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山海经告诉我们,上古时期伏羲氏生活的重要区域在伊洛盆地

文/杨作龙伏羲氏为古三皇之一。在诸多的历史典籍中以《尚书大传》的记载较为科学。《尚书大传》称:“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伏義以人事纪,故托戏皇于人。神农悉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于地。”

山海经告诉我们,上古时期伏羲氏生活的重要区域在伊洛盆地文/杨作龙伏羲氏为古三皇之一。在诸多的历史典籍中以《尚书大传》的记载较为科学。《尚书大传》称:“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

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

伏義以人事纪,故托戏皇于人。

神农悉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于地。

”这里明确显示的是,我国的人文嬗变自伏羲始,而伏羲氏也就成了我们民族的人文弘祖,所以伏羲氏的活动也受到历代的关注。

关于伏羲氏的活动,由于年代的久远,连伏羲的出生之地都是个谜。

《太平御览》引《河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

”《帝王世纪》又云:“遂人之世,有大人之迹出于雷泽之中,华胥履之,生庖牺于成纪。

”成纪为甘肃之天水,雷泽又有不同的说法。

而《太平寰宇记》卷14云:雷泽即雷夏泽。

“雷夏泽在(雷泽)县北郭外,灉、沮二水会同此泽,《河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

”雷夏泽古属濮州,今为濮阳与荷泽间,为河南与山东交界处。

这一情况只能说明以伏羲为号的53姓族(谯周以为伏羲以次有三姓至女娲,女娲之后五十姓至神农)属在3700多年期间的活动范围是相当广阔的。

伏牺氏是具有相当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氏族族团。

关于这一族团的活动,我们也只有从相对古旧的著作《山海经》中找到遗迹才具有说服力。

对于伏羲时代的记载,最为明确的是“女娲”的出现。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橫道而处。

”女娲为人文女祖,为伏羲氏之妹。

自二人制嫁娶后,当时在婚制上过渡到了族外婚,同时也完成了从血缘家族向氏族的过渡。

伏羲与女娲同为人文之祖,说明《山海经〉在人文递嬗的记载上没有出现缺环。

所以我们还应在《山海经》中寻找伏羲的足迹。

据《山海经》中次七经载:“又东三十里,曰浮戏之山。

……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其东有谷,因名曰蛇谷。

”又据《绎史》卷2“皇王异说”之注称:“故益之为翳,亦犹昊之为皞、伏羲为宓戏、喾之为俈、纣之为受,与夫契之为离、垂为之倕、皋陶之为咎繇、仲虺之为儡……古文之通用类然。

”我国古代汉语向有通假的用法,这也是我们在研究古史记载,尤其是在研究《山海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的。

“浮戏之山”之“浮”,与包属音近通假,故又可称为“包戏之山”,而“包戏”即是伏義的又一称谓。

以人名或氏族名冠山名,在《山海经》中是经常遇到的。

如《中次六经》的“夸父之山”,《北次三经》的“轩辕之山”即是。

浮戏山的地理位置,据《元和郡县志》载,“汜水出县东三十二里浮戏山”,此处所载之“县”为汜水县。

浮戏山当在今天的巩义市至上街的北部山区,此地至今尚有伏義台传说遗址。

显见此地是伏牺或其后继氏族的活动地带。

又据《山海经》之《中次六经》称:“又西七十二里,曰密山……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洛。

”《水经注》:“洛水又东,与豪水会,水出新安县密山。

”其地理位置当在今天的渑池县境内。

《帝王世纪》载:“太昊庖牺氏,风姓也。

蛇身人首……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王……取牺牲以供庖厨,食天下,故号曰庖牺氏。

或作宓戏者,宓字误也。

当山下著必,是古之伏字。

”此处注云:二“宓”字皆当作“密”,“山”当作“宀”。

这里有意思的是注者在辨识过程中显示了古代“密”与“宓”的通假现象。

此外如《诗·大雅·公刘〉称:“止旅乃密”,段玉裁《小笺》云:“此谓密即宓之假借”,也是密与宓之通假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