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基于郭店楚简诠释民可使由之

文/吴劲雄摘要:郭店楚简《尊德义》《成之闻之》《缁衣》的思想不仅存在着多种关联,而且都能在《论语》中找到根源。它们的关联论点“民不从上之命,而从其所行”,可以为《成之闻之》“民可敬导也,而不可算也;可驭也,而不可牵也”找到理论原型,并可为《

基于郭店楚简诠释民可使由之文/吴劲雄

摘要:郭店楚简《尊德义》《成之闻之》《缁衣》的思想不仅存在着多种关联,而且都能在《论语》中找到根源。它们的关联论点“民不从上之命,而从其所行”,可以为《成之闻之》“民可敬导也,而不可算也;可驭也,而不可牵也”找到理论原型,并可为《尊德义》“民可使道之,不可使知之”的理解提供合理的语义背景,即君王自身言行对民众所产生的影响,远在发号施令之上。也就是说:民众可以使他们得到君王以身作则的引导,而不可使他们仅仅知晓君王的命令。

换言之,作为《尊德义》思想渊源的《论语》,其相似的句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亦可作如是解。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说法最早见于《论语·泰伯》,却在近代以来逐渐变得颇具争议,因为“不可使知之”一语在字面上与“愚民”思想产生了难以避免的关联。

以往学界在传统训诂学方面无法得到满意解答之后,纷纷转向于句读的调整研究;直到郭店楚墓竹简的出土,《尊德义》中出现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一系列相关表述,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因而成为学界争相讨论的热点,相关论著亦层出不穷。

然而,时贤虽然已联系了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文意推导,却又失之辨析未深,还没勾勒出潜在的意义关联;虽然也结合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作为论述引证,却又失之联系太疏,难以看出两者的直接关系。

据此,本文将借助《尊德义》与《成之闻之》《缁衣》的语境关联及其与《论语》的渊源关系,对“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的本义作更为深入的探讨。

《尊德义》与《缁衣》《成之闻之》的思想关联《尊德义》与《缁衣》《成之闻之》是郭店楚墓同时出土的三种先秦竹简文献,他们的论证依据,都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前提: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命,而从其所行。

上好是物也,下必有甚焉者。

夫唯是,故德可易而施可遭也。

(《尊德义》第三十三十七简)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以命,而从其所行。

上好此物也,下必有甚焉者矣。

故上之好恶,不可不慎也,民之表也。

(《缁衣》第十十五简)民不从上之命,不信其言,而能含德者,未之有也。

……上苟身服之,则民必有甚焉者……是故君子之求诸己也深,不求诸其本而攻诸其末,弗得矣。

(《成之闻之》第十一简)

以上三篇文献的相同之处十分明显,《尊德义》与《缁衣》关于“下之事上”的前两句话基本相同,《成之闻之》也有这种“民不从上之命”的表达,而且都说到了“下必有甚焉者”的内容。

它们是在探讨一种统治者与民众之间关于“命”与“行”的关系,就是“民不从上之命’,“而从其所行”:统治者的行为具有模范性,民众对他们的行为会加以仿效,而对他们的命令则会加以抵触;而且“上好是物也,下必有甚焉者”:对于君王的喜好,民众不仅会加以仿效,还会在程度上表现得更为痴狂。

《尊德义》《缁衣》《成之闻之》与《论语》的思想关联《尊德义》与《缁衣》《成之闻之》的思想相似性,几乎都可以在《论语》里面找到对应的根源。

1.“上行下效”与《论语》之渊源关系关于“上行下效”的论述《论语.子路》早有其说: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文中的“令”即是《缁衣》等所讲的“命”,《论语》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讲的就是君民之间“上行下效”的关系:如果君王的行为光明正大,就算没有下达命令,民众也会跟从去做;如果君王的行为歪门邪道,即使三令五申,民众也会坚决抵制可见《尊德义》等三篇文献讲到的“身”、“行”“命’、“从”等“上行下效”的问题,已经涵括在《论语》之内,《论语》正是它们共同论点的思想根源。

2.《尊德义》“唯德可率民向方”与《论语》"道民”之渊源关系“德”是《尊德义》的核心,整篇文章要讲的就是用“德”来教导民众的重要性:“为政者教道之取先”(十十三简,“先以德,则民进善焉”(十六简),因为作者相信“率民向方者,唯德可”(二十八简)。

而《尊德义》中“德”的最好体现就是“礼乐”,其第二十九简说:“德者,且莫大乎礼乐焉。

”因此,其第十十十十六简分别论述了教民以礼、乐,就会有“果以至、德清”的好处;教民以辨说、艺、言、事、权谋,就会有“妄、争、吝、啬、寡信”的坏处。

而《尊德义》的所谓“教道”,是建立在君民“上行下效”的理论之上的,因为“上好是物也,下必有甚焉者”(三十三十七简)。

只要君王“导民以德,教之以礼乐”,民众就会从善如流奉公守法,几乎不需要使用刑罚,就能得到民众的拥护。

用《尊德义》第一简的话来说,就是“尊德义,明乎民伦,可以为君。

”民伦即是礼乐,中国传统礼乐体现的就是各种人伦关系。

《尊德义》“导民以德,教之以礼乐”的思想倾向,我们可以在《论语》里面找到原型。

《论语.为政》就说: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基于郭店楚简诠释民可使由之孔子所讲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与《尊德义》“导民以德,教之以礼乐”的思想倾向是一致的。

孔子讲“道民”,而《尊德义》讲“率民”(二十八简),或者说“教民”;孔子讲“齐之以礼”,而《尊德义》讲“教民以礼、乐”(十三简)。

而所得的结果,孔子认为民众“有耻且格”,会有羞耻、敬慎之心,《尊德义》则认为民众“忠信日益而不自知”(二十一简),两者都是“民进善”(十六简)的最好表现。

而与“道之以德”相反的情况,孔子也作了交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结果是“民免而无耻”。

民众对于自己的行为,只有苟免于刑戮的想法,而无所愧疚。

对于这种情况,《尊德义》十十九简也有相关的论述:教其政,不教其人,政弗行矣。

“教其政”即是“教之以政”,与《论语》“道之以政”的意思相同,《缁衣》与《论语》的对应之处正是写作“教之以政,齐之以刑”。

因此,这里的“政”也作法制禁令解。

意思是说:以法制禁令教导民众,而忽视以身作则的作用,民众是不会跟从的。

可见《尊德义》“唯德可率民向方”的“率民(教民)”思想,与《论语》的“道民”思想存在着渊源关系,还与《成之闻之》《缁衣》关系紧密,因为《成之闻之》第四简也明确讲到了“教”与“道民”:“君子之于教也,其道民也不浸,则其淳也弗深矣”,而《缁衣》则基本上是《论语》的引述。

3.《成之闻之》“求诸己”与《论语》之渊源关系“反求诸己”是《成之闻之》的文章主旨,在与《尊德义》《缁衣》相同论点的表述中,也时时透露出这种倾向,其第七简说:故君子之立民也,身服善以先之,……亡乎其身而存乎其词,虽厚其命,民弗从之矣。

……上苟身服之,则民必有甚焉者。