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裴李岗文化综述:人群属于古中原类型

文/秦存誉 袁广阔摘要:检视裴李岗文化遗存40余年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发现科技手段已经渗透到包括文化年代、聚落环境、生业经济、体质特征、食物结构、技术工艺、意识形态等在内的多个领域,极大推动了裴李岗文化的研究进展。但是,就各领域的具体工作和研

裴李岗文化综述:人群属于古中原类型文/秦存誉 袁广阔

摘要:检视裴李岗文化遗存40余年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发现科技手段已经渗透到包括文化年代、聚落环境、生业经济、体质特征、食物结构、技术工艺、意识形态等在内的多个领域,极大推动了裴李岗文化的研究进展。但是,就各领域的具体工作和研究而言,目前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科技考古与田野考古人员共同努力,在今后的交流合作过程中不断加强各种技术手段的整合利用,在广泛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研究。

裴李岗文化因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遗址的发掘而命名,是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原地区的核心文化。

裴李岗文化遗址目前已发现130余处,主要分布于以嵩山为中心的河南境内,分布范围西至洛河上游的三门峡卢氏,北到黄河以北的安阳林州,东抵颍河流域的周口项城,南达淮河以南的信阳潢川。

新石器时代中期诸考古学文化中,以裴李岗文化的发展水平最高,它的迁徙、扩张造成了一系列文化互动,带动了周边考古学文化的演进与发展,奠定了“早期中国文化圈”的雏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自1977年裴李岗遗址发现以来,围绕裴李岗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已经开展了40余年。

期间,田野考古行稳致远,不断深化对文化内涵、分期与年代、分布与类型、源流及与周边文化关系等问题的认识,科技考古则另辟蹊径,转而从古环境、人群体质特征与食谱、动植物驯化、技术工艺等方面拓宽裴李岗文化的研究领域。

需要指出的是,科技元素融入考古学研究,从理论、方法到实践层面并非完全契合,仍需不断地调试和完善。

详细审视裴李岗文化科技考古方面的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对于裴李岗文化人群聚落环境、生业经济、体质特征和技术工艺等的综合考察具有重要意义。

年代学研究年代学研究包括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两个方面。

相对年代方面,通过地层学和类型学的分析可知,裴李岗文化大致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期,介于灵井、李家沟等遗存和仰韶文化之间,这已是学界共识。

绝对年代主要利用碳十四测年及相关年代学成果进行推定。

目前,裴李岗文化各遗址已测得50个碳十四年代数据,以之为基础,方孝廉、丁清贤、赵世纲、方燕明、张居中、杨育彬、韩建业、靳松安、李友谋、王吉怀、陈明辉、蔡金英等对裴李岗文化的绝对年代范围进行了推定。

裴李岗文化综述:人群属于古中原类型从表一可以看出,学者们普遍将裴李岗文化的年代下限界定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上限差距较大,集中在公元前7000~6000年之间。

梳理诸学者的研究论著不难发现,导致年代上限观点差距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贾湖一期遗存的性质归属存有争议,二是测年数据的校正标准并不统一。

对比贾湖一期和三期遗存的陶器组合可知,贾湖一期确与三期遗存存在不小差异。

有鉴于此,张弛、陈明辉等倾向于将贾湖三期遗存归入裴李岗文化,而将贾湖一期遗存单独命名为“贾湖文化”或“贾湖一期文化”。

笔者近年对渑池关家遗址的裴李岗文化遗存进行了系统整理。

这类遗存大体处于裴李岗文化中晚期,陶器组合既有贾湖一期遗存标型器角把罐,亦有裴李岗文化典型器如侈口罐、三足钵、小口双耳壶等。

实际上,贾湖三期及石固四期、水泉三期、中山寨一期等典型裴李岗文化遗存也出土过一些角把罐,表明贾湖一期和三期遗存陶器组合上的差异极有可能是不同阶段的不同用器传统造成的。

也就是说,贾湖一期遗存仍属裴李岗文化,是该文化最早阶段的遗存。

根据贾湖一期遗存的最新测年结果,可将裴李岗文化的年代上限推定为公元前7000年左右。

综上,裴李岗文化的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5000年。

需要注意的是,碳十四测年虽为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构建提供了参照,但其测年结果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差。

单从裴李岗文化的年代数据来看,误差范围少则150年左右,多则500年左右。

在误差面前,许多遗址测得的一两个数据似乎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因此,裴李岗文化年代学研究今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在统一测年标本材质的基础上,扩充典型遗址的测年数据库。

环境考古研究多年的考古发掘工作表明,裴李岗文化遗址集中于两个区域:一是环嵩山地区,包括郑州、洛阳、许昌、平顶山等地市及周边县市,二是沙澧河流域和淮河上游,包括漯河、驻马店等地市及周边县市。

环嵩山地区地形总体框架形成于2亿年前后的“燕山运动”,后期表现为内外动力作用下的小幅修塑,相对比较稳定。

区域内地形大致围绕嵩山呈环状分布,地势由内向外逐渐降低。

山体外围广泛分布着低山丘陵,内部沟壑纵横,较为破碎。

再向外东部为华北平原西缘,西北部为伊洛河谷地,南部为颍河谷地与沙河谷地,地势平坦开阔,海拔较低。

根据孔昭宸、曹兵武、张震宇、周昆叔等学者的环境考古学研究,环嵩山地区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气候总体较为温暖湿润,类似今天的江淮地区,聚落周围应有森林和禾本科、蕨类、藻类等植物,十分适宜早期人类生存。

沙澧河流域和淮河上游主要是淮河冲积和湖积形成的低缓平原,地貌类型有冲积湖积平原、冲积平原、山前缓倾斜平原、岗地、浅平洼地、湖洼地、河漫滩等。

孢粉分析和动物考古研究显示,贾湖遗址及附近地区裴李岗文化时期榆属、山毛榉属、水蕨属、环纹藻类、鳄、闭壳龟等动植物大量出现,表明当时的气候较今天温暖湿润。

凡小盼等通过对贾湖遗址地层沉积物的分析与讨论,认为该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地层主要代表了一种河漫滩相的洪水及局部洼地沼泽相沉积,其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消亡可能与洪水灾害有关,而地球化学示踪显示,该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气候较为湿热,晚期向干旱方向转化,贾湖人群的扩张和迁徙很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

综上,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气候温暖湿润,降雨量充沛。

裴李岗文化人群主要在嵩山东麓的山前台地和沙澧河、淮河上游的浅平洼地附近活动,这里植被繁茂,水域宽广,动植物资源丰富,极其适合早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但需指出的是,以上仅是宏观方面的研究,微观层面的研究—如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环境变迁对人类的影响等—似乎着力不够(除贾湖遗址外,其它遗址鲜有涉及),这些问题对于人地关系的探讨至关重要,需要相关研究者的密切关注。

植物考古研究目前从考古遗址提取出来的植物遗存主要包括植物大遗存和植物微小遗存两类,植物大遗存有碎木、果核、硬果壳、种子、根、茎等,植物微小遗存以孢粉、植硅体、淀粉粒最为常见。

裴李岗文化各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主要使用植物大遗存、植硅体和淀粉粒分析三种方法。

贾湖遗址通过2002013年的浮选工作,发现稻米、野大豆、莲藕、菱角、栎果、野葡萄、山核桃、构树籽、苘麻籽、马唐属、禾本科、蓼科、藜科、菊科、莎草科等炭化植物遗存。

稻米大致分栽培稻和野生稻两类,量化分析显示,栽培稻约80%,野生稻约20%,并且前者比重有持续增加的趋势,反映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