后于西翟。

《史记》正义引皇甫谧《帝王世纪》云:

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

其右辛游靡长臂且多力,游振得王,周人讳之。

上揭两则史料均描述了昭王伐楚而卒的经过,就其“主干”和叙事结构来看,与《吕览》之说大体相同。

这种古书之间存在“互见”的内容,不排除具有时代较早的某种文献作为史源,也可能是基于一定时期内的共同知识背景或者“公言”。

不过,倘若研究者细加推敲,便不难对其可信度产生疑问。

首先,就这些古史传说本身来说,彼此间虽然“主干”相近,但细部内容却多有出入,基本上都经历过演绎和改编的过程。

至于它们的主要素材,很可能来源于战国时人的共同知识背景,所反映的也多是同时期人们观念中的古史,其真实性距离信史尚有一定差距,现今我们重新研究商周时期乃至更早的历史问题,自然不能不加批判地视作定诚。

其次,据《逸周书·祭公》与清华简《祭公之顾命》记载,曾于临终前对周穆王进行训诫的祭公谋父,其人与穆王之祖康王同辈,是历经昭、穆两世的辅政老臣。

揆情度理,此祭公谋父当与随昭王伐楚的祭公是一非二,而《吕览》却说昭王、祭公一同落水而亡,则明显与其他先秦文献的记载龃龉不合。

其实,关于上述《吕览》等书中相关记载的可靠性,自唐代以来便有学者提出质疑,如孔颖达说:

旧说皆言汉滨之人以胶胶船,故得水而坏,昭王溺焉。

最为关键的是,即便依照《吕览》和《史记》三家注所见诸说,最多也只提及“船人”呈进胶船,而无从寻见“梁败”或“船解”本系楚人蓄意所为的确凿证据。

所以,近代史家多将昭王之死归咎于楚人谋害,大致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前提:昭王是因伐楚而不返,并由此产生的一种演绎推想。

管见所及,目前最早将“昭王南征”与楚国相联系的传世文献当属《左传》。

然而细绎相关文字不难发现,其中并无昭王丧于楚人之手的明确记载,至于“昭王之不复”,其实与楚国间的关系也非常模糊。

《左传》僖公四年: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怀疑昭王遭楚人暗算的学者,多试图挖掘这段文字中的所谓“隐义”。

如竹添光鸿推测,昭王殒身“兹事体大”,楚人不敢承担其过,故多推诿塞责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