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五帝”为何没有炎帝

文/沈长云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史记》第一篇《五帝本纪》首先讲述的就是黄帝,但是这并不太好讲。司马迁就说“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今天各家对于黄帝的说法也不一致。其中多数人认为黄帝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位帝王,是华夏的

“五帝”为何没有炎帝文/沈长云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史记》第一篇《五帝本纪》首先讲述的就是黄帝,但是这并不太好讲。司马迁就说“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今天各家对于黄帝的说法也不一致。

其中多数人认为黄帝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位帝王,是华夏的第一位古帝;也有人说黄帝是古代的一位战神,说他最会打仗;还有说他是一位古代的发明家,等等。

这些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我看问题的角度却有些不同,我是把黄帝定位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觉得只有从这个角度来讲黄帝,才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够把黄帝的身份,以及他作为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讲清楚。

一我们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首先因为他是华夏民族的祖先。

华夏民族的形成,应当是在春秋战国之际。

原来黄、淮、江、汉一带的部族,到这时候都逐渐融汇在一起,形成了这么一个大规模的华夏民族。

而在战国以前,上述地区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家都彼此认同的民族。

从文献上看,整个夏、商、周,包括春秋时期,都是一个天下万邦的氏族部落结构。

邦又称作国,或者再通俗些,称作诸侯国。

那时诸侯国上面虽然有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这些政治组织的存在,但是,那个时候的天下实际上是一种二元结构,王室只能说是诸侯们的共主,下面各个邦,也就是众诸侯,还都是半独立状态。

他们有自己世袭的邦君,不需要中央来任命。

有自己的一套官职系统,一套行政系统,也不需要中央来任命。

他管理着自己的国土,国土上也仍然居住着各种氏族结构的组织。

这和我们习知的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国家不是一回事。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之际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这种变革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出现了地域关系。

经过民族融合,最终各氏族部落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了,氏族组织逐渐消失了。

氏族消失以后,对于自己的治下之民,国家需要采取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也就是用我们大家都熟知的郡、县、乡、里这么一套行政系统的方式进行管理。

我们称这套行政管理方式为地域管理系统,有了这种地域关系,就意味着国家能够直接对各个地方进行统治和管理了,也意味着过去各个氏族部落间的隔阂,以及半独立状态得以消失。

与此相应,各地区的人们在一种共同的管理模式之下,也开始把自己居住的黄、淮、江、汉一带视作他们的“共同地域”。

这是华夏民族在春秋战国之际得以形成的首要标志。

有了共同地域,大家也有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甚至文化也都趋同了。

春秋早些时候居住在“晋南鄙”的姜戎氏,称自己“衣服饮食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而到春秋战国之际,这些隔阂都被打破了。

战国之初,孔子的学生子夏便称其时已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局面。

华夏民族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

在华夏民族形成的形势下,整个中国也开始走向统一。

过去我们经常讲到秦的统一,秦是怎样实现统一的呢?其实,这是统一的华夏民族形成的结果。

有了统一的民族,就促使战国七雄尽快走向统一,这样,秦的统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融合进这个民族的各个氏族,他们原本都有各自的祖先。

他们原先只是祭祀各自的先人。

那时有一句话叫“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但是现在大家都成了一个共同的民族,过去祭祀的传统又不能丢,怎么办?那就把那些在历史上立有大功的有影响的祖先保留下来,将他们编在一个共同的谱系上,承认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祖先。

这就是我们在《史记·五帝本纪》上看见的这个“五帝”谱系。

只是这个“五帝”系统不是司马迁最早提到的,战国时期的《世本》《大戴礼记》,还有《国语》都记有这个“五帝”的系统。

也就是说,所谓“五帝”原本都是各地方古老部落和或部族集团的首领,是他们各自奉祀的祖先,后才成为华夏族的祖先。

他们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和帝舜。

“五帝”为何没有炎帝“五帝”中怎么没有炎帝呢?因为“五帝”乃是根据当时各个势力集团的现状,把其时最有影响的部族的祖先编织在一起而形成的。

一些曾经著名的氏族,其所建立的国家已经灭亡了,到这个时候就不能编入这个谱系。

炎帝是建立齐国的姜姓氏族的祖先,姜姓族在西周中原地区曾经建立起齐、许、申、吕等好几个诸侯国,尤其是姜太公建立的齐国,曾经是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就是姜姓的齐桓公。

但是到春秋以后,许、吕、申几个国家都走向衰落,申、吕二国早亡于楚,许国在战国初年亦灭于楚。

齐国虽存留到战国末年,但是它的统治集团,却由姜姓族变作田姓族,由姜姓齐国变成了田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齐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