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山海经》山经部分产生于楚地

文/刘钊关于《山海经》产生的时地与作者,以往学术界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陆侃如认为《山经》是战国楚人所作,《海内经》和《海外经》是汉代所作,《大荒经》和《海内经》为东汉魏晋所作;茅盾认为《五藏山经》是春秋时作,《海内

《山海经》山经部分产生于楚地文/刘钊关于《山海经》产生的时地与作者,以往学术界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陆侃如认为《山经》是战国楚人所作,《海内经》和《海外经》是汉代所作,《大荒经》和《海内经》为东汉魏晋所作;茅盾认为《五藏山经》是春秋时作,《海内外经》至迟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荒经》的成书也不会晚于秦统一;蒙文通认为《荒经》以下五篇写作时代最早,大约在西周前期,《海内经》四篇较迟,但也在西周中叶。《五藏山经》和《海外经》四篇最迟,是春秋战国之交的作品。

《海内经》是古蜀国人所作,《大荒经》是巴国人所作;袁珂认为《荒经》四篇和《海内经》一篇成书最早,大约在战国初年或中年;《五藏山经》和《海外经》四篇稍迟,是战国中期以后的作品;《海内经》四篇最迟,成于汉代初年。

他们的作者都是楚人——即楚国或是楚地之人。

还有的研究者认为《山海经》的作者应该是秦人,也有的研究认为是齐人或燕人。

其实,《山海经》内容庞杂,其内部差异也很大,很可能并非一时一地所作,所以谈论《山海经》的时地和作者,只能就一部分立言,不能全书一概而论,因此本文只想就《山经》部分的时地和作者做些推测。

探索一部文本的产生时地和作者,全面考察文本的用字用词习惯,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张永言《从词汇史看〈列子〉的撰写时代》一文,就是通过《列子》在用字用词上的某些特殊现象和魏晋时期的一些新词新义,判定《列子》应出自晋人之手。

这是利用词汇史的观点推定文本产生时代的一篇经典范文。

本文也试图利用这一方法,从出土文献与《山海经》用字用词习惯对照的角度,推定《山海经》山经部分的产生时地和作者。

《山海经》山经部分产生于楚地其二,《山海经》山经部分在谈到瘗埋玉器时常出现“婴用”一语,如《山海经·东山经》:“其祠:毛用一鸡祈,婴用一璧瘗。

”《山海经·中山经》:“其祠泰逢、熏池、武罗皆一牡羊副,婴用吉玉。

”“升山冢也,其祠礼:太牢,婴用吉玉。

”“婴用吉玉,采之,飨之。

”“其祠:毛牷用一羊羞,婴用一藻玉瘗。

”“洞庭、荣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瘗,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采惠之。

”“婴用”的“婴”字金文的形状,是一个人在颈上系带缠绕着用贝壳装饰成的一串项链的样子,所以“婴”有系带、缠绕的意思,“婴用”的“婴”正是用为“系带”“缠绕”之义。

《山海经·海内南经》:“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

”郭璞注“引之有皮”以下谓:“言牵之皮剥如人冠婴及黄蛇状也。

”袁珂翻译这一段为:“有一种树,树的形状像牛,牵引它就有皮掉下来,像缨带,又像黄蛇。

”按郭璞和袁珂的注译都是错误的,闻一多先生考证说:“案:缨,绕也。

《文选·甘泉赋》注引《埤苍》曰‘婴,绕也。

此言椶皮交绕上行,如蛇自盘之状也。

”这一训释非常正确,“婴”在文中正是用为“缠绕”的意思,“若婴黄蛇”是说椶树皮“像缠绕的黄蛇一样”。

这一“婴”字用法跟“婴用”的“婴”字完全相同。

在先秦汉魏典籍中,“婴”和“婴用”用于瘗埋玉器的场合的例子只见于《山海经》,但在楚简中却有很多相同的用例。

葛陵楚简中出现十几处“(缨)之以兆玉”“(缨)之兆玉”“(缨)以兆玉”的句子,“(缨)之以兆玉”和“(缨)之兆玉”的“之”指代被系带和缠绕着玉器的牺牲,“(缨)以兆玉”与《山海经》的“婴用吉玉”句式全同,“以”正是“用”的意思。

“吉玉”一语又见于出土文献中的《诅楚文》和战国中山国玉饰。

中山国玉饰铭文说:“吉之玉,麻(靡)不卑()。

”“吉玉”之“吉”是结实、坚固之义,比较来看,“兆玉”的“兆”应该也是类似或相近的意思。

中国在从新石器时期开始的早期墓葬中,有很多是随葬各种玉器的,有时随葬的玉器很多,考古发掘的景况就是玉器布满了墓主人的上下左右,这种葬法,应该就是“婴玉”的形式。

“婴玉”形式发展的极致,就是“金缕玉衣”的出现。

上边提到的《山海经》山经部分“婴玉”的祭法,又跟侯马盟书埋藏盟书的形式很像,两者都是祭山的仪式,都是采用瘗埋的方法,都有祭牲。

侯马盟书遗址祭坎中出土的大量玉石片,应该就是葛陵楚简和《山海经》提到的“兆玉”或“吉玉”。

其三,《山海经》中有吃了某种动植物可以“不眯”的记载,如《山海经·西山经》谓:“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中山经》云:“有草焉,其状如葵叶而赤华,荚实,实如棕荚,名曰植楮,可以已癙,食之不眯。

”“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

”“其中有鸟焉,状如山鸡而长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名曰鸰?,其鸣自呼,服之不眯。

”关于“不眯”的“眯”字,郝懿行引《说文》云:“眯,草入目中也。

”袁珂说:“此固眯之一义,然以此释此经之眯,则未当也。

‘草入目中’,偶然小事,勿用服药;即令服药,亦何能‘使人不眯’?《庄子·天运篇》云:‘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

’《释文》引司马彪云:‘眯,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